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安康市 >> 汉滨区 >> 关家镇

关家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关家镇谷歌卫星地图)


关家镇简介

  汉滨区关家镇位于安康城区以东,东北、南两面与旬阳、平利县接壤,东西北三面与本市坝河乡、张滩镇、石梯乡毗邻。全乡面积94平方公里,辖10村,1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7万人。
   该乡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张坎、古关公路穿境而过,磨沟河、梁家河横穿全境。
   关家乡气候宜人,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特产众多。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石灰石等,其中重晶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全乡森林面积15万亩,为发展种养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桑、烟、姜、木耳、天麻等林特产品在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近几年,关家乡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了蚕桑、黄姜、畜牧养殖,矿产开采和中药材生产五大支柱产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77万人 94平方公里 610902123 725000 0915 查看 关家镇谷歌卫星地图

关家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关家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老城街道

  老城街道位于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下辖:   610902001001 111 金川社区   610902001002 111 石堤社区   610902001003 111 西大街社区   610902001004 111 培新街社区   610902001005 111 兴安路社区   610902001006 111 安悦街社区   610902001007 111 大北街社区   610902001008 111 五星街社区   610902001009 111 东关社区   610902001010 111 南正街社区   610902001011 111 鼓楼社区   610902001012 111 兴安社区   

新城街道

    新城街道办事处地处安康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南依文武山、北衔汉水,总面积39.9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驻中、省、市、区单位228家,总人口15.6万人。全办共有党支部(总支)61个,党员1834名。机关内设34个站、所、办,在职干部职工299人。建办以来,办党委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三年被市(地)、区委评为“六个好先进党委”,1997年办党委被省委授予“小康乡镇先进党委”。办事处发展乡镇企业、计划生育等项工作受上级表彰达60余次,先后被评为“防治非典先进集体”、“抗洪抢险先进集体”,被命名为“小康办事处”、“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乡镇”、“科技进步先进乡镇”、“教育强办”。办事处机关先后被评为市、区级“文明机关”。办事处连续五年,在全区目标考评中名列前茅。   

江北街道

  江北街道位于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下辖:   610902003001 111 临江社区   610902003002 111 张沟桥社区   610902003003 121 东站社区   610902003004 111 西站社区   610902003005 111 前张岭社区   610902003006 111 后张岭社区   610902003007 111 张岭社区   610902003008 121 沙石厂社区   610902003200 112 长征村   610902003201 112 中渡村   610902003202 111 晏台村   610902003203 112 寇家沟村   610902003204 112 张岭村   610902003205 112 刘家沟村   610902003206 112 李家嘴村   610902003207 112 新义村   610902003208 112 水田沟村   610902003209 112 朱家湾村   610902003210 112 柳林子村   610902003211 112 双泉村   610902003212 112 青峰村   

建民街道

  建民街道位于安康城区西北7公里处,与城区隔汉江相望,阳安铁路、襄渝铁路,316国道穿梭而过。月河、傅家河在境内纵横,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位于该镇,是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镇面积57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225个村民小组,4.1万人。    全镇村村通路,50%的乡村道路实现了硬化;程控电话50%以上入户率,移动电话覆盖全镇;全镇低压电线路改造全部结束。新建农贸市场一个。    建民镇依托自身的优势和离城市近的特点,将全镇划分为城郊型农业发展区,工贸发展区和多种经营开发区。在浅山丘陵地带发展以桑、茶、果、林为主的多种经营,已逐步形成柑橘、蜜桃、黄姜、小杂果等6个千亩林特基地。    大力发展非公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全镇基本形成了建材、冶金、化工、造纸、运输、食品加工为龙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商、贮运加工一条龙的企业发展格局,全镇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17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值过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全镇工农业生产的半壁江山。.  

