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长治 >> 黎城县 >> 上遥镇

上遥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遥镇谷歌卫星地图)


上遥镇简介

  新组建上遥镇于2001年将原上遥镇、柏峪乡、平头乡合并为上遥镇。全镇总面积262平方公里,位于黎城西南20公里处,占到全县面积的四分之一,共有耕地37155亩,东南临潞城市的南马村,西接壤于襄垣的原庄乡、八里庄乡,西北邻五乡县。
   上遥镇地域广阔,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矿藏有铁矿、硅矿、砂岩矿、白云石矿、钾矿和石灰石,目前开采的主要有砂岩矿、白云石矿,正准备开采铁矿和硅矿。水利条件较好,有浊漳河横穿而过,受益面积24135亩,因此农业生产较有特色,粮食作物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经济作物主导产品有尖椒、油葵、蔬菜以及党参、柴胡等少量药材;经济林有核桃树10万株,苹果4000亩,花椒2000亩,柿子5万株,种植业正在向绿色化迈进;养殖业主要以绒山羊为主,全镇现存栏的有3.5万只,牛、猪等饲养量也增长较快,尤其近一二年逐步走向个体规模化养殖。上遥境内还有闻名全省的广志山,是全县的海拔最高点,气候独特,风景壮观,曾是八路军后勤部医院及制药厂、纺织厂、印刷厂、制服厂所在地,现存有很多古迹及革命遗迹,可与黄崖洞媲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交通条件比较便利,黎城至襄垣、黎城至平头公路横贯全镇,是襄垣煤运出境的主要通道,客货运输便利,全镇共拥有各类大小运输车60辆。
   全镇工业产业是一个较弱的产业,共有各类大小企业240个,多数为民营小型企业。工业类别主要为采矿业,砂容矿分布于石板、下庄、后家庄等村,白云石矿主产在马村,矿产量年产3—8万吨;两个小水电站居于浊漳河畔上遥村西,年平均发电量200万瓦时;还有东社等村的小型砖厂,2001年投资50万元新建了一个预制厂,投资52万元在靳曲村建起了种鹿厂, 2001年工业收入798万元,占全镇总收入的13%。
  镇里在上遥村设有中心卫生院一所,平头村和西柏峪村设有两个卫生院,各村都设有卫生所,镇里设有文化站,各村设有文化室,三所中学分布在上遥村、西柏峪村、平头村,小学共有58所,在校生2500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262平方公里 140426102 046000 0355 查看 上遥镇谷歌卫星地图

上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吴家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吴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柏峪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西柏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柏峪脑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柏峪脑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柏峪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东柏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寺底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寺底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马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北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靳曲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靳曲村谷歌卫星地图
幸福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幸福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望儿峧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望儿峧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社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东社村谷歌卫星地图
河南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河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寺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大寺村谷歌卫星地图
峧口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峧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峪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东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河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长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英里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英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湾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大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榆树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榆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遥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上遥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社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西社村谷歌卫星地图
正社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正社村谷歌卫星地图
河西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河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杨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葫芦脚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葫芦脚村谷歌卫星地图
阳坡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阳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马岩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上马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家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后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松后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松后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头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平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岚沟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岚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石片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红石片村谷歌卫星地图
贤坊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贤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六洞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六洞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坡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东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郎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郎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板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石板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村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渠村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渠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古寺头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古寺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后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行曹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行曹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中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前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前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阳火脚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阳火脚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下庄村 ·黎城县旅游·黎城县特产·黎城县十大特产·黎城县十景·黎城县 0

----

查看 西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遥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黎侯镇

