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太原 >> 尖草坪区 >> 光社街道

光社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光社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光社街道简介

  光社街道位于山西太原尖草坪区。下辖:
  140108002001 111 简易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2 111 七府坟南街一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3 111 七府坟南街二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4 111 七府坟西街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5 111 建工街一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6 111 建工街二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200 112 新店村委会
  140108002201 112 杜家村村委会
  140108002202 111 光社村委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108002 030000 -- 查看 光社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光社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新店村 ·尖草坪区旅游·尖草坪区特产·尖草坪区十景·尖草坪区学校名录 0

----

查看 新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杜家村 ·尖草坪区旅游·尖草坪区特产·尖草坪区十景·尖草坪区学校名录 0

----

查看 杜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社村 ·尖草坪区旅游·尖草坪区特产·尖草坪区十景·尖草坪区学校名录 0

----

查看 光社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社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尖草坪街道

   尖草坪街道办事处位于尖草坪区的东南端,东起太钢十六宿舍,西至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南起花园后南街,北至恒山路铁桥,分别与涧河、古城、光社街道办事处为邻,占地7平方公里,总户数8437户,总人口33519人。设7个社区居委会,7个社区支部,社区干部共29人,全街党员254人,机关干部24人,事业工人3人,离休干部3人,退休干部4人。   辖区内有全国钢铁四强,世界不锈钢十强生产基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华北最大的小商品、小食品市场等38个驻地单位座落其间,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在全区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   尖草坪街道位于尖草坪区的东南端,东起太钢十六宿舍,西至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南起花园后南街,北至恒山路铁桥,分别与涧河、古城、光社街道办事处为邻,占地7平方公里,总户数8437户,总人口33519人。设7个社区居委会,7个社区支部,社区干部共29人,全街党员254人,机关干部24人,事业工人3人,离休干部3人,退休干部4人。   -   建设   为汲取小商品市场8月30日火灾事故的深刻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杜绝重特大事故以及一般事故的发生。尖草坪街道办事处对重点消防单位、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下发了消防安全“三定表”,限期进行整改,切实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光社街道

  光社街道位于山西太原尖草坪区。下辖:   140108002001 111 简易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2 111 七府坟南街一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3 111 七府坟南街二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4 111 七府坟西街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5 111 建工街一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006 111 建工街二社区居委会   140108002200 112 新店村委会   140108002201 112 杜家村村委会   140108002202 111 光社村委会   

上兰街道

  上兰街道办事处位于龙城太原的西北端,汾河横贯全境,一水中分。上兰街道办事处是2001年由原尖草坪区上兰镇经撤乡并镇后成立的一个新型的涉农街办。全街道占地面积达14.10平方公里,地区人口密集达3.4万人,农业人口约6800人,耕地面积3659亩,街办行政所辖上兰村、土堂村两个行政村及华工、太纸、寒泉三个社区居委会   上兰街道拥有太兰铁路线,公交15路、12路、中巴835路等便利的交通,电力设施通讯发达,有高等学府中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6068部队、兰村水厂、军星包装筒厂等大小29家驻地企事业单位。与上兰街道办事处融为一体。上兰街办是太原市的上风头、水源地,背靠二龙山,面向汾河水,北与阳曲县伙路坪接壤,东与尖草坪区向阳镇毗邻,山清水秀,风景绚丽。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物古迹、旅游景点尽收眼底,令世人流连忘返。这里有闻名三晋的土堂大佛、土堂怪柏、汾河晚渡、崛围红叶、西山叠翠和天门积雪,也有古晋阳城外八景之一的冽石寒泉,还有窦大夫祠等旅游景点。尤其是最新突起的弘扬黄土文化的中国第一土雕“莲花山庄”千佛洞一日游景点,吸引着无数众多游人。   -   上兰街道历史   1948年11月29日村解放,成立兰村村公所。1951年8月29日(以太原市行政区划沿革资料为证),兰村从阳曲县五区划入市辖第三区。成立上兰村乡政府。管辖8个街(大南,通顺,大东,青龙,西后,炭市,大前,十字街)。1953年11月26日改为上兰镇人民政府,隶属市辖第三区。1954年1月2日,划入市辖新城区,改为上兰街道办事处。1958年8月成立兰村人民公社,上属北城区人委会管辖,下辖兰村大队,居委会4个。1963年4月27日,改为农村人民公社(原属于城市公社)。1967年3月改名为兰村公社革委会,属于郊区革委会领导。1981年9月6日,成立北郊区人民政府,随后区革委会停止行使职权,兰村公社革委会改名为兰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9日,省政府晋政函[84]47号文批准,成立上兰镇人民政府,两个生产大队改建为两个村委会,居委会划归北城管辖。1998年元月1日,由于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北郊区上兰镇改名为尖草坪区上兰镇。同年,上兰镇与上兰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管辖2个村委会和9个居委会(土堂,东字,青西,南顺,市前,太机一成,太机二居,太纸一居,太纸二居)。2001年撤销上兰镇并入上兰街道。   -   上兰街道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园区的启动和旅游文化、科技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推动上兰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更加繁荣。  

