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曹寺乡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北依京津,东临渤海,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地处“环渤海”和“京津冀”经济圈内。
全乡共有58 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1万亩。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560元。
我乡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东距-公路、津浦铁路10公里,距黄骅港100公里,北距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港口各210公里和100公里,南距石家庄、济南各240公里和210公里;所处青县境内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15座,具有冀南电网、华北电网双向供电系统,供电充足、电力设施齐备。
主导行业
全乡现有企业457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自营出口企业9家,三资企业2家,从业人员7900人,主要从事针织毛衫外贸加工生产,年生产能力1500万件,产品销往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达1.6亿元,出口创汇960万美元;五金配件加工业现有企业50家,从业人员900余人,主要生产印刷机配件、煤机配件、汽车配件及标准紧固件,年生产能力达到380万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创产值达9300万元。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出口创汇980万元。
特色产业
我乡农业以蔬菜、小枣为主导产业,近几年来奶牛、黄羽肉鸡等特种养殖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农业的第三产业。
全乡蔬菜播种面积达10.1万亩,年产量达4.4亿公斤,产值3.5亿元。现有日光温室、春秋大棚、小拱棚、露地菜等多种种植结构,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等大众蔬菜,品种为京优10号、博耐7号、博耐10号等优良品种,可周年生产各种新鲜蔬菜,产品远销京津、东北三省、内蒙、湖南长沙等地,是华北地区有名的“蔬菜特色产业乡”和“黄瓜之乡”。
全乡小枣发展已有400年历史,截止目前,共有枣园面积1万亩,枣粮间作面积4万亩,产量1亿多斤,创农业产值2亿元。除特产优质金丝小枣外,其他优质品种为大金丝、大无核、冬枣等,现有冬枣面积为2千亩,大金丝、大无核面积分别在1千亩以上。自1999年率先实行果品无公害生产,确定了2000亩无公害小枣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全乡小枣全部实行无害化管理,严格招待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1万人 | 126平方公里 | 130922201 | 061000 | 0317 | 查看 曹寺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马家场村 | ·青县旅游·青县特产·青县十大特产·青县十景·青县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马家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清州镇 |
1、基本情况 清州镇北依京津、南靠沧州,东临黄骅港,置身于环渤海经济圈及京津经济都市圈内,是青县县委、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10.83平方公里,辖50个村(街),14个居委会,9.4万人,7.4万亩耕地。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完成税收4781.3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 2、农业发展概况 清州镇农业以蔬菜、畜牧两大高效农业为主。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设施菜3,2 万亩,是国家首批确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有司马庄、耿官屯两个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和田业种植园。司马庄无公害蔬菜示范园主要生产国内外的名特优蔬菜和杂果,有荷兰黄瓜、五彩椒、台湾圣女、绿宝石、彩纹番茄、人参果、孢子甘蓝、迷你黄瓜等一百余个名优特蔬菜新品种,完全按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操作。田业”种植园于2004年年底开始投资兴建,目前已完成了800亩的土地征用,建成大棚80个,温室15个,年产蔬菜750万公斤,成为了全省单户投资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植园。目前已带动起周围村民发展设施菜1000亩。该园区实现资金、技术、资源的有机结合,为我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全镇畜禽总存栏72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1500头。全镇建有22个养殖小区,华茂奶牛科技园是一个集奶牛饲养、繁育、技术研究、培训和推广的示范性园区,2003年已通过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2004年被中国奶协确定为全国150个奶牛示范小区之一。目前奶牛存栏总数达到了1300头。该小区先后被国家奶业协会和省奶业协会评为“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全镇建有田业蔬菜协会、青县大司马特菜协会、耿官屯棉花、畜牧、蔬菜协会、罗店畜牧合作社、华茂奶牛协会7个农合组织,会员达440名。目前,耿官屯计划依托村内的农业服务中心,成立一个涉及良种统购统销、农田测土施肥、农作物统耕统管统收的综合服务性合作组织。其运作模式是“合作组织+订单+农户”,三至五年内村民全部入社。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及前期运作阶段,已完成良种统购工作。 3、工业发展概况 清州镇拥有各类工商业4000余家,已形成针织服装、机械加工、食品饮料、电子机箱、化妆用具五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德等国家和地区。部分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均享有盛誉。. |
金牛镇 |