  全镇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总人口4.2万人,城镇规划区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1万人,总耕地40924亩,其中水浇地31980亩。    (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62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280万元增长10.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9元,较上年同期的2813元增加316元。    (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先后引进各类资金3200多万元,新上项目13个,其中500万元以上企业2个,300万元以上企业3个。目前各企业均投入运营,效益明显,其中亿通、联发公司名列全市百强企业,这在全县9个乡镇引资金、上项目中是绝无仅有的。到2003年底,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478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2630万元增长46.49%;新上项目完成税收534万元。    (三)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农业调产的6个项目全面完成,6个规模型种植园区已具雏型。全镇尖椒种植面积达到15028亩,较上年增加3000亩;玉米制种3400亩,新发展药材面积500亩;完成东西两山7680亩退耕还林任务和百里百米37公里2800亩通道绿化工程,成为太行山上的绿色画廊,先后新栽植核桃树13万株,杨柳树11万株;新发展养殖大户21个,使羊饲养量达到1.8万只;全年劳务输出6300余人,培养经济人300多人,劳务收入达到1010万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镇共完成村村通水泥路37个村62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岩井区6村人畜吃水解困工程告成,岩井区6村总投资40万元,铺设供水管道40华里,一举解决了岩井区6个村的人畜吃水困难问题。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全镇共投资300余万元,新建成三中教学楼、东关小学教学楼、望北小学和坑南寄宿制小学,改造危房170间。新增闭路电视村5个。千亩黎侯植物园建成运营,黎侯庄园一期别墅建设进展顺利,使庄园形成了古今相照、东西合壁的现代文明住宅园区;旧城改造古色添香。建成7280平方米的仿古文化特色一条街,使人民群众在住房、就医、上学、养老、休闲、娱乐等吃、住、行方面的面貌大为改观。.  

东阳关镇

  黄崖洞镇位于山西省黎城县东北部,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东与河北涉县毗邻,北与晋中左权县接壤,西与武乡县相连。全镇22个行政村,总人口13350人,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本镇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电力充足,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黄崖洞镇坚持立足本镇优势,把握市场机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使全镇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上党地区的明星城镇。现将本镇资源优势介绍如下:    (一)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本镇为全省最大的磁铁矿资源,蕴藏量达一亿吨以上,现有矿山总公司年产精矿粉50万吨以上,年利税达3000万元以上,成为全县的龙头企业,也是本镇的主导产业。与其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本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还有丰富的石英石矿、云母矿、花岗岩矿、硅矿、紫砂岩矿、天然红石板矿,这些小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加工也带动了矿山产业的发展,为有识之士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革0据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崖洞景区,就位踞于本镇。如今,武乡至黄崖洞的红色旅游公路的建设,黄崖洞至涉县旅游路的建成通车,再加上该镇丰富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以品牌带规模,以规模形特色”的旅游格局。即:做好“黄崖洞”旅游景点的品牌建设,相继带动“杨歧山、冀南银行旧址”等景点建设,开发全镇文化产业,做好相关配套的旅游服务及旅游产品项目开发工作,以形成上规模、高品味的特色旅游镇,做好黄崖洞镇的山文章,做大水文章。    (三)土特产品丰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斐然。花椒、核桃、柿子成为本镇久负盛名的天然绿色食品,黄崖洞镇依靠发展畜牧业、林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借着退耕还林的东风,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农业建设上突出一个“绿”字,家庭养殖稳中有升;特种特养初具规模、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健康运行,使农民增收工作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上遥镇

  新组建上遥镇于2001年将原上遥镇、柏峪乡、平头乡合并为上遥镇。全镇总面积262平方公里,位于黎城西南20公里处,占到全县面积的四分之一,共有耕地37155亩,东南临潞城市的南马村,西接壤于襄垣的原庄乡、八里庄乡,西北邻五乡县。    上遥镇地域广阔,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矿藏有铁矿、硅矿、砂岩矿、白云石矿、钾矿和石灰石,目前开采的主要有砂岩矿、白云石矿,正准备开采铁矿和硅矿。水利条件较好,有浊漳河横穿而过,受益面积24135亩,因此农业生产较有特色,粮食作物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经济作物主导产品有尖椒、油葵、蔬菜以及党参、柴胡等少量药材;经济林有核桃树10万株,苹果4000亩,花椒2000亩,柿子5万株,种植业正在向绿色化迈进;养殖业主要以绒山羊为主,全镇现存栏的有3.5万只,牛、猪等饲养量也增长较快,尤其近一二年逐步走向个体规模化养殖。上遥境内还有闻名全省的广志山,是全县的海拔最高点,气候独特,风景壮观,曾是八路军后勤部医院及制药厂、纺织厂、印刷厂、制服厂所在地,现存有很多古迹及革命遗迹,可与黄崖洞媲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交通条件比较便利,黎城至襄垣、黎城至平头公路横贯全镇,是襄垣煤运出境的主要通道,客货运输便利,全镇共拥有各类大小运输车60辆。    全镇工业产业是一个较弱的产业,共有各类大小企业240个,多数为民营小型企业。工业类别主要为采矿业,砂容矿分布于石板、下庄、后家庄等村,白云石矿主产在马村,矿产量年产3—8万吨;两个小水电站居于浊漳河畔上遥村西,年平均发电量200万瓦时;还有东社等村的小型砖厂,2001年投资50万元新建了一个预制厂,投资52万元在靳曲村建起了种鹿厂, 2001年工业收入798万元,占全镇总收入的13%。   镇里在上遥村设有中心卫生院一所,平头村和西柏峪村设有两个卫生院,各村都设有卫生所,镇里设有文化站,各村设有文化室,三所中学分布在上遥村、西柏峪村、平头村,小学共有58所,在校生2500名。.  