南寨街道

  南寨街道办事处,位于尖草坪区中心位置,南起迎新南一巷,与迎新街街道办事处为邻;北至太原轨枕厂、陈家窑,与向阳镇、柏板乡、西焉乡接壤;东起 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新城街道办事处的赵道峪村和新城村相连;西至迎新街街道办事处的南固碾村和北固碾村、向阳镇的南下温村。   辖区面积 44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14362 户、 58940 人。辖 8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 个行政村。全街共有驻地企业、院校 153 家,其中有江阳、兴安、二电、新华等国有大中型企业 13 家,有华北工学院分院、省金融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 2 家;有警鹰保险柜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合丰科技开发公司、智海水泥粉磨站、智海房地产公司等一批产品销路好、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民营企业,全地区形成了以化工、电力、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   

迎新街道

  尖草坪区迎新街街道办事处,东接迎新东二条,西连汾河,北到迎新南一巷、同南寨街办接壤, 南至新城大街,毗邻太钢厂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下辖北固碾、南固碾、下兰3个行政村,大同路、红楼、青楼、102四个社区,共有居民8000余户,村民1548户,总人口26370人,其中居民20808人,村民5562人。少数民族中,回族171人,满族152人,黎族14人,蒙古族12人,朝鲜族5人,壮族3人,锡伯族3人,土家族1人,傣族1人。   迎新街街道办事处,东接迎新东二条,西连汾河,北到迎新南一巷、同南寨街办接壤, 南至新城大街,毗邻太钢厂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下辖北固碾、南固碾、下兰3个行政村,大同路、红楼、青楼、102四个社区,共有居民8000余户,村民1548户,总人口26370人,其中居民20808人,村民5562人。少数民族中,回族171人,满族152人,黎族14人,蒙古族12人,朝鲜族5人,壮族3人,锡伯族3人,土家族1人,傣族1人。耕地总面积4467亩,其中粮田1217亩,葡果447亩,菜田2126亩,辖区内有太钢迎新街医院、北郊污水厂、十三冶结构厂等24个驻地单位,太钢四中、太钢四校、太钢十三校、迎新街小学四所学校。36路、37路、821路公共汽车从境内通过,交通便利。各类工商企业838个,村办企业26个,个体工商户721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企业及利税大户有:猫王家俱实业有限公司、铁运部、龙钢不锈钢、华祥钢材厂、加气混凝土厂等,在街办经济发展中拥有重要地位。   

