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沧州 >> 沧县 >> 李天木乡

李天木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李天木乡谷歌卫星地图)


李天木乡简介

  李天木回族乡位于沧州市东16公里,东距黄骅港90公里,辖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现在14个行政村,3.5万人,8389户,耕地面积5507公顷,人均耕地2.3亩。307国道、地方铁路、朔黄铁路横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电力、邮电等基础设施完备,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属大港油田重要产油区。
   充分利用启动“沧东工业新区”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及本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荒碱地多的特点,坚持以地招商、地区位招商、以企招商、以人招商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政策平台及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汽车配件业为龙头,螺旋管、农用水泵、建筑业为辅的主导产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全乡共有企业378家。主要产业分建筑业、鸡槽厂、汽车配件、水泵、农用螺旋管五大类,其中较大企业有远东汽车配件厂、文达汽车配件厂、中宇建筑公司、宏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占地900余亩的皂坡汽车配件工业园区建设稳步发展,现已入住企业97家,从业人员4500余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5万人 100.8平方公里 130921203 061000 0317 查看 李天木乡谷歌卫星地图

李天木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李天木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旧州镇

  沧县旧州镇位于沧州市东南16公里处,沧乐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位置优势,西有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黄铁路,距石黄高速公路沧州东出口3公里,距北京240公里(车程2小时),距天津120公里(车程1小时),距黄骅港80公里(车程半小时)。旧州镇辖14个行政村,面积79.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35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河北省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和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宝铁狮子、大港油田主要开采区、古沧州旅游开发区和冀东商贸城所在地。2004年起,财政收入连续四年居全县第一,被县政府授予财政贡献奖;连续三年被沧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2005年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市十强乡镇;2006年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于全省百强乡镇之列,位居73位。2002年度至2007年度连续被沧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   旧州历史悠久。旧州是古沧州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属燕、赵、齐三国交界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巨鹿郡。旧州建城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西汉时设渤海郡,领26县,郡治浮阳,即现在的旧州;隋开皇18年(公元618年)改浮阳为清池,治所还是旧州;至明永乐靖难之役,沧州城毁,州治迁至长芦(现在的沧州市区)。前后历经1500多年。因此说,旧州是沧州的母体。   旧州地理位置优越。旧州东临渤海,北依京津,毗邻沧州市区。交通便利,西有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黄铁路、石黄高速公路掠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距石黄高速沧州东出口3公里,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就坐落在此。   旧州文化底蕴深厚。旧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较多,品位高,文化内涵深厚,是历代比较有影响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冶铁铸造中心、佛教圣地和军事要地。历经2000多年的沧州古城旧址保存良好,年代久远,形状奇特,是华北平原现存最大古城遗址之一。唐开元盛世时建造的开元古寺早已向世人说明:唐朝的沧州就已经成为北方繁华的大都市;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铸造的一尊铁狮子,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堪称举世无双;几年前出土的数十吨胶结在一起的铁钱和大面积挖掘出的礌石群更彰显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旧州作为古沧州城遗址,还流传着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林冲火烧草料场等传奇故事。   旧州经济基础雄厚。旧州经济基础良好,起步较早,门类齐全,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目前,全镇有各类企业90多家,已形成石化、服装、铸造、饲料为主导产业,餐饮、建筑、防腐等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在发展农业中坚持因地制宜调结构,有深机井72眼,扬水站11座,蓄水闸7座,沟渠7条,桥涵12座,全镇已形成了蜜桃、蔬菜、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石油开采量占大港油田总产量的42%,在相互成为发展依托的同时,实现了油地共赢。自2004年至今,连续多年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第一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财政贡献奖。   旧州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旧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坚持走好“开放活镇,文化兴镇,项目富镇”的路子,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狠抓项目建设并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旧州镇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沧州最大的全民健身休闲广场;商贸中心街、冀东商贸城升级改造工程、工业项目聚集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沧县武术产业基地日渐形成;旧州作为古沧州旧址,沧州古城遗址、开元寺、毛公甘泉、林冲庙等20余处旅游景点有待开发。旧州将依托宋代古沧州文化资源,借助铁狮子全国重点文物,广招客户搞好配套古景点开发。   