西井镇

  西井镇位于山西省黎城县北部,地处两省(山西省、河北)三区(长治地区、邯郸地区、晋中地区)四县(黎城县、武乡县、涉县、左权县)交界处,辖43个行政村,人口30899人,耕地48600亩,全镇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中心示范小城镇,是长治市唯一一家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四家小城镇之一。    一、镇域特色及经济优势    西井镇历史悠久,流传着许由洗耳、舜井等有关夏、商、周三代历史的神话传说,有创建于隋唐的洪门寺遗址,有明代题名的千佛洞,有世人传颂的彭祖庙。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腹地、在下寨村有抗战三周年纪念塔,在南委泉村有太行第一届群英大会旧址,在源庄村有抗日分校旧址,源泉烈士纪念亭等。    西井镇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达20多种,有铁矿石、石英石、石灰岩、红石板、太湖石、紫砂岩等。    水资源充沛,共有流量在0.1秒立方米以上的地下泉19处。其中源泉年平均流量0.36立方米,年出水量1135.3万立方米,是黎城县流量最大的泉水。著名的洗耳河泉经国家地质矿产测试中心认定为重碳酸镁型含锶低纳优质天然矿泉水,有十分重要的开采价值。    农副土特产品有花椒、核桃、柿子和红枣,被誉为黎城“四大宝”,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久负盛名。    西井镇经济基础较好。工业上外引内联,多轮驱动发展经济,共引进资金3000多万元,创办了西井金属镁粉厂、武新选矿厂、鑫盛选矿厂、天银轧钢有限公司、南委泉方玉石材有限公司、长治璞玉石材有限公司、鑫盛硅矿厂、西井机砖厂、珍珠泉中药材开发公司、源泉石英矿厂、源庄萸肉园、北委泉磨砂厂等一大批个体私营企业。    全镇共有20多家采选矿企业,年产精矿粉能力15万吨;1个铁合金厂,年产硅铁6000吨;4个红石板加工企业,年加工红石板20万平方米;6座磨砂厂年产红沙18万立方。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粮、林、牧、菜、养五大支柱产业。核桃、花椒、柿饼、尖椒、谷子等畅销海内外。全镇形成了以采矿业为主体、农副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为两翼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黄崖洞镇

