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镇位于霸州东部,距市区24公里,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津霸铁路傍境而过,112国道、津保高速公路、霸杨公路横贯纵穿全镇,村村之间公路畅通,交通便利。城镇功能完备。邮电、金融、通讯、有钱电视、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健全。信安镇辖17个村街包括:团结、忠勇、仁义、红强、建设、爱国、利民、解放、英明、光明、新立、头屯、郝场、张庄、杨各庄、菜园、高桥。总辖区面积4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总人口2.8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8万人 | 41.58平方公里 | 131081102 | 065700 | 0316 | 查看 信安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霸州镇 |
霸州市霸州镇座落在霸州市区,辖47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0万余人,总耕地6.5万亩,幅原面积76.3平方公里。镇领导班子共 26人,其中大专以上 15人,平均年龄39岁,达到年青化、知识化、职数齐的要求. 近年来,霸州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理论和-“-”重要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强镇这一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了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秀文化、全社会满意为内容的“四优一满意”创建活动,并认真抓好工贸小区、种植小区、养殖业小区及发展112、106国道两带为主要格局的“三区两带”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全镇已建成十大专业市场和50多个不同类型的小区,其中省政府命名的小区一个,廊坊市政府命名的小区一个。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2002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财政收入2100多万元,该镇连续七年被市委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和优秀镇党委,多年被廊坊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花园式单位,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镇,2001年被推荐为省级文明镇。并荣膺中央文明委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
南孟镇 |
地理位置:霸州市南孟镇位于市区北9公里处,北距首都北京80公里,东距天津75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106国道、廊霸公路纵贯全镇,京九铁路、津霸铁路在镇区内交接。南距京九铁路霸州站5公里,距津保高速公路11公里。 南孟地处华北冲积平原北部,全镇地势为北高南低,王村最高海拔10.5米,金各庄最低海拔5.5米,土壤为冲积物壤质潮土,土壤年龄大约1160年。境内有地上河两条:一条是牤牛河,镜内长10公里,呈南北走向,流量150米/秒;另一条是虹江河,境内长3公里,流量60米/秒,为东西走向,均属永定河的减水引河。人工渠三条,即五支渠、永金渠、龙江渠,镇内分别长2000米、5800米、6000米,共计13800米,均属排涝干渠。 气 候:南孟属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降雨290毫米— 48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全年无霜期180天- 200天,初霜期10月16日±,终霜期4月1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36°C,极端最低气候出现在1月份±12°C。 资 源: 南孟镇辖区30个自然村,7814户,31547口人,总面积49.3平方公里,耕地49766亩,南北长8650米,东西长10300米。镇内建有中学、高级小学各一所,卫生院、敬老院各一处。 南孟镇地下水埋深4-12米,水质良好,水源充分,5万亩耕地平均30亩一眼井,旱能浇,涝能排。另有4000米深地热井3眼,井口水温90°C,现已开发利用一眼,出口水温96°C,分布在马坊、和平、西陶三个村。 农 业:南孟农业比较发达,是河北省第一批农业产值超亿元乡镇之一。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产量500万斤;蔬菜生产是南孟农业的支柱产业,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近3万亩,其中无公害温室大棚5000亩,年产量2亿斤以上,2000年被评为“河北省蔬菜种植专业乡镇”,蔬菜品种主要有黄瓜、菜椒、西红柿等,大部分销往北京市,以黄瓜为主的深加工产品部分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林果面积4291亩,年产量839.4万斤,葡萄、桃、苹果在京津地区享有盛名。. |
信安镇 |
信安镇位于霸州东部,距市区24公里,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津霸铁路傍境而过,112国道、津保高速公路、霸杨公路横贯纵穿全镇,村村之间公路畅通,交通便利。城镇功能完备。邮电、金融、通讯、有钱电视、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健全。信安镇辖17个村街包括:团结、忠勇、仁义、红强、建设、爱国、利民、解放、英明、光明、新立、头屯、郝场、张庄、杨各庄、菜园、高桥。总辖区面积4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总人口2.8万。. |
堂二里镇 |