兴济镇

  兴济镇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是全国著名的毛鬃加工基地。总面积111.4平方公里。辖27个村街,总人口47168人。据史料记栽,兴济镇在唐朝时名范桥镇,明朝以后称兴济镇,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建制镇,隶属沧县。辖区内京沪铁路,京福公路纵贯南北,市级“李杜路”横跨东西,县、镇、村级公路纵横相连。南距黄骅港100公里,沧骅路直通海运港口,北距天津飞机场10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可利用土地110000亩,耕地面积90788亩,林木覆盖率为22%,京杭大运河横纵镇区南北,供电设施完备。    多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刘金生武术社,馨宝轩书画社,南街梆子队,兴济乒乓球队等群众性文娱团体。1988年,台湾《八千里路云和月》记录片摄制组专门以刘金生武术队为背景拍摄多组素材,该片的播放提高了兴济镇的文化地位和文化知名度。    近年来,兴济经济发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目前,全镇已形成以毛鬃加工、化工、塑料、印刷包装、生物高科技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镇域经济格局。毛鬃加工——现有大型毛鬃加工外资企业6家,内资企业5家,能够生产多种化妆用品,产品销往日、韩、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化工——现在大中型化工厂5家,分别生产农药、染料、日用化学产品;塑料——现有塑料制品加工生产厂103家,主要产品为塑料颗粒,各种瓶盖,农用地膜等,达到十万级净化能力的企业两家;印刷——现有印刷厂80家,印刷各种规格的商标、宣传品、挂历、产品制作精良,送货及时,销售覆盖京津及周边县市;包装——现有大中型塑料、玻璃、纸类包装企业30多家,生产的各类包装制品,为京津等地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包装;生物添加剂——沧州华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554.99万元的兴济动物药厂益生素项目已在工业园区建设,其主导产品益生素是国内最新研制的新一代绿色饲料添加剂,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绿色环保产品,益生素项目的产业优势,带动了我镇绿色生物工程的发展,现已有韩国、台湾和北京的客商联系在兴济建立各类添加剂分厂。    近几年来,我镇教育教学条件,镇村医疗条件,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不断投入资金拓修村级公路,通公路村达到100%。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区主干道两侧全部按规划批建统一的两层以上欧式建筑,工业园区实现“六通一平”具备了良好的投资基础。.  

杜生镇

  杜生镇地处沧州市西 30 公里 ,镇政府驻地在原建国县原址,西、北与河间市接壤,东邻大官厅乡,南邻崔尔庄镇,沧保公路、朔黄铁路东西横穿全镇,杜崔公路南北纵贯全境,并建有火车站。镇政府东距-公路 16 公里 、廊泊公路 4 公里 。全镇总面积 55 平方公里,总户数为 17172 户,总人口为 38401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404 人,共辖 40 个村。    全镇共有耕地 60862 亩,全部为水浇地,其中枣树面积 53400 亩, 2003 年粮食播种面积 94185 亩(为夏秋两季累计),蔬菜 2643 亩。粮食单产 4174 公斤 ,总产 25905.8 吨,果品总产量达 34544.4 吨,蔬菜单产 4667 公斤 ,总产 12193 吨,农业总产值 17270 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 12889 万元,占总产值的 74.7% ,畜牧业产值 4329 万元,占总产值的 25.1% ,林业产值 33 万元,占总产值的 0.2% 。全镇生猪存栏 14160 头,羊 23200 只,牛 8313 头,家禽 88000 只。    2004 年,该镇大力调整了农业结构,建成了几个种、养殖基地:一是小垛庄苗木基地,主要是小枣苗圃,还有金丝柳、车槐等苗木,已发展了 100 亩;二是杜小河大粒无核葡萄基地,已发展 50 亩;三是陈会头花卉基地,以种植芦荟为主,现已实验性种植 2 亩,并取得了成功;四是前候养猪基地,以兴兴养猪厂为龙头,该厂猪存栏 921 头,带动了前候、后候养猪户 18 家,该养猪厂 2003 年被市农工部命名为市级龙头企业。    杜生镇党委、政府坚持强投入、大开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2002 年被市政府授予发展民营企业一级乡镇。现有企业 978 家,形成药包材、玻璃器皿、红枣加工销售、钢材销售四大支柱产业群体。.  