金牛镇辖区32个行政村,人口4.1534万人,劳动力2.5万人,耕地10.1363万亩。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镇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工农业齐头并进,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社会状态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的良好局面。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6亿元,增长17.7%,利润完成2.9亿元,增长15.4%,固定资产投入1.9亿元,增长23%;农业产值9600万元,增长92.6%. - 经济发展 农业上,全年退耕还林9700万亩,四旁植树24万株;畜禽存栏总量达到56万头(只),畜禽产品增加120万吨,完成肉牛胚胎移植100头;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新增机井15眼,冷棚、温室增加150亩;经济作物得到迅速推广,丝光棉种植达到5200亩,旱瓜种植达到3000亩。 工业上,发展新格局开始形成,“一个龙头,四大行业”的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立镇大项目,大企业开始出现,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一年来,全镇新上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6个,固定投资完成1.9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京杭钢铁、宝升毛刷等项目,共引进省外资金5512万元,引进外资60万美元。 |
新兴镇 |
新兴镇位于青县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东临104国道,东有京福高速公路,南有京九铁路通过,民族路南北相连,交通方便,通讯快捷。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38个自然村,总人口3.6万,其中回族同胞1.4万。新兴镇现有耕地9.1万亩,年产粮食2.6万吨。大牲畜存栏0.87万头,其中牛0.77万头;羊存栏4.38万头;家畜存栏80.58万只,其中鸡存栏78.88万只.枣树面积3.1万亩(包括枣粮间作),年产小枣1.2万吨。蔬菜面积1.09万亩,其中设施菜1300亩。近几年,我镇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发展中,形成了“小枣、蔬菜、畜禽”三大主导产业格局;工业上形成了“针织毛衫业、五金电器业、食品饮料业、服装加工业”四大主导行业。 发展思路,以“-”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三大产业”即:小枣、蔬菜、畜禽和四大行业即:针织毛衫业、五金电器业、食品饮料业、服装加工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行业企业情况:2000年1---9月份发展快的行业是针织毛衫业,不足一年半的时间已有原来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21家,发展较快的企业是锦龙针织品有限公司,今年以来,更新设备投资70万元,扩大了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锦龙针织品有限公司1---9月份实现产值1400万元,收入1400万元,利润48万元,创汇5万美元,同比增长16.7%、16.7%、2.1%、15%。新兴毛衫厂投资50万元改造了厂房增添加工能力有了提高。全镇缝织机由一年前的330台增加到现在的680台,年加工能力由原来的150万件增加到350万件。轧钢铸造业。注重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规模,马有才的青县兴达铸造厂投资30万元新增金加工车间,王曰玉的铸华铸造厂,在原来一个铸造用炉的基础上新增3个,共投资60万元,加工能力得到了提高。董培龙的宏利铸造厂投资55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上述企业随着技改的完成,效益会在今后显现。代洪民的聚龙饮料厂是我镇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今年以来,该企业增加了一个新的生产车间,上锅炉增设备,经济效益有了新的提高,五金电器业发展平稳,效益较好的是回中华的沧州小型变压器厂,该企业注重引进人才,发挥广告效应,以优良的质量赢得用户眼,目前产品畅销我市、衡水、天津等地,徐中新的后流津机箱厂,由于效益好,正准备上数控车床,扩大生产规模。. |
流河镇 |
、基本情况。流河镇地处青县北部,距青县县城16公里,距天津市区50公里,距北京市区150公里。北部与天津市静海县毗邻,西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接壤,东临京福公路、-公路、京沪铁路,津保公路南线纵贯东西,与流黄公路在镇区交汇,京杭大运河、黑龙港河流经本镇。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全镇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34130人,镇区1万人。1996年被省命名为小康镇,2002年被沧州市定为“现代化建设示范镇”,2005年在河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中获得先进单位。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1.6亿元。 2、投资环境。流河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8000门程控交换机和2座移动通信中继站,保证全镇通讯畅通;电力设施齐备,2座35kwv变电站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镇区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各类商贸餐饮门店100多家,有260年历史的流河市场,为全县最大的农村集市,交易面积2.4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800多万元;文教卫生条件良好,镇区内有中学2所,完全小学10所,幼儿园4所,一级甲等医院1所,2006年文教“双基”达标;社会秩序一贯稳定,连续7年刑事案件年发案率在万人5件以下。2002年和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安全乡镇”。2000年被沧州市政府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近年来镇区新增商业楼60栋,用于城镇建设总投资达1000万元,基本形成了“两横三纵、两个小区”的总体格局,2006年被沧州市评为村镇规划先进单位。 3、工农业特点。农业基础设施雄厚。全镇有农用深机井150眼,水浇地面积7.98万亩,98年列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农业开发项目的乡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已形成优质蔬菜、林枣、育种、葡萄、奶牛、蛋鸡等几大农业产业;广联肉鸡养殖协会与北京大发正大集团签订供销合同,现已辐射带动养殖户170余户;占地100亩的青、红提葡萄园是全省最大的优质无核葡萄基地。乡镇企业充满活力。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80家,主要行业有造纸、食品饮料、服装仿古家具、饲料等。目前全镇共有造纸及纸制品企业7家,固定资产总值达3105万元;古典家具行业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现全镇古典家具制造厂家90多家,年加工制造各种古典家具1万件(套),年创产值12400万元,是全国唯一生产正宗明清宫廷专用家具的地区。. |
