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中 >> 祁县 >> 城赵镇

城赵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城赵镇谷歌卫星地图)


城赵镇简介

  城赵镇地处三晋腹地,为古三晋赵国名城,春秋时赵国开国诸侯赵襄子建赵城于此,后演变为现名。
   城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春秋时与祁奚有仇而受举荐之晋大夫解狐曾居高城、东汉除董之司徒王允乃修善人氏、里村苏进士捷卿有廉洁不仕之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军功章、并因活捉美两个空降特务而成为电影《英雄儿女》中炊事员原型的王五牛也是修善村人。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在这块土地上留下光辉篇章。
   城赵地域广阔、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充满商机。全镇有耕地7.8万亩、人口3.48万,境内有大运高速、108国道、大运二级公路、省道祁文公路交汇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赵逐渐形成了颇具优势的白酒、香油、肉牛产业和一大批五花八门的特色产业如:里村的辣椒、红胡萝卜、西瓜,丰固的扫帚,思贤的酥梨,九汲的花卉,固邑的鸡蛋,原西的破烂回收,城赵庄的建材运输,诸多的产业门类给城赵人民也给外来客商创造了可贵的商业良机。
   城赵政通人和、经济发达、不忘传统、锐意进取、热情好客、拥抱改革。新的一届党委政府借撤乡并镇之机,乘公路建设之势,积极抓紧镇区建设,制定宽松的经济政策,敞开胸怀招商引资。真诚欢迎各地各界人士来城赵投资创业,合作开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48万人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140727104 030600 0354 查看 城赵镇谷歌卫星地图

城赵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常家堡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常家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原西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原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思贤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思贤村谷歌卫星地图
苗家堡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苗家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马堡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北马堡村谷歌卫星地图
丰固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丰固村谷歌卫星地图
修善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修善村谷歌卫星地图
城赵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城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原东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原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固邑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固邑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城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高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韩家庄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韩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九汲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九汲村谷歌卫星地图
郑家庄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郑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雅安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雅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朴村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朴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韩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西韩村谷歌卫星地图
里村村 ·祁县旅游·祁县特产·祁县十大特产·祁县十景·祁县名人·晋中 0

----

查看 里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城赵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昌源城区

  祁县昌源城区管委会位于县城东北会善村,属于城郊结合部,成立于2009年7月,辖1个行政村,2个社区,(会善村、昌源路社区、东风路社区)。辖区内共有5404户(会善村1436户,昌源路1567户,东风路2401户),总人口14704人(农民6506人,市民8198人,会善村3575人,昌源路社区4555人,东风路社区6574人)。昌源城区党工委下设4个党支部,其中机关党支部1个,农村党总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217名。辖区现有下岗职工共计1160人,失业人员共1216人,特困人员16人,今年第二季度享受低保434户,820 人;共有宿舍区78个,行政事业单位39个,有村卫生所1个,共有乡村医生4名,农民文化活动中心1个(图书屋1个,阅览室1个,青年文化活动室1个,老年活动室1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个)。   1、土地方面:我们昌源城区既是城郊结合地带,又属县委政府开发昌源新区的重点建设地带,全城区有建设用地1920亩,其中300亩已经被规划为保障性和棚户区建设用地,剩余土地待开发。   2、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围绕“打造全市最大的商贸综合市场”这一思路,高标准规划,超常规布局,重点实施了丹枫综合市场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3亿元。2010年底,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商品房5万平方米、商铺5万平方米,现在开始对外招商。二期工程现已办理完相关土地手续,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为商铺5万平方米、住宅5万平方米。   3、工业企业方面:我们辖区内共有规模企业9个,其中会善村6个,其中:玻璃厂3个,钢材市场1个,机械加工厂1个,碳素厂1个,昌源路社区1个(制杆厂),东风路社区2个(北京红星股份公司祁县六曲香分公司、祁县面粉加工厂)。会善村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个,分别是祁县会龙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祁县亨昌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祁县鑫源碳素有限公司、祁县晶晨玻璃厂、祁县恒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今年1—4月份共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2000 万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400万元,完成企业增加值4000万元,上交税金1840万元。另北京红星股份公司祁县六曲香分公司、祁县面粉加工厂、制杆厂在辖区内但属县考核统计之内。   4、流通商贸方面:我昌源城区西邻新建路,东靠东环路,南连东夏线,北接108国道,中间昌源南北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以商铺、餐饮、超市、修理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比较活跃,现有各类酒店18个,各类商铺门点216个。   