崔尔庄镇

  该镇位于沧州市西 35 公里 处,辖 48 个行政村,面积 115 平方公里,耕地 11.3 万亩,人口 5.1 万。 2005 年完成财政收入 578.4 万元 , 同比增长 12%, 工业总产值 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9% .镇党委政府正努力加快崔尔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 3-4 年的努力把崔尔庄建成集小枣种植加工、市场交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初具规模的商贸小城镇。    崔尔庄交通便利。 307 国道、石黄高速横贯东西,廊泊路纵穿南北,距-公路 20 公里 ,黄骅大港 70 公里 。杜崔路(杜生 — 崔尔庄)、崔马路(崔尔庄 — 马坦)连接临近乡镇,全镇 95.8% 的村通上了柏油路。    崔尔庄镇通讯发达。全镇电话装机 6680 门,形成网通与铁通共存的局面。互联网也在崔尔庄镇悄然兴起,其中,中国枣网座落在该镇。    全镇枣园面积 95000 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 86 %,盛果期枣树 6 万亩,年产量 9000 吨。品种以金丝小枣为主,枣质皮薄肉厚,色泽鲜红,味道甘美,富含糖及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崔尔庄发展枣粮间作 27000 亩,并向冬枣、无核枣、富硒枣等新特品发展,呈现出密植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格局。    近几年来,崔尔庄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涉及到建材、化工、线材、桥涵建筑、调味品等诸多行业,仅枣制品加工企业就有 286 家,年产各类枣制品 23000 吨,产品有蜜枣、酒枣、鸡心枣、阿胶枣、玫瑰枣、富硒枣等十几个品种以及枣茶、枣泥、枣汁等系列深加工产品 , 相关配套建设也相继发展,有大型冷库四座。岭峰公司生产的岭峰牌酱油、醋等远销二十多个省区。传统工艺生产的 “ 奇美香肠 ” 是崔尔庄一大特产,乾隆皇帝曾御笔提词。相国庄线材也具有一定规模,年生产量达 8000 吨,其它如建筑扣件、泡花碱、砖瓦等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和信誉。加强了对特色经济发展力度,特色经济发展后劲显著, 2005 年全镇新上枣加工企业16家,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企业9家。崔尔庄红枣产业协会成立,全镇首批39家枣业加工企业入会。.  

薛官屯乡

  薛官屯乡位于沧县东北部、东临黄骅,西接京沪铁路、 104 国道,南靠沧州,北依青县,辖 13 个行政村,总人口 20766 ,耕地 56000 亩。 1997 年跨入沧州市首批“明星乡镇”行列, 2001 年被沧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特色区域经济建设先进乡镇”。 2004 年首次跨入沧州市“十强乡镇”行列,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 20 亿元,财政收入 2583 万元,连续七年人均纳税居沧州市第一位。    薛官屯乡交通便利,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中心公路与 104 国道直接相通,西距-公路 20 公里 。通讯先进,建有移动通讯信号塔 4 座,程控电话发展到 5000 余门,普及率为 95% 。电力资源充足,拥有 35KV 和 110KV 变电站各 1 座。乡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大力实施科技兴乡,开放强乡战略,坚持规模化、信息化、科技化、外向化原则,大力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全乡已形成线路板、机箱面板、机械五金、商标印刷四大支柱产业,企业摊数达 480 家,从业人员 4200 余人。其中高新支柱产业线路板行业共有 38 家企业全部实现上网, 6 家企业建立公司局域网。远东、德普、伟业、福林、飞跃等 7 家企业通过 ISO9002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印制板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核电工控、卫星通讯等高科技领域。远东公司投资 1 亿元的 HDI 高密度互联多层板出口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乡政府投资 60 万元对占地 1500 亩的工业小区进行规划建设,基本上达到了“七通一平”(水、电、路、讯、信、网络、人才流通和场地平整)的标准,并制定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激励政策,不断优化服务措施,积极推行窗口化办公、一条龙服务。目前,入区企业伟龙公司正在与北京中佳先创集团就铁路货车转向架圆柱螺旋弹簧钢生产项目联系洽谈,另有部分项目已居家成入区意向。近年来,乡政府不断加强公益事业建设,先后投资 5000 万元用于教育、卫生、电力、通讯、邮政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捷地乡

