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镇集城区、城郊、农村三位于一体,是府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辖57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3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15183户,53286人。加上外来流入人员,总人口10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强。总面积214.62平方公里。神朔铁路、府店一级公路、府准公路、沿黄公路横穿腹地,辖区又紧临黄河,与山西省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矿产20多种,是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基地。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现有各类企业407个、集团公司7个、个体工商户1595个。镇上以"四化"(城镇现代化、郊区城镇化、企业集团化、农业生态化)为目标,以城区为依托,以天桥工业开发区和府谷新区为两翼,围绕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土地出让、政策服务等方面优惠,简化办事程序,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0.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
镇党委积极实施乡镇职能转换,实行"党委领导决策,政府贯彻执行,人大独立监督,纪检专职办案,副职包干带片,干部竞聘上岗"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同时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走出一条"小政府大服务"的新路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万人 | 214.62平方公里 | 610822100 | 719000 | 0912 | 查看 府谷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府谷镇 |
府谷镇集城区、城郊、农村三位于一体,是府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辖57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3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15183户,53286人。加上外来流入人员,总人口10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强。总面积214.62平方公里。神朔铁路、府店一级公路、府准公路、沿黄公路横穿腹地,辖区又紧临黄河,与山西省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矿产20多种,是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基地。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现有各类企业407个、集团公司7个、个体工商户1595个。镇上以"四化"(城镇现代化、郊区城镇化、企业集团化、农业生态化)为目标,以城区为依托,以天桥工业开发区和府谷新区为两翼,围绕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土地出让、政策服务等方面优惠,简化办事程序,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0.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 镇党委积极实施乡镇职能转换,实行"党委领导决策,政府贯彻执行,人大独立监督,纪检专职办案,副职包干带片,干部竞聘上岗"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同时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走出一条"小政府大服务"的新路子。. |
黄甫镇 |
黄甫镇位于府谷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处,府准公路、沿河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府河华莲黄河大桥使黄甫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东与山西省河曲县隔河相望,西邻鄂尔多斯市,北通准旗、呼和浩特市,南达太原、榆林,处于秦、晋、蒙交汇的黄金地段。黄甫是历史文化名镇,著名农民起义领袖王嘉胤就出生于本镇大宽坪村。 黄甫镇总面积138.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9191人,总耕地2.8万亩。全镇两山两川一岸,土地资源丰富。沿黄河、黄甫川、清水川岸边水足、地沃,以种植花生、西瓜、蔬菜、玉米制种为主。山梁地区以牛、羊、鸡、猪等养殖为主,盛产大明绿豆、洋芋、海红果、小米等名优土特产。 黄甫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煤、天然气膨润土、稀土、高岭土、铝矾土等矿产资源。全镇煤炭探明储量?亿吨,居全国乡镇之首位,其中西王寨煤田煤层厚、煤质优、易开发,和段寨电厂两大项目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目前,总投资49亿元的清水川煤电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建成投产,段寨电厂、西王寨煤田等大项目已列为全县的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一个全面开发的新黄甫即将展示于世人面前。 千年古镇,黄甫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还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悠久的历史文明。黄甫有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在明末清初时期是陕北与内蒙的通商要塞,经济空前繁荣,有“金黄甫”之美称。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战略枢纽地位愈加突出。建于明朝万历年的四合院、古绣楼、花木扶疏,雕栏幽雅,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全国罕见的古石塔、真武庙,古朴典雅,雄宏壮观,游人观景,香火不断;走近古塔,步入古庙就会沉浸在一种烟雾锁古庙,纸火焚古塔的奇情美景之中。王嘉胤旧居等保存完好,风貌犹存,发展旅游业极具潜力。 黄甫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交通发达,通信网络健全,投资政策优惠,融资服务优越,必将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生态秀美、人文环境最佳的现代文明城镇,是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投资乐园。 黄甫,这座千年历史古镇,正以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憧憬未来,人心思发展,创新谋发展,“建强创佳”奔小康是旋律在全体黄甫人心中是最强烈的音符。黄甫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滴水之予涌泉相报的巨大效益,欢迎和期待着海内外客商的投资开发。. |
哈镇镇 |