关庙镇

  关庙镇位于汉江北岸,南与安康城隔江相望,北连共进乡,东与早阳乡毗邻,西与江北办事处接壤。全镇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辖40个村、2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万人。境内有安康铁路分局、水电三局、火车站、货运编组站等大中型企业,有八个农贸市场。    关庙镇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镇内有安康火车站,襄渝、阳安、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交汇,316国道、安旬公路横贯全镇。发达的交通网络,北可入秦,西可入川,东可进鄂,是连接武汉、西安、成都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随着安康中等城市骨架的拉大,关庙镇的17个村被划为市区,成为安康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黄姜已成为全镇随农启工的轴心产业,瓜果、蔬菜、畜牧已形成规模。以重晶石、毒重石为主的矿产加工企业也初具规模。    全镇矿产资源丰富,仅探明的就有十几个品种,其中重晶石储量为50万吨,品位高,品质好。石灰石储量达100万吨,近几年,以沙石料开采和水泥预制构件为主的建材企业成为全镇工业支柱。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悄然崛起。    该镇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即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实施小区开发,内引外联,盘活资源存量;以加工业、运输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业以及城郊型农业为主导,走外向型、科技开发型的经济发展路子。他们正努力把关庙镇建设在为一座功能齐全,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具有时代风貌的安康东大门。.  

张滩镇

  张滩镇地处安康城东郊,辖16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6748户,2.8万人,总面积51平方公里。    自古以来,这里就有南接新城,北连关庙的“舟楫之便”。316国道与镇内的张青、张坝两条乡级公路相连。襄渝线、阳安线、西康线、在建的西康高速公路均与汉江关庙大桥相连,境内还有停泊机动船码头3个。形成了全镇公路、水路、铁路“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该镇土肥水甘,物产丰富。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农副产品十分丰富,历来是麦浪滚滚,稻谷飘香的富庶粮仓。主产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猪、牛、羊、禽蛋。其中,蔬菜在安康市场二分天下,肉禽蛋产品约占安康市场的30%,是安康农副产品半边天。也是市、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该镇基础设施好,电力充足,水资源丰富,有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两条,近百口堰塘,千余口水窑,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镇。近几年张滩镇依靠资源优势,发挥城郊农业的特色,着力走“兴商富镇”之路,围绕“菜、畜、姜、桑”优势产业,狠抓技术引进,科技投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瀛湖镇

  瀛湖镇位于安康城区西南14公里处,东与吉河镇接壤,南与岚皋县相连,西与南溪乡毗邻,北连五里、建民两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有耕地1.5万余亩,其中水田近3000亩,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9个村民小组、1.8万人,为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境内石灰石、石英石、砂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瀛湖镇内交通方便,襄渝铁路横贯东西,安岚公路纵贯南北。全镇村村通路通电,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镇所有村组。安康水电站雄踞镇内。    电站的落成造就了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瀛湖。湖内水面宽阔,仅瀛湖镇水域就达25平方公里。岛屿星罗棋布,沿江村组镶嵌于瀛湖周边。特别是翠屏、金螺两岛旅游景点的陆续开放,以及始建于公元665年气势恢宏的白云寺耸立于坝首南坡天柱山巅,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炊烟袅袅,山水一色,来往游客,流连忘返,是荡舟消暑和度假的胜地,随着瀛湖风景区的进一步开放开发,全镇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瀛湖主产富晒茶、瀛湖金橘、蚕桑生产是主导产业之一,全镇的漆、麻、耳、倍和畜牧业都在迅速发展。    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区位,奠定了旅游经济的基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高标准旅游“农家乐”接待点22个,组建3个水上客运公司,成立了瀛湖0,不断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五里镇

  五里镇位于汉滨区中西部,东以傅家河为界,南与吉河接壤,西与大同镇相连,北与花园、富强两乡相接,面积70.5平方公里,辖38个村、1个居委会,319个村民小组,11641户,4.4万人。    五里镇地处汉江北岸,316国道与阳安铁路横贯东西,镇村道路成网,安康飞机场座落在镇内,形成立体交通网络。通讯便捷,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装机2000多部,移动信号覆盖全镇。镇政府驻地五里铺街,是集商贸流通于一体的发达镇,素有“西路坝子”、“西去长安第一镇”美名,现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五里镇川道、浅山、丘陵兼有,海拔179——789米,粮食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甘蔗、红薯、棉花、烤烟、黄姜等,多种经营有肚倍、木耳、香菇、柑橘、板栗、摩芋、油桐。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有万亩蚕桑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因砂金储量大、品位高而闻名。还有石英矿30万吨,石灰石5000万吨,五氧化二钡等,品位高、品质好。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产销两旺。近几年,依托五里靠近城市优势,发展近郊农业,发展菜篮子、果园子、鱼塘子、鸡笼子等郊区经济,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增加收入。    境内月河南岸有闻名的鲤鱼山、杨师殿、白马石等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境外数万游客前来观光。.  

