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汉中市 >> 城固县 >> 董家营镇

董家营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董家营镇谷歌卫星地图)


董家营镇简介

  董家营镇位于城固县中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1公里,城二路、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辖22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7492户,28093人。总面积70.65平方公里,总耕地22978亩,境内交通便利,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沙河群山环抱,山水相映,风景秀美,“通蜀”、“连秦”之重要关隘五郎关、佛教的回龙寺、道教的地母庙均有千年历史。距南沙河5公里处的古路坝天主教堂,始建于1888年,为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三大坝(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城固古路坝)之一,至今保存完好,悠久凝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具开放发展的潜力。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农业稳乡,非公立乡,科教兴乡,开放活乡,法德治乡”战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现已形成“南坡茶果,北滩桑,平川粮药兴全乡”的产业格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沿南坡丘陵长约10公里5100多亩的杂果带;沿汉江河滩5000亩优质桑和5000亩南抗杨带;沿城二路平川8000亩以元胡为主的药材和15000亩优质大米带为全乡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隆贵果蔬保鲜库、大巴山食品厂和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储运加工产业,以张骞丝绸厂、城南植物化工厂及五个茶叶加工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深加工产业和以六大砖厂为主的建材产业等三大产业群。 在汉中率先突破发展的今天,勤劳好客的董家营人民,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考察访问,旅游观光,投资建设,兴业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81万人 70.65平方公里 610722119 723000 0916 查看 董家营镇谷歌卫星地图

董家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董家营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莲花街道

  五郎庙镇地处县城北郊,位于湑水河畔。城许公路贯穿境内,辖11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3782户,1.3万人,共有耕地1.4万亩。全乡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主产小麦、水稻、油菜、蔬菜、柑桔、草莓、生姜等。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境内于闻名遐迩的汉朝大将樊哙墓。属县级重点保护文物,为本县一大景点。城许公路10公里处有斗 真清宫,历史悠久,为道教活动场所,每年游客络绎不绝。    该乡主产生姜、柑桔、草莓;建筑建材(石灰加工).  

博望街道

  博望镇位于张骞故里,地处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辖5个办事处、32个行政村、8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非农业人口4.1万人。    博望地势平坦,气候宜人,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农业基础雄厚,已建成万亩优质大米基地、11900亩吨粮田和年产75660吨蔬菜、3041吨瓜果的菜、果基地, 并建成陕南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和汉中市首家大型外向型脱水蔬菜厂与之配套,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集约化体系;建成了桑蚕基地和集娱乐,休闲、捕捞、垂钓为一体的百亩水产基地, 有种、养、加大户1001户,专业村4个,专业组25个。商贸繁荣,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全镇现有企业3380个,有18个企业通过计量鉴定,17个企业通过全面质量达标验收,24个企业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或优秀企业;有24种产品通过技术鉴定,其中,13种产品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14个产品在国内外参展中荣获金、银、铜牌奖,优质产品率达70%以上,产品销售率达的90%以上。全镇先后建成博望经贸商城、好运达商城等大型商贸专业批发市场,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新建临街房670余间, 并先后建起商贸大楼30余座,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全镇私营企业总数达141户,从业人员达两千余人, 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8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02亿元,并实现企业产值10.5亿元;农业产值8400万元,多经产值达到765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0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49元。.  

龙头镇

  龙头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距县城6公里,城石路横贯东西,龙沙路南连108国道,乡村道路形成网络,交通便捷。全镇辖17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534户,总人口3.2万人。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耕地32531亩,其中水田28254亩,旱地5277亩。    该镇大力发展“优质米、柑桔、大棚蔬菜和养殖业”四大主导产业。全镇种植优质米面积达到1.8万亩(高档优质米3700亩);栽植柑桔面积达到1.7万亩(挂果面积9000亩以上);年产蔬菜1.5万吨;建成大型生猪养殖场4个,年出栏2.5万头以上。各类产品质优价廉,远销四川、甘肃、浙江、西安等国内外各大省市。    该镇为全面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投资280万元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新建街道5条,使集镇形成了三横三纵格局,集镇容量、功能得到极大提高。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有力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目前全镇拥有乡镇企业843个,其中:工业企业139个,形成了以建材、粮油精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    该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改革打基础,调结构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全面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四大战略,实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沙河营镇

