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胜镇位于宁县南区,距县城 18 公里 ,银西公路、铜眉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商贸繁荣,古谓“陇东商业重镇”,“商贾辐辏之地”。全镇共辖 17 个村, 118 个村民小组, 9119 户, 41790 人,土地面积 106.37 平方公里,耕地 67284 亩。镇区面积 2.53 平方公里,个体工商户 876 家。 1999 年被省政府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2003 年被列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4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1.77 亿元,财政收入 280 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958 元,人均产粮 395 公斤 。全镇农业生产以粮为主,特色产业有早胜牛和早胜曹杏,两大特产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开发、城镇建设和招商引资、企业建办,先后建办起早胜牛规模养殖场 6 个,养殖示范小区 1 处,全镇现有牛存栏 7300 多头,年出栏 4500 多头;现有曹杏园面积 6590 多亩,建办小型果品加工厂 24 家;建成万达建材总厂、绿鑫草业公司等 8 户企业。镇区交通方便,通讯设施齐全,街道宽畅,环境舒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开发潜力较大,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
自然环境:早胜镇位于县城以南18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土地面积16.15万亩,耕地面积6.49万亩。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均气温9℃,全年无霜期161天。平均海拔1221米。
行政区划:辖1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382户,乡镇总人口42815人,乡镇从业人员21410人。
六通情况: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9个村通公路,1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8所,有教师510人,在校学生998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有医生36人,病床19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86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850公顷,粮食总产量148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58元;财政收入93万元,财政支出180万元。
名优特产:早胜牛、早胜曹杏。.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18万人 | 106.37平方公里 | 621026102 | 745000 | 0934 | 查看 早胜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中兴社区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中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曹家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曹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李家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李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北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南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尚家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尚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寺底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寺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庄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大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屯庄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屯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清华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清华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郭铺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郭铺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院子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院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
樊村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樊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庄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南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头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西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迂村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迂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谭腊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谭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街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南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街村 | ·宁县旅游·宁县特产·宁县十大特产·宁县十景·宁县名人·宁县 | 0 |
---- |
查看 北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新宁镇 |
