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衡水 >> 武强县 >> 北代乡

北代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北代乡谷歌卫星地图)


北代乡简介

  北代乡位于河北省武强县北部,与饶阳县、沧州市献县交界。乡政府驻地北代村距县城4公里,距衡水市区50公里。全乡总面积80.4平方公里,耕地7.05万亩,现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3.01万人。307国道、省级公路--正港路从腹地穿过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备,水电资源充沛。
   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446家,涉及电力设备、 点对焊机、农机配件、小食品、手套加工等十几个行业。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293万元,初步形成了以电力设备、点对焊机为龙头,以农机配件、小食品、手套加工三个系列行业为主体,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其中河北诺斯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其主导产品户外真空断路器是无油高压电器,填补了华北地区空白,该企业先后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文明单位”、“明星企业”等各项称号,产品销隹全国各地电力系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2002年,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口号。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园区,全力抓开放”的战略方针,按照“让利就是解放思想,吃亏就是更新观念”、“双赢”让外商先赢的指导思想,在省道正港路两侧规划建立了北代乡工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十余家。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乡有耕地7.05万亩,60%为水浇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土特产品。2001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5766万元。近年来,本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先后在307国道北平都建立了占地80 亩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在后西代建立了占地150亩的红地球葡萄基地, 引进外资在张北召什村建立了香港盈保发展有限公司3000亩棉花基地;在后宅村建立了绿源牧业有限公司1000亩苜蓿基地。2002年,通过多次到山东东营、沧州、黄骅等地参观学习,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立草为业,强乡富民”的发展思路,争取到年底发展种植苜蓿以及林果苜蓿间作5000亩,使苜蓿种植业成为我乡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最终实现富民强乡的目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01万人 80.4平方公里 131123201 053300 0318 查看 北代乡谷歌卫星地图

北代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北代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武强镇

  武强镇位于武强县境东部,是武强县城所在地。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人口27516人,面积48.5平方公里。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辅以花生、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近几年发展了陈院、常庄、民建三个棚菜生产基地,生产的“武绿”牌黄瓜今年在廊坊农交会上被命名为河北名优产品,远销京、津等大城市。工业以小食品、卫生洁具、橡胶为主,振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振兴”牌食品,香脆可口,物美价廉,远销欧、美等国家,深受青睐;生产的“武洁”牌卫生洁具,质地细腻,经久耐用,物美价廉,是人们理想的首选洁具,被省政府指定为专用产品;生产的“科佳”牌橡胶制品,在全国各大使用商中有极高的信誉。.  

街关镇

  街关镇地处武强县西南部,辖54个行政村,共8897户、32800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南与武邑、西与深州交界,距县城12公里,境内石黄高速公路和“307”国道横贯东西,为全镇经济腾飞奠定了优良的发展基础。    一、 经济建设    2001年,街关镇完成社会总产值6.1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547.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8元。    (一) 农业发展    2001年,街关镇农业总产值达到8118万元。基础设施方面:全镇共有深浅机井716眼,防渗管道12万米,水浇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方面:全镇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为突破口,闯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发展路子,实现了蔬菜富民、特色强镇。一是在产业品种上,以发展深冬式日光温室黄瓜为主导,兼有茄子、大葱、西红柿等十余个品种的裸地菜和拱棚种植。二是在产业分布上,形成以沿“307”国道(两侧沿路200米以内)为重点,以南谷庄、北谷庄、铺头、新合、拜口、刘头、大郭庄七个村为示范圈(万亩棚菜基地),辐射全镇的“一线一环、村村开花”蔬菜发展格局。三是在产业规模上,全镇蔬菜总面积现已突破1.6万亩(人均半亩菜)。其中,建有温室大棚7000个(户均近1个棚),裸地菜5000多亩,拱棚2000个。全镇年生产蔬菜总量5万吨以上。四是在产业发展上,建成了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站和一个富民工程示范园,并在全镇普遍推行了“四统一分”的蔬菜生产管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销售和分户管理),通过示范、引导和监管,目前街关镇整个蔬菜产业全部达到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被衡水市核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且生产出的“北谷庄”牌黄瓜还被评为“河北省优质农产品”。五是在销售渠道上,街关镇98年建成了武强县第一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北谷庄蔬菜批发市场(全县第二个蔬菜批发市场同时设在本镇铺头村)。该市场总投资共100万元、占地40亩,集仓储、交易、宿办、餐饮于一体,并配置微机实现全国联网,成立了市场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石兰绪,联系电话 0318—3725120),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管理章程。由于管理到位、服务水平高、产品质量好,长期以来受到了广大客商的青睐。.  

