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辖乡。1956年建师素乡,1958年与付家佐乡合并成立远景公社,1961年析建师素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南部。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南答、武庄、北答、东答、师素、西南庄、北李庄、南河东、西王庄、中王村、大王村、许町、南李庄、南王村、西谈论、东谈论、西宋家庄、海市、后堤、务胜口河东、务胜口河西、自由口、前堤、寺上、曲吕一分村、曲吕三分村、西芝兰2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颐春茶、绣花、建材、弹簧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棚蔬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8万人 | 66平方公里 | 130926201 | 061000 | 0317 | 查看 师素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肃宁镇 |
肃宁镇是肃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全镇辖38个行政村,人口31000人,总面积52.2平方公里,耕地4.85万亩。京九与朔黄铁路在城区东北1.5公里处交叉过境,河曲、高深公路从镇域穿过,2个火车站、1个汽车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变电站、邮电局各1座,供电设施完善,通讯设备先进,经济发展环境甚佳。 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高效农业发展迅速,现有果园2440亩、棚菜1988亩、珍稀动物养殖专业户435个。工业以建筑建材、医药化工、运输储藏、针织服装为主。产品有板材、药品、服装、阀门等498个,部优、省优、市优产品达22个。镇、村、个体企业998个,私营摊点1323个,吸纳就业人员7650人。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亿元,财政收入700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镇内建有工业区和2个集贸市场,农历二、七逢集,年贸易额达5亿元。. |
梁家村镇 |
肃宁县辖镇。1956年建梁家村乡,1958年与路庄乡、河间县的兴村乡合并,成立前进公社,1961年析出路庄乡、兴村乡后,更名梁家村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改梁家村镇。1995年路庄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面积80.3平方公里,人口4.9万。沧(州)定(州)公路过境。辖梁家村、后白寺、前白寺、高家庄、张家庄、前太师庄、后太师庄、沈家庄、东赵家庄、前丰乐堡、后丰乐堡、东王庄、马家铺、小曹村、北曹庄、都中堡、白家村、王家村、北李家村、达字房、加道、大曹村、路家庄、五姓村、南白洋、北白洋、白洋辛庄、窦家庄、泥洞、尚辛庄、刘家庄、赵家官庄、殷家官庄、吴辛庄、东何家庄、北孙家庄、南孙家庄、解王中堡、范家庄、荣中堡、中堡店、管中堡、李中堡和桥城铺一分村、二分村、三分村、四分村4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鸭梨、苹果。. |
窝北镇 |
肃宁县辖镇。1956年建窝北乡,1958年与河北留善寺乡、韩村乡合并成立垣城公社,1961年析出河北留善寺、韩村单独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改窝北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窝北、北于家庄、雪村、顶汪、刘家町、刘家前头、寺阁庄、垣城南、荆轲、新村、李家庄、许家村、冯家村、南李家、大王庄、紫洋口、大张家庄、东宋家庄、杨家庄、西柴里、东柴里、杏园、百道口、东芝兰2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棚蔬菜。有始建于西汉时的武垣城遗址。. |
尚村镇 |
尚村镇位于肃宁县城西北部,北与高阳接壤,西与里县毗邻,京九铁路在镇境内东部经过,朔黄铁路在镇南部穿越,肃高公路纵贯全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镇政府驻地尚村,距县城9公里,全镇辖31个行政村,总面积56.1平方公里,总耕地6.25万亩,总人口3.2万,其中镇区人口4200人,常年流人口12000人。 改革开放以来,尚村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发展主题,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皮毛这一传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以皮毛为主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全镇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01年底,全镇工农业产值达到1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5亿元,其中,皮毛业总产值14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1.8亿元,财政收入1700万元。 尚村皮毛市场,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皮毛史可上溯到明末清初。