新宁镇地处宁县中心位置,是县城所在地。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三水交汇”流经全境,国省道、铜眉公路、银西公路穿境而过,地形比较复杂,境内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相对较差。 【基本情况】全镇共辖16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社区,7个镇直机关单位,9000多户,4100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户,19286人;非农业人口5000户,21000人。总面积102.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宜林荒山面积4.5万亩,绿化面积达到78.3%。人均纯收入达到3374元。全镇共有党总支4个,党支部33个,有党员766名,其中今年新发展党员23名。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开展经常,效果明显,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 【经济社会】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整合壮大产业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走出了适合新宁发展的路子。逐步形成了西片苹果、南片草畜、川区蔬菜、九龙金枣、城区商流的发展模式。建成了1.1万亩优质苹果基地、1.28万亩九龙金枣基地和2600亩的设施化蔬菜基地,劳务输出6800多人,2006年新宁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红枣之乡”,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镇。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努力,经济、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人居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整体效应不断显现。全镇16个村和部分村民小组修通了砂石路,总里程达到240多公里,新修农宅点8处286户,农电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75.6%,电话入户率71%。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
平子镇 |
平子镇地处宁县南部,铜湄公路沿线,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675亩。 【基本情况】现有18个村,134个村民小组,8363户, 37319人,驻镇机关25个。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31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元。 【经济社会】近年来,平子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平子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商贸强镇、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持 “做大产业、做优环境、攻坚破难、率先发展”的工作思坚路,按照“抓落实、干到位”的工作要求,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成为宁县的“产业大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先后完成了平子村市级新农村建设、巩家村县级新农村建设、北堡和老庄整村推进项目工作,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吕村、半坡、蒋邑、老庄等10个居民示范点370户。实施全镇路网建设,铺设村庄砂石路135公里,吕村、蒋邑、仙灵三村柏油罩面15公里, 18个村全部实现了砂石路,30%村实现了柏油路。镇政府、学校、派出所、卫生院、电管站、国税所等机关建设全面完成。新建平子、吕村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及12个村级卫生所。实施自来水畅通工程,全镇90%的农户用上了安全水。 ——产业布局初步形成。我们坚持“产业带动、规模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东北果、西南草、全镇牛”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共栽植苹果7320亩,相继建成惠堡、平子、蒋邑、程家、巩家、仙灵、吕村等7个示范村。逐年扩大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优化产业布局种植紫花苜蓿10250亩,巩固5个养牛重点村,牛存栏达到5170头。大力推广地膜双垄沟种植技术,年均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11300亩。发挥草业协会、果业协会和产业大户的带动作用,采取转包、反租倒包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流转土地3650亩。积极配合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活动,年均劳务输转9500人次,劳务收入3500万元。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以建设宁县商贸流通第一镇为目标,年均投资千万元以上,实施小城镇建设整体推进项目。先后实施了聚圆商城、文化广场、南北环新街开发等重点工程。一是建成了占地1.45万平方米的聚圆商城;二是投资1800万元建成平子文化商贸广场,完成村部、商住楼、市场和文化广场建设。三是完成了整街亮化、美化、绿化,安装灯具146盏、监控设备3套。新开南环新街2000米,新建超市一处。四是新建平子一五组、六七组、七八组三个居民小区和聚圆小区四栋居民住宅楼建设工程。五是投资238万元完成了平子街区排水排污,使群众期盼百年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我镇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先后完成宁县五中教学楼、科技楼、平子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积极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参保率达到95.53%以上。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优化服务为重点,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全镇人口出生率和计生率均控制在指标以内。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年均保障800户以上,发放各类保障及救灾救济资金300万元以上。及时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年均发放农资综合补贴270万元,家电下乡补贴50万元,车辆补贴20万元。累计投资500万元,改造600户,有效改善了农村特困群众的住房条件。 开放和谐的平子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前来这片投资兴业,携手共图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
早胜镇 |