古城街道

  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区古城街道   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该区东南方,南以北涧河为界,北与十三冶结构厂相接,东依太钢厂区,西临汾河坝堰,辖区面积5.82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城乡交错区和厂矿区。大同路贯通南北,是该区与市区的主要干道之一。辖区内驻地单位有73个,以太钢、十三冶等居多,其中民营企业44个。街道现辖有2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3万人,目前街道党工委共有支部11个,党员194名,街办办机关共有职工22名,其中财政供养人员19名,企业公司工人2名,清扫队员共56名。  三年多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努力践行“-”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指示精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城建城管实现新突破,党建工作创出新局面,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2004年,街道社会商品零售额已完成1517万元,同比增长200%,工商税收完成1278.3万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国税540万元,地税738.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5万元,同比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3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0元,同比增长13.3%,农村经济总收入10998万元,其中粮食耕种面积900亩,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021万元,同比增长10%,全年引进外资1.3亿元,同比增长356%.  环境整治方面,通过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工程,大额度、大比例地完成了任务,使地区环境面貌大为改观。2002年“六项整治”0拆违23576平米,取缔马路市场2个,铺装便道25200平米,整饰立面120060平米,整饰广告牌匾2000平米,新增绿地12318平米,安装草坪灯等各类灯饰500余盏。同时,对古城西街、中街和东街进行了彻底整治,共硬化道路7000平米,铺装简易路面3900平米,整饰立面16500平米,整修便道1200平米,整修10条胡同下水管道300米,清运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达450吨。办事处因此而获得了2002年度我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和该区“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并被市市0记集体和个人一等功各一次,而且还获得了2002年度区先进集体和模范单位的荣誉。  

汇丰街道

  汇丰街道位于山西太原尖草坪区。 汇丰街道办事处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最南端,于1998年10月23日正式挂牌运行。总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6万余人。下辖:   140108007001 111 友喜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2 111 欣园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3 111 乾泽园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4 111 选煤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5 111 槐园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6 111 新兴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7 111 兴华西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8 111 兴华苑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09 111 汇丰苑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10 111 兴华-区居委会   140108007011 111 集祥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12 111 丰颂苑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013 111 华硕苑社区居委会   140108007200 112 大东流村委会   140108007201 112 小东流村委会   140108007202 111 西流村委会   

柴村街道

   柴村街道办事处是尖草坪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西依崛围山,东临汾河滩,自然风光秀美、土地沃肥,灌溉设施齐全,适宜北方各季农作物生长,全街办有近万亩葡萄园及各类其它果园,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境内西有西外环高速路贯穿南北,东有柴西路与太康(太原到静乐康家会)公路连接;太岚铁路,横跨汾河,直通煤炭之乡—古交市,境内交通十分方便,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全街办土地面积5.2平方,共有大留村、呼延村、西张村、杨家村、柴村村、芮城村、营村村、摄乐村、三给村、小石河村、寺头村、小塔村、上槐村14个村委,17个自然村,总户数为7122户,人口24165人,其中外来人口1235人,耕地21940亩,人均纯收3266元,利税完成2075万元。   全街办企业1265个,其中工业企业56个,全街办经济总收入5368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33435万元。  

新城街道

  新城街道位于山西太原尖草坪区。下辖:   140108009001 111 新城社区居委会   140108009002 111 东方社区居委会   140108009200 111 新城村委会   140108009201 112 赵道峪村委会   140108009202 112 东张村村委会   

阳曲镇

  尖草坪区阳曲镇位于太原城区的最北端,是太原市的北出口和北入口,全镇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镇域国土总面积38、1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7度59分,东经112度35分。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16000多人。2000年阳曲镇被山西省省政府确定为100个小城镇试点之一,2004年又被亚行小城镇贷款项目课题研究确定为全国六个重点镇之一。    阳曲镇位于太原市区东北部8公里,沿大运108国道呈带状分布。境内交通纵横交错,连接东西南北,北同蒲铁路、108国道、柴阳路、东山过境高速公路、原太高速公路和太原市西北外环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属于复合交通网络。镇域之外,新城大道、新兰路、恒山路等市政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阳曲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近年来阳曲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凝智聚力,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一园一带四基地为基础,以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三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具雏形,不锈钢生态加工业在阳曲镇的安家落户,又为阳曲镇经济的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1元人民币,工业区业总产值66050万元。初步实现了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向阳镇

  向阳镇地处城市北沿,位于太原西北角,是尖草坪区最大的农业乡镇,西与上兰街办为邻;北与柏板乡毗连;东与西焉乡为界;南与新城街办接壤,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故里。    全镇境域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17142人,耕地面积16151亩。下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3个事业、37个企业,境内交通便利,太兰铁路、大同路、新兰路、柴西路、西康路、阳柴路、西北环高速路横穿境内,为全镇招商引资带来很大机遇。  