堂二里镇位于霸州市东部,距市区29公里,地处廊大路与国道112线的交汇点,交通1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00亩。总人口3.2万人。全镇辖镇内4个街及镇外22个村,共计36个村街。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精神,以项目建设统揽全局,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其它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财政收入完成900万元,同比增长35%。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2003年—2004年引进项目42个,总投资12.6亿元。2004年度项目建设工作在全市排位第三,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由梅花味精集团与山东淄博建龙化工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投资2亿元的硫磺制酸项目,已动工兴建,预计9月份即可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2.5亿元,利税5000万元;北方家具城投资1亿元的二期工程也已动工;外资项目又有新进展,由加拿大外商投资100万美元的吉佰利服装有限公司,目前基建工程也已接近尾声,投资后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利税200万元。今年以来,新开工、谋划项目31个,总投资11.4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个。这些项目的建成和谋划,将为我镇经济发展流入新的活力。 ——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2004年全镇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8700万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胡萝卜、红薯等特色种植初具规模,以森佳中密度板有限公司和山萍绿色蔬菜公司为龙头,全镇林业生产和蔬菜种植稳中有升,其中胡萝卜等特色产品年销量达到16800吨,并远销日本、泰国、加拿大、韩国等;投资兴建的畜牧防疫站为全镇畜牧养殖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在全镇教育工作达到“普九”标准的基础上,投资30万元新建起了标准的镇办幼儿园,并在各中心校建设了校中园,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投资24万元完成了敬老院的搬迁工作。达到了省甲级院标准,使老人们有了安全、舒适的生活场所;投资180多万元建设了7条村级公路,实现了全镇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文明生态村创建全面铺开,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另外,计生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精神文明等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煎茶铺镇 |
霸州市煎茶铺镇位于京津三角地带中心,霸州市区东部10公里处,属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2万,耕地7万亩,辖32个村街。 煎茶铺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河北重镇。元末明初,这里是一块凸地,四周是一片洼淀,打鱼、做买卖都在此落脚、打尖,这里有几户煎饼铺和茶铺,从此得名煎茶铺。随着交易的频繁,人口的增加,自然形成了一个历史古镇。. |
胜芳镇 |
胜芳镇,位于东殿溢流洼,中亭河北岸、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35公里,属河北省霸州市管辖。镇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设39个街村,常住人口8.7万,流动人口3万余人。历史上曾以风光秀丽,物产富饶,水岸码头,商贾云集而驰名。2003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00.92亿元,财政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9元,银行存款达22.85亿元,银行放贷达14.1亿元,用电量达5.59亿千瓦。 改革开放以来,古镇生机焕发,两个“文明”建设齐驱,效果显著,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并付予“文明乡镇”,“全国乡镇示范区”和“国家小城镇综合试点镇”等名誉称号。 胜芳紧靠城市,交通畅达,已经通车的津霸铁路距胜芳10公里。在胜芳留有出口,给胜芳增添了腾飞的翅膀。 津保高速公路胜芳出口南侧的霸州市中星科技园区占地5平方公里。正集中于人力,财力开发。将有两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高科技项目入园与之相接的胜芳私营工业区占地1.5平方公里,有大小工业企业284家终投资4.7亿元,配以商业,文化教育服务和另具风格的别墅区。 胜芳人民勤奋好客,勇于开拓,在市场经济的征途上,以开放的政策,优美的环境,喜迎各界仁人志士,八方豪杰,共创辉煌。. |
杨芬港镇 |
[综述]全乡总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480亩。2003年,总人口36018人,乡政府驻地:扬芬港,位于霸州最东部,西距霸州市区45公里,东距天津市区25公里,辖22个行政村街:扬一街、扬二街、扬三街、扬四街、蔡家堡、南王堡、辛立庄、丁家堡、小庙、肖家堡、阙里墅、赵家柳、张家堡、许家堡、大汪庄、褚东、褚西、寨上、樊李杨、北王家堡、陈家堡、于家堡。工农业总产值18557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0570万元,农业总产值25000万元。工商企业营业收入160570万元,总利润16920万元,同比增长率13%,固定资产投资2718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182元,财政收入1550.5万元。 [项目服务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创辉煌]2002年,扬芬港乡充分利用毗邻天津的地域、交通和人际优势以“两区四国”为重点,下大力招商引次,项目建设取得较大突破。