大同镇

  大同镇位于安康城区以西20公里处,西连恒口镇,东接五里镇,南与香山乡交界,北与富强乡、运溪乡连壤。辖46个行政村,28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耕地3.4万亩,其中水浇地1.8万亩。    大同镇历史悠久,地处安康“西路坝子”要冲地带,南有凤凰山,北有牛山作屏,中有清澈的月河。阳安铁路从北贯通,安恒公路从中穿越,交通十分方便。集镇年代久远,经数百年发展,现有大小街道4条。镇内居住人口逾万人,日人口流量达1.2万人,每日商0易额4万元以上,是农副产品丰富、工商贸易较发达的小型城镇。    大同镇是汉滨粮油生产的生产地,恒惠、月惠两渠道贯东西、发达的水利为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占据全镇经济的主要部分。主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近年来,全镇调整产业结构,以农民增收,财政增效为目标,围绕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发展蚕桑、香茹、黄姜、畜禽、水果五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大同镇是316国道沿线最长的镇,全镇有40%村分布于5公里的公路两边。大同依托此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全镇私营、个体经济达1200余户,主要以建筑、建材、商贸流通、家具、食品加工、种养殖为主,第三产业总收入占国民生产值的一半以上。其中家具、工艺品远销省内外。.  

恒口镇

  恒口镇位于汉滨区西部,是连接紫阳、汉阴、汉滨三县(区)的交通枢纽和“西路”商贸文化中心,距安康市区27公里。辖6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38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自古贸易繁荣,商贾云集,是有名的陕南重镇。境内东有恒河、南有月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拔280米。    恒口镇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近几年全镇大力发展镇域特色经济,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全面实施“小城镇、大社会”的战略。“突出三个点”,即在镇东、镇西建设两处具有窗口性标志的人文景点,在镇中心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城市品味、迎接八方来客的大客厅——惠群广场;“建设六条街”,即综合开发中心大街、商贸街、新兴小康示范大街、广场南街、老街和果品批发街;“四个特色区”即商贸文化区、省级乡镇企业小区、旅游开发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带动一个面”,即通过小城镇建设和综合开发,促进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吉河镇

  吉河镇位于汉滨区西南部,汉江南岸,东临城区,南接田坝乡,西临瀛湖镇,北与建民镇隔江相望,距安康市区五公里。辖21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1.7万人,总面积为79.7平方公里。有耕地1.8万亩,林地1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低浅山区。    吉河经济作物以油菜、蚕桑、板栗、茶叶、油桐籽为主,是汉滨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板栗产量约30万公斤,在全区占重要位置,运销全国各地,是市板栗示范基地镇。另有中药材40多种,已探明矿产6种,其中石灰石总量达130万多吨,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境内气候温和,林木茂密,峰峦峻秀,碧水潺潺,一派南国山水风光。白家沟水库旅游工程已建成,翠竹湖工程正在施工,加之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是人们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之胜地。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加紧实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已实现。    吉河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目前林业苗木、大棚蔬菜、蚕桑、板栗、黄姜、畜牧、旅游等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基地。.  

流水镇

流水镇流水镇流水镇流水镇流水镇  流水镇地处汉江中游,瀛湖上游,是安康水电站重点移民乡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52个村民小组、1.6万人,耕地面积1.65万亩,水浇地3000余亩。    流水镇集镇占地202亩,总投资527万元,历史上曾是汉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码头,南入巴蜀,西行长安的交通要道。原镇址已淹没在水下,移民迁建的新集镇,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成为方圆数百里,连接川、陕周边县乡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集市贸易十分活跃。    近年来,该镇在省、市、区的正确领导和移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镇内交通四通八达,襄渝铁路横跨辖区,公路网状分布,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镇,市区移民局投资560多万元建起的流水河大桥和库区公路已通车。    流水镇资源丰富山水秀美,人文景点密布,是瀛湖景区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安康电站37万亩库区水面,流水镇占近10万亩,周围山峦起伏,其山乡野趣与平湖风光兼备,湖光山色,壮丽秀美,全镇万亩板栗园、万亩菜园、万亩橘柑园,依山傍水。水面港湾叉道迂回曲折,既有北方山水的壮美,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境内旅游点主要有:闻名省内外的祖师殿,清朝光绪时期的将军墓(墓中人为清朝“武功将军”名吴华林),以及“何仙姑”庙等名胜古迹供游客观光。境内有乾隆年间为朝廷贡品,清香四溢的流水炒青茶;早熟无核甘甜无比的蜜橘;鲜嫩肥美的汉江淡水鱼等特产,每年吸引着境内外数万游客前来流水观光旅游。    全镇结合实际,抓库区开发、旅游开发、庭院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库区周边绿色林带正在建设中。    全镇多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旅游业突飞猛进,流水人民正努力把流水镇建成为富甲一方的人间仙境。.  

