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平凉 >> 华亭市 >> 马峡镇

马峡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马峡镇谷歌卫星地图)


马峡镇简介

  马峡镇位于华亭县西部的关山东麓,东南部与本县东华镇、西华镇接壤,西北部与山寨乡、策底镇相依,西部与庄浪县韩店镇、张家川县毗邻,距县城15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6 4个生产合作社,有农户2 7 9 3户,人口11637人,总面积 157.17平方公里,有耕地 3.5万亩,有回汉两个民族。马峡属温带半湿润区大陆腹地季节性气候,气候凉爽,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55.5%。有车厂沟水库和马峡湺 、车厂沟河流等,水资源充足洁净。位于我镇西南部的莲花台,是自黄帝始、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祭天之地,风景奇丽秀美,怪石林立,文物古迹丰富,以其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引人入胜,是我县旅游胜地之一,并被列为省列旅游开发项目之一。探明储量的矿藏有石灰石、粘土、硅铁石等。
  马峡中古陇东通往陇西的要塞之一,历史上曾是屯兵、储粮、养马、造车之地,省道304线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覆盖全境,信息畅通。
  近年来,马峡依托地域优势,走“发展两大产业,突出地域特色”之路,大力发展药材、草畜产业。药材以规范化种植为先导,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产品品种多、质量优、产量高,享有“药材之乡”的美誉,又因其所产大黄色泽好、气味浓、药力佳而被誉为“大黄之乡”。至目前,全镇优质中药材育苗面积达2800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100亩。草畜产业以温棚养殖为主,饲养方法不断改良。目前,全镇大牲畜存栏达8440头,猪存栏达5132口,按照广开门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增强,招商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引资332万元,兴办起石料厂、石灰厂、水泥预制厂、采矿厂、机砖厂、饲料加工等6家企业,企业运转正常,效益良好。并引资435.7万元进行小城镇综合开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横三纵”的格局大体形成,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16万人 157.17平方公里 620824103 744000 0933 查看 马峡镇谷歌卫星地图

马峡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马峡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马峡村谷歌卫星地图
燕麦河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燕麦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车场沟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车场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孟台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孟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苍沟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苍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罗马寺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罗马寺村谷歌卫星地图
深沟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深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岭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大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寺沟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寺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明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双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腰崖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腰崖村谷歌卫星地图
赵庄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赵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蒋庄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店村 ·华亭县旅游·华亭县特产·华亭县十大特产·华亭县十景·华亭县 0

----

查看 刘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峡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华街道

  甘肃省华亭县东华街道   辖区概况   东华街道地属甘肃省华亭县,东华街道办事处改制于1998年12月,1999年5月成立党委,2005年11月改设为党工委。现有工作人员20名,辖区面积12.4平方公里,工作业务涉及一级单位56个,二级单位115个,共计171个单位。辖区现有居民7236户25326人,下设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街道社区5个,企业社区3个,设立党总支5个,楼院党支部25个,有党员342人。   党组织建设   街道设党工委,已组建成立5个社区党总支,1个机关党支部,25个楼院党支部,有党员342人,其中:男264人,女78人,少数民族党员16人。党员中在职人员24人,占7%,离退休人员222人,占65%,下岗职工党员71人,占21%,其它党员25人,占7%。   居委会建设   本着精简、高效、效能的原则,按照地域性和认同感组建成立了文化街、东大街、南新街、北大街、西大街、华矿、梅苑、华煤机关8个社区居委会。协调落实了8个社区办公用房,解决了社区办公经费,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微机、电教设备,达到了“五有”规范化建设标准。目前,已建成健全社区民调、治保、综治、禁毒、公共卫生、妇代会、团支部等组织机构,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设施配备齐全,人员落实到位,打牢了社区工作基础。  华亭为了进一步增强街道社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华亭县成立东华街道社区服务站。该站将面向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做好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做好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失业人员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具体承担着广告代理、电器维修、卫生保洁、房屋租赁、货物搬运、劳务中介、家政服务、房屋维修、法律援助共8项服务职能。这是华亭县成立的第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组织,也是全县重视社区建设、关注民生的又一具体体现。  