2002年,实施续扩建设项目10个。其中5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2003年,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再创辉煌。进一步规划和建设了乐器工业园、韩国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民营经济工业园。2003年,实施500万元以上续扩建项目9个,年内投资3290万元。新开工项目31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在新开工31个项目中,年内共完成投资18050万元,美元240万。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002年,扬芬港乡在兴港高新农业技术园区400亩起步区的基础上,拓展中心试验区2500亩。园区的建设以调整种植结构为突破口,以建立技术园区的现代化管理经营机制为主线,以科技为手段,坚持做到“六高”,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园区内有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瑶池园蔬菜产销有限公司、鲁梅克斯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霸州市黄羊生产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和阙里墅林木种苗基地。2003年,兴港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了三个生产区,即无公害蔬菜生产区、林木种苗繁殖生产区和无公害畜牧养殖饲草区。并与林木种苗繁殖生产区相配套的木材加工即总投资3500万元的汽车内饰板厂即将进入建厂阶段,此项目投产后,年消费木材10万立方米,在增加财政税收的同时,又可带动农民从事林木生产致富,成为我乡乃至我市林木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
岔河集乡 |
霸州市煎茶铺镇位于京津三角地带中心,霸州市区东部10公里处,属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2万,耕地7万亩,辖32个村街。 煎茶铺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河北重镇。元末明初,这里是一块凸地,四周是一片洼淀,打鱼、做买卖都在此落脚、打尖,这里有几户煎饼铺和茶铺,从此得名煎茶铺。随着交易的频繁,人口的增加,自然形成了一个历史古镇。. |
康仙庄乡 |
康仙庄乡位于霸州市东侧,总面积78.7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1公顷,辖40个行政村,46742口人。地理位置优越,南有112国道,东西贯穿境内,北有津霸铁路横穿境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次之,个体私营企业发达,全乡有富康冲压有限公司、华兴钢杆有限公司、霸州市医疗器械厂、于崔庄校办综合厂、新华五金厂、利华五金厂等企业计1008家。2004年全乡企业完成产值 18亿元,同比增长 15.5 %,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种植业完成1.1亿元,养殖业完成1.1亿元。财政收入 1488.6万元。. |
东杨庄乡 |
东杨庄乡位于霸州市中部,始建于明朝,因当时有一个姓杨的太监晚年到此建房定居,故名杨庄,因地处城东,又名东杨庄。全乡面积28.9平方公里,总人口21221人,辖苑口、郭庄伙、王庄伙、陈庄伙、杨庄、孙家坊、王坊、杜台子、李庄、贾庄子、刘南庄、东庄、滑庄子、邱庄子、黄庄子、下坊、上坊、上段、中段、下段共20个行政村。1934年起隶属霸县二区。1938年起隶属霸县三区。1949年4月起隶属霸县一区。1950年起隶属霸县四区。1957年撤区并乡后为东杨庄乡。1958年成立东杨庄公社,同年与康仙庄、煎茶铺三公社合并为煎茶铺稻海公社。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又恢复东杨庄公社。1984年1月改称东杨庄乡。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杨庄乡党委、乡政府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定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5.9 亿元,同比增长11.9%;财政收入实现816.2万元,同比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0元,同比增长11.1%;二是主导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全乡已有15个村初步发展为专业村,形成了塑料、五金、机加工、模具、铸造五大支柱行业;三是项目工作特色突出。考虑到地处行洪区的客观实际,近两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在项目工作中提出“小规模、大群体、强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新上了一大批投资小、占地少、见效快的项目,壮大经济总量,积蓄发展后劲。2005年全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8亿元,同比增长15.1%。新增各类企业110摊,新建50万元以上项目62个,新建、扩建百万元以上项目46个,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在落实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上,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成立了东杨庄乡蔬菜协会,为本乡的大白菜注册了商标,同时培养了一批农业经济人,使大白菜顺利打入北京的大型蔬菜市场,且远销广州、深圳及出口东南亚国家。2004年开始,在贾庄子、李庄、王坊推广无公害大蒜种植基地,与北京东来顺酱菜厂签订合同,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五是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