大竹园镇

  大竹园镇位于汉滨区西南部,总面积46.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    境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属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景色迷人。蒿坪河水清澈潺潺,绵延百里与省内最大人工湖 ——瀛湖相通,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    大竹园镇有乡镇公路与省道恒紫公路连通,襄渝铁路横贯大竹园镇。    全镇耕地面积1.3万余亩,水资源丰富,煤炭储量约9000万吨,开采年限可达百年以上。茶、桑是该镇的主导产业,银峰茶在清朝曾作为贡品茶而名扬天下。全镇现在茶园`3800亩,年产茶叶30万公斤,产值280万元,桑园5900亩,蚕茧产值100万元,全镇植被覆盖率达56%,各类林特产品资源有350余种。其中可做工业原料的主要有蚕茧、生漆、肚倍、猪鬃、茶叶、柑橘、板栗、木耳、香菇、黄花等土特产品和黄姜、天麻、僵蚕等中药材。.  

洪山镇

  洪山镇位于汉滨区西南方,凤凰山下,由原洪山镇和瓦仓乡合并,因洪家山而得名。该镇东依流水镇,南接紫阳县,西北连石转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1.5万人。    洪山地处山区,北高南狭中间低。恒紫公路、洪石公路贯穿境中。境内产蚕桑、茶叶、石碳、木耳、富晒香椿、富晒水稻等富晒系列产品。    洪山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近年来,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科技农业发展,由单一农业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富晒香米、豆类、食品、茶叶、板栗、魔芋、花椒已成为洪山的特色产品;桑蚕、畜牧已成为洪山主导产业;康晒矿泉水、大运牌豆腐乳等豆类食品是洪山特色产品。.  

茨沟镇

  茨沟镇地处汉滨区北部山区,傅家河中游。与旬阳县,本区沙坝、东镇、前进、谭坝等乡镇毗邻。全镇面积12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96个村民小组,1.45万人。    境内有横贯南北的五(里)东(镇)公路,村级公路30余公里,程控电话开通,基本实现村村通电。    该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除粮食外,主要有烧烟、魔芋、黄姜、板栗、杜仲、食用菌和畜禽等产品,其中烟叶品质仅次于云烟而高于贵烟。主要矿产有重晶石、大理石和铀、铜、铁、铅、锌等,其中铀矿已被国家封存。    为了实现茨沟镇经济的发展,镇政府在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基础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兴黄姜、烤烟、蚕桑、畜牧等主导产业,多种经营生产发展较快。.  

大河镇

  大河镇地处秦岭南麓,恒河中游,汉滨区北部,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8个村民小组,2.17万人。总面积193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恒叶路、北环路、大流路穿镇而过,全镇有80%的村修通了公路,交通方便。集镇的供电系统和通往各村的高低压线全部架通,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程控电话、有线电话进入千家万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境内石英砂矿储藏量大,品位高,关坪砂金矿黄金储量380公斤。洞沟石灰石储量也较大,等待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开采。    分布在大河两岸的溪流纵横交错,水源充沛,山势奇特,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人民勤朴,民风淳厚。    大河镇是汉滨区四大古镇之一,农、工、商、贸发展进展迅速,是北山主要的商贸集散地。蚕桑是大河镇的主要产业,现有桑园面积13万亩,年发种量超过1万张,产茧70万余斤。近年来,以茧桑为龙头的“六大基地、四大产业”蓬勃兴起,黄姜、药材、天麻、板栗、魔芋、畜牧等六大基地初见规模,食用菌、建材、矿产、服务业为主的四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沈坝镇