丹枫城区

  一、城区基本情况   丹枫阁原址在祁县城内,是祁县人戴廷栻于清顺治17年(公元1660年)建造的一座“海内闻名”的楼阁。丹枫管委会由此得名。丹枫管委会位于祁县城内,东临昌源城区管委会,西与城赵镇相邻,北连贾令镇,南与麓台城区管委会相界。辖区内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贸发达。辖东南街、西北街两村及新建北路、丹枫路两社区,辖区耕地面积200余亩,总人口15394人,5503户;非农业户籍人口14904人,占总人口的97%,农业户籍人口仅490人,村民年平均收入6892元。管委会办公地址位于城内东南马道19号(东南街村委二楼),管辖友谊路以北昌源路以西的范围(会善村除外)。   二、发展村办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东南街、西北街两村都属于典型的城中村,耕地面积少,共有耕地200余亩。但利用它们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针对这一特点,因地制宜,管委会积极鼓励它们发展第二、三产业。通过兴办企业、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村民收入不断增加,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丹枫管委会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由东南街村委兴办的集体企业——泰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经营。它占地23亩,总投资800余万元。去年,集体收入增加了25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个。   管委会干部和村干部一起探索出一个适应西北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民股份合作制。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农民以资金入股建成了西北街商贸综合楼,现已投入使用,即解决了本村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同时村民年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余元,又解决了两委的办公场所,集体经济也得以壮大。   三、勤政为民,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结合当前全省机关作风整顿,立足我管委会区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抓督查、抓落实、抓深化、抓特色、抓实效上下功夫,加大建设力度,切实解决我区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我区工作作风和干部队伍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00余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300人。农民参合率、居民参保率分别达到100%、45%。实施计划生育免费服务“民心工程”,完成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300余人次,拥军优属、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麓台城区

  麓台城区社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7月,办公地点位于虹桥路(城南村委会)。辖城南村、西大街社区、新建南路社区一村两社区,具体位置为新建南路以西、友谊西路以南的区域,辖区共有户数6672户,18678人,为历史形成的老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祁县火车站坐落其中,省道东夏线横贯全境。城区范围内全部实现道路硬化。祁县古城、渠家大院、明清一条街均位于辖区内。城区管委会现有编制11个,其中领导6名,社区支部书记2名,工作人员3名,其余工作人员均为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等。   

昭馀镇

   昭馀镇地处祁县县城,是典型的城郊型和城中村乡镇。全镇所辖10个行政村,2.3万户籍人口,3.7万常住人口,耕地面积2.1万亩,镇域面积约27.08平方公里。共有23个党(总)支部,其中6个农村党总支部,4个农村党支部,4个行政事业单位党支部,9个企业单位党支部,967名0员。1068个新型经济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实体,其中有93户规模生产经营单位实体,44户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连续三年荣获全县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201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完成35.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3元,当年的社会抚养费征兑率、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均名列全县前茅。34项固定资产概算总投资56亿元,完成投资10亿元,实现二、三产业总产值36.1亿元,属于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经济的乡镇,是祁县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之一。    昭馀镇于2014年1月25日调整领导班子,现有班子成员10人,-杨兆明(主持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镇长范春瑞(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人大主席杨治敏(主持人大工作),副书记、政协联络组长武步磊(主管组织、宣传、-、政协联络工作),纪检书记马彪(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副镇长、武装部长吕建伟(主管城建、计划生育、民兵武装工作),副镇长贾磊(主管农业工作)、王玉根(主管工业、商贸工作),袁长莉(女)(主管文教卫生、民政优抚工作),挂职副镇长范剑滨(主管安全工作),平均年龄37.1岁。我们始终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首要任务来抓,全体班子成员紧紧围绕“美丽昭馀”这个中心,在作风上务实,把全年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全部细化到每个班子成员头上,采取年终双评述职和重点工作考核制度相结合的办法,着力打造团结奋进,尽责履职的领导集体,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东观镇