早胜镇位于宁县南区,距县城 18 公里 ,银西公路、铜眉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商贸繁荣,古谓“陇东商业重镇”,“商贾辐辏之地”。全镇共辖 17 个村, 118 个村民小组, 9119 户, 41790 人,土地面积 106.37 平方公里,耕地 67284 亩。镇区面积 2.53 平方公里,个体工商户 876 家。 1999 年被省政府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2003 年被列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4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1.77 亿元,财政收入 280 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958 元,人均产粮 395 公斤 。全镇农业生产以粮为主,特色产业有早胜牛和早胜曹杏,两大特产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开发、城镇建设和招商引资、企业建办,先后建办起早胜牛规模养殖场 6 个,养殖示范小区 1 处,全镇现有牛存栏 7300 多头,年出栏 4500 多头;现有曹杏园面积 6590 多亩,建办小型果品加工厂 24 家;建成万达建材总厂、绿鑫草业公司等 8 户企业。镇区交通方便,通讯设施齐全,街道宽畅,环境舒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开发潜力较大,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 自然环境:早胜镇位于县城以南18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土地面积16.15万亩,耕地面积6.49万亩。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均气温9℃,全年无霜期161天。平均海拔1221米。 行政区划:辖1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382户,乡镇总人口42815人,乡镇从业人员21410人。 六通情况: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9个村通公路,1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8所,有教师510人,在校学生998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有医生36人,病床19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86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850公顷,粮食总产量148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58元;财政收入93万元,财政支出180万元。 名优特产:早胜牛、早胜曹杏。. |
长庆桥镇 |
长庆桥镇位于宁县西南部,隔河与陕西省毗邻。全镇辖 5 个 行政村, 27 个村民小组, 1891 户, 8450 人。镇区有机关、企事业单位 58 个,城镇人口 6100 人,占总人口的 40% 。 全镇总土地面积 25 平方公里,耕地 1.1 万亩。镇区地势平坦,川道开阔,灌溉条件优越,泾河流经全境;电力供应充足 , 庆阳市 110KV 变电站与西北电网并接; 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开发前景广阔; 全镇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陕甘两省交通咽喉,为出入庆阳市的门户。 近年来,全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2004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78 亿元 ,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3100 万元 , 实现财政收入 86.6 万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 1761 元。 长庆桥镇,新兴的工业小城镇,正在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阔步前进。 自然环境:长庆桥镇位于庆阳市的最南端,总土地面积4.1万亩,耕地面积1.1万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9°C,全年无霜期160天。平均海拔1170米。 行政区划:辖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930户,乡镇总人口9550人,乡镇从业人员7033人。 六通情况:5个村全部通电、通邮,3个村通电话,通公路,1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7所,教师68人,在校学生1626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1人,病床12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17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50公顷,粮食总产量145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元;财政收入40万元,财政支出120万元。. |
和盛镇 |
和盛镇位于吴凤公路沿线,是董志塬重要集镇,交通信息便捷,自然条件优越。现辖 19 个村委会, 171 个村民小组, 37350 口人,耕地 7.14 万亩。镇内电力资源充裕,拥有年发电量 130 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1 处, 矿产资源丰富,是西峰油田的一部分,瓜菜、苹果、规模养殖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有各类企业 40 多家。市场繁荣,商贸发达,是宁县西区文化、商贸中心。该镇已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乡镇”称号。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546 元。 自然环境:和盛镇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南端,总土地面积19.9万亩,耕地面积7.1万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9℃,全年无霜期160天。平均海拔1170米。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120户,乡镇总人口37602人,乡镇从业人员18802人。 六通情况:1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17个村通电话,10个村通公路,6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47所,在校学生8850人,教师36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5人,病床5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92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041公顷,粮食总产量1481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822元;财政收入110万元,财政支出2110万元。. |
湘乐镇 |
湘乐镇位于宁县东部,现辖 16 个村委会, 105 个村民小组, 23321 口人,土地面积 146 平方公里。该镇是宁县东区中心集镇,粮油、蔬菜、林果业是该乡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有马尾纱厂、于家酒厂、砖瓦厂等。民间艺术有石雕、刺绣、剪纸等。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669 元。 自然环境:湘乐镇位于宁县东部子午岭边沿,总土地面积23.3万亩,耕地面积5.55万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64天。平均海拔1250米。 行政区划:辖1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340户,乡镇总人口24020人,乡镇从业人员12015人。 六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12个村通电话,4个村通公路,1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1所,教师174人,在校学生197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34人,病床3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21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210公顷,粮食总产量1174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69元;财政收入75万元,财政支出1802万元。 名优特产:纯高梁酒、杂粮酒,土特产有核桃、大枣、花椒、西甜瓜。. |