王庄子乡 |
王庄子乡地处冀中平原,京、津、保三大城市腹地,北去首都北京100公里,西去古城保定112公里,东距港口工业城市天津50公里,属大北京经济圈范畴。全乡幅员面积32.2平方公里,耕地2577公顷,人口32000人,下辖七个行政村。东与华北重镇胜芳相邻,南同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文安县左各庄接壤。中亭河和大清河纵贯东西,境内河道交错,密布如织,历史上人们多以织席、捕鱼为业,水乡文化氛围浓厚,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王庄子乡按照“打造特色产业,优化市场要素,实施项目带动,培植骨干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的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思路,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与指导,积极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使全乡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乡经济的主体。逐步形成了以塑料加工,制板、家具制造、纸制品为主导行业的产业格局。2002年底,全乡共有私营及个体工商户1485家,组建公司制企业25家,完成质量体系认证企业5 家,注册廊坊市级以上商品标识6个 以特色市场为依托,着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平台,是王庄子乡经济发展的独有特色。经过多年建设,全乡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以王圪垯制板业为龙头的市场软硬环境得以根本改善,软硬环境的改善已转化为强有力的招商优势,域内外客商纷至沓来。 王庄子乡始终坚持项目兴乡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发展方略,深入挖掘“两种资源”,不断拓展“两大市场”,招商引资和撬动民间资本比翼齐飞,双向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有力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全乡新上百万元以上项目达130个,项目建设年增速达20%以上。. |
东段乡 |
东段乡位于霸州市东部,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耕地2万亩。下辖20个自然村,津保高速公路、廊(坊)大(城)路、霸(州)扬(芬港)路横贯纵穿全乡,津保高速公路出入口座落于境内。 近些年来,在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段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环境、广招商、优服务,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乡共拥有各类企业695家,其中资产超千万元的35家。作为在东段乡成长起来的企业,梅花味精集团成为了全国味精生产行业的龙头。另外,胜宝制管有限公司、京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天利制管有限公司都发展成为了在区域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全乡形成了食品加工、金属延压、中高档家具、钢化玻璃、制革、滚桶制刷六大支柱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了较强的行业竞争优势。 2005年,全乡财政收入突破亿元,成为了廊坊市首个财税“亿元乡”。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7067万元,同比增长79%。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5亿元。全乡经济显示出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相继建成了卫生院门诊楼、乡中学教学楼、实验楼、联小教学楼等一系列教育、卫生、交通、电力设施,并以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为抓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三提高”活动,使广大群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建区,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截止2005年底,全区进区企业累计达到245家,项目投资总额 84召5亿元,其中外资企业35家,投资区域涉及欧美、东南亚、澳洲、 港澳及内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 同比增长23%;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9.21亿元,同比增长61.0%;引进 内资13.2亿元,同比增长43%;引进外资,,50万美元,同比增长,2%; 财政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出口创汇2350万美元,同比增 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21%。 【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在产业发展上,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 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业以及金属延压为主的产业格局,目前区内拥 有电子企业29家,化工企业21家,新型材料企业js家。为充分发挥自 身区位优势,积极利用京津人才、技术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加强与京津 企业、院校在资金、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