  东观镇位于晋中市祁县县城东部,距祁县县城11公里,是祁县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辖36个村,总面积108.6平方公里,总人口5.27万人,是全国十大重点建设集镇之一,国家发改委 “2004年—2010年经济开发示范镇”,山西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中心集镇。2009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9.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8元。   东观镇原名东管,据县志记载,清乾隆45年已易名为东观镇,因此地原有一座座西面东的观音庙而得名,历史上是太原、榆次、太谷、长治的通衢地,是远近闻名的商品交易中心。东观镇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闻名全国的乔家大院位于镇域中心,乔家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务农经商历史和建筑雕刻艺术是东观镇民俗文化的代表。108国道、208国道、东夏线、南同蒲铁路贯穿镇区,是晋中通往周边省、市的通衢之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根据《祁县东观镇总体规划》,东观镇镇区范围为:东起东炮守堡东界,西至乔家堡村西界,南起西管村南界,北至张北村北界,包括东观、西管、东炮、西炮、张南、张北、乔家堡、瓦屋8村,规划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省级工业园区——祁县经济开发区位于东观镇镇区,产业定位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子、机械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入区企业19户,年实现总产值4.1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是全县招商引资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2009年中石油、燕京啤酒等全国知名企业又落户东观镇。   东观镇经济发展主要形成了汽车运输业、水泵业、旅游业、果菜业、服务业五大产业。汽车运输业:全镇有大、中型货运汽车1500余辆,仅镇域8村就1000多辆,其中东观、西管两村984辆,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以每车吸纳5个劳动力计,消化农业劳动力7500人左右,年直接经济效益突破2亿元。水泵业:全镇现有水泵业企业27户,其中镇域8村就分布有天河、天波、神龙、兴国、金玉、三泉等9家企业。2009年完成产量3万台,完成产值405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旅游业:以乔家堡为龙头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该镇的一大支柱产业,乔家大院年直接收入2000多万元,其他旅游相关产业收入9000万元。果菜产业:东观镇北部以原晓义乡十村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主产区共有各类温室大棚420座,年蔬菜种植面积3.7万亩,农民人均蔬菜收入占到人均收入的30%。东观镇南部是优质干鲜水果基地,盛产优质苹果、酥梨、红枣、核桃等,建有各类优质干鲜果品基地2.6万亩。服务业:镇区现有各类信息部37 户,汽运配件维修服务项目17户,餐饮业服务业72户,其它服务业27户,吸引外来务工人员5000多人,年创经济收入近3亿元。   东观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交通区位得天独厚,晋商文化旅游发达,工业发展优势突出,是投资开发,旅游观光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古县镇

  祁县辖镇。1958年设古县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7公里。太洛公路过境。辖上古县、下古县、引先、郜北、洛阳、梁村、王贤、元台沟、涧壑、大韩、小韩、温曲、下阎灿、申村、张名、阎漫、大桑、小桑、阎名、蒲桑、东城、荣仁堡、任何堡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玻璃器皿、不锈钢器皿、酿造、制氧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盛产苹果、梨。   古县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辖36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总人口3.6万人,古县镇的地形是处于太岳山脉东端边沿,是山地、丘陵接连平原大地的区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区位优越,位于祁县县城东南面,离县城七公里,东起子洪村,西至东城村,东西总长十五公里,新寨村以北,温曲村以南,南北横距20公里。祁任线、祁子线交叉通过,交通便利。古县酥梨驰名中外,是著名祁县酥梨的主产区、国家命名的“优质酥梨基地”和中国“酥梨之乡”,现有酥梨4万亩,酥梨60多万株 ,年产酥梨1200万公斤;拥有全国最大的酥梨集散基地,培育有“康泰”等知名品牌,酥梨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政策优惠,是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宝地。   古县镇人民热忱欢迎中外客商到古县投资兴业,拓展鸿运 !   旅游资源:子洪的龙鸦嘴、舍利塔;郜北的泰山庙;梁村古文化遗址、洪福寺;王贤万寿宫;小韩戴隆邦;闫名祁奚墓;闫漫梨花节等。   

贾令镇

  素有川陕通衢之称的贾令镇,位距祁县城北八公里,北邻太原市清徐县,西接文水县,东南直通山西主干道大运一级公路。全镇辖管17个行政村,拥有人口2.6万,耕地7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该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发展农牧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下辖村   贾令村、西阳羽村、西高堡村、后营村、前营村、夏家堡村、南左村、北左村、东阳羽村、左墩村、范公村、塔寺村、谷恋村、吴家堡村、沙堡村、姜家堡村、李家堡村共17个村。   

城赵镇

  城赵镇地处三晋腹地,为古三晋赵国名城,春秋时赵国开国诸侯赵襄子建赵城于此,后演变为现名。    城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春秋时与祁奚有仇而受举荐之晋大夫解狐曾居高城、东汉除董之司徒王允乃修善人氏、里村苏进士捷卿有廉洁不仕之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军功章、并因活捉美两个空降特务而成为电影《英雄儿女》中炊事员原型的王五牛也是修善村人。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在这块土地上留下光辉篇章。    城赵地域广阔、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充满商机。全镇有耕地7.8万亩、人口3.48万,境内有大运高速、108国道、大运二级公路、省道祁文公路交汇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赵逐渐形成了颇具优势的白酒、香油、肉牛产业和一大批五花八门的特色产业如:里村的辣椒、红胡萝卜、西瓜,丰固的扫帚,思贤的酥梨,九汲的花卉,固邑的鸡蛋,原西的破烂回收,城赵庄的建材运输,诸多的产业门类给城赵人民也给外来客商创造了可贵的商业良机。    城赵政通人和、经济发达、不忘传统、锐意进取、热情好客、拥抱改革。新的一届党委政府借撤乡并镇之机,乘公路建设之势,积极抓紧镇区建设,制定宽松的经济政策,敞开胸怀招商引资。真诚欢迎各地各界人士来城赵投资创业,合作开发!.  

