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庆阳 >> 环县 >> 毛井镇

毛井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毛井镇谷歌卫星地图)


毛井镇简介

  自然环境:毛井镇位于环县北部,总土地面积94.85 万亩,耕地面积7.91万亩,平均海拔1758米,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6.8℃,全年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辖1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624户,乡镇总人口17580人,乡镇从业人员7773人。
   四通情况:有11个村通电,15个村通邮、通公路。4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43所,教师159 人,在校学生 356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人,病床14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6577.32吨,农业总产值2283.0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元,财政收入57.36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21022107 745000 0934 查看 毛井镇谷歌卫星地图

毛井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大户掌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大户掌村谷歌卫星地图
丁连掌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丁连掌村谷歌卫星地图
二条硷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二条硷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家洼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高家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糜湾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红糜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土嘴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红土嘴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寨柯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黄寨柯村谷歌卫星地图
马趟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马趟村谷歌卫星地图
乔崾岘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乔崾岘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西掌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山西掌村谷歌卫星地图
施家滩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施家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东掌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杨东掌村谷歌卫星地图
砖城子村 ·环县旅游·环县特产·环县十大特产·环县十景·环县学校名录· 0

----

查看 砖城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毛井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环城镇

  自然环境:环城镇是环县县城所在地,总土地面积 63.96万亩,耕地面积6.98万亩,平均海拔1565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8.7℃,全年无霜期150天。行政区划:辖18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8659户,乡镇总人口35287人,乡镇从业人员8782人。    四通情况:有16个村通电,18个村通邮,14个村通公路,6个村通电话,两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1所,教师257人,在校学生 519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9人,病床17张。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黄酒等。.  

曲子镇

  曲子镇位于庆阳市中心部位,环县、庆城、华池三县交界处,素有环县“南大门”之称。地跨东经107°21′-107°34′,北纬36°14′-36°24′。东临华池县,西接合道乡、天池乡,南与庆城县马岭镇、土桥乡接壤,北与木钵乡、八珠乡毗邻。“211”国道贯穿全境。北距环县城38公里,南距庆城县42公里。该镇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亦有分布,从曲子马莲台的周汉遗址及其出土文物证明,周人的足迹已达本镇。此地古有弹起琵琶唱起曲子,思念家乡之说,故而得名“曲子”。据《环县志》记载,明永乐初,征西将军何福在此筑城,至今仍有“双城”之名。清顺治16年重建置镇。1933年,-环县政府曾驻此地。1936年为0曲子县委和苏维埃政府驻地。1937年陕甘宁边区省委、省政府由环县洪德河莲湾迁于此地,同时建立庆环分区,后改为陇东专员公署,-马文瑞,专员马锡五。1940年,陇东专署迁于庆阳县。1950年,曲子撤县设乡。1985年3月改为曲子镇。1999年10月省体改委将曲子列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3年8月,原许家河乡整体归并曲子镇。2004年2月,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将曲子镇列为全省第八批“乡镇企业示范小区”。    全镇共辖15个建制村,1个居民委员会,88个村民小组,7290户,31515人,其中:农业人口5886户,27615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08平方公里(折合约61万亩),在册耕地面积9.72万亩,人均3.2亩。镇域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7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1300米,最低点1136米,镇政府所在地高程为1163.564米,五里桥环江两岸是环县的最低点。.  

甜水镇

  自然环境:甜水镇位于环县最北部,总土地面积79.07 万亩,耕地面积4.77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行政区划:辖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509户,乡镇总人口11601人,乡镇从业人员3877人。    四通情况:有4个村通电,11个村通邮、通公路,1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5所,教师134人,在校学生 2705人。有医院、卫生院 1 所,医生16人,病床20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531.16吨,农业总产值1572.8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5元,财政收入145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荞麦、燕麦等。.  

木钵镇

  自然环境:木钵镇位于环县中南部,总土地面积48.76 万亩,耕地面积6.8万亩,平均海拔1192米,年平均降雨量 480毫米,年平均气温8.5℃,全年无霜期150天。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538户,乡镇总人口23052人,乡镇从业人员8411人。    四通情况:有18个村通电,19个村通邮,14个村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6 所,教师256人,在校学生 5135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15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8794.91吨,农业总产值3052.8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5元,财政收入140万元。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黄酒等。.  