周窝镇

  武强县辖乡。1953年建周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刘厂乡并入。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51.7平方公里,人口2.5万。307国道横穿乡境。辖周窝、大段庄、前段庄、谭封庄、李封庄、崔封庄、东辛庄、西辛庄、寨子、菊里、止方头、张家村、吉家口、郭家院、大刘村、陈家庄、张金庄、董庄、北王庄、刘厂、杜王李厂、康家厂、弓牛厂、簸箕厂、郑家厂、任家庄、阎家庄、前王村、西王村、东王村、旧城、西安院、大安院、西小章、东小章、后护驾林、河南王庄、关头、张家庄40个村委会。工业以生产无磁力开关、吹风机、变压器及其部件、硬木家具、西洋乐器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  

东孙庄镇

  东孙庄镇地处武强县西北部,辖2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3348名,农村干部261名,北与饶阳、西与深县交界,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5公里,距县城15公里,德宝路、孙武路纵穿孙庄乡,立志路横穿孙庄乡南部,为孙庄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来,孙庄乡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以有其它各项事业都得到迅猛发展,人均纯收入1932元。    (一) 农业    孙庄乡农业年生产总值达6992万元。有5226公顷耕地,3135    公顷水浇地,有机井185眼,防渗管道8万多米。在农业产业结构上基本形成了粮食、蔬菜、养殖、花生、棉花五大产业框架,现年产粮食25253吨,拥有温室大棚1000多个,示范园区一个,日光温室主要分布在立志路两侧的古坛、张法台、任庄、东唐旺、西五等村,年发展中小拱棚蔬菜和裸地菜5000多亩,是武强县蔬菜发展第二乡镇;蛋鸡存栏140万只,仅东五村拥有1000只以上养鸡户200多户。在合立工业区的馨良养殖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年发展特种养殖户200余户,目前投资500万元的屠宰分割流水线车间已全部完工。近年来养羊业也迅猛发展,存栏近5万只品种以波尔山羊、亚洲黄羊和山东奶羊为主,较大的养羊厂有3个,投资均在100万元以上;根据孙庄乡的土质和种植传统,年种植花生和棉花都在1—1.5万亩。    (二) 工业    孙庄乡共有乡村以及个体私营企业585摊,年总产值达4.5亿    元,利税2660万元,主导产品有电线电缆、压滤机板框、电器开关、变压器开关、纯棉白布、尼龙制品、线材、硬木家具等,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北方线缆集团,武春线材公司、沈强电线电缆厂、冀强线缆公司、合立开关厂、合立板框厂、馨康公司。    (三) 其它各项事业    孙庄乡拥有高标准的小学校22所、中学两所、教职工400多    名,中专学历讲师260名,大专学历讲师57名,本科学历讲师14名,中心医院一所,医生80多名,护士15名,医疗保健、妇幼检查、方便经济。交通、通迅发达,村村通电话100部以上,村村通柏油路,有20个村进行街道硬化;计划生育工作规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40%,计划生育率90.1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02%。.  

豆村乡

  武强县豆村乡位于武强县东南部,辖39个行政村,人口3.08万人,耕地5.9万亩,其中水浇地占4.5万亩。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拓进取负重奋进,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私营企业呈突飞猛进之势。优惠的投资政策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促使以仪表、化工、小食品、玻璃制品为主的私营企业发展到453家,从业人员达到四千余人。今年到月底为止,已实现固定资产投入1716万元,营业收入11584万元,总产值1.9亿元。占60亩,拥有门店260间的辣椒市场去年完成交易量5000余吨,交易额达到3000万元。辣椒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大大带动了全乡产业结构高速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豆村乡党委政府连续每年受到了市县的表彰。.  

北代乡

  北代乡位于河北省武强县北部,与饶阳县、沧州市献县交界。乡政府驻地北代村距县城4公里,距衡水市区50公里。全乡总面积80.4平方公里,耕地7.05万亩,现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3.01万人。307国道、省级公路--正港路从腹地穿过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备,水电资源充沛。    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446家,涉及电力设备、 点对焊机、农机配件、小食品、手套加工等十几个行业。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293万元,初步形成了以电力设备、点对焊机为龙头,以农机配件、小食品、手套加工三个系列行业为主体,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其中河北诺斯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其主导产品户外真空断路器是无油高压电器,填补了华北地区空白,该企业先后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文明单位”、“明星企业”等各项称号,产品销隹全国各地电力系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2002年,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口号。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园区,全力抓开放”的战略方针,按照“让利就是解放思想,吃亏就是更新观念”、“双赢”让外商先赢的指导思想,在省道正港路两侧规划建立了北代乡工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十余家。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乡有耕地7.05万亩,60%为水浇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土特产品。2001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5766万元。近年来,本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先后在307国道北平都建立了占地80 亩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在后西代建立了占地150亩的红地球葡萄基地, 引进外资在张北召什村建立了香港盈保发展有限公司3000亩棉花基地;在后宅村建立了绿源牧业有限公司1000亩苜蓿基地。2002年,通过多次到山东东营、沧州、黄骅等地参观学习,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立草为业,强乡富民”的发展思路,争取到年底发展种植苜蓿以及林果苜蓿间作5000亩,使苜蓿种植业成为我乡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最终实现富民强乡的目标。.  


北代乡特产大全




北代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