  黄崖洞镇位于山西省黎城县北部山区,地处两省四县交界,东与河北涉县毗邻,北与晋中左权县接壤,西与武乡县相连。全镇辖22个行政村,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耕地4699亩,总人口13774人,其中,男7038人,女6756人;全镇共有非农业人口374人,人口自增率为0.6‰。黄崖洞镇矿藏丰富,交通便利,风景优美,人杰地灵。   黄崖洞在黎城县境内,位于太行山脉的北端,海拔多在1500-2000米,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 黄崖洞镇倭塔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与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里的山体和地形以及岩石的质地都比较适合攀岩运动。黄崖洞的岩壁高度大部分在80-150米之间,坡度绝大部分成直角,称得上是岩壁博物馆。各种岩石共存于一条岩壁上,如页岩、砂岩、砾岩,也有蚀化的砂岩极阳朔的熔岩地貌。岩面上有许多造山运动留下的纵向裂缝,也有因河流切割、冲蚀形成的片岩层,窄的岩缝只能塞进小指,宽的岩缝可以挤进去两个人,有一些天然的石柱、小树,可以作攀岩的Pitch点。绵延的岩壁上,到处是这种可以攀爬的岩缝、裂隙、高矮不等,从30米到200米都有,难度也各不相同,同一条崖壁上会有不同的岩质,下面是页岩,上面是蚀化的泥岩,有各种孔洞,绝对可以说是攀岩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野外攀岩场所。“小科罗拉多”、“一个被称为比阳朔还牛的岩壁”。   黄崖洞不仅保留了许多当年华北最大兵工厂和黄崖洞保卫战的遗迹,而且,到黄崖洞旅游,服务人员一律身穿八路军服,导游服务除一般的引路讲解外,还租给游客八路军军服,教游客打绑腿,介绍打绑腿进山行路可减轻腿部疲劳等知识;为游客着装照相,在山里为游客高唱山歌、战歌等特色服务。   -   矿产资源   全镇有丰富的磁铁资源,蕴藏量在1亿吨以上,有石英矿、云母矿、花岗岩、硅矿、紫砂岩、天然红石板等矿产资源。207国道东西贯穿全境。   -   旅游资源   黄崖洞镇旅游资源在开发时,主要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重点。同时集底蕴深厚的民俗风情,源远流 黄崖洞镇倭塔长的佛教文化于一体,成为上党旅游重镇,全方位多层次吃、住、行、购、观光、娱乐的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境内山高险峻,景色宜人,辖区内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胜地和国家森林公园----黄崖洞、中国金融的摇篮----小寨冀南银行旧址、佛教圣地杨岐山、自然风光四方山等旅游风景区。   主要遗迹有:倭塔、血花亭、吊桥天险、黄崖洞保卫战烈士墓地、纪念碑、兵工厂车间遗址等等,其中最能让人心灵震撼的要数当年左权将军在此长期居住过的那间依崖而建,高不过两米、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用石片垒起的简陋小屋,据称它不但是当时将军和同是抗日军人的将军零夫人的洞房,另外一个让所有到过黄崖洞的人都感到肃然起敬的英雄景观则是小号手崔振芳阵亡处。那时他只有17岁,他一人据守在位于悬崖上的石砌地工事里,一气就向冲上来的敌人投出了120多颗手榴弹,炸死了数十名曰寇,最后光荣殉国于此。   -   建设发展   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兴工强县、争先发展”战略,依托铁矿、红石板、石英矿等矿产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兴办采矿选矿企业,积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把企业做强做大。累计引进资金6800万元,新上采选矿与红石板加工企业7个。黎城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黄崖洞纯铁精矿有限公司成为当地的“铁”字号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镇从事矿业劳务输出人员有3000余人,劳务收入达3000余万元。2006年全镇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6000万元,上缴税金500万元。   -   社会影响   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资源、地理和人文优势,努力打造经济强镇、旅游特色镇 黄崖洞镇与生态大镇,致力于全镇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在全县均名列前茅。原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委-张保顺、市委-郭海亮等中央、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该镇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并给予好评。该镇先后被评为全中国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市精神文单位、市旅游产业明星镇、市民营企业明星镇。   -   劳务输出   黄崖洞镇政府积极创新环境、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到2003年,全镇已有4600余名农民走 黄崖洞镇出大山闯市场,外出务工占到全镇总人数的1/3,平均每年有3200万元的劳务收入流入农民的口袋。黄崖洞镇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单纯依靠种地农民难以致富。因此,镇党委制定了“跳出农业抓增收”的发展思路,并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由政府出面与矿山企业联系,组织农民到企业打工。现在以铁矿集团为代表的矿山企业已吸纳当地民工3000名;团委、妇联牵头组织了“万名青年出太行”活动,先后组织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500多人外出打工。仅去年黄崖洞镇从外地电汇到家乡的汇款就达900多万元。  

西仵乡

  西仵乡总面积25.9平方公里,总人口6447人,辖7个行政村,其中耕地面积900公顷,水田860公顷,西仵乡位于黎城县南部,有黎城县的“南大门”之称,全乡工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工业方面,西仵工业园区已拥有多家大型民营企业;畜牧业方面,西仵乡东仵村首批购进肉驴70头,开辟种草养殖相结合的路子;林业方面,种植核桃树10700株,309国道绿化全面完成任务。.  

