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位于县境南部。镇政府驻广佛寺,距县城约17公里(公路里程24公里)。东与湖北竹溪县、镇坪洪石乡交界;南与镇坪县和本县八仙镇毗邻;西与洛河镇接壤;北与城关镇相连。东西长约24公里,南北宽约22公里,总面积约378平方公里。全镇属中山川道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网 起伏,河沟纵横。全镇辖6161户,25108人,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交通方便、信息灵通、水电充足、民风淳朴,具有得天独厚的农工商发展优势,属平利南部商贸重镇。
广佛镇自然资源地广物丰。地下矿藏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铜、铁、重晶石、莹石、硫磺、石炭石、大理石、绿松石、板石等多种矿藏。地上林茂竹修,有林地面积达34000公顷,其中有10000公顷的林地属原始森林。年产菜架竹超过2000吨。山货土特产久负盛名,茶叶、生漆、蚕茧、中药材、木耳、香菇、弥猴桃、核桃、板栗均为绿色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畅销全国各地。牧草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畜牧业发展基础。
广佛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文物古迹多。闹阳坪与湖北竹溪县交界处有古武陵关遗址,明末农民军将领张献忠于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由川至楚,在此与明将卢象升作过战。此外,境内尚有广佛寺、香河观、金云观、八角庙、娘娘庙、朝阳庙等古迹,东台村朝阳岩的明代佛释雕刻已作县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51万人 | 378平方公里 | 610926106 | 725000 | 0915 | 查看 广佛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255平方公里,辖30个村,3个居委会,227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其中水田0.7万亩,截止2002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455万元,其中工业6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1元。 城关社区服务指导中心成立于2002年4月19日,辖东、南、西三个社区居委会,现有5356户,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268人,驻地单位83个。自成立以来,社区服务指导中心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本着资源共享、便民利民这一根本宗旨,以群众最关心的、反应最强烈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为民之所需”为着眼点,以“城关社区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为目标,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先后开设社会保障、就业指导、家政服务、医疗保健、警务服务等项目。先后又组建了红白理事会,成立了城关残疾人自强服务队,承办了擦鞋、补鞋、修车等项目,拓宽了社区残疾人就业渠道。近期,进步开展了房屋租赁、买卖中介服务、婚姻介绍服务、家庭服务、法律援助咨询、家电维修、搬家服务等项目,使城关镇社区服务中心真正成为联系群众、服务,便民利民的一个群众组织。 1、矿产资源 城关境内可开发利用的大中型矿床近三十余种,其中板石蕴藏量最大,属优质低钙板石,品质优、易开发。仅马咀村一带储量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按年生产能力100万平方米规模,可开采10年。目前,产品走俏市场,远销欧、美等国。镇内石灰石、硫铁矿、煤炭、以及钒、钛等稀有金属,都及具开发价值。 2、生物资源 平利绞股蓝被誉为""人类福音草""、 日本友人称之为“中国平利绞股蓝”,城关镇境内绞股蓝种植面积2500亩,已与安康正大集团合作,建成绞股蓝GAP示范基地。“牛王生漆”被誉为“国漆”,现有本客商投资在牛王沟一带建成了的万亩漆示范基地,其规模已达到4万亩,且建有千亩优质国漆育苗采种基地。三里垭毛尖清朝年间被誉为朝廷""贡茶"",现有存面积6000亩,并于2001年成立了“三里垭贡茶开发公司”,其产品被评为陕西名茶。. |
兴隆镇 |
兴隆镇位于大巴山北麓,东倚五峰,南临老县,西接安康,北靠旬阳,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45亩,镇辖18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225户,总人口13085人。 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植被覆盖率高达90%。镇政府驻地距平利县城29公里,距安平二级公路17.5公里,平旬公路穿境而过,公路、电话、交通、信息比较便捷。集镇功能完善,街道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工作生活环境优美。