  捷地回族乡位于沧县政府南5公里处,东邻汪家铺乡,北接沧州市区,西濒京杭大运河,与沧州市区南陈屯隔河而望,南与张官屯接壤。自古就有“交通要塞”、“水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的乾隆碑屹立在古运河畔。今日的捷地乡更是交通便利道路畅通,京沪铁路,104国道,石黄高速公路,越境而过,地理条件优越,市西外环线斜切本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工业小区直达沧州市。全乡总面积24.4平方公里。    近年来,捷地乡积极创建优良的人文环境,为前来投资发展的四方宾朋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依托政策,强抓服务”我乡的发展战略。全乡共有企业406家,私营企业26家,个体企业380个。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05亿元,总收入8.7亿元,利润7400万元,税金457.9万元。主要产业分铸造、饲料、食品、酒类、水泥制品、木器加工、建筑、运输、园林工具为主的九大产业,其中较大企业有沧州市中德铸造有限公司、河北中特科技有限公司、沧州保健饲料有限公司、沧州冀闽食品厂、沧州华兴食品厂、沧州市天健啤酒厂、沧州鑫鹏工贸有限公司等,其它骨干企业还有沧县水泥制品厂(柳孟春),中外合资佳新园艺工业制品有限公司(舞来河村)等二十六家。    优良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捷地乡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美好的前景。捷地乡人民热忱的欢迎全国的有志之士前来访问、考察、经商办业。质朴的人民、丰富的资源、务实的政府为您带来巨大的利益。.  

张官屯乡

  张官屯乡位于县政府南15公里处,东邻汪家铺、刘家庙乡,西隔运河与纸房头乡相望,南接南皮县店子乡,北靠捷地镇。辖张官屯、八义庄、田庄子、刘成庄、刘辛庄、小朱庄、小马庄、殷庄子、南陈辛庄、舍女寺、陈家院、广宁侯、小许庄、西王辛庄、大马庄、邱庄子、南大铺、南蔡庄、北蔡庄、陈敬庄、东叶家庙、西叶家庙、中叶家庙、东砖河、后刘庄、狼儿口、穆官屯、前刘庄、囤庄子、小白洋桥、肖家楼、小李庄、邢庄子、银子旺、赵家新房35个行政村。    在农业方面,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方法,通过培树典型、宣传典型,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掌握结构调整的方法步骤,使全乡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具体工作中一是继续抓好枣树种植,搞好小枣东扩。今年,全乡共种植枣树8100亩、冬枣2100亩,重点抓树了田庄子、小白桥、东砖河、大马庄、小许庄、广宁侯等多个枣树种植示范村。特别是小许庄的冬枣种植,今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该村1100多亩耕地全部种植了冬枣,成为远近闻名的冬枣种植专业村,仅冬枣一项,全村收入就达500余万元,人均增收6000余元。小许庄冬枣种植的事迹,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表彰,今秋10月份,全县运东近400名县乡村干部到许庄参观学习。二是抓好速生杨及毛白杨等经济苗木的种植和管理。今年以来,全乡在104国道旁200米完成了绿化带及小型公益林建设,并形成了以104国道为中心,辐射周边近10余个村的毛白杨及速生杨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其中仅狼儿口一村就种植1200亩,成为速生杨种植示范村。三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100万元的的农业开发项目,修建桥涵22座,架设变压器3台,架设高压线路450米,打深井3眼,有力的支持了农业设施建设。四是搞好典型示范。先后培树小枣种植、速生杨、甘薯、苜草、金银花等10个典型示范村和100个种养殖典型示范户,并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特别是着重培植了具有农业产业化雏形的晶奥食品有限公司和陈家院陈学文林达生态园两个大型农业项目建设,使我乡农业结构调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五是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乡政府建立了枣树信息服务站,特别是在非典期间,举办了多次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员的作用,以村为单位进行指导,不但改变了农民的种植观念,而且增强了人们的致富技能。.  