木门店镇 |
木门店镇位于青县西南,与沧县、河间、大城三县交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历史文化名城沧州市20公里,境内有廊泊公路、青崇公路穿越,距-公路16公里,距沧保公路5公里。木门店镇镇域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831亩,全镇31个行政村,共有7860户,29626人。 木门店镇水土条件优越,农业特色明显,以养殖奶牛、蛋鸡、猪、羊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产业优势日趋明显,全镇奶牛存栏2304头,建有华盛、华苑两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其中华盛小区存栏1200头、华苑小区存栏564头,全镇日产鲜奶16吨;金星饲料有限公司种猪场,年出栏种猪6000头,该厂2004年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畜禽产地;全镇蛋鸡存栏稳定在80万只以上。全镇枣树资源丰富,小枣种植面积达到11600亩,年产小枣220吨。目前该镇已瞄准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占地810亩的崇仙生态园已初具雏形,金星种猪场生态养猪模式正在逐步推行。该镇被沧州市政府命名为“农业特色产业乡镇”。近年来,该镇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313摊,年产值55900万元,全镇已经初步形成化工、电气、饲料加工三大主导行业,行业规模日益壮大。. |
马厂镇 |
马厂镇位于青县东北部、毗邻京津,是沧州的北大门。全镇辖24个行政村,4万多人,镇域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104国道、-公路、津蒲铁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全镇,交通发达,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几年来,马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走开放强镇之路,以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招商引资,拉动工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为主线,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基础,以配套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整体提升群众生存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统筹加快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农业增产增效、工业致富、各项社会事件配套完善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44.2%;财税收入2800万元,同比增长3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0元。马厂镇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发展民营经济十强乡镇”。 在农业发展上坚持走“以工哺农”的路子,目前全镇形成了以林木、蔬菜、畜禽为主的农业发展布局。几年来全镇绿化面积达到6.3万亩;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全镇畜禽存栏达到52万头(只)。 在工业发展上根据我镇的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确定了坚持走“开放强镇、工业致富,突出两线(即马大线、104国道马厂段)贯穿全镇经济;突出五个产业(即砖瓦、电子机箱、IT、钢铁、橡胶行业)发展民营经济;突出两个特色(即面向韩国、面向京津)加快招商引资;突出两个区域(即韩商工业基地、电子机箱企业集中区)实现集约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一是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几年来,先后投资3500余万元,完成了全长10公里的马大线拓宽改造工程并配套两侧绿化和韩商工业基地、电子机箱工业集中区六通一平工程,全力改善环境,打造平台,营造洼地效应。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营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深程度的对外开放格局。目前共有外资企业15家,累计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年实现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三是抓企业,扩充经济总量。马厂镇已经呈现出主业突出,万马奔腾了发展格局,以砖瓦、电子机箱、IT、钢铁、橡胶五大产业为主,其它企业为辅,全镇各类乡镇企业达到616家,2005年实现产值12.7亿元、收入11.9亿元、利润1.06亿元、增加值4.1亿元,税金2000万元、固资投入4.2亿元。. |
上伍乡 |
上伍乡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南部,是青县的南大门,辖15个行政村,人口1.95万人,耕地面积4.32万亩。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子牙新河以及即将动工兴建的-铁路纵贯乡域,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上伍乡代码 130922200:~201 上伍村 ~202 下伍村 ~203 清和庄村 ~204 小安头村 ~205 大王庄村 ~206 小许庄村 ~207 小苏庄村 ~208 冯官屯村 ~209 周官屯村 ~210 林缺屯村 ~211 李窑村 ~212 小杜庄村 ~213 坑头村 ~214 欧辛庄村 ~215 周龙庄村[1] - 历史沿革 原为上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6年更名周官屯乡(Zhouguantun Xiang)。1997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周官屯、上伍、下伍、坑头、周龙庄、清和庄、小安头、欧辛庄、小杜庄、李窑、林缺屯、冯官屯、大王庄、小苏庄、小许庄15个行政村。后又复名上伍乡。[1] - 自然条件 上伍乡毗邻京杭大运河,倍受引黄济津客水滋润,水丰土肥,人杰地灵。104国道,京沪铁路,以及即将动工兴建的-铁路纵贯乡域,交通便捷,区位优越。[2] |