哈镇原名哈拉寨。位于府谷县北部,驻地在县城北部偏西65公里的清水川东岸,东南分别与古城、麻镇、清水、赵五家湾乡毗邻,西北与内蒙古准旗的羊市塔和沙圪堵镇接壤,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926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8%,其中水浇地2064亩,坝地1254亩,梯田7230亩,坡耕地为38715亩,可利用“五荒地”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39%。全镇辖1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1个居民小组,共计2932户、12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5人。哈镇山多地广,土地贫脊,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呈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11.10C,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无霜期130—160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镇。哈镇在历史上为边防重镇,1937年冬至1945年夏,东北挺进军军长马占山曾率部驻防于此,抗击日寇,扼制蒙0。哈镇地毯,历史久远,闻名遐尔。哈镇南连府谷,北通准旗、东胜、包头,系府谷县与内蒙古的公路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镇党委、镇政府不断更新观念,牢牢把握机遇,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使哈镇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庙沟门镇 |
|
新民镇 |
新民镇位于府谷县西部,有着府谷“西大门”之称,神朔铁路和府店一级公路贯穿东西。新民镇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3.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8万亩,17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有驻新机关单位14个,2686户16876人(其中流动人口5621人)。党支部26个(农村支部17个,机关支部5个,企业支部4个)共有党员430名。中学1所,完小8所。共有5个工业小区,有煤矿44个(其中国营煤矿2个),机焦厂36个,金属镁厂5个,电石厂2个,电厂1个,其它厂矿10个,各类商业网点236个;全年共生产原煤650万吨、焦粉70万吨、焦油7万吨、发电量12000千瓦小时。2005年共完成地区性产值6亿元,完成非公有制地区性产值5.8亿元,税收12563万元,上缴各类规费16000万元,实现镇级财政收入3279万元。计划生育率达96%,人口自然增长率6‰,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 新民镇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全面发展。近年来,共投资532万元对3.96公里的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和给排水管道铺设;累计投资1670万元对矿区总里程达17.2公里的四条干线公路进行了高标准的水泥硬化;投入463万元对镇属中学和新民中心小学、新尧完全小学、陈庄完全小学进行了改建、扩建;2004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教育强乡镇”,去年又通过了省上的普实验收;投资40万元新建了文化站,总面积360平方米,2003年省文化厅授予“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镇”,中央文明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镇老龄办被省老龄委授予“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
孤山镇 |
孤山镇位于县城西19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81平方公里,总人口10584人。全镇辖19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17个机关单位,28个党支部。交通便利,府店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南与孤武公路相接,西北与野大公路交汇。因省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庙著称于周围邻近县、市。 孤山镇现任-杨文慧,镇长邬晓君。该镇截至2005年底,社会生产总值已突破1.1个亿,财政收入达到138万元,乡企业生产总值达9800万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粮食总产量3000吨,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340亩,年可产新鲜蔬菜3400吨,产值达384万元,全镇羊子舍养量达到6000只左右,累计完成人工种草面积9000亩,退耕还林9300亩,荒山造林20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17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连年控制在4.5‰以内。 在党的建设方面,该镇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推行了《班子成员廉政保证金预存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二十个工作日制度》。. |
清水镇 |
清水乡位于府谷县域东北部30公里处,东与黄甫乡毗连,南与海则庙乡为邻,西与木瓜乡、赵五家湾乡相连,北与哈镇接壤,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8265亩。全乡辖15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2489户,10102人,其中农业人口9868人,留地人口8408人。 清水乡地处黄土高原,全年降雨稀少,春季多风沙,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仅在东南部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全乡经济产业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的经济作物有糜子、谷子、玉米、土豆、绿豆等。另外,还适度种植海红果果树,畜牧养殖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清水乡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连续多年榆林市、府谷县评为安全乡镇、文明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自现任领导班子于2002年上任以来,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使清水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投资上百万元的清水中学教学楼、宿舍楼修建工程和清水医院的改扩建工程相继竣工,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和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老百姓的就医条件,同时还采取措施控制药价,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 2004年开始,投资数十亿元的清水川6×30万千瓦电厂和配套项目生产600万吨煤炭的冯家塔煤矿相继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为府谷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快速、稳 定发展,并且可以吸收劳动力上千人,带动周边地区的蔬菜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餐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另一大工程清水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也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建成后可吸引大量企业落户,既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能促进府谷县的经济发展。 在清水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清水乡全体人民群众现在正在为早日进入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不久的将来,这一目标必然实现。". |