李天木乡

  李天木回族乡位于沧州市东16公里,东距黄骅港90公里,辖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现在14个行政村,3.5万人,8389户,耕地面积5507公顷,人均耕地2.3亩。307国道、地方铁路、朔黄铁路横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电力、邮电等基础设施完备,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属大港油田重要产油区。    充分利用启动“沧东工业新区”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及本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荒碱地多的特点,坚持以地招商、地区位招商、以企招商、以人招商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政策平台及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汽车配件业为龙头,螺旋管、农用水泵、建筑业为辅的主导产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全乡共有企业378家。主要产业分建筑业、鸡槽厂、汽车配件、水泵、农用螺旋管五大类,其中较大企业有远东汽车配件厂、文达汽车配件厂、中宇建筑公司、宏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占地900余亩的皂坡汽车配件工业园区建设稳步发展,现已入住企业97家,从业人员4500余人。.  

风化店乡

  风化店乡位于沧州市东约10公里处,东临黄骅市毕孟乡,西临沧州市经济开发区,南接沧县旧州镇,北靠姚官屯乡和李天木乡。全乡辖23个行政村,人口44700人,总面积12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亩,是大港油田重点油区之一。    该乡交通便利,全乡境内已基本形成五横二纵的网格状交通格局,沧盐路和307国道横贯全乡东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石黄高速公路沧州东出口位于该乡南顾屯村。境内设有电信、网通、铁通三大通讯网点,通讯方便。    2005年全乡共实现社会总产值19.4亿元,人均纯收入3920元,完成财政收入1000万元,进入沧州市民营经济发展40强乡镇。.  

姚官屯乡

  一、概况。姚官屯乡位于县政府北部15公里处,辖13个行政村,总面积65.4平方公里,耕地5.6万亩,总人口3.27万人,人均耕地1.7亩,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14‰。全乡财政供养人员为372人,其中政府工作人员93人,教师279人。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2亿元,人均纯收入3240元。乡财政收入951.9万元。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全乡共有党支部13个,党员1094名,后进村为干河。    三、经济发展情况。全乡共有企业407家,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8.2亿元,完成税收910万元。主要产业分食品加工、化工、机械、纸箱四大类,其中较大企业有浩鹏华工、河北宝利兽药、姜华线路板、隆泰面粉、奥运特体育用品公司、通胜公司、河北铁狮、康达塑业、天源枣汁等,年产值均在1000万元左右。马干工业小区、姜姚工业小区建设稳步发展,现已入住企业287家,从业人员7500人。    全乡农业总产值6123万元。有种植专业村4个,高官屯、东花园、后程子、仁和村种植大棚蔬菜、枣树、早龙蟠桃年创收入612万元;以姜庄子、仁和村、姚官屯、孟庄子为主的养猪、养羊、养鸡专业村,年创收入490万元。    四、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全乡共有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45个;中学2所,小学8所;全乡村村通公路;现有贫困户203户,基本属老弱病残户。.  

杜林回族乡

  杜林回族乡位于沧县政府西偏北 13.5 公里 处, 西接大官厅乡,北与青县相邻,南与大褚村乡接壤,东与沧州新区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 79.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2005 亩,总人口 4.4 万人。乡政府驻地杜林东街,共辖 43 个行政村。    沧保公路、-公路、朔黄铁路从我乡腹地纵横穿过,与乡村公路交汇成网,-公路“沧州北”收费站位于我乡境内。西距廊泊线 14 公里 、距 106 国道 110 公里 、东距 104 国道 10 公里 、距 205 国道 50 公里 、距黄骅沧州港 97 公里 ,乡村公路联网成线,出行方便。规划中的沧州飞机场已选址沧县东部,并列入沧州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届时杜林乡的交通优势更加突出。    杜林回族乡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杜林石桥(又名“登瀛桥”)以其历史久远(修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造型独特,坚固耐用,人物和动物造型刻功细腻、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而驰名海内外。沧州重点保护文物——将军墓,位于张家营村西 155 米 处,占地 1200 平方米 ,是东汉光武帝手下杜林将军之墓。杜林仿古商业街全长 1.5 公里 ,建筑面积 6 万平方米 ,该街全部为仿古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全乡共有卫生院 2 个,村级卫生所 52 个;中学 2 所,小学 19 所。今年以来,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投资 20 余万元对乡级公路进行了修整养护,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计生、民政、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健康发展。计生工作顺利通过了上半年县计生委考核验收,并强化宣传服务,优化婚育环境, 4 月底被省计生委评为“河北省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 民政工作中加大了殡葬改革力度,重点对辖区内封建迷信经营场所进行了治理整顿,大力推行了殡改信息快报制度,实现了火化率 100%; 教育工作上半年累计投入 20 万元,对部分小学校舍进行整修,购进了部分电脑及语音设备 卫生工作投资 30 万元进行乡卫生院综合楼建设,现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  