洪德镇

  洪德乡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位于环县北部,距县城27公里,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28公里,乡域总面积582.3平方公里,共辖19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5060户。洪德乡山、川、塬兼有,地势北高南低,起伏不平,海拔高度在1300至1700米之间,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土质为砂质土壤。洪德乡粮食作物夏粮以小麦为主,平均年播种量占粮田总产量的20%,秋粮以玉米、糜子、谷子、洋芋、黄豆、高梁、豌豆等为主;林业主要栽植杨、柳树、刺槐、沙棘等;果园以杏、苹果、桃、梨等为主。   自然环境:洪德乡位于环县中北部,总土地面积87.64 万亩,耕地面积 洪德乡地膜玉米种植9.91万亩,平均海拔1388米,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洪德乡乡镇总户数5224户,乡镇总人口25390人,乡镇从业人员11719人。(2005年统计数据)   四通情况:洪德乡有12个村通电,19个村通邮,14个村通公路,6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9所,教师169人,在校学生1868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10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8681.1吨,农业总产值3013.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1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5元,财政收入84.65万元。   名优特产:有甘草、荞麦、糜谷、豆类、洋芋等。   -   地理环境   洪德乡位环县北部,距县城27公里,北与耿湾、山城、罗山川接壤,西    洪德乡在中国的位置邻小南沟,南靠环县、虎洞,东连樊家川,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582.3平方公里。 洪德乡山、川、塬兼有,地势北高南低,起伏不平,海拔高度在1300至1700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土质为砂质土壤,结构疏散,水性咸苦,不宜灌溉和人畜饮用,年平均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乡总土地面积873450亩,耕地面积99620亩,占总面积的40%,其中山地78600亩,川地14920亩,塬地6100亩;属半农半牧区。   -   旅游资源   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位于洪德乡河连湾村,距县城25公里 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遗址,1936年7月至1937年4月0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驻地。1936年11月18日晚,-、-、肖劲光、赖传珠、陈赓在这里研究制定了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陕甘宁省委、省政府下辖赤安、华池、环县、曲子、定边、固北、豫旺、豫海等18个县,时任省委-李富春、省政府主席马锡五带领这里的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反霸,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63年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县政府修建“0陕甘宁省委、陕甘宁省政府旧址”青石纪念碑一座。2002年以来,先后投资75万元,新建了革命文物展厅,李富春、马锡五故居、纪念碑等景点和仿古门面。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红色旅游景点。   -   基础设施   洪德乡先后争取小城镇建设配套项目5个、资金600万元,社会融资21    洪德乡畜牧养殖业00万元,拆除沿街旧房357间,妥善安置拆迁户39户,建成了三条主街道,建商业门店446间,建农贸市场1处,内建钢架结构拱棚2个。建文化广场1处、占地7.3亩,内建剧场、篮球场和健身区。同时,完成了排水、硬化、亮化、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一纵两横”的街道新格局,城镇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洪德乡以街道铺油罩面、乡村道路新修和通村沙砾路建设为重点,2008年完成街道铺油罩面1.8公里,新修道路12条230公里,其中洪德祁家塬至马塬37公里道路和许旗至张崾岘12.5公里道路的建成,使洪德乡东西部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洪德乡争取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和企业家、公司老板、人民群众投资捐款129万元,整体搬迁了大户塬、张崾岘和许旗3所小学,改扩建了梁岔、李达掌2所村级小学,共新建、扩建砖混结构平房9幢54间1260平方米、砖木结构瓦房15间320平方米、厕所25间220平方米、砖砌围墙3600米,购置课桌凳、图书、仪器等配套设施设备价值16万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洪德乡共有学校38所,教师262名,在校学生5112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卫生院1所,卫生所19所,医生32人,病床10张。   -   经济状况   洪德乡粮食作物夏粮以小麦为主,平均年播种量占粮田总产量的20%,秋粮以玉米、糜子、谷子、洋芋、黄豆、高梁、豌豆等为主。二00六年油料总产量1028吨。林业主要栽植杨、柳树,退耕还林期间栽植了刺槐、沙棘等,果园以杏、苹果、桃、梨等为主。洪德乡果园面积4139亩,当年果品产量585.4吨,年末大家畜存栏9200头,羊33812只,牛3900头。洪德乡突出优势、大力发展草畜、西甜瓜、玉米三大区域产业,建成刘家山示范基地1处,500亩以上的连片规模种植点14个,30亩以上种植大户120户;招商引资500万元,建成羊绒梳理厂1个;投资3万元,在洪德东湾组新打机井10眼,鼓励引导群众新建早春拱棚300座,建成西甜瓜基地1处,种植西甜瓜100亩;把玉米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聘请市、县农业技术员,现场示范、培训农民,建成许旗、肖关、河连湾、洪德、赵洼等5个种植示范点,完成起垄5500亩、覆膜510亩。乡二00六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823.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0元。   -   历史名人   解长春(1841——1915)原籍环县洪德乡河连湾村,后迁居虎洞乡刘解 洪德乡皮影戏掌。9岁上过一年私塾,10岁即随堂兄学艺,演唱道情皮影戏。他禀赋聪慧,心灵手巧,刻苦好学,记忆超人,从师不久便能挑扦主演,13岁出师组班,独立演唱。他从艺以来,养成一丝不苟的艺术风格,挑扦技术生动精湛,道情唱腔浑厚清晰,赢得观众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解长春集多种技艺于一身,他不仅是道情皮影演唱大师,还是皮影雕刻大师,他的皮影作品,刀法娴熟,造型生动,风格古朴,为皮影收藏家所看重,被誉为全国皮影雕刻中少见的珍品。1914年,年逾古稀的解长春仍跋山涉水为群众演出,次年1月25日,在洪德庙儿沟演出时突然患病,翌日去世,终年73岁。  