境内有传说中鲁班建造的“无梁殿”、仰韶文化吊蓬沟遗址、唐朝古庙“白龙寺”遗址、宋朝三佛洞“舍利塔”、明朝建筑“刘家瓦屋”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二、优势资源 近年来,历届兴隆镇党委、政府班子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10%的较快增长速度。以蚕桑、黄姜、白山羊、天麻等为主的绿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蚕桑产业实现了一业率先突破,年养蚕达5000张,产茧150吨,五年内可养蚕2万张,产茧600吨;黄姜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鲜姜150吨;白山羊存栏1万只,当年出栏4000只120吨,天麻大窝种植10万平方米,年产鲜麻250吨。此外,已建成的千亩皱皮柑果园、万亩生漆林、万亩板栗园,将还能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绿色产业: 三、招商引资 境内拥有丰富的铁矿、板石、石灰石资源,亟待开发利用;围绕天麻、黄姜产业及丰富的板栗、竹笋、山野菜资源,投资兴办集储藏、保鲜、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企业,前景可观。镇党委、政府携14000兴隆人民热忱欢迎四方宾朋、八方商贾来兴隆投资兴业,兴隆镇将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宗旨,共同促进兴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
老县镇 |
老县镇位于平利县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安康市31公里,与汉滨区毗邻。全镇辖13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4555户,总人口1.6万;国土面积约123平方公里,镇内遍山葱茏,田园秀丽,溪水通幽;基础设施完善,安平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具有得天独厚的农工商发展优势。 优势资源 老县镇自然资源丰富。地下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地上茂林修竹,生物种类繁多,南北物产荟萃、山货特产久负盛名,蚕茧、茶叶、木耳、板栗等农产品畅销全国。2002年,全镇有木耳资源2万亩,板栗1万亩,杉林1.1万亩,茶园0.26万亩,桑园1.1万亩,有可供开发的宜林山地3万亩,天然牧草0.46万亩,具有良好的储牧养殖业发展基础。 老县镇历史悠久(历史上平利县城在此建址639年),-物普查发现,境内有:明代县城遗址,稻草街汉墓群(老县村内)等。此外还有崖墓群11处。老县山清水秀,自然风景优美,镇政府所在地的稻草街有“女娲山下小江南”之称,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吸引著名作家贾平凹、李茂询等文化界名流慕名前来观光采风,并有脍炙人口的散文《细雨霏霏稻草街》在《人民日报》发表,出土的稀有文物“西城虎”拓片被贾平凹先生收藏。同时,车厢峡古战场遗址、白衣庵雌雄银杏树以及马安山平安宫道教地更是遐迩闻名。 招商引资 主要招商项目有: 1、旅游开发:一是道教活动场所平安宫景点,投资额50万元,年收入约20万元,三年可收投资;二是黄洋河漂流,投资额20万元,年收入约10万元,两年可收回投资;三是古战场车厢峡景点,建农家乐休闲娱乐场所,需投资100万元,年产值300万元、3年可收入回投入成本。 2、马安山石灰石矿产开发:投资50万元,年产值200万元,一年半可收回投资; 3、黄洋河板石及河砂开采:需投资200万元,年产值约220万元,当年产值约100万元,两年可收回投资。. |
大贵镇 |
平利县大贵镇地处平利腹地,安平二级路穿境而过,黄洋河南北横贯其中,贵洛路、百朝路交汇于此。全镇现辖12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13362人。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资源优越,交通便利,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20万元;全镇现有水泥建材、矿产开发、建筑施工队等较大规模的企业20家,注册资金550万元,工业企业总产值255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1790万元;财政收入13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 近年来,全镇提出“突出绿色抓产业、围绕生态促发展”工作思路,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已形成了“桑、茶、白山羊”的三大主导产业格局。目前,全镇已建成高效密植桑园 3000亩;建成高效无性系密植茶园 2500亩;圈养白山羊15000只,叶金沟村获得“陕南养羊第一村”的美誉。随着产业建设的逐步深入,在实行建管并重的同时,镇党委、镇政府办为产业后期的加工生产打建服务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优越的发展空间、打造精品品牌、提高产业效益,使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渐化为经济优势。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被喻为的“黑黄金”的铌钽矿,存量相当可观,“玉皇顶”、“娘娘庙”等八大人文景观目前尚保存完好,黄洋河河水清澈,婉转流淌,河道两岸树木葱郁,鸟语花香,非常适于进行漂流等渡假休闲,这些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在亟待开发当中。 大贵镇将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开发政策提供给您一个充足的发展的空间和周到的服务平台,我们热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发展。. |