东华镇

  东华镇地处华亭县城郊,总面积84.13平方公里,辖12个村、72个生产合作社、农业人口20872人,总面积8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67亩,其中良田面积3.2万亩,经济作物面积4000亩,种草面积6000亩(粮经草比为66∶14∶20),核桃种植面积5000亩。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7.9℃,降雨量615毫米,南北 河贯于境内,水资源充盈,有天然林46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7%。   东华镇1996年被原平凉地委、行署确立为东华乡镇工业开发区,1999年晋升为全省乡镇镇企业示范区,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辖区内资源富集,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贸活跃,华煤集团公司、华明电厂等国家大型企业均在辖区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流的中心区域。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6亿元,增长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77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4.3万元。曾被评为全省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全省财政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42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十强乡镇”,东华、东峡、西关、前岭四村和镇煤矿多年被评为全区“十强村”和“十强乡镇企业”。.  

安口镇

  安口镇位于华亭县东南部,东邻崇信县,北接平凉市,南与陕西省相望。总面积171.46平方公里,轄19村,86个生产合作社,1个街道办事处,3个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总人口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464人,农业人口14853人,回族194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7%、48,8%和6.6%。素有“陇东重镇”之称,是甘肃四大古镇之一,为省批副县级建制镇,甘肃省改革发展试点镇,全国重点发展镇。   安口镇为明朝“陇上窑”所在地。宣统二年(1910)年,废里甲,立村镇,曾名为安口窑、窑头镇,红山镇。安口镇平均海拔1260-1693米,日照时数为2240小时,无霜期178天,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雨量609.2毫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安口镇辖区矿产资源富集,煤炭储量13.2亿吨,含煤面积14.5平方公里,占华亭煤田煤炭储量的40.4%。陶土储量24.9万吨,坩泥储量12.72万吨,石灰石储量4300万吨,石英砂、岩储量4350万吨,其中石英石8万吨,极具开发潜力。辖区目前有工业企业30户,其中包括120万吨煤矿、民营陶瓷电瓷、硅铁冶炼等。全县交通便捷,宝(鸡)中(卫)铁路空穿境而过,S203线(宝鸡-平凉)、S304线(泾川-甘谷)公路交汇于此;辖区通讯方便,移动通信和110千伏2×6300KVA供电网覆盖全镇。.  

西华镇

  西华镇地处华亭县西部关山脚下,东与华亭县东华镇毗邻,南与华亭县上关乡、安口镇接壤,西与华亭县马峡镇及天水市张家川县相连,省道泾甘公路横穿全境。镇政府距华亭县城7.5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 86个合作社,5501人,总人口23356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1人,全镇总面积233.0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300亩,其中山坡地面积4290046900亩,人均占有耕地2.9亩。属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建材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逐年壮大;草畜、药材、核桃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03年财政收入8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5元,乡镇企业收入11944万元。   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矿藏以石英砂、石灰石、硅铁石、白土为主。山川区林丰草茂,植被良好,有天然人工林地2.6万亩,草场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4%。农副特产主要有大豆、大马、核桃、黑木耳等。药材有党参、大黄等170余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西华镇距宝中铁路22.5公里,省道泾甘公路横穿全境,境内有镇村主干线道路7条45公里,村社道路32条75公里。邮电通讯发达,中国移动、联通、小灵通基站均已开通,有8个村已开通了程控电话。建有日产4500立方米自来水厂和35千伏变电站1座。全镇有小学12所,在校学生2930人,教职工157名,初中1所,在校学生976人,教职工73名,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7名,村医疗所29处。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有省、市、县骨干企业12户,乡、村、社集体企业11户,私营企业22户,个体户1156户。有骨干企业镇煤矿,年产量达到6.5万吨;镇建材厂年产量达到3万立方米,有上亭、刘磨预制厂及陇丰水泥预制有限公司,年总产值328万元,有砖瓦厂9家,年总产值达175万元。全镇产业开发方面,大家畜存栏12658头,其中牛11002头,年末猪存栏8723口,羊存栏5200只,肉类总产量1010吨,牧业总产值达到610万元;全镇药材种植总面积12100亩;核桃面积10600亩,核桃育苗面积100亩;人工种植饲草9800亩。.  