  沈坝镇位于汉滨区西北部,东北部与大河镇为邻,南、西部与汉阴县接壤,北依中原镇,总面积11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余亩,人均耕地1.45亩,海拔415—1400米,辖20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3451户,12666人。    该镇产业以农林为主,属中高山农、林业区。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近几年,以蚕桑,黄姜为主的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现在桑园面积8000余亩,年养蚕700多张,人均1.5张;新发展黄姜3000亩。镇中心地段有集贸市场,居住人口已近3000人,根据集镇总体规划设计,正筹划再建设一条850余米长的商贸大街,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双龙镇

  双龙镇地处汉滨区西南端,平头山脚下,西邻岚皋县,南接平利,东接田坝、晏坝乡,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15728人。    镇内香坪公路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在香河口与安岚公路相接,是全镇的交通命脉。80%的村有村级公路,50%村通电话,村村通电。    双龙镇地处巴山腹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藏量大。现已勘测到的矿产有重晶石、砂炭、褐铁矿、石棉、富晒矿泉水、硫铁矿等10余种。主要名特产品有瀛湖仙茗茶、蚕桑、魔芋、香菇、生漆、木耳等。    近年来,双龙镇积极调整和优化种、养结构、使粮食种植单一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转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双龙茶厂、双龙、新华村茧灶、魔芋初加工厂等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乡镇企业。采取联合开发、经营权转让等措施积极开发了新华砂炭厂、桥山吊庄湾砂炭厂、永安钾肥矿、双龙茶厂,使双龙仙茗茶、魔芋精粉、优质砂炭、重晶石产销两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境内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有七里洞子一线天,流水潺潺,凉风习习,风景怡人。托木沟罗汉洞,由天然钟乳石融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叶坪镇

  叶坪镇南与中原镇相邻,西与汉阴县毗邻,北与宁陕、镇安县接壤。面积15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1174户,4770人。    叶坪镇位于秦岭南麓,海拔860-2170米,境内群山叠嶂,林木葱笼,森林和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    该镇的产业结构以林牧业为主,山林资源开发、林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这里水草丰盛,气候湿润温和,尤其适宜于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多种经营生产。猪、牛、羊养殖业是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    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的黄姜、魔芋、蚕桑已初具规模,传统的生漆、香茹、木耳等名特产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目前林业、畜牧业、药材生产成为该镇经济增长点,实施的蚕桑、生漆、干果、药材四大产业万亩工程已初见成效。.  

中原镇

  汉滨区中原镇位于恒河上游,秦岭脚下,东临吉河镇,西接汉阴县,南大河镇,北接叶坪镇,辖26个行政村、251个村民小组、3665户、1.4万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万亩,其中水田0.35万亩。    境内交通便利,叶恒公路纵贯全镇,所有村组都通公路、通电。    该镇自然条件较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5.5℃,无霜期达269天,光照充足。适宜种养业和其它多种经营生产,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天麻、魔芋等。近年来,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蚕桑、黄姜、天麻、食用菌种养面积,已成为本镇的支柱产业。.  

县河镇

  县河镇位于汉滨区东南部,南与平利县接壤,西与田坝乡相邻,北与新城办毗领邻,东与迎风乡隔江相望。属丘陵、中高山地形,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3646户、1.4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境内316国道横贯4个村,从1998年开始通过多种渠道筹劳筹资,兴修通村道路,通路村由原来的50%上升到85%。农电网络建设实现了全乡户户通电愿望,程控电话入户率进一步提高,移动电话覆盖率增大。    县河乡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培育蚕桑、黄姜、魔芋、畜牧业、生态旅游五大骨干产业。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蚕桑、板栗、畜牧已形成规模化、基地化生产,并带动相应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紫荆镇

  紫荆镇   610902121200 121 规划村委会   610902121202 220 新民村委会   610902121203 220 复兴村委会   610902121204 220 东风村委会   610902121205 220 茅溪村委会   610902121206 220 红花村委会   610902121207 220 高峰村委会   610902121208 220 坪安村委会   610902121210 220 沙坝村委会   610902121211 121 荆河村委会   610902121212 220 八仙村委会   610902121213 220 紫荆村委会   610902121214 220 白庙村委会   610902121215 220 德胜村委会   610902121218 220 仓房村委会   