近年来,尚村镇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促建皮毛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养殖,兴办皮毛企业,发展营销摊点,不断建设繁荣和巩固市场,使皮毛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占地4.4万平米,上市摊位3600多个,上市品种1200多种,集各种生皮及皮毛制品于一体,年交易额达16亿元,交易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及港、澳、韩、美、俄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层次共存、多形式共济的集日网络。 以尚村为中心,全镇养殖业快速发展,以貂、貉、狐、獭兔等为主的珍皮动物养殖遍布全镇,并辐射到其它乡镇和县市,出现了2万多个专业户,60多个专业村,总存栏达250多万只。 依托皮毛产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并形成子制裘、制革、皮件加工、销染、毛纺等r7类齐全的加工体系。全镇现有企业480家,个体私营摊点750个。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家,产值超千万元,利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产值500万元以上利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有9家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其中规模制革企业5家,年加工各种皮张400万张以上,规模硝染企业6家,年加工貂、貉、狐等各种原皮3600万张:规模制衣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各种皮衣80万件套,70%销往俄罗斯市场;规模制裘企业12家;营销企业150家,其中16家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营销范围涉及芬兰、丹·麦、南韩、英国、美国等国家。. |
万里镇 |
肃宁县辖乡。1956年建湾里乡,1958年与官厅乡合并成立光辉公社,1980年与官厅各自建公社,1983年改万里乡。1995年官厅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面积55.5平方公里,人口3.4万。肃(宁)饶(阳)公路过境。辖万里、吕家庄、大闰庄、盖甸庄、南于庄、岳家庄、小刘庄、闰郝村、尹家庄、河头店、魏楼村、泗水岸、小张庄、豆闰庄、官厅、西辛庄、戴刘庄、柳家庄、沙河、赵李庄、崔家庄、马家庄、小闰庄、张大人庄、龙堂、窝南府、东辛庄、柏家庄、卫家庄2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鞋、服装、丝线、饲料、针织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鸭梨。. |
师素乡 |
肃宁县辖乡。1956年建师素乡,1958年与付家佐乡合并成立远景公社,1961年析建师素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南部。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南答、武庄、北答、东答、师素、西南庄、北李庄、南河东、西王庄、中王村、大王村、许町、南李庄、南王村、西谈论、东谈论、西宋家庄、海市、后堤、务胜口河东、务胜口河西、自由口、前堤、寺上、曲吕一分村、曲吕三分村、西芝兰2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颐春茶、绣花、建材、弹簧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棚蔬菜。. |
河北留善寺乡 |
肃宁县辖乡。1956年建河北留善寺乡,1958年属窝北垣城公社,1961年析建河北留善寺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5年韩村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55.9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韩村一分村、二分村、三分村、四分村、五分村和徐家庄、龙泉、河北留善寺、河南留善寺、梅家店、东乾泊、西乾泊、西曲堤、大曲堤、盘古庄、刘庄、柳店、西堑里、东堑里、南曹庄、郭家楼、南庄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印刷、纸箱、面粉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
付家佐乡 |
肃宁县辖乡。1956年建付家佐乡,1958年与师素乡合并成立远景公社,1961年师素、付家佐各自成立公社,1983年改付家佐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口2.8万。沧(州)定(州)公路过境。辖北石堡一分村、二分村、三分村和西石堡、南石堡、郗家庄、付家佐、袁家佐、西泊庄、刘家屯、西甘河、白牛堤、任家庄、葛家庄、赵黄庄、西郭家庄、东泊庄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电缆、电线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子。清代最后一名文状元刘春霖和现代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苓均出生于此地。. |
邵庄乡 |
肃宁县辖乡。1956年建邵庄乡,1958年与尚村乡、齐庄乡合并成立跃进公社,1961年析建邵庄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2.3万。肃(宁)高(阳)公路过境。辖邵庄、石家连城、北河东、北窝头、宋家佐、于高口、付高口、东高家口、南庙头、北庙头、南窝头、西高家口、寄子庄、军庄、王家佐、刘前头、边寨、朱家庄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开关厂、避雷器厂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