曹寺乡 |
青县曹寺乡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北依京津,东临渤海,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地处“环渤海”和“京津冀”经济圈内。 全乡共有58 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1万亩。2005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560元。 我乡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东距-公路、津浦铁路10公里,距黄骅港100公里,北距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港口各210公里和100公里,南距石家庄、济南各240公里和210公里;所处青县境内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15座,具有冀南电网、华北电网双向供电系统,供电充足、电力设施齐备。 主导行业 全乡现有企业457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自营出口企业9家,三资企业2家,从业人员7900人,主要从事针织毛衫外贸加工生产,年生产能力1500万件,产品销往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达1.6亿元,出口创汇960万美元;五金配件加工业现有企业50家,从业人员900余人,主要生产印刷机配件、煤机配件、汽车配件及标准紧固件,年生产能力达到380万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创产值达9300万元。2005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出口创汇980万元。 特色产业 我乡农业以蔬菜、小枣为主导产业,近几年来奶牛、黄羽肉鸡等特种养殖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农业的第三产业。 全乡蔬菜播种面积达10.1万亩,年产量达4.4亿公斤,产值3.5亿元。现有日光温室、春秋大棚、小拱棚、露地菜等多种种植结构,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等大众蔬菜,品种为京优10号、博耐7号、博耐10号等优良品种,可周年生产各种新鲜蔬菜,产品远销京津、东北三省、内蒙、湖南长沙等地,是华北地区有名的“蔬菜特色产业乡”和“黄瓜之乡”。 全乡小枣发展已有400年历史,截止目前,共有枣园面积1万亩,枣粮间作面积4万亩,产量1亿多斤,创农业产值2亿元。除特产优质金丝小枣外,其他优质品种为大金丝、大无核、冬枣等,现有冬枣面积为2千亩,大金丝、大无核面积分别在1千亩以上。自1999年率先实行果品无公害生产,确定了2000亩无公害小枣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全乡小枣全部实行无害化管理,严格招待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 |
盘古镇 |
相传4300多年前,禹王开九河导冀州之水时,于今盘古村发现了“盘古墓”。为纪念开天辟地的盘古,重修“盘古墓”,建盖了“盘古殿堂”,并留下了200人,后形成两个村落,即小盘古村、大盘古村。公元206年,曹操北攻乌桓,开凿了北方最早的人工运河——平虏渠。该河起源于青县,流经盘古祭殿门前,即后来的盘古沟、盘古港。1992年,青县又建盘古庙,至今盘古井、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潭等古迹尚存。1995年12月,官庄乡与孙楼乡合并,改称盘古乡。盘古乡位于青县城南6公里,全乡辖31个村,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2.9万余人。 根据省民政厅(冀民函[2016]41号)文件批复,经省政府同意,青县撤销盘古乡设立盘古镇,以原盘古乡行政区域为盘古镇行政区域,盘古镇人民政府驻大盘古村商贸街66号。 |
陈嘴乡 |
地理位置。位于青县南15公里,距沧州市17公里,东依京杭大运河与沧县兴济镇为邻,南接沧州市运河区。 资源与物产。全乡总面积为44.3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人口1.7万,耕地45793亩。 李杜公路横贯南北,距京沪铁路仅2公里,交通便利。通讯、电力、水利设施齐备,供电充足,水利资源丰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民风淳朴。 蔬菜成为“当家产业”。全乡已形成了以枣林庄为中心的温室基地、以姚庄子、吴辛庄为中心的大棚菜基地和以沿河10村为中心的露地菜基地三大蔬菜基地,瓜菜播面将突破28000亩,其中设施蔬菜3000亩,大白菜生产将突破10000亩。枣林庄温室基地被河北省纳入河北放心菜工程,日蔬菜产量100余吨,直接输入京、津市场。 养殖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全乡共建养殖小区8个,全乡猪、羊、鸡、牛存栏分别达3700头、16000头、49万只、2200头。蛋鸡养殖已经成为养殖业的支柱。全乡蛋鸡存栏达到42万只。年产蛋达到25万吨。 工业及招商引资。形成了“水箱、机箱”两个主导行业。目前全乡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家。2006年截止目前共促成引资项目12个,总投资12300万元,其中天津欧威特有限公司投资异型钢材生产项目投资7000万元,新旺汽车散热器公司汽车空调生产项目投资2000万元。 以扩张骨干行业规模为重点,强固工业经济发展特色。电子机箱和水箱是陈嘴乡两个主导特色行业。目前,这两个行业有大小40家企业,其中部分骨干企业正处在扩规提档、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围绕两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将不遗余力的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按照“抓骨干、扩规模、强特色”的思路,鼓励引导方正电子、新旺水箱等骨干企业引资金、引人才、引项目,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注册商标打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全乡3家机箱、水箱企业引进数控设备6台,有效地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张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召开企业经营者座谈会、组织对外招0等措施,走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的路子,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今年以来,引进重点项目8个,意向引资9000万元。此外,面对当前环保形势,积极与化工、造纸等企业经营者座谈商磋,督促其开发新产品或转产,保证全乡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