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办事处位于甘肃省庆阳西峰区。下辖:
621002003200 111 联合村
621002003201 111 秦霸岭村
621002003202 111 寨子村
621002003203 111 老城村
621002003204 112 火巷村
621002003205 111 东门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21002003 | 745000 | -- | 查看 西街办事处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联合村 | ·西峰区旅游·西峰区特产·西峰区十大特产·西峰区十景·西峰区 | 0 |
---- |
查看 联合村谷歌卫星地图 |
秦霸岭村 | ·西峰区旅游·西峰区特产·西峰区十大特产·西峰区十景·西峰区 | 0 |
---- |
查看 秦霸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寨子村 | ·西峰区旅游·西峰区特产·西峰区十大特产·西峰区十景·西峰区 | 0 |
---- |
查看 寨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
老城村 | ·西峰区旅游·西峰区特产·西峰区十大特产·西峰区十景·西峰区 | 0 |
---- |
查看 老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
火巷村 | ·西峰区旅游·西峰区特产·西峰区十大特产·西峰区十景·西峰区 | 0 |
---- |
查看 火巷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门村 | ·西峰区旅游·西峰区特产·西峰区十大特产·西峰区十景·西峰区 | 0 |
---- |
查看 东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北街办事处 |
北街办事处 北街街道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0635户共33195人,有社区居委会7个,辖区单位 180家,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8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83个,新社会组织0个,个体商业网点2287家。街道党组织下设41个党组织,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16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0个。 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街道领导班子有委员7名;街道党组织-1名;其他工作人员67名。男33人,女34人;35岁以下的21人,36岁至60岁的46人;学历大专以上45人,中专(高中)的17人,中专以下的5人;行政编制10 名,司法专项编制2名,机关后勤3名,事业编制35 名。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109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8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选派到社区的7名;共有社区党组织-7名。其中,男4人,女3人;35岁以下的3名,36岁至45岁的4人;大专以上6人,中专1人;身份均为事业编制干部;参加培训15人次;社区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05元,缴纳养老金的34人;无选拔进事业编制、录用公务员以及担任-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受表彰奖励情况;选派党建指导员24名。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1063名,其中街道(乡镇)机关党员49名,社区直管党员788名,隶属街道(乡镇)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员226名;驻区单位党员684名;男党员587 名,占党员总数的55.3%;妇女党员476名,占党员总数的44.7%;离退休党员329人,占党员总数的30.9%;生活困难党员121人,占党员总数的11.3%。35岁以下的179名,60岁以上的324名。 街道(乡镇)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情况: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社区7个,每年每个社区平均列支2万元;有党费支持的社区7个,每年每个社区平均支持1.2万元;实行“费随事转”的社区0个;有社会赞助的社区0个。 街道(乡镇)社区活动阵地建设情况:建立街道(乡镇)党员服务站7个;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200平方米以上的2个,占社区数的28.5%;90平方米以下的1个,占社区数的14.2%;拥有自主产权的5个,占社区数14%;租借的1个,占社区数的14%;建设单位无偿提供1个,占社区数的14%;各社区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 |
南街办事处 |
南街办事处位于甘肃省庆阳西峰区。下辖: 621002002001 111 炮台巷社区 621002002002 111 南苑路社区 621002002003 111 九龙南路社区 621002002004 111 育才路社区 621002002005 111 广场路社区 621002002006 111 专署巷社区 621002002007 111 东平路社区 621002002008 111 长庆南路社区 |
西街办事处 |
西街办事处位于甘肃省庆阳西峰区。下辖: 621002003200 111 联合村 621002003201 111 秦霸岭村 621002003202 111 寨子村 621002003203 111 老城村 621002003204 112 火巷村 621002003205 111 东门村 |
肖金镇 |
肖金镇位于西峰市南部,南接宁县,西邻镇原,凤甜公路纵贯南北,眉肖公路穿西而过。辖8个行政村,43580人,有汉、回、藏、蒙四个民族。土地面积134.70平方公里。 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宜种植玉米、谷子、洋芋、油菜、高梁、瓜菜等,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特别适宜苹果和烤烟栽植,产量高,品质好。 集镇建设总用地106931平方米,市场8处,乡镇企业2045个,1998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4100万元。1994被列为甘肃省村镇建设示范镇,1995年3月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村镇建设示点镇之一。小寨村1997年被省农业厅立项不全省高新农业技术示范点。. |