合道镇

  自然环境:合道乡位于环县中南部,总土地面积45.24 万亩,耕地面积6.71万亩,平均海拔1263米,年平均降雨量465毫米,年平均气温6.5℃,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068户,乡镇总人口15204人,乡镇从业人员6800人。    四通情况:有13个村通电、通邮,12村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3所,教师156人,在校学生 348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人,病床15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6373.52吨,农业总产值2212.3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07元,财政收入60.45万元。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杏子等。.  

虎洞镇

  自然环境:虎洞镇位于环县中部,总土地面积70.18 万亩,耕地面积5.69万亩,平均海拔1438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行政区划:辖1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671 户,乡镇总人口12771 人,乡镇从业人员4447人。    四通情况:有10个村通电,10个村通邮、通公路。3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0所,教师136人,在校学生 1824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12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5123.81吨,农业总产值1785.5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5元,财政收入53.65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毛井镇

  自然环境:毛井镇位于环县北部,总土地面积94.85 万亩,耕地面积7.91万亩,平均海拔1758米,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6.8℃,全年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辖1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624户,乡镇总人口17580人,乡镇从业人员7773人。    四通情况:有11个村通电,15个村通邮、通公路。4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43所,教师159 人,在校学生 356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人,病床14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6577.32吨,农业总产值2283.0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元,财政收入57.36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樊家川镇

  自然环境:樊家川乡位于环县中东部,总土地面积 53.19万亩,耕地面积4.8万亩,平均海拔1240米,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年平均气温8.5℃,全年无霜期130天。    行政区划:辖1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233户,乡镇总人口11567人,乡镇从业人员2912人。    四通情况:有4个村通电,10个村通邮,8个村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0所,教师98人,在校学生 2025人。有医院、卫生院1 所,医生5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670.52吨,农业总产值1621.1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元,财政收入82.6万元。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等。.  

车道镇

  自然环境:车道乡位于环县西部,总土地面积101.43 万亩,耕地面积9.4万亩,平均海拔1648米,年平均降雨量 370毫米,年平均气温6.5℃,全年无霜期110天。    行政区划:辖1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273户,乡镇总人口20397人,乡镇从业人员7075人。    四通情况:有5个村通电,16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56所,教师192人,在校学生 407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3人,病床12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7717.4吨,农业总产值2678.7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6元,财政收入131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天池乡

  自然环境:天池乡位于环县西南部,总土地面积33.12 万亩,耕地面积5.02万亩,平均海拔144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8.3℃,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196户,乡镇总人口10270人,乡镇从业人员3920人。    四通情况:有7个村通电,8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8所,教师87人,在校学生1819 人。有医院、卫生院1 所,医生5人,病床13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325.25吨,农业总产值1501.3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6元,财政收入65.37万元。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苹果等。.  

演武乡

  自然环境:演武乡位于环县中西部,总土地面积39.54 万亩,耕地面积6.19万亩,平均海拔1309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8.3℃,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1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571户,乡镇总人口12863人,乡镇从业人员4290人。    四通情况:有9个村通电,10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7所,教师118人,在校学生 2777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人,病床10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5677.3 吨,农业总产值1970.6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3元,财政收入85.12万元。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杏子等。.  

八珠乡

  自然环境:八珠乡位于环县东南部,总土地面积51.61 万亩,耕地面积4.92万亩,平均海拔1505米,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9.3℃,全年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辖12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686户,乡镇总人口12413人,乡镇从业人员4082人。    四通情况:有6个村通电,12个村通邮、通公路,一个村通电话、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5所,教师123人,在校学生 2335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7人,病床10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871.97吨,农业总产值1691.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15元,财政收入84.7万元。    名优特产:有黄花菜、甘草、黄酒等。.  