  沙河营镇位于城固县城西7公里,龙沙路、108国道交汇处。辖11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 ,人口19263,总面积26.03平方公里。有耕地1.88万亩(其中水田12625亩,旱地2076亩,猕猴桃园5000亩)。   境内村村7米水泥路相通。11个行政村均跻身县级“小康村”行列、镇政府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机关标兵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模范镇”和“果品基地镇”。    沙河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镇内供电、供水、排水、通讯条件优越,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是发展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理想境地。止2006年9月,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704万元,占年任务的78%,其中:工业总产值8070万元;农业总产值8634万元;劳务输出4000人次;新发展千头养猪大户1户,招商引资达56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4元。    汉中素有“小江南”的美称,而城固是汉中的中枢。沙河营镇人民乘改革开放之东风,以自己的勤劳、智慧抓经济建设,已建成投资500万元的天意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80万元的汉中实力硅业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的精米加工厂等15家集体和非公有制企业。有多种产品销往湖北、广东、四川、甘肃等省。.  

文川镇

  城固县辖镇。1950年设文川乡,1958年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66年改名文革公社,1972年复称文川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5年改镇,1996年毛家岭乡并入文川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26.9平方公里,人口1.6万。地势西部丘陵、东部平川。文(川)柳(林)、文(川)汉(王)公路和阳安铁路过境。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建材、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子、蔬菜为主。.  

柳林镇

  柳林镇位于城固县中部偏西,距县城13公里,居汉中与城固之间的交通要冲处,故有“城固西大门”之称。东界文川河,南临汉江,西隔洪沟河与汉台区相邻,北接崔家山镇。境内有柳林飞机场、汉江南柳渡口,阳安铁路、108国道、文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此外,境内还有汉太尉李固墓、汉将军辅德王纪信墓、纪信祠(俗称城隍庙)及张骞出使西域带胡妻和堂邑父归来故里住过的古胡城遗址等三处名胜古迹,分别被列为省、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全镇总面积25平方公里,有耕地1.73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旱地2300亩。全镇辖10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5200户,总人口1.93万人。    近年来,全镇上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重要思想,紧扣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工作大局,围绕“123”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截止2006年底,全镇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11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030万元,农业总产值90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 15.3%,5.8%,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比去年增加103元,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广播电视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镇党委、政府也被市、县授予“市级文明机关”、“六好党委”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镇、村各级组织围绕“两带”发展思路,通过转变观念、示范带动、服务推动等方法,使全镇发展年存出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1个,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1户,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1户,千只禽以上大户22户。全年优质米面积达到13000亩,蔬菜面积达到8100亩,药材3200亩,柑桔4500亩,形成了以畜牧业、优质米、蔬菜、柑桔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全年输出5250人,实现劳务收入1850万元。三是千方百计增加村及集体经济。各村通过保本降息,盘活固定资产及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等方法,累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52万元。.  

老庄镇

  老庄镇位于县城西北部的15公里处,辖20个行政村,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总人口32850人,其中农业人口21314人.陕西飞机制造公司位于其中。国营和集体私营企业1156户,交通便利。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5亿元,乡企年收入达3.4亿元。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91元。历年被评为“先进乡镇”,“十强乡镇”,1999年老庄镇党委被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秦岭脚下的千山水库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开发景点。位于镇东北部的羊吼院村,是佛教传佛之地,现已开放,是一处旅游的好场所,境内山地、丘陵、平川自北向南梯次分布,硅矿石、石灰石储量丰富,建有产量500吨结晶硅冶炼厂和年产水泥30万吨的水泥厂3座,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商贸、运输为主,依托陕飞,大力发展配脚经济和三产联动,生产汽车配件,机械加工制造等工业产品,是优质米,油料主产区之一。盛产优质黄花菜、柑橘、核桃、板栗、杜仲等。    工业产品有年产优质结晶硅2500吨,425#硅酸盐和道路水泥20余万吨。农业产品有:汉宫川、兴津、大浦为主的柑橘,年产60吨,年产100吨的秦美中华猕猴桃,优质黄花菜300亩,年产5万斤,年产优质米5000吨。.  