马峡镇

  马峡镇位于华亭县西部的关山东麓,东南部与本县东华镇、西华镇接壤,西北部与山寨乡、策底镇相依,西部与庄浪县韩店镇、张家川县毗邻,距县城15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6 4个生产合作社,有农户2 7 9 3户,人口11637人,总面积 157.17平方公里,有耕地 3.5万亩,有回汉两个民族。马峡属温带半湿润区大陆腹地季节性气候,气候凉爽,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55.5%。有车厂沟水库和马峡湺 、车厂沟河流等,水资源充足洁净。位于我镇西南部的莲花台,是自黄帝始、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祭天之地,风景奇丽秀美,怪石林立,文物古迹丰富,以其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引人入胜,是我县旅游胜地之一,并被列为省列旅游开发项目之一。探明储量的矿藏有石灰石、粘土、硅铁石等。   马峡中古陇东通往陇西的要塞之一,历史上曾是屯兵、储粮、养马、造车之地,省道304线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覆盖全境,信息畅通。   近年来,马峡依托地域优势,走“发展两大产业,突出地域特色”之路,大力发展药材、草畜产业。药材以规范化种植为先导,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产品品种多、质量优、产量高,享有“药材之乡”的美誉,又因其所产大黄色泽好、气味浓、药力佳而被誉为“大黄之乡”。至目前,全镇优质中药材育苗面积达2800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100亩。草畜产业以温棚养殖为主,饲养方法不断改良。目前,全镇大牲畜存栏达8440头,猪存栏达5132口,按照广开门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增强,招商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引资332万元,兴办起石料厂、石灰厂、水泥预制厂、采矿厂、机砖厂、饲料加工等6家企业,企业运转正常,效益良好。并引资435.7万元进行小城镇综合开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横三纵”的格局大体形成,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策底镇

  策底镇位于华亭县西北部,北距平凉市区38公里,南距县城17公里。辖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3517.9亩,辖9村43社,总人口10950人,其中,农业人口2157户9451人,回族人口164户615人(策底村55户213人,策底坡村109户402人)。    策底镇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年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63天左右,年平均气温7.8℃,平均海拔1580米,策底河是芮河水系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境内山川相伴,植被良好,气候宜人。   镇政府所在地平坦开阔,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水电充足。平华公路穿境而过,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180KV变电所和日供水300吨的自来水可满足镇区群众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广播电视、卫生医疗、财税金融、工商公安等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城镇化覆盖面逐年扩大。    境内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投资2.4亿元的华亭煤业集团山寨煤矿240万吨现代化矿井已建成试产,投资1亿多元的华陇集团30万吨特种水泥项目已竣工投产。围绕资源开发,兴办的镇村企业和私营企业已达到22户。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全镇个体工商户突破762户大关。农业产业结构步伐不断加快,以草畜、药材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和蔬菜、育苗为主的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全镇家畜存栏达到13558头(其中大家畜6692头,羊4610只,猪3377口 ),禽类存栏达到2.11万只,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100亩,药材面积达到1500多亩,林果面积达到450亩。总面积1010亩的种苗园区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效益,成为全县四大农业产业园区之一。2005年,全镇财政总收入达到171.1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1460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56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87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0元,是省建设厅确定的全省5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是市列乡镇工业小区和全县的“建材之乡”。.  