三阳镇 |
三阳镇位于平利县境西,距县城约31.1公里,东与本县大贵交界,西与安康毗邻,南与岚皋县和本县洛河镇接壤,总面积18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06个组,3597户,13900人,现有耕地面积20680亩,其中水田4516亩,旱地16164亩。 二、优势资源 三阳镇境内山峦起伏,物产富饶,风景秀丽。境内有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石、铜矿石、铁矿石、煤、等多种矿产资源,藏量大,品位高,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开采价值;三阳名茶“碧螺春”茶享誉陕西,蚕茧、魔芋、黄姜等土特产是当前市场的紧销产品。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您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 三、招商引资项目 1、茶饮产品开发 三阳自然条件优厚,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壤适宜茶叶生长,茶叶富含大量硒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茶叶产业是 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首要主导产业,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且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统一加工开发。 2、魔芋精粉加工 全镇现有魔芋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5000余吨,已形成一定规模,且资源相对集中,是投资办厂加工的极好项目。 3、水晶石开发 三阳镇水晶石藏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三处矿带都在公路沿线,需新修矿山总距离不超过5公里,预计可年开采量6000吨,经济效益相当客观。 4、大理石开发 三阳镇大理石矿藏主要分布在蒿子坝一带,属整山型矿藏,易于开采。经地质部门勘测,品位高,藏量大,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有村极路直通矿区,预计年开采量达1万吨以上,投资成本4年内即可回收。. |
洛河镇 |
洛河镇位于平利县西部,辖14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454人,总面积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水田4700亩。平均海拔700米,平均气温150C、降雨量1000毫米,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资源极其丰富,是汉江一级支流黄洋河的发源地。 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有高品质重晶石、硫铁矿、板石等矿产,储量都在数千万吨以。有大鲵、雉、果子狸等珍稀保护动物20余种。全镇有优质黄姜种源基地2万亩,有机无公害茶园2000亩,桑园5000亩,白山羊2万只。丰富的资源环境的宽松的环境,使洛河具备了大开发、大发展潜能和基础。 人文景观宜人。洛河镇景色宜人集小岚河的灵秀、清水河的清幽、丰河的飞流、岱峡的溶洞于一体,有映射历史发展的栈道、兴建唐代的白云寺遗址及清朝著名画家甘棠的故里等人文自然景观。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洛河的旅游业极具开发价值。 基础设施完备。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使工业、生活用水极其方便。35万伏的变电站保证着全镇各行各业的用电。公路贯通各村、纵横境内,北连安康,南达重庆,距汉白公路仅30公里,南来北往畅通无阻。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讯网络覆盖全镇,通讯信息服务全面快捷。中心小学、普通中学以及中心医院,为全镇提供着良好的教育、医疗服务。集住宿、饮食、娱乐于一体的服务业,热情周到,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工矿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有重晶石采矿点5个、加工厂3个,其产品享誉全国,远销日本等国际市场。有名茶加工厂、黄姜皂素厂等。板石、钡盐、竹笋、干果、山野菜等加工企业正在筹备。优势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为洛河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优越的空间和长足发展的前景。 平利金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全镇唯一一家独资民营黄姜加工企业。年产200吨黄姜皂素及水解物。目前二期工程(皂素车间)即将投产,三期工程(双稀)正在紧张筹备中。洛河镇丰富的生物矿产旅游资源诚招天下客商投资开发。. |