马头水乡

  马头水乡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西北方向,紧邻太原市最大的水库----汾河二库,水库绵延10公里,库容量为200万立方米,拦截了汾河上游主要支流以及上游汾河水域。马头水乡傍蜿蜒曲折的水库沿线形成了上百米高的断崖和数百公里的滩涂,景观险要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和地理上的优势,蔚蓝的水面也平添了不少秀色。马头水乡境内海拔最高处为1579米,青山绿水尽收眼底,秋季还可以观赏到西山一景---崛山围红叶。是太原市民近郊旅游的好去处。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保留至今,为马头水乡留下了丰富的史迹传说。    马头水乡是太原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名气大、产量高了。近年来,乡政府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现进了多种中药材及汾阳优质核桃,经济效益明显,而且粮食生产也很丰富,尤其是五谷小杂粮、玉米、黄豆、莜麦、荞麦、绿豆、谷子一应俱全,此外,马头水乡的羊肉、鸡肉和猪肉等畜禽肉蛋品质上乘,农林牧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为特色旅游、特色餐饮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马头水乡群山叠翠,有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19.3%。有近2万亩的油松、侧柏天然林带。马头水乡怀抱在森林环境中,建群树种以油松为主,伴生树种由栎类、榛木形成针阔、乔灌混与林,还有大面积的天然灌木林。马头水乡1996年经国家林业部验收合格,进入全国林业达到行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热情的马头水乡人民欢迎来自各方的朋友。欢迎您来马头水乡旅游、观光、度假,赏崛涠红叶,品农家美味;欢迎您来马头水乡投资,我们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您共创马头水美好明天!  

柏板乡

  柏板乡位于尖草坪区最北端,西北两面与阳曲县接壤,东临西焉乡,南与向阳镇相连,西南与上兰镇毗邻。全乡面积35.67平方公里,人口10670 人,辖7个行政村。耕地 18025 亩;其中果园面积 5915亩;蔬菜1045亩;粮10370亩;油料300 亩 ;其它495亩。乡党政机关驻地柏板村,距区党政驻地柴村 16公里。康西公路、阳柴公路纵贯全乡,为太原市通往晋西北八县之要道,与太原西北外环高速公路新兰路入口仅距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柏板乡地处黄土丘陵半山区,四季温差大,光照强、土质属砂壤土,盛产苹果、梨、葡萄,有“葡果之乡”美称;有丰富的矿产、建材资源,主要是石灰岩、白云矿。境内有柏板河、泥屯河两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    截至2004年10月,完成工商税收12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84.4%,比1997年同期增长12%;乡镇企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6397万元,完成年计划 93%,比1997年同期增长16%;现价工业总产值14938万元,完成年计划97%;比1997年同期增长62% ;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比1997年增长48%,人口自然增长率3.4‰。  

西焉乡

  西焉乡地处太原区的北端,尖草坪区的东北部,全乡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4570人,总户数1496户,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700亩。地处太原市的上风向,太泥路纵贯全乡,境内还有二公里的铁路线,并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是太原市第二水资源储备区,而且水质纯正,矿物质含量高,是经国家认证的优质矿泉水,同时,距太原市第二热电厂较近,境内有变电站一处,使全乡用电极为方便,通讯设施进一步加强,全乡电话用户安装率在70%以上,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开展退耕还林,生态环境良好,是一个有很多优势并有很大发展前途的乡镇。新的一届党委、政府忠诚实践“-”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实现“绿色农业、特色工业、园林乡村、高效政府”的奋斗目标,通过全面实施经济强乡、科技兴乡、依法治乡战略,目前,已形成以温室、育苗、养殖、小杂粮加工、稀特果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和以洗煤、化工、建材、高级食用醋、矿泉水为支柱的乡镇企业新格局。200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349.0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228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8520万元,工商各税完成19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36元。  


光社街道特产大全




光社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