上关镇

  上关乡位于华亭县南部,东连神峪,西依麻庵,南与陕西陇县接壤,北临西华、南崐川二乡,距华亭县城约23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丘陵起伏,沟壑错纵,平均海拔1868米,气候高寒阴湿,河流较多。三条河沟地带较为平坦,是全乡粮食的主要产地。全乡辖11个行政村53个生产合作社2425户10368口人。   上关历史悠久,是古上三乡关的简称,明代曾因地势险要设巡检司。解放前,称高山乡,解放后民主建政时改设高山区,1958年撤区并乡为上关乡,隶属神峪公社,1961年成立上关公社,1983年恢复上关乡至今。   上关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868米,气候高寒阴湿,河流密布,上关河向南流入陕西境内,注入水、寺底河、邱林河向东流入神峪,汇入神峪河。地域辽阔,森林和草山资源较为丰富,适宜于农、林、牧综合开发。闻名的有核桃、草畜、药材特色产业。是全县20万亩核桃基地重点乡(镇)和10万头养牛示范基地。   位于本乡半川村境内的石拱寺和磨坪村的海龙洞,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南与陕西龙门洞相接,构建了三足鼎立的旅游框架。   2005年底,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054万元;牧业总产值完成510万元;粮食单产达到180公斤/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0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华上公路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了基配石路面建设任务。现已立项油筑硬化。教育工作在巩固“两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全县中学毕业会考第五、小学毕业会考第二的优异成绩。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河西镇

  政区位置:河西乡地处华亭县西北部,北连平凉市崆峒区,西接宁夏自治区泾源县和本县山寨乡,南部、东部与我县策底镇毗邻,总面积72.1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河西村,距县城23.5公里。   政区划分:全乡辖7个村,40个生产合作社,53个自然村。   政区人口面积:年末全乡总人口8157人,其中农业人口8157人1892人,城镇人口139人。全乡人口中男4111人,女3989人,总劳力5120人,占总人口的63%。全乡总面积为72.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737亩,人均3.4亩。   政区自然特征:四面群山起伏,中为河谷地,平均海拔1626米。策底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河谷地带地势较宽阔平坦,水利条件优越,为全乡粮、麻主产地。气候高寒干燥,无霜期短,自然灾害频繁,常有春旱、伏旱、霜冻和冰雹危害农作物。   政区资源特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矿藏有石灰石、砂石、磷矿石等。林丰草茂,植被良好,全乡有天然人工林地1.2万亩,草场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文物古迹有建沟石佛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寺庙建筑已毁,现留遗址及石雕佛像28尊,存于飞凤山,保存比较完整,对于研究北魏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价值。旅游资源有野狐峡。农副土特产主要有:大豆、大马等,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药材有柴胡、党参、独活等。   交通通讯:河西乡距平华公路7.5公里,跨省泾华路横穿全境,乡村路4条20公里,县乡道路2条13.5公里;通讯较发达,电话实现了程控化,现有移动通讯基站1处,小灵通基站1处,2005年完成了有线电视通达乡镇工程,实现了有线电视县乡同网;开通电信宽带,接入用户2户。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邮、通信息。   政情情况:工农业总产值6016.2万元;农业总产值1062.7万元;粮食总产量4360吨;大口径财政收入11.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18万元;年末总人口达到8134人。   工业:全乡有工企业7户,其中:集体企业1户,私营企业6户,个体工商户425户。.  

神峪回族乡

  华亭县神峪回族乡位于华亭县东南部,地处陕(西)甘(肃)两省崇(信)、华(亭)、陇(县)三县汇合处,省道203线,宝中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辖11个行政村、73个生产合作社、2696户、11041人,其中:回族854户3512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1.68%和31.71%。全乡有党支部15个,党员460名,有中学1所,小学10所,村学4所,幼儿园1所,批准开放的宗教场所5个,其中:清真寺4个,万佛寺1个。全乡总面积101.1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9万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为650毫米,年均温度为8.5℃,冬春寒冷干燥,夏秋凉爽湿润,是一个投资发展的胜地。   神峪回族乡自1984年5月成立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人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提高,全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草畜、林果两大支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万头肉牛乡,万亩饲草乡和万亩核桃乡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粮食生产稳中有稓,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民族商贸更加活跃,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一所初中和11所小学全部达到“三园式”标准学校。作为华亭南大门的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730.69多万元,依托省道203线安大路东段,规划建设商贸楼400间9000平方米,发展个体工商户318户。油筑硬化主街道1.1公里,配套建成了“两纵两横四场”为主框架的小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目前,全乡呈现出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截止2005年年底,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1425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8363吨,牛、猪、羊饲养量达到27480头(口、只),其中肉牛饲养量达1.04万头,安格斯肉牛达456头,种草1.32万亩,牧业总产值达到470万元;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1.3万亩,其中优质嫁接核桃6500亩,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3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9元,全乡累计造林4,2万亩,乡财政收入达到12.5万元,招商引资达230.69万元。.  