汪家铺乡

  汪家铺乡位于县政府南6.5公里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近临市区2.5公里,沧乐路、石黄高速横贯东西,南距307国道3公里,东临大港油田南部开发区,西临沧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旧州镇,南接刘家庙乡,北靠风化店乡。辖24个行政村,全乡土地面积8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33326人。乡内交通发达,石黄高速、沧乐公路横贯东西,汪肖公路纵贯南北,石黄高速出口位于乡政府以东2公里处并与沧乐路相连,是理想的货物运输和集散地。.  

刘家庙乡

  刘家庙乡位于沧州市东南25公里处,东临孟村回族自治县,南与南皮县接壤,地处三县交界。总面积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819亩,总人口2.6万人。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5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9元。逐渐形成优质粮食、棉花、果树及牛、羊养殖规模化发展的格局。乡镇企业形成了以化工、橡胶、屠宰、棉麻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东代化工厂、圣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长宏肉牛屠宰有限公司成为该乡骨干企业。    刘家庙乡加大示范引领作用,创建了农业示范园种植基地、新品种桃基地、畜牧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并定期带领种植能手和村干部先后赴寿光、黄骅等地参观,为示范种植提供最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最新的农业技术。引导大、小袁、高庙、0屯等村发展肉牛养殖,企业为养殖户提供育肥技术支持,形成育、宰、销一条龙模式。    1986年刘家庙乡有乡镇企业21个,产值127万元,1987年东代化工厂建成投产,由年创税金12.1万元发展到2004年创税金90万元,成为近年来全乡的支柱产业。2003年投资1000万元长宏肉类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实现基地、农户、龙头一条龙农业项目。至2005年,全乡共有乡镇企业417个,私营企业5个,个体企业412个,企业总产值43150万元,总收入39671万元,利润2883万元,税金463万元,门类涉及化工、橡胶、屠宰、食品、建筑、运输等几大行业。.  

仵龙堂乡

  仵龙堂乡位于沧州市东南部25公里处,辖前仵、后仵、东官庄、西官庄、李家铺、西卷子、中卷子、东卷子、前垛、后垛、东蔡庄子、王官屯、土塔、何官屯、小高庄、前唐、后唐、东后屯、西后屯19个行政村,总户数7103户,总人口29773人。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4.25亿元,人均纯收入3089元。实现乡财政收入844万元。我乡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6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73公顷,人均耕地2.07亩。我乡地下油气资源丰富,系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主要作业区。我乡交通便利,沧盐公路横贯全境,石油一号路沟通主要石油村,全乡通公路里程达4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    近几年来,我乡明确了“二三四四”(即打造沧盐路、石油一号,路沿线两条经济隆起带,培育万亩蜜桃、万头肉牛、万亩杂粮三个种养基地。壮大管件、化工、橡胶、纸箱四大特色产业,建设四个工业聚集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全乡共有工业企业121家,主要从事管件、橡胶、纸箱、化工四个行业,2005年完成企业总收入13.01亿元,完成税收79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沧州渤海管件有限公司、沧州百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沧县腾达沥青化工有限公司等,年产值均在1000万元以上。管件、东卷子纸箱、前唐再生胶和王官屯化工四个工业聚集区聚集效应凸显,企业税收对财政贡献逐年增长。    2006年上半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1.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4958万元,增长16%。夏粮总产8200吨,粮食单产196公斤,创历史较好水平。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1194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3%、8%、225%。.  