新庄镇 |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现辖 17 个村委会, 101 个村民小组, 10566 口人,土地面积 67.69 平方公里,耕地 4.24 万亩。果业生产、规模养牛是该乡的两大支柱产业,也是宁县西瓜、线椒的主要产地之一。目前已建成优质果园 2.18 万亩,其中店头赵村人均果园 1.97 亩,在养牛大户李守业的带动下,全乡养牛规模户发展到 156 户。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816 元。 自然环境:新庄镇地处董志塬南端,总土地面积10.15万亩,耕地面积4.22万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8.7℃,全年无霜期160天。平均海拔1170米。 行政区划:辖1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895户,乡镇总人口20832人,乡镇从业人员10752人。 六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7个村通电话,4个村通公路、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1所,在校学生4210人,教师210人,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1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95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730公顷,粮食总产量808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15元;财政收入62万元,财政支出1320万元。 名优特产:苹果、线辣、西瓜等。. |
盘克镇 |
盘克镇位于宁县东部,东倚子午岭,辖 20 个村委会, 213 个村民小组, 41972 口人,土地面积 418 平方公里,耕地 8.1 万亩。该镇是我县东区的重要商贸集镇,也是养殖大镇,目前全镇肉牛存栏 7861 头。盛产柴胡、远志、知母等中药材。罗山府林场、盘克林场山青林密,白吉坡水库库区风景秀美,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415 元。 自然环境:盘克镇地处位于宁县东部,总土地面积27.64万亩,耕地面积5.78万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64天。平均海拔1250米。 行政区划:辖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300户,乡镇总人口27840人,乡镇从业人员13920人。 六通情况:13个村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1个村通公路、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7所,有教师170人,在校学生441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30人,病床2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13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735公顷,粮食总产量73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元;财政收入74万元,财政支出1120万元。 名优特产:苹果、花椒、山杏、中药材、黄花菜、白瓜籽等。. |
中村镇 |
中村乡位于宁县南部,银西、早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现辖 22 个村委会, 154 个村民小组, 39710 口人,土地面积 154.6 平方公里。该乡农业资源丰富,经济条件优越,是一个以烤烟、黄豆、瓜菜、畜牧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业近年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有庆阳市旅游景点、省级保护文物政平唐塔、张氏书房,年参观者上万人。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567 元。. |
焦村镇 |
焦村乡位于宁县以西15公里处,东接新宁镇,南靠和盛镇,西、北与西峰区接壤。 【基本情况】全乡共辖30个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农户10577户,46296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5500人,城镇人口776人。总土地面积183.4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1656亩,人均1.97亩,其中塬地占88%,山川地占12%。全乡共有党支部37个,党员1288人。 【经济社会】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的思想,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充分调动投资商和企业增资扩建的积极性,上争国投,下启民资,整合利用各类资金共8480万元,先后拓宽整修砂石硬化道路17条78.9公里,柏油硬化道路7条26.7公里;逐年实施了街区中片、张斜南片、西沟北片和樊浩东片集中供水点建设工程,开挖埋设供水管道126.8公里,彻底解决了全乡塬面29个村4.6万多口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农电网二期改造19个村3.1万多户,农村用电设施建设走在全县的前列;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着力实施了焦村街区排污排洪和扩容改造工程,新建商贸楼8幢360间,临街商铺124间;先后开工建设西沟、西李、任村、玉村、岭头、周郭、森王小康农宅示范点7处415户,其中任村率先拉开了村级2栋6层96户住宅楼建设;紧密配合实施了庆咸输油管线、兰郑长输油管线、西长凤高速公路、宁正长二级公路等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4个。为全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以任村民生、西李富民、西沟惠农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续建为突破口,以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带流转延伸为重点,充分发挥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全乡累计流转土地8306亩。特别是成立了全省首家以土地入股的任村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次被国家、省、市主要媒体报道,先后接待各级观摩检查120多次,为现阶段下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引导加快了全乡农村改革的步伐。 示范推广地膜双垄沟种植新技术,积极组织劳力、调动机械投放地膜,通过春秋两季顶凌覆膜,保墒情,缓旱情,尽最大努力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先后建成街上、周郭、岭头等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千亩示范点5个,抗旱增收和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乡村两级紧抓环境卫生整治不放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严格督办,对乡村道路、两个街区、两个路口、农户庄前屋后等重点地段,进行集中整治与经常保洁相结合,清理和处置各类垃圾3200余吨,动用各类车辆280多台次,先后成立环卫队9个,聘用专兼职环卫人员61人,累计购置垃圾清运车7辆,垃圾仓600多个,建成垃圾填埋场21处,布设田间垃圾收集箱15个。