来远镇

  " 来远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靠太谷县、榆社县,南接武乡县,西连平遥县,国道208公路由北往南纵贯镇境,是晋中通往长治的咽喉要道。全镇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1.34万亩,人口4345人,辖9个行政村,农作物是以小杂粮为主的山区乡镇。    近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争创党建先进县,实现经济大跨越这一目标,带领全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交通便利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远抓林,近抓牧”把林、牧工作,作为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力争做大做强,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和利用世行养牛贷款,发展林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取得明显成效。    来远镇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很多,有闻名麓台山和紫金山,是休闲渡假的好去处,欢迎有识之士投资开发,欢迎宾朋好友休闲旅游。   ".  

西六支乡

  西六支乡位于祁县中部,南傍东夏线,北依108,毗邻县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下辖12个行政村,人口20565人,面积2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46亩。2009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16元。西六支乡是一个农业经济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强乡。   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近年来,西六支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建设富裕和谐的新西六支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全乡共有产值达百万元以上工业企业55户,从业人员8700余人。以宏艺为龙头的玻璃产业,面对危机,迎难而上,实现产值2.99亿元,完成税收1600万元。河湾村恢复启动原化工厂项目,引进天津恒源工贸有限公司项目,占地26亩,总投资300万元,设备安装完毕,进入调试阶段;高村曙光药业三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30亩,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宏艺公司洁源天然气公司入户续建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用户达 5000余户;秦村蓝带啤洒两条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三益磁性材料厂,新建3000㎡大跨度车间,实现规模扩张,这些新项目的建成和投产,促进了西六支乡玻璃、化工、饲料、磁铁、啤洒、药业六大新型主导产业的形成,重新构筑了西六支乡工业经济格局。   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稳定西六支乡优质小麦基地的基础上,突出养殖业的培育,全乡共有养殖园区8个,全乡猪、鸡、牛存栏分别达到6862头、29万只、3100只规模;以瑞发饲料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户13户,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扶持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投资4000万元,流转土地2100亩,与寿光市三元朱村签订合作建立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600亩日光暖式温室大棚、400亩的小麦良种基地和500亩药材种殖、400亩拱棚蔬菜种植、30亩的交易市场和200亩养殖园区建设,部分项目现已规划实施达产达效,其它项目将逐步建设到位。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经专家认证。8个村围绕县重点工程东线饮水工程,完成了主管网建设,其中,西六支、南社、河湾、南庄支管网水表入户已完成,为村民饮水安全奠定了基础;全乡12个村道路硬化率达到了90%;南社、河湾、梁家堡实施兴建农民文体广场,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植树造林工程以通道绿化为重点,狠抓园林村、防护林、小片林和四旁植树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全乡12个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全部完成;各村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五清五规范基本达标,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西六支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力争在招商引资、工业建设上实现新发展,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建设富裕和谐西六支,实现县委“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目标再创新的业绩。   

峪口乡

  峪口乡地处祁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属丘陵山区,全乡辖14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3398户,11157人,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21亩。2009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8元,乡镇企业产值1.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507万公斤,水果产量达2060万公斤。辖区内14个行政村中有6个行政村在山区,占全乡总人口的15.5%,占全乡国土面积的78.4%。峪口乡党委下设20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4个,机关党支部6个,全乡共有党员486名。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2所。   峪口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全乡主导产业是林果业和畜牧养殖业,其中又以苹果种植业最为突出。全乡果树种植面积13405亩,达到了人均一亩果树,年产各类干鲜水果2万吨左右,有果窖3460孔,年储藏量达4万吨,果品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左右。养殖业上全乡现有蛋鸡22万只,猪存栏3250头,肉牛930头,奶牛850头。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还重点扶持了以笨鸡、野猪为主的特种养殖,现有笨鸡2.5万只,野猪存栏250头。   为进一步改善山区生态环境,2002年以来,全乡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共涉及10个村942户,退耕还林面积14635.3亩,生态效益正逐步显现。由于峪口是林业大乡,为明晰林业产权,搞活经营机制,增加林农收入,2008年,全乡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涉及6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的62865.49亩林地、46207株四旁树、散生木,林改后除3.5%的林地留集体外,其余林地全部以“均山到户”的形式下放到户,到户率96.44%,四旁树全部确权到户,发证率100%,全省林改现场会在峪口乡召开。   峪口乡境内208国道横穿而过,以汽车运输、餐饮、修理为主的公路经济比较活跃,现有运输车辆75辆,各类商铺116个。境内交通、电力、水利条件便利,具有工业企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全乡已初步形成了以轧钢、造纸、建材为重点行业的乡镇企业。重点企业有:祁县峪鑫钢铁有限公司、山西泽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祁县民生砖厂、祁县昌旺砖厂、祁县飞隆墙体建筑有限公司、祁县华壮墙体建筑有限公司等。   


城赵镇特产大全




城赵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