大官厅乡

  大官厅乡位于沧州市区西 20 公里 处,辖 41 个行政村,总面积 79.45 公里 , 耕地 71000 亩 , 总人口 3.9 万人 , 人均耕地 1.8 亩 , 人口自然增长率 5.84 ‰。全乡财政供养人员为 462 人,其中教师 383 人,政府工作人员 73 人。 2005 年完成社会总产值 8.1 亿元 , 人均纯收入 2810 元 , 乡财政收入 322 万元。    全乡共有农村党支部 48 个,党员 1358 名,后进村为刘院、赵官;建成国家级创建文明先进村——小高蔡;县级文明村 3 个,为吕寺、史贾村、张官厅。    全乡共有企业 402 家, 2005 年,企业完成总产值 7.2 亿元,其中投资超千万的项目 2 个(东盛塑料有限公司、恒达塑料有限公司) , 另有大型企业众合机械制造公司、永康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石油助剂有限公司、沧州玉华水暖管件厂、沧州武乡酒业有限公司。乡党委政府立足对全乡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形成了电机加工、塑料加工、水暖管件加工、花生米加工四大主导产业 , 筹建了吕寺废旧电机交易市场、大官厅废旧钢材交易市场和陈圩茶棚冬鲜枣交易市场 , 构筑了大官厅工业集中区和茶棚工业园区。    农业种植以小枣种植为主,种植面积 70000 亩,其中冬枣 2 万亩,无核枣 3000 亩。建成无公害小枣生产基地 6 万亩。建成县级定点的无公害管理技术示范区 300 亩。吕寺村申请了“沧狮”牌小枣商标。引进了枣、梨、玉米等 19 个名优新特品种。培树种养示范村 14 个,示范户 126 个。.  

高川乡

  高川乡(Gaochuan Xiang)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高川村。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09万人(2002年)。辖33个行政村。   代码 130921211:~201 高川村 ~202 后村 ~203 南北村 ~204 南邢村 ~205 蒲洼村 ~206 后高龙华村 ~207 前高龙华村 ~208 大庄子村 ~209 李辛庄村 ~210 西芮屯村 ~211 东芮屯村 ~212 西贺楼村 ~213 东贺楼村 ~214 尚福屯村 ~215 蒲码头村 ~216 王码头村 ~217 韩码头村 ~218 西芦村 ~219 儒林藻村 ~220 大留保住村 ~221 小留保住村 ~222 东马连坦村 ~223 西马连坦村 ~224 南马连坦村 ~225 北马连坦村 ~226 阎辛庄村 ~227 泗冢村 ~228 孙小庄村 ~229 邢屯村 ~230 栗家屯村 ~231 高屯村 ~232 苗屯村 ~233 朴寺村   沿革 1953年建高川乡,1958年属崔尔庄公社,1961年建高川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66.8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高川、后村、南邢村、北村、大庄子、蒲洼、蒲码头、高屯、邢屯、儒林藻、朴寺、东芮屯、西芮屯、泗冢、王码头、韩码头、栗屯、苗屯、阎辛庄、尚福屯、东贺楼、西贺楼、孙小庄、大留保住、小留保住、前高龙华、后高龙华、李辛庄、境内村、马连坦东、马连坦西、马连坦南、马连坦北33个行政村。  

黄递铺乡

  沧县黄递铺乡位于沧县政府西南25公里处,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23123人,总面积4256公顷,耕地面积3.6万亩,枣粮间作面积3.57万亩,是金丝小枣的主产区之一,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实干,使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06年以来,黄递铺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绿色沧县”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稳定为基础,围绕“依托四个优势,做好四篇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克服财力困难、交通闭塞等诸多不利因素,扎实苦干,开拓进取,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落实涉农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我们制定了《黄递铺乡党委、政府关于构筑“五位一体”服务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即乡村组织搞服务、党员搞服务、中心户搞服务、经济组织搞服务、能人搞服务)。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结合:群众当前需要与长远需求相结合;乡村组织提供服务与民间组织提供服务相结合;集中服务与经常0相结合;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相结合;保障0与发展0相结合,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乡党委于06年8月17日召开由乡直各部门负责人、村党支部-、村主任参加的会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乡主要领导先后进行了3次调度,由各村、各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同时,乡人大、乡纪委组成督查组,先后8次深入各村、各部门进行督导。.  