停河铺乡

  停河铺位于县城东北,东北两边与东阳关镇毗连,南与黎侯镇为邻,西与洪井乡相接,总面积3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96%,全乡2385户,7818人,耕地面积1400公顷,其中水浇地1094公顷。是全县人口和面积最少的乡。    地理状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地平水浅,交通便利,邻近县城,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之乡。随着县城的北扩,依托县城,发展城郊型经济具有美好的前景。    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207、309国道和长邯铁路穿乡而过,村村水泥路环乡相通,是外商投资的理想之地。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17所、卫生院1所、卫生院16所,供销社、信用社、邮政所等公共设施有尽有,能为全乡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乡党委、乡政府“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优惠政策,创造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新的形势下,乡党委、乡政府带领全乡群众从传统的农业走出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大抓畜牧业,促进了粮食转化增值,通过抓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使尖椒成为拳头产品,黄崖洞牌小杂粮被认定为绿色产品。    停河铺乡文化底蕴丰厚,文物名胜和自然景观众多,既有冯奉世祠、冯奉世墓,古人类居遗址,还有黎城的古八景之二景——白岩晓烟和金牛哞月。随着城郊型和特色型经济建设的形成,停河铺乡的明天会更美好!.  

程家山乡

  程家山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北与黎侯镇岩井毗连,西北与董北村为邻,南与潞城市西流乡相望,西与西仵乡东旺村相接,占全县总面积的5.44% 。全乡15个行政村,2670户,9200口人,耕地面积24350亩,其中水浇地628亩。    程家山乡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境内沟壑纵横,层峦迭嶂,交通状况比较落后,水资源贫乏,15个行政村呈三种自然状态,前河岸四村地平水浅,气候温和,中片四村为典型的丘陵地带,后七村为干石山区。总之,该乡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乡。    在全县9个乡镇中,该镇是人口和面积最少的乡镇之一。境内因工业、运输业滞后而绝少污染。    全乡设两所中学,15所小学,卫生院1所、卫生所15个,派出所1个,供销社、信用社、邮电所、供水站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能为全乡人民的生活提高和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    新形势下,新一届党委政府转变作风强素质,抢抓机遇促发展,程家山乡正以崭新的资态迈上新世纪。   在基础设施上,一是2001年提出“以修路保稳定,以修路促发展”的口号,打响村村通水泥路攻坚战、总投资192万元,投工5.2万个,完成高等级水泥路24083米,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二是2002年又打响干石山区村村通自来水攻坚战, 全乡5500多口人、1630头大畜、1310户告别了靠天吃水历史;三是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80%村完成了闭路电视安装。    在发展经济上,通过优势与劣势的客观比较,制定出符合本乡实际的发展思路为:长远发展种核桃,当年增收抓羊椒,退耕还林又还草,瓜果蔬菜不可少。提出三种发展模式:沿河路堡等四村,充分利用地平水浅,气候温和的特点,突出抓好主导产业——西瓜产业,其次抓好地膜花生、土豆、大棚菜等经济作物;中片程家山等四村突出发展尖椒、玉米制种等主导产业;后七村充分利用山大坡广废耕地多等特点,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绿色农业,形成小杂粮开发园区。    面对入世的冲击,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群众加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改变传统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粮食转化增值,通过抓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使西瓜、尖椒、玉米制种、套袋苹果成为该乡拳头产品。.  

洪井乡

  洪井乡由原柏官庄乡、洪井乡于2001年元月合并组建而成,位于县城西北部,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92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丘陵山区,平均海拔770米左右。洪井乡辖24个行政村,共有2809户,11800口人。    洪井乡距县城仅8公里,扼全县南北交通之要冲,207国道纵贯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19条通村水泥路、柏油路整洁平坦,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洪井乡气候条件宜人,自然资源丰富。该乡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便于作物生长;境内山多坡广,山大沟深,林木繁密,牧草茂盛,具有发展林牧业、种植小杂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白云石、石灰石等矿产蕴藏量大,便于开采,南信——古寺头铁矿24平方公里磁异常已完成前期勘探工作。    本乡是一块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土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上下求索,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出了杀敌英雄李公田、全国劳动模范宋来喜等一批杰出人物。这里也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1941年,0中央北方局在北社村召开了闻名全国的北方-会议,讨论落实了建党、建政、建军的方针政策。    洪井乡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宽松。洪井乡干部群众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号召为契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通村水泥路,使全乡通水泥路、油路的村数达到19个,占到全乡行政村总数的80%以上;然后又投资125万元完成深度达380米的洪河水源井建设及给水配套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全乡13个行政村、5000余人口的吃水困难问题,为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洪井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环境须先行。为了尽快地使洪井乡的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树立了“你投资、我欢迎,你建厂、我支持,你发展、我帮助,你受益、我得税”的宗旨,在税收、用地、资金等方面对入驻洪井的私营企业予以大力支持,真诚地为私营业主消除顾虑,排忧解难。.  


上遥镇特产大全




上遥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