大昌汗镇 |
府谷县大昌汗乡位于距县城76公里的西北端,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是府谷县西部开发和神府矿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总面积为196.57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28人。全乡有1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2个,总支1个,机关支部4个,有党员386名。 近年来,乡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抓党建,促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工作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村各项工作,创造性地组织实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党建“668”工程,以强化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不断强化干部的学习,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的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功能,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乡党委三年为群众办了15件实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结合实际,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大昌汗乡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16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亿元,使大昌汗乡的企业由25个发展成为42个,企业产值达15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0元,分别连续三年递增达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以内,乡党委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六个好”先进党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乡镇,深化创建“五型”机关标兵单位。全乡的党建,经济和社会各项发展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生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均连续四年名列全茅。2005年乡中心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校园,乡卫生院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松宏湾林场被评为全省林业系统先进单位,乡党委再次被市委评为“六个好”先进党委。. |
古城镇 |
|
三道沟镇 |
三道沟乡位于府谷县城西部。神府煤田腹地,距府谷县城45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孤山镇、新民镇、老高川乡、庙沟门镇接壤,野大公路横穿全乡而过,东与府店一级公路相连,距离21公里,西省与道201线相连,距离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5个行政村,67个居民小组,共1597户、6606人。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全乡共有耕地面积22600亩,林草地面积25800亩。全乡共有1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5个,机关党支部3个,非公制经济组织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33人。全乡有机关单位10个,有中小学校10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共175人。 三道沟乡地下蕴藏着优质的侏罗纪煤,已探明储量近3.7亿吨,亟待开发,全乡共有煤矿24座,年可产原煤200多万吨;有机制兰炭厂30家,年产焦粉90多万吨,焦油10万多吨,有金属镁厂两家,砖瓦厂等其他厂子6家。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各类个体工商户达180多户;有装载机、大型运输车辆200多台(辆),运输业十分发达。 近年来,三道沟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人民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坚持“农业稳乡、煤炭富乡、工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注重发展以煤炭为龙头的乡镇企业,树立“你赚钱、我发展”意识,强化“服务就是投资环境”的观念,从建厂申批、土地占用、税费征收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三忻实业有限公司、开元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及山西、宁夏方面等,大批客商纷纷来我乡开矿办厂,加快了煤炭的开采转化,便得全乡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二00五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乡级财政收入完成15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80元。 在煤炭开发的带动下,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资300多万元,阳湾至市沟的通村公路正在水泥硬化,仅2005年,全乡新修公路18公里,硬化43公里;打大口井6眼,深井17眼,建人畜饮水工程6处;建设电话村4个;全乡村村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目标。目前,野大公路三道沟街道过境段的改造正在进行前期工作,35千伏变电站也在筹建设中。文教卫生取得较好成绩,乡卫生院建成市级标准化卫生院,全乡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俱全;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生升学率为90%,“两基”、“普实”工作通过上级验收。社会治安稳定,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全乡”荣誉称号;人口出生率在11%以内,实现了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乡目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几年来共造林10000多亩,种草8000亩,退耕还林4000亩,全乡实行了封山禁牧;全乡建成市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机关1个,县级文明校园2个,县级文明村1个。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三道沟乡上下认真贯彻“-”重要思想,正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