广佛镇 |
广佛位于县境南部。镇政府驻广佛寺,距县城约17公里(公路里程24公里)。东与湖北竹溪县、镇坪洪石乡交界;南与镇坪县和本县八仙镇毗邻;西与洛河镇接壤;北与城关镇相连。东西长约24公里,南北宽约22公里,总面积约378平方公里。全镇属中山川道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网 起伏,河沟纵横。全镇辖6161户,25108人,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交通方便、信息灵通、水电充足、民风淳朴,具有得天独厚的农工商发展优势,属平利南部商贸重镇。 广佛镇自然资源地广物丰。地下矿藏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铜、铁、重晶石、莹石、硫磺、石炭石、大理石、绿松石、板石等多种矿藏。地上林茂竹修,有林地面积达34000公顷,其中有10000公顷的林地属原始森林。年产菜架竹超过2000吨。山货土特产久负盛名,茶叶、生漆、蚕茧、中药材、木耳、香菇、弥猴桃、核桃、板栗均为绿色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畅销全国各地。牧草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畜牧业发展基础。 广佛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文物古迹多。闹阳坪与湖北竹溪县交界处有古武陵关遗址,明末农民军将领张献忠于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由川至楚,在此与明将卢象升作过战。此外,境内尚有广佛寺、香河观、金云观、八角庙、娘娘庙、朝阳庙等古迹,东台村朝阳岩的明代佛释雕刻已作县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
八仙镇 |
八仙镇位于平利县南端,地处北纬30度~32度10分,东径109度10分~109度20分,全镇国土面积32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7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14人,是陕西省与重庆市交界的省际边陲重镇。 1、生物资源:八仙镇所辖化龙山区是中国南北交汇地带,独特的气候特征适宜于众多植物生息繁衍,有“中国生物基因库”之称,境内生长有植物2000余种,动物200多种,现珍存的约40万亩原始森林与人工林混然成一片森海,森林覆盖率达75%,八仙素有“巴山药乡”之称,盛产200余种中药材,列为名贵药材有党参、黄连、天麻、杜仲、黄柏、厚朴等15种。 2、矿产资源:境内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瓦板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煤炭等资源储量大,经济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 3、水能资源:化龙山是汉江干流岚河的发源地,八仙境内水溪河流密织,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4.5万KW,可开发利用3.6万KW。 4、旅游资源:八仙独特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立体性显著的气候特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之积淀丰厚的八仙文化,造就了众多的可开发的旅游风景点,正在规划开发的旅游风景区有,我党早期革命领袖人物廖乾五故居、千家坪省级森林公园、化龙山原始森林、八仙大草原、八仙公园、化龙洞、乾仙洞、狮坪街龙潭、龙门至黄石生态农业观光园、鸦河云雾等生态观光园等景点。. |
长安镇 |
长安镇位于平利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地貌四山夹三川,总面积227平方公里。汉白二级公路穿镇而过,是川陕鄂渝的交通要道。辖20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5358户,20776人,其中:农业户4989户,19272人。止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795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900万元,财政收入245万元,人均产粮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 辖区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素有平利县“一长安”之美称。总耕地面积33684亩,其中:基本农田16667亩,人均0.85亩(水田6537亩,旱地10130亩)。有林面积18.8万亩,烤烟2700亩,林果2000亩。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和程控电话,9个行政村开通有线电视。儿童入学率达99%。省际边贸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主要农产品有: 1、茶叶。全镇现有茶园5000亩,其中高效无公害3000茶园亩,年产茶200吨,是全县茶叶基地镇之一,产区山峰连绵,云雾缭绕,气候适宜,是茶叶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茶园远离城市、工厂、无工业污染,无公害,产茶有人体所需的铁、钙、锌、镁等微量元素,采取精细、茶质优异,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镇内“女娲银峰”、“一品香”系列名茶,多次居名茶评比首位。 