早阳镇

  早阳镇位于汉滨区东部,南临汉江,东接旬阳县,全乡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万人。    交通便利,襄渝铁路、西康铁路贯穿全境,316国道从早阳乡境内通过,早包公路和艾丁公路连通该乡的12个村、近百个村民小组,汉江水运可直达汉口等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早阳乡发展区域经济的基础,现已开采的石灰石矿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矿种还有石英砂、重晶石、铜等。    近几年,早阳乡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粮食产量突破千万斤,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半山区村组的生漆、木耳、药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烤烟、蚕桑已成为该乡优势产业。    早阳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实施扶贫、矿产、山地三大开发,全力发展烤烟、蚕桑、黄姜、畜牧、矿产等支柱产业。.  

关家镇

  汉滨区关家镇位于安康城区以东,东北、南两面与旬阳、平利县接壤,东西北三面与本市坝河乡、张滩镇、石梯乡毗邻。全乡面积94平方公里,辖10村,1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7万人。    该乡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张坎、古关公路穿境而过,磨沟河、梁家河横穿全境。    关家乡气候宜人,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特产众多。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石灰石等,其中重晶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全乡森林面积15万亩,为发展种养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桑、烟、姜、木耳、天麻等林特产品在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近几年,关家乡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了蚕桑、黄姜、畜牧养殖,矿产开采和中药材生产五大支柱产业。.  

石梯镇

  石梯镇位于安康城区东部,汉江南岸,西与张滩镇相邻,东与旬阳县接壤,北与关庙镇和早阳乡隔江相望,南与关家乡相连。属浅山丘陵地区。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1.76万人,耕地35万亩。    石梯是旬阳至安康必经之地。汉江在境内流程40余公里,四季通航,全乡公路已构成网状;1998年就实现了村村通电,程控电话、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在乡内也已形成网络。    石梯气候湿润,山川秀美,境内有安康八景之一的“石梯晚渡”,还有八路垭双柏、鸡公岩、和尚岩等著名的自然景观。    石梯乡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储量较大的矿产10余种。主要是重晶石、石灰石、硫铁矿、板石、砂金、石煤、绿松石、铜矿等,其中重晶石、水泥石、铁矿储量丰富,极易露天开采。尤其是重晶石矿总储量为1081万吨,硫酸钡平均含量为76%--92%,最高含量达97.4%,现已大量开采的叶沟村重晶石矿,年采矿达30万吨以上,远销海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近几年,石梯乡由单一的抓重晶石产业转化为抓“矿、桑、姜、核桃”四大支柱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种养业,发展柿子、花椒、花桐、肚倍、魔芋、猪、牛、羊、鸡等。.  

坝河镇

  坝河镇位于汉滨区东端,东与旬阳石门乡相连,南与平利西河接壤,西与本区关家乡交界,北与旬阳桂花乡毗邻。辖17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1.16万人,总面积77平方公里。    坝河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黄姜、蚕桑作为骨干产业,狠抓扶贫攻坚,兴产业、建集镇,实现了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社会进步。.  

牛蹄镇

  安康市牛蹄镇位于汉滨区西南凤凰山麓,东与石转镇交界,西南与紫阳县汉王镇毗邻,北与汉阴县接壤。总面积4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85个村民小组,7729人。    牛蹄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辅之豆类杂粮及红苕。近年来,全乡充分发挥内在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黄姜、蚕桑、魔芋、畜牧、食用菌“五大产业”以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  

晏坝镇

  安康市辖乡。1950年设晏坝乡,1958年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市区南,距市区29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万。天(山)晏(坝)公路过境。辖双简、中河、小沟、黑虎庙、金龙、唐台、中坝、新田垭、太山庙、桂平、竹园、黄平12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盛产茶叶、木耳、蚕茧。.  

谭坝镇

  安康市辖乡。1950年建谭坝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6年复名谭坝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市区北,距市区22.5公里。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0.7万。北环公路穿境而过。辖荆竹沟、草庙粱、新华、谭坝、前河、阴沟、朱家沟、马河、青咀子、三角山10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农产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茧、杜倍、木耳、魔芋、烟叶。有金红石、硅石矿等资源。.  


关家镇特产大全




关家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