老高川镇 |
老高川乡地处府谷县的西部、神府煤田腹地,周边与本县的大昌汗乡、新民镇、三道沟乡、庙沟门镇相临,北与内蒙古伊旗羊市塔镇接壤、南与神木县店塔镇一水相连。共辖14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2345户、8834人,有乡属和县上派驻机关、事业单位15个。2005年乡财政总收入为了10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00元。 老高川乡境内交通便利。神朔铁路、府店公路、野大公路横穿而过。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投资1500余万元新修乡村公路80余公里,水泥硬化乡村公路1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按照《老高川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在5年内将实现80%的通村公路硬化目标,为全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老高川乡土地辽阔,林草丰茂。全乡总土地面积232.4平方里,其中耕地面积44845亩,占总面积的14%,林草地和宜林地28万亩。1999年以来,全乡共实施退耕还林8500亩,荒山造林20000亩,退耕还草15000亩,种沙棘30000余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为800万元。 老高川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的贮量最大,门前可开采的煤层有6米、4米、3米、2.5米四层煤,属侏罗纪煤层,具有埋藏浅、易开采、发热高、固定炭高、含硫磷低、灰份低等特点。煤炭业已成为全乡的经济支柱。石英沙、铁矿、膨润土贮量也极丰富,其中石英沙厚度达7米,质量较好,目前正待开采。 老高川乡工业企业发达。全乡共有年产3万吨以上的煤矿22座,有煤炭深加工企业37个,有金属镁厂2个、金属镁钙厂1个、硅钙厂2个、硅铁厂4个、硅锰厂1个。200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乡值企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 生物化石俗称“土龙骨”,是老高川的又一资源。老高川下藏有屡牛、羚羊、羚牛和世界罕见的“三趾”鹿等数十种古生物化石,民间古生物化石爱好者刘宝成建起了化石展览馆,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多次前来观瞻。 老高川乡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全乡共计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学校、医院、集镇、机关单位办公楼等硬件实施的兴建,使老高川整体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老高川集镇建设步伐加快,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长达一公里的主街道,第三产业为兴未艾,很多群众向集镇转移,带活全乡的经济发展,农民得到增收。. |
武家庄镇 |
府谷县辖乡。1955年设武家庄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27公里,属山地区。面积137.1平方公里,人口0.7万。辖边家寨、白家南沟、见虎焉、贾家沟、高庄子、武家庄、王家崖尧、李家庄、郝家塔、南庄、田家园则、郭家崖尧、郭家峁、园则辿、峰山、苏家山、攒头、杨塔则18个村委会。农产有糜子、谷子、豆类,特产红枣、绿豆、黑豆。. |
木瓜镇 |
府谷县辖乡。1961年建木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北偏西,距县城19公里,属山地区。面积172.4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前梁、董家沟、王家峁、南庄、芦梁、蔺家沟、尧崄坡、木瓜、铺塔、西坪、东梁、圪针畔、大柳树焉、柳沟、大圪达、台问沟、麻堰沟、常塔、阳崄、炭尧沟20个村委会。农产有糜子、谷子、马铃薯等,特产山杏。. |
田家寨镇 |
田家寨乡地处府谷县城西南55公里处,辖20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5个机关单位,22个党支部。总人口8990人,全乡总土地面积2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粮播面积4.4万亩。全乡林草地占总面积的20%,畜牧业比较发达。自然资源较丰富,郭家焉、武进则、张石畔、胡家沟等村已探明有39.5平方公里优质侏罗纪煤尚待开发;石庙梁村约有页瓦石(含煤焦油5%左右)一千万吨;武进则、王沙峁等村的铁矿石蕴藏丰富。现在全乡有煤矿2座,机制兰炭厂6个。 近年来,全乡累计打大口井9眼,水窖168个。共实施了11个自然村可解决1886人、352头大畜的人饮解困工程。实施了63个自然村的农网改造工程,全乡农网改造率达83%。全乡村村通公路。先后投资28万元拓宽硬化了新民至田家寨村17.6公里通乡公路;投资18万元完成了苏庄则、李岔15公里通村公路改造工程;投资5万元全面改造了水口至武渠13公里通村公路;投资11万元新建田家寨至王胡峁拱水桥两处。经过五年多的积极争取,完成了朱家峁至田家寨13.5公里通乡油路的规划测试工作,温家畔至苏庄则4.5公里通村公路已列入省上2006年通达工程计划。筹集资金37.8万元新建了498平方米水口完全小学一所。开通了乡政府所有地的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迅网络和有限电视传输线路,拓宽了群众的对外联络信息通道,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了碑好湾和田家寨两个行政村的扶贫重点村建设工程和乡政府所在地街道硬化工程。投资75万元的苏庄则、李岔、房塔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测设工作,2006年可全面完成。 生态环境建设日益改善,近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7875亩,退荒任务11000亩。大力发展了以黄豆为主的种植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全乡每年种植黄豆16000亩以上。截至目前,全乡共舍饲养羊6800只。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依据“十五”规划,我们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龙头,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资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依托老庄沟村煤炭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内引外联,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现有年产6万吨的煤矿2座、机焦炉13座,促进了企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的转变,进一步发展壮大了龙头企业,提高了资源的综合效益,并安排了4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