2、绞股蓝。长安境内现有绞股蓝1000亩,是平利绞股蓝最佳产区,目前以开发出列产品主要有绞股蓝总甙、绞股蓝茶、绞股蓝可乐、绞股蓝养生酒、绞股蓝蜂王浆等。 3、烤烟。全镇现有烤烟2700亩,所产烟叶质量好,油分足、香气浓,具有清香之特色,经过化验表明,不少理化指标超过贵州烟叶,接近云南烟叶,深受省内外一些烟厂的青睐。 4、矿产资源。荧石,主要分布在金石村、大木村一带,省市探矿部门曾多次实地勘探,许多地段个别和数种元素可达工业指标,经济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 5、旅游资源。有秦楚古长城遗址、千佛洞、西岱顶、蜡烛山等景点。西岱顶景点以清代道教文化、森林探险、岱顶绮霞而闻名;秦楚古长城关垭城门以其雄伟壮丽而称著;千佛洞、蜡烛山以其奇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新世纪之初,长安人民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大兴开放之举,快走开发之路,真诚欢迎各界人士来我镇投资办厂、兴企,开发独特、优势资源,共创辉煌明天。. |
正阳镇 |
正阳位于县境最南端,岚河发源地,北以渡船口与八仙镇相连,东至亮垭子与镇坪县为邻,南到马家垭与城口县交界,西抵辽掉河与岚皋县相连,最高海拔2850米,最低海拔900米,总面积41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刘家坝,辖区13个村民委员会,57个村民小组,2300户,9200人。 境内有丰富的山林资源、矿藏资源和水利资源,全乡有各类药材近800多种,有久负盛名的党参、黄连、杜仲、柴胡、天麻等药材。特别是“八仙党参”一度飘扬过海,远销过内外。正阳乡森林覆盖率达80%,有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正阳河自正阳直贯而下,成为岚河之源,水流量大,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正阳乡地下矿藏以煤、石为主,可谓“资源宝库”。 1、中药材。正阳乡有2万余亩土地适宜种植药材,被誉为巴山药乡,是药材品种在800种以上,常见药材有杜仲、牛夕、川**、云木、等十种,名贵药材有党参、柴胡、天麻、黄连。阳乡党委、政府紧紧扣抓住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材,计划在三年内药园面积发展到2万亩,在正阳乡****各界客商,来正阳从事药材加工销售事宜。 2、矿产资源。正阳乡煤炭、板石带分布在泗水坪村洪水河,藏量达500万平方米,按每年40万平方米的开采量计可连续开采10年,乡党委、政府正采取招商引资,抱定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等待外商投资开发。携手共办企业。 3、水电资源。正阳东有正阳河,西有龙洞河,中有南溪河,三河汇聚八仙寨为八仙河,成为岚河之源,落差大,加之中游让河再次汇聚,流量充沛,经测算,利用水能发电量可达2.1万瓦,建设梯级电站可达七处,分别有渡船口、岚河、龙洞河三处为水电开发商投资近7000万元,进行开发。 龙洞河水标准的无污染水源,进行纯净度测试,矿物质含量达到了最纯净饮用标准,是无须加工,便可饮用的天然矿泉。 4、旅游资源。 正阳南天崖万顷草原,占地约有15平方公里,广阔无边。登上南天崖,眼前突然开阔,绵延的草原一望无际,凉风迎面沁人心脾。. |
西河镇 |
西河镇地处大巴山北麓,是平利通往汉口、旬阳等外界的北大门。东与兴隆镇接壤,南与女娲山乡相接,西邻老县镇,北通汉滨区坝河乡。集镇距县城39公里,距安康市78公里。距旬阳41公里。全乡总面积70.5平方公里,近似正方形。按水平距离算,地域南北长8.5公里,东面宽8公里,在版块面积中耕地占14%,山地占83%,水域占3%,地貌特征是“一山两河三条沟”(即伏羲山、水田河、坝河、磨沟、五郎沟、石梁沟),全乡辖10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2569户,10312人,其中农业人口969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 二、优势资源 旅游资源:坝河纵贯全境,两岸景色优美,尤以龙鼻子一带山崖陡峭,树木葱茏,碧水激流,地势险要而著名;坝河沿岸的翠绿与小镇交融于一体,是开发水上旅游、休闲及人文旅游的最佳场所。北面有与女娲文化一脉相承的古文化遗址,是平利县的发展资源,是考古、旅游的极好去处。 农副产品资源: 以伏羲山为主的两条山脉绵延四十多公里,主要生长桦栎树、板栗树年产板栗达8吨。这两种树木生长的木耳和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典型的绿色环保无公害产品。西河特产“西河蜜桔现有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达50多吨,由于营养丰富,酸甜爽口,在市场上供应不求。 矿产资源:西河乡石灰石资源丰富,坝河沿岸储藏量有大量的砂石资源,是预制板厂、地面砖加工、水泥砖加工的理想场所。 三、招商引资 西河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初具规模的蚕桑、柑桔等主导产业,历史悠久的远古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都在积极开发当中,全乡人民将良好的投资环境,全方位的服务,热烈欢迎每一位客商到西河来投资办厂旅游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