桔园镇

  桔园镇位于城固县中部、胥水河西岸,距县城15公里,是目前我国柑桔栽培的最北界。辖区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有28个行政村、179个村民小组、11458户、41132人,柑桔面积35055亩,年产优质柑桔7万吨,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柑桔品种以早熟兴津、宫川为主,间有特早熟山川、大浦、山下红及晚熟脐橙、椪柑等。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小气候,我镇的柑桔个大、皮薄、汁多、肉嫩、酸甜适中、营养丰富,远销西北、华北、东北等省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招商引资情况    桔园镇青山碧水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东有胥水河婉延环绕;西有鸟山松涛阵阵,白鹭翻飞;南有绿树成荫,水清沙白的天然浴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门堰,北有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万亩柑桔示范园。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很适宜发展观光农业。    现状: 杨西营村先后投资150万元,硬化村巷道路6.6公里;硬化2.5公里观光公路;拓宽2.5公里M型观光路。刘营、 杨营两村投资20万元建成M型观光道路, 将观光范围延伸至刘营、李堡等村;观光园区内建有3个小型停车场,方便游客出行。2006年接待游客 40000人次、车8000辆,收入5万多元。   欢迎广大投资者共同开发旅游项目。.  

原公镇

  原公镇地处城固县城以北10公里处,北靠大山南临胥水,自然条件优越,林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早在明代即被称是“人物秀丽,土壤沃衍,赋税力役甲于一邑”之地。行政区划面积65.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截止2005年底总人口26763人,可耕地约2.7万亩。因其特有的地貌形成了温和湿润的区域小气候,利于多种亚热带作物如柑桔的生产栽培,属城固柑桔种植优生带。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本届党委、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好柑桔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打造强势产业,把上规模,打品牌,出精品作为今后柑桔生产的第一要务来抓,继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加强技术推广指导,全面实施绿色柑桔栽培管理技术,力争在2--3年内使全镇柑桔产业规模达到25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柑桔产业大镇。.  

上元观镇

  上元观镇位于城固县西南21公里,汉中市东南33公里处,北依汉江与柳林镇想望,西与南郑红光乡毗邻,东与董家营乡接壤,南接南沙河风景区。面积56.1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10176户,37887人,城二路、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在“-”重要思想指引下,紧紧围绕“稳定基础兴三业,优化结构扶重点,项目建设促发展,突出非公增财源,强基固本建堡垒,政通人和保平安”的六句话总体工作思路和围绕中心抓发展,突出结构抓产业、四大重点抓基础、两个关键抓党建、突破难点抓作风、目标管理抓落实、齐心协力争一流“六抓一争”工作举措,励精图治,克难攻坚,乘势而上,使镇域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70万元,占任务12490万元的51%,粮食总产量达1214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8万元,完成财政税收25.3万元,占全年任务39.8万元的63.6%。桑蚕、蔬菜、药材、果业四大主导产业基地已具规模,面积超过3万亩,粮经比例由面积上的4:6调到了效益上的4:6,特色型专业村达到10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全镇乡镇企业总数达到2238个,其中集体企业36个,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针织、塑料化工、农机具制造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新格局。上元观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新十字街为骨架,农贸、商贸、综合3个市场为主体的集镇建设新格局,集镇辐射周边几个乡镇,是重要的商贸中心,99年被列为省上重点集镇建设镇。.  

天明镇

  天明镇地处巴山浅麓,位于城固县城以南29公里处,东临孙坪镇、盐井乡,南接西乡县私渡镇,西与二里镇接壤,与省级旅游景点南沙河交错相连,北与董家营乡相邻。该镇是2002年撤乡并镇由原天明镇、高坝乡合并而成的新建制镇,全镇辖23个行政村,97个村民小组,6408户,22164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山林22.5万亩,耕地25309亩,其中水田18911亩,平均海拔为720米。    近年来,镇党政领导班子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开放兴镇,产业富镇,法德治镇”和“建基地、兴产业、调结构、增效益,一村一品(业)、长短结合”的发展战略,使镇域经济迅速发展。2004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9909万元、财政收入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5元。茶园总面积13300亩,生猪饲养量46332头。有茶厂3个,其中规模较大的山花茶厂有固定资产68万元,年产值85万元,已建成茶叶初制、名茶制作,茶叶精选3条生产线,该茶厂被陕西省乡企局评为“省社会基础管理优良级企业”,2001年以来连年被省工商局、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被县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该茶厂研制生产的“张骞”牌“城固银锋”名茶,茶获第三届中国西部地区名优茶评比“陆羽”杯金奖、中国国际茶博会银奖。“城固炒青”绿茶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获第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该镇被确定为全县茶园建设、中药材种植、生猪饲养基地镇,2004年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规范化的天明农贸市场,农业优势不断增强。.  

二里镇

  二里镇位于县城以南,地处巴山北麓浅山丘陵地区,辖19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人口12060人,地域总面积122平方公里。2000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7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9元。    二里镇地处南沙河上游,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越,境内有多处风景胜地,谭家崖是其中之一,每年吸引众多游客。    茶叶、板栗、杜仲是全镇的优势主导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优势和效益产业;以松、核、栎为主的丰富的森林资源;以花岗岩为主的石材资源都相当丰富。    主要特产有:茶叶、天麻、杜仲等。全镇茶园面积达3350亩,年产名茶2.5吨,年产天麻2.5吨、杜仲3.5吨。.  