耿湾乡

  自然环境:耿湾乡位于环县东北部,总土地面积43.85 万亩,耕地面积4.21万亩,平均海拔1457米,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行政区划:辖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220户,乡镇总人口10618人,乡镇从业人员5428人。    四通情况:有5个村通电,9个村通邮,8个村通公路2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1所,教师89人,在校学生 1868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4人,病床4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171.46吨,农业总产值1447.9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元,财政收入39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秦团庄乡

  自然环境:秦团庄乡位于环县东北部,总土地面积 33.86万亩,耕地面积3.73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行政区划:辖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682户,乡镇总人口8253人,乡镇从业人员4256人。    四通情况:有5个村通电,8个村通邮、通公路,2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5所,教师83人,在校学生 1768人。有医院、卫生院1 所,医生5人,病床1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000.95吨,农业总产值1388.7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4元,财政收入70.2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等。.  

山城乡

  山城,在乡西部有毡山岭,绰约如仙子,故得名“仙城”,后讹传为山城。    山城乡位于环县北部、环江上游,距县城62公里,国道211线纵贯全境,是著名的山城堡战役年在地。辖11个行政村,8960人。属半农半牧乡。面积4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9万亩。气候干旱、高寒、风沙大、多灾。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无霜期110天。水源缺乏,水质咸苦。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荞麦等,兼种谷子、白黄粘糜、豌豆、洋芋等。羊、油为本乡的支柱产业。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芸芥、葵花、黄花为辅。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羊羔肉、荞面、白黄粘糜颇有名气。苦荞面不仅是当地的当家饲料,药用效能也素享盛名。    境内文物主要有:元代“仙城”遗址和明代烽火墩遗址等。.  

南湫乡

  自然环境:南湫乡位于环县北部,总土地面积60.72 万亩,耕地面积2.68万亩,平均海拔1587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1天。行政区划:辖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325户,乡镇总人口6444人,乡镇从业人员2658人。    四通情况:有3个村通电,8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1所,教师77人,在校学生 147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6人,病床20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3143.08吨,农业总产值109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20元,财政收入36.32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罗山川乡

  自然环境:罗山川乡位于环县北部,总土地面积62.94 万亩,耕地面积3.52万亩,平均海拔1703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辖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556户,乡镇总人口7803人,乡镇从业人员2416人。    四通情况:有6个村通电,8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2 所,教师78人,在校学生 155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4人,病床5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3282.88吨,农业总产值1139.52 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财政收入34.49347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小南沟乡

  自然环境:小南沟乡位于环县北部,总土地面积85.4 万亩,耕地面积5.69万亩,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1天。行政区划:辖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593户,乡镇总人口13194人,乡镇从业人员5660人。    四通情况:有6个村通电,13个村通邮、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9所,教师118人,在校学生 256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人,病床4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4733.72 吨,农业总产值1643.1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元,财政收入65.58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芦家湾乡

  芦家湾是以芦姓人家居住在一个山湾而得名。    芦家湾乡位于环县西部,距县城98公里,东与车道接壤,西南与宁夏固原县接界,北与毛井公里,耕地面积5.37万亩。    粮食主产冬小麦、春小麦、糜谷、荞麦、洋芋、豆类等;经济作物主产胡麻、葵花等。草原宽阔,适宜放牧,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大家畜饲养5600头左右,存栏4800头;养羊28000只左右,存栏20000只。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修水窖4500口,打小电进40眼,发展渗灌面积60亩。教育事业近年的新的发展,10所小学已实现“一无两有,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5.10%。.  

四合原乡

  相传清朝时,一韩姓人所生六子,分别住在六个原上,此地为老四所住而得名四合原。    四合原乡位于环县东北部,北与陕西定边县接壤,东与华池县乔川乡毗邻。辖8个行政村,5230人。面积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    农作物以荞麦、糜谷、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年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林果业以杏产品为主,有成片杏林3.67万亩;畜牧业也占有重要位置,养羊2.25万只,其中改良绒山羊占95%,饲养大家畜2300头。“桃树掌的旱烟,陇原的蒜“久负盛大名。近年来,该乡已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年出售胡麻和小粮130万公斤。    境内兴隆山是闻名省内外的道教名山,终年香火不断。逢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庙会,山上车辆往来不息,香客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毛井镇特产大全




毛井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