落实了专人监管、分片包干、常天保洁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近两年,投资220万元实施了街区排污排洪和扩容改造工程,做到硬化、亮化、绿化一次到位,配备了环卫设施,彻底扭转了街区落后面貌,受到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有力地提升了焦村对外的整体形象。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乡党委、政府以“文明法治、稳定和谐”为主题,着力抓了计划生育、民政救济、民主法治、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工作,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快了和谐平安焦村建设步伐。 |
米桥镇 |
米桥乡地处宁县东部,现辖 17 个村委会, 98 个村民小组, 25038 口人,土地面积 97.2 平方公里,耕地 3.82 万亩。 该乡烤烟、黄花菜、畜禽养殖等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是庆阳香包刺绣产业的主要基地,涌现出了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巩娥子、“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白彩霞为代表的一大批香包制作和刺绣高手。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546 元。. |
良平镇 |
良平乡位于宁县东南部的早胜塬腹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全县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距县城28公里,铜鹛公路穿境而过。辖13个行政村,27992人,总面积72.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7万亩。 该乡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苹果、曹杏产业在泥阳公司的带动下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长远项目。早胜牛产业在殷咀村、赵家村两个专业村和正运五百头养殖场的带动下发展迅猛。生猪远销全国各地,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稳定项目。情缘酒业、泥阳公司不断壮大。药材、黄花菜等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所有这些必将极大地推进良平小康建设进程。. |
太昌镇 |
太昌乡位于宁县西南部,吴凤公路沿线,现辖 11 个行政村, 75 个村民小组, 15929 口人,耕地 2.49 万亩。该乡是陇上革命先驱、宁县第一个党支部创建者王孝锡的故乡。所产苹果、核桃、花椒比较有名,以建筑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年均收入 300 多万元。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春荣镇 |
春荣乡位于宁县东部,现辖19个村委会,151个村民小组,48877口人,土地面积227平方公里。该乡是全县西瓜、肉牛、白瓜籽的重要产地,年均种植西瓜4000亩,发展养牛专业户1328户,牛存栏8595万头。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11元。. |
南义乡 |
南义乡位于宁县中部,国道 211 线纵贯全境。全乡共辖 11 个村, 55 个村民小组, 4660 户 20156 口人,总耕地面积 47310 亩,其中山地面积 16757 亩。全乡地形山、川、塬兼有,年平均降水量 800 毫米 左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高原气候。 200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0 元。 南义,原名“南义井”。传说周先祖往庆阳途中,路经此地,人马甚渴,适遇一水井,用之不竭,解决了行军之难,因此赞此井为“义井”,又因引井地处庆阳之南,故称“南义井”,后人简称为“南义”。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实现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为总目标,以“强化基础、项目带动、产业兴乡”为重点,不断的振兴农村经济,繁荣乡村文化生活,增加投入,使全乡“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全乡形成了以草畜、林果、瓜菜、烤烟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 2001 年以来,先后投资 600 多万元,建成了南义马户砖厂、南义肉牛育肥场、南义果品包装材料厂、宁县滋阳乳品厂等八户重点企业;投资 300 多万元,扩建、改建了南义街道,新修开通川口至湘乐方寨盘山道路 3 公里 ,扩建维修了南焦公路、南寨公路,完成东川村庄主干道整修铺砂 10 公里 ,屯庄村主干道整修铺砂 3 公里 。目前,全乡乡村道路总长度为 46 公里 ,其中柏油公路 13 公里 ,砂石路面 45 公里 。全乡村村通车,通邮,通电话。全乡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投资 40 多万元,先后扩建了乡卫生院,新建成了乡文化站,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南义盛产核桃、苹果、桃、梨、枣、西瓜等多种农副产品,其中南义常庄的核桃、马户梁川的西瓜等都弛名市内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和称赞。. |
瓦斜乡 |
瓦斜乡位于宁县西北部,距宁县县城17公里,宁文公路穿境而过,面积69平方公里,东以马莲河为界与南义乡和合水县吉岘乡接壤,南与新宁镇、焦村乡交界,西北与西峰区什社乡为邻。全乡共辖8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3079户,总人口12973人,2004年人均纯收入1339元。 据有关资料,瓦斜乡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瓦斜人民在古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一代代成长起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了现代物质文明和古文化的接轨。. |
金村乡 |
金村乡位于宁县东部,子午岭西麓,现辖 8 个村委会, 53 个村民小组, 8280 口人,土地面积 154 平方公里,耕地 1.7 万亩。该乡产羊肚菌、黑木耳、猪岑天然名贵药材,是宁县优质荏、小杂粮的重要生产基地,有昭君出塞进住过的绣花楼古居,原新宁县政府梁掌旧址,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217 元。. |
九岘乡 |
九岘乡位于子午岭山麓,现辖 8 个村委会, 54 个村民小组, 10159 口人,土地面积 108 平方公里,耕地 2.07 万亩。 该乡是一个以畜牧、林果、油料生产为主的农业乡,目前大家畜存栏 5750 头,羊 2.1 万只,养殖规模户达 75 户,年均种植油料作物 5000 亩以上。生态资源丰富,盛产天然羊肚菌、老虎姜等,有红色爱国教育基地西洼战役烈士陵园,是旅游避暑的好处所。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195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