董志镇 |
董志乡位于董志原腹地,总面积140.40平方公里,耕地10.34万亩。辖14个行政村,35605人。近年来逐步形成了“ 西烟、东果、沿路兴企、畜牧并重”的新格局。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果品、烤烟、黄花菜等。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百门程控电话全面开通,城郊型经济逐步形成。沿吴凤公路的乡镇企业开发区日臻完善。生产的复合肥、砖瓦、建材、针织品等产品远销区内外。 历史源远流长,旅游景点主要有甘肃四大石窟之一的庆阳北石窟寺和小崆峒等。. |
后官寨镇 |
相传很早以前,有后姓人氏在此筑堡为寨,居住管理,故得名后管寨。因“管”“官”谐音,后演变为后管寨。 后管寨乡,地处董志原中部,位于西峰市西郊,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较优越的重点乡镇。土地面积122.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4万亩。辖15个行政村,30200人。 全乡水、路畅通。辖区内贯通着西巴、西孔、吴凤三条公路主干线。利用便利的巴家咀电灌工程的电力资源和水利资源, 发展、建成了沟畎节水灌溉示范点万亩工程。乡办企业发展较快,仅10个建材厂年产值50万元。 农业综合开发前景广阔。城郊、水利、乡镇企业和矿产资源在扩大开放的今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石英砂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素有“花果山”美誉的南小河沟,景色优美,为我区的旅游胜地。. |
彭原镇 |
彭原地名由来已久。据《庆阳县志》记载:彭原,本汉之彭阳县地,隋朝移置彭原县,唐朝曾设彭州,以后历代虽建制不一,但彭原地名始终未变。 彭原乡位于西峰市北部,南靠寨子乡,北接庆阳县驿马镇,东靠庆阳县熊家庙乡,西邻镇原县王寨乡,境内交通方便,吴凤公路纵贯全乡。土地面积241.3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6734人。乡政府驻李家寺村。 乡党委、政府坚持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烟、果、畜、菜为主的支柱产业。商贸流通活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已有各类企业1136个,年产值达2.27亿元。以何家地坑、邵家寺集贸市场为主的商业网点已初步形成。 中国民航庆阳机场设在本乡腹地。. |
温泉镇 |
位于西峰城区东郊,全乡共辖11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6815户,30454人。土地面积12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4万亩。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24691.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893万元,农业总产值2798.3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7262吨,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1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6元。该乡素有“西峰果乡”之称,盛产富士、嘎拉苹果,所产果品果质松脆、色艳味美,远销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现有果园面积1. 2 万亩,修建果库254处,贮果量达到2.1万吨。乡内有闻名遐迩的“华夏公刘第一庙”,香火旺盛,每年参拜者逾10万人。 规划建设的无公害果品示范区,占地1080亩,分为无公害绿色蔬菜区、名优新特果树区、名贵花卉和绿化苗木区、文化娱乐区、养殖区、旱作农业区六个功能小区,入园项目第一年免收50%土地租金,第二年免收30%,第三年免收20%,一次性征用土地免收各项规费。. |
什社乡 |
什社乡位于西峰市东南部,辖13个行政村,25672人,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7万亩。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盛产玉米、谷子、糜子、洋芋等;经济作物有烤烟、油料、蔬菜、药材等。什社小米质优、味香,亨有盛名。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来抓,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田兴水,1998年机修梯田500多亩,兴建集雨畜水窖2900口,整修乡村道路22公里。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新建教学楼7幢,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乡13个行政村均设有卫生所。. |
显胜乡 |
显胜,旧时当地有显圣寺一座,因“圣”与“胜”谐音,故后演变为显胜,沿用至今。 显胜乡位于西峰市南端,北接肖金镇 ,东邻宁县,西、南部与泾川县隔河相望。地形以残原沟壑为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4.35万亩。辖10个行政村,16800人。 本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糜子、油菜、烤烟、瓜类、蔬菜等作物,其中烤烟、蔬菜已成为本乡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畜牧业不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养殖大户。 该乡民间艺人层出不穷,民间工艺品远销海外,1997被受予“庆阳地区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电信通讯实现了光缆传输,装机容量已扩大到2000门。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设施不断改善,已建成义务教育工程教学楼5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