山寨回族乡

  山寨回族乡位于华亭县城西北的关山脚下,东与河西乡、策底镇接壤,南与马峡镇相连,西靠关山,北与宁夏泾源县相毗邻。全乡总面积8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1亩,人均2.9亩。辖8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3187户, 13801人,其中回族887户,3835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7%。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土地瘠薄,群众生产、生活比较艰苦。属全县沿关山林缘地带的贫困乡,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乡。   地处华亭县西北部的山寨回族乡,是全县西北部蚕豆、洋芋和中药材交易的主要乡。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栽品种有小麦、玉米、洋芋和蚕豆;经济作物有大麻、油料、川芎、独活、白芷、党参等各种中药材。境内沙棘、蕨菜等山鲜野味齐全;沙石、石灰石贮量丰富。近几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不懈,艰苦创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努力营造发展环境,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科学决策,大胆创新,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好作风失去,小城镇建设和扶贫开发黄牛养殖整村推进等项目标准高、质量好、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从根本上改变了山寨经济社会发展的贫困落后面貌。到2005年底,全乡工业总产值7300万元,农业总产值1514.6万元,财政收入14.6万元,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均产粮达到43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088元。   2006年,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抢抓延伸、反哺的新机遇,研究制定了山寨乡2006年“366”工作计划,即:培育三个经济发展典型、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办成六件实事,促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推进小康农村建设进程。.  

砚峡乡

  砚峡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亭县城北部,东接石堡子开发区,南临东华镇,西连策底镇,北靠崆峒区麻川乡,距县城7.5公里。   2005年末全乡辖6个村26个合作社,总人口10360人,其中农业人口1111户4305人,总面积76.42平方公里,设基层党支部(总支18个,有党史员409名。   砚峡乡矿藏资源丰富,煤炭贮量大,煤质好,素有“煤乡”之称。所产煤炭具有高活性、高发热量、高挥发分,低硫、低磷、低灰“三高三低”特点,境内有煤炭企业7户,其中乡村办煤矿3对,年生产能力50万吨。主要矿藏还有坩泥、陶土、石灰石等。林草丰美、植被良好,有原生林和人工林地59.7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达62.7平方公里。   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全乡一现有各类工业企业8户,2005年,整合现有企业的人、财、物、资源要素,组建了总资产达1.8亿元的华砚工贸集团,当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工业企业发展步入了集团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规模优势突出的地方经济体系。   现有耕地22000多亩,人均5.5亩。主要农副产品有核桃、花椒、山杏、蚕豆和党参、柴胡、半夏、秦艽、独活、白术、木香等中药材。近三年来,连续实施了“2115”(2万亩核桃、1万亩牧草、1000亩药材、5000头肉牛)农业产业化工程,率先建成了核桃化乡,人均核桃面积达到7亩以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泽全乡,实现全覆盖。村村通“农一级”公路,整乡通村道路实现沙砾化。6所学校全部达到“三园式”标准,6个村全部通上自来水,6个村部建设整体达标。.  

石堡子开发区

  石堡子开发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华亭县。下辖:   620824400001 123 石介子社区   620824400002 220 纪家庄社区   620824400003 220 石堡子社区   620824400004 220 三星社区   


马峡镇特产大全




马峡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