大褚村回族乡

  大褚村回族乡位于县政府西 18 公里处,距沧州市区仅 10 公里。 307 国道和石黄高速公路穿乡而过,距石黄高速公路和-公路出入口仅 5 公里,交通便利。该乡是沧州市唯一的省级少数民族重点扶贫乡。辖 26 个行政村。全乡总面积 48.4 平方公里,耕地 4.1 万亩,总人口 2.73 万人,其中回族村 3 个,回民人口 3374 人,大褚村村已有 600 年建村历史。该乡原属青县辖, 1945 年至 1949 年隶属青沧交县, 1949 年划归沧县,农业特产有金丝小枣和鸭梨,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开放总揽工作全局,以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新褚村为目标,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双丰收。经济发展实现了主导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名优化,打造了小枣品种改优、优质麦推广、劳务输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工程、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两个服务中心”行政服务工作模式、红枣生态园循环经济等多个县市级工作亮点。该乡 被评为河北省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沧州市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排调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沧县就业和再就业先进乡、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沧县农田水利建设先进乡、市农田水利建设一等奖、县财政增收奖、市级文明乡。    全乡共有企业 11 家,其中较大的企业有沧州市金利达橡胶有限公司,沧州兴华汽车配件厂,登利加油城、沧州华海化塑厂,新华汽车配件厂,华信冲压件厂等。全乡农业总产值 5371 万元。有养殖专业村 4 个,温洼东、孙褚村养鸡专业村,以大褚村、白塔为主的养牛专业村,占地 1000 亩的策城冬枣示范村,以施屯为主的辣椒种植专业村。    全乡共有卫生院 1 所,村卫生所 23 个;中学 1 所,小学 11 所,项目校 3 个,教学楼 2 座。全乡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纸房头乡

  纸房头乡位于沧州市区正西5公里,总面积81平方公里,境内有南运河、南排河、黑龙港河穿过,-公路和石黄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成“黄金十字”,高速公路出口距乡政府驻地仅200米,是北上和南下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纸房头乡辖33个行政村,人口3.7万人,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目前,全乡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安定,群众安居乐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全乡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共有深机井167眼,浅机井1434眼。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2005年全乡小麦播种面积2715公顷,产量12816吨;玉米播种面积2740公顷,产量16445吨;小枣产量5029 吨,猪存栏7300头,牛存栏3900头,羊存栏1.6万只,鸡存栏18.9万只。       1、小枣产业发展。全乡枣粮间作总面积5万亩,通过省级小枣无公害基地认证的达1万亩,准备进行无公害基地认证的有1万亩。今年春季引进鲜食冬枣、早脆王和金丝丰、金丝蜜等优良品种7200亩。       2、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截止8月底 ,全乡苗木总面积达1.1万亩,品种120个,形成四个(盛园林牧基地、东方苗木基地、天雨林木基地、芳草地苗木基地)总面积达1800亩的苗木科技示范园,并在前营村建立起沧州市第一个生态科技示范园(阳光科技示范园),产品远销黑龙江、山西、陕西等地,并打进首都市场。       3、甜瓜产业发展。全乡甜瓜以十户坦和前营为中心辐射周庄子、义和庄、尤庄子等周围15个村,2005年种植面积达5500亩,产量达1.1万吨,产品远销山东、河南、石家庄、天津等地,并在十户坦村和前营村建立起两个专业批发市场。       4、白洋桥香椿发展情况。白洋桥香椿主要产地在白洋桥三村,种植面积350亩,该处香椿历史悠久,色呈紫红,味道独特,曾受过清乾隆皇帝的御封。       全乡现以形成桃园、王英、田庄子三个小枣示范村;吊庄、西纪洼、吕庄子三个苗木发展示范村;十户坦、前营、周庄子三个甜瓜种植专业村;白洋桥香椿种植示范村;陈庄子大棚养鸡示范村。.  


李天木乡特产大全




李天木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