五堵镇

  五堵镇位于城固县东南,城、洋、西三县结合部,属巴山北缘浅山区,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316国道、阳安铁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捷。辖区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有市、县驻镇单位21个,总人口11849人。    五堵镇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243天。有耕地9669亩,其中水田8176亩,旱地1493亩,有林地87654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洋芋、元胡、乌药、黄姜等,盛产茶叶、香菇、木耳,是城固生猪养殖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茶叶生产基地镇。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社会”总目标,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集镇建设、劳务输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稳定”六大工作重点为突破口,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茶叶生猪药菌富民,项目引资开发强镇”战略,突出“结构调整抓产业,经济发展抓项目,非公经济抓集镇,全局上下抓稳定”的工作举措,着力实施“54321”富民工程(即抓好五个重点,实现四个突破,做到三个加强,力争两个增长,确保一个环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97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38万元,工业总产值2640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4350万元,总产值3500万元;粮油生产分别达到3574吨和273吨,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收入达84万元;劳务输出310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65元,较上年增长4.2%。    目前,全镇已形成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格局,年种天麻25万窝,药材7500亩,有茶园9700亩。五堵镇党委、政府带领五堵人民励精图志,艰苦创业,力争把五堵建成城固南部山区经济强镇和三县交汇处商贸流通中心。.  

双溪镇

  双溪镇地处秦岭南麓,位于城固县北部山区,距县城40公里。全镇辖十二个行政村,四十七个村民小组,832户,3321人。其中农业人口3060人,辖区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即246298亩。其中水田1403亩,旱地3879亩,林地总面积238025亩,水域面积2991亩。    该镇资源丰富,主要有板栗,银杏,核桃干果开发;盛产天麻、枣皮、杜仲、香菇、木耳等产品。.  

小河镇

  小河镇辖15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有1241户,4424人,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    -部队曾在小河街召开小河口会议,有遗址一处。    该镇枣皮、杜仲、柴胡、葛根、天麻等药材资源丰富;火棘等盆景素材分布广泛;有水电站一座,容量为1500千瓦,水资源充沛。特产主要以黑木耳、香菇和板栗为主,年产量分别为100吨、100吨、390吨。.  

董家营镇

  董家营镇位于城固县中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1公里,城二路、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辖22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7492户,28093人。总面积70.65平方公里,总耕地22978亩,境内交通便利,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沙河群山环抱,山水相映,风景秀美,“通蜀”、“连秦”之重要关隘五郎关、佛教的回龙寺、道教的地母庙均有千年历史。距南沙河5公里处的古路坝天主教堂,始建于1888年,为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三大坝(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城固古路坝)之一,至今保存完好,悠久凝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具开放发展的潜力。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农业稳乡,非公立乡,科教兴乡,开放活乡,法德治乡”战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现已形成“南坡茶果,北滩桑,平川粮药兴全乡”的产业格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沿南坡丘陵长约10公里5100多亩的杂果带;沿汉江河滩5000亩优质桑和5000亩南抗杨带;沿城二路平川8000亩以元胡为主的药材和15000亩优质大米带为全乡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隆贵果蔬保鲜库、大巴山食品厂和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储运加工产业,以张骞丝绸厂、城南植物化工厂及五个茶叶加工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深加工产业和以六大砖厂为主的建材产业等三大产业群。 在汉中率先突破发展的今天,勤劳好客的董家营人民,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考察访问,旅游观光,投资建设,兴业发展!.  

三合镇

  三合镇位于县城汉江大桥以南两公里处,辖10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19229人,总面积66.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224亩,三林54140亩,乡政府驻地龙王庙村,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3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700万元,农业总产值4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境内汉江河环绕,堰沟河纵横,农业发达,是全县的蔬菜基地,猕猴桃、中药材、养殖业等产业初具规模。辖区内有旅游盛地堰水山庄、鸟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316国道、城二路正在建设的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三合乡境内较大规模企业:天利万头养猪场、永顺万头养猪场、荣祥生物化工厂、千龙化工厂、乔森化工厂、瑞丰生物制药厂、胡家湾机砖厂、龙王庙精米厂等。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我乡旅游、观光、投资,共谋发展。   


董家营镇特产大全




董家营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