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嘉定区 >> 徐行镇 >> 伏虎村

伏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伏虎村谷歌卫星地图)


伏虎村简介

  伏虎村:位于伏虎路西侧。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4109 201800 021 查看 伏虎村谷歌卫星地图

伏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伏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曹王社区

  曹王社区:位于浏翔公路东侧。
  

徐行社区

  徐行社区:位于徐行镇政府所在地。
  

伏虎村

  伏虎村:位于伏虎路西侧。
  

石皮村

  石皮村:位于嘉行公路西侧。
  

红星村

  红星村:位于红星路北侧。
  

曹王村

  曹王村:位于曹王路北侧。
  

钱桥村

  位于嘉定区的东北方向,徐行镇北首,东临曹王村以华亭泾为界,南、西向与小庙村、徐行村相邻,北邻伏虎村并与华亭镇接壤。辖区总面积3.36平方公里。 钱桥村因钱家桥而得名。到嘉定区徐行镇,再沿徐潘公路行驶1.7公里,便是华亭泾1号桥,沿河岸往北500米,便是钱家桥。解放前钱家桥是罗店到曹王、娄塘的必经之路,是路人和客商歇脚吃茶的好地方。原来此地没有桥,路人和客商必须乘船摆渡,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两岸财东发动搭过一座便桥,但挑了担或风雨交加之时,过桥十分困难,知道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县令拨款,财主捐款,修建此桥。当时推举道士钱小山负责,但资金不够,钱小山义不容辞,倾家荡产、呕心沥血,经历三年终于平三架、长4丈9尺的石结构桥。此桥造好后,官方赠名“兴德桥”,但周围村民为纪念造此桥呕心沥血而死的钱小山,一直叫此桥为钱家桥。到了民国29年(1940年),这里已形成颇有名气的小集镇。1949年取消保、甲制度,成立村政府,取名钱桥村。到1959年建立钱桥大队,设10个村民组,1983年建立钱桥村,直到2002年曹王镇与徐行镇合并为徐行镇人民政府,同年7月,原朱村村和钱桥村行政村撤并,形成新一届钱桥村民委员会。到2009年7月,已历经第三届。 由自然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新桥、杨家、毛家、朱家、胡家、陈家、庄家、吴家、杜家组成。总人口3722人,总户数791户。其中:本村人口2680人,农保人口1804人,镇保人口809人,城保人口67人;外来人口1042人。耕地1649.42亩,粮田754.85亩,常年菜田312.98亩,林地523.95亩,鱼塘222.90亩,畜禽场6.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2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00元。
  

和桥村

  和桥村地处嘉定区徐行镇东首,东与宝山区罗店镇接壤,以沪太路为界,南与马陆镇大裕村相望,西与小庙村毗邻,北与红星村相依,土地总面积为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解放初期为慕浜乡红星二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期,属曹王人民公社管辖下的和桥大队,1983年正式分设更名为和桥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二建一,由原来的施庙村并入和桥村,二村合一,下设22个村民组,总人口3268人。由自然村3. 由自然队 地母队、冯口队、陈宅队、和桥队、-队、南韩队、金宅队、汤桥队、 队、周村队、潘宅队、汤西队、王宅队、唐王队、严家队、杨家队、施家队、张家队、丁宅队、丁桥队、张埝队、季宅队、徐埝队组成组成。总人口8018人,总户数1104户。其中:本村人口3268人,农保人口2427人,镇保人口571人,城保人口270人;外来人口4750人。耕地2598.00亩,粮田1200.00亩,常年菜田1008.00亩,林地380.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8.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42.00元。
  

小庙村

  小庙村位于嘉定区徐行镇东部,西与小庙村接壤,南至宝嘉公路,东至蒲华塘,北到徐潘路。地域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有29个村民组组成,村民户数1416户,在册村民4576人,全村党员214名。在上世纪50年代-副主席前来我村参观过。由自然村小苗村和范桥村组成。总人口8552人,总户数1416户。其中:本村人口4575人,农保人口945人,镇保人口623人,城保人口216人;外来人口2976人。耕地4548.00亩,粮田2572.00亩,常年菜田1200.00亩,林地578.00亩,鱼塘98.00亩,畜禽场3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1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00元。
  

徐行村

  徐行村民委员会位于嘉定区东北部,地处徐行镇经济、文化、集贸中心区域,东与小庙村接壤,南至宝嘉公路,西与菊园新区接壤,北与钱桥村相连。地域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21个村民组组成,村民户数1224户,在册村民3798人,在册60岁以上老年人1120人,占在册村民的29.48%,来沪人员8600人,占在册村民的226.4%。徐行草编工艺发展于嘉定区徐行镇,是一项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早在唐代,徐行草编织品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到了清代,更是形成了以徐行为中心的荒草编织区。草编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家庭手工业。徐行草编采用一种生长在河滩上的草系植物为原料,经过晒干、染色、搓绞等工艺,再手工编织成各种精美的拖鞋、手袋、席子、杯托、坐垫等日用品。目前已经发展到20多个大类,1500多个品种。近几年,随着时尚元素不断融入黄草编织,徐行草编织品在款式和设计上都有了新突破,也越来越受时尚人士的欢迎和喜爱。由自然村張家 、 陈家 、 周桥 、 徐行 、 徐南 、 单村 、杨顾 、 唐家 、 闵东 、 闵西 、 罗家 、 姚潘 、 高家 、 泾角 朱樊 、 弄堂 、 柴塘 、 李家 、 管家 、 居家 、 八字组成。总人口12398人,总户数4087户。其中:本村人口3798人,农保人口616人,镇保人口2712人,城保人口470人;外来人口86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279.00亩,粮田1443.00亩,常年菜田91.00亩,林地630.00亩,鱼塘115.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8.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6.00元。
  

安新村

  安新村位于嘉定区徐行镇区域的东北部,东至宝山区罗泾镇,沪太路西侧;北邻嘉定区华亭镇金吕村村域;宝钱公路、浏翔公路,枞横贯串我村区域,全村区域面积4.48平方公里。1949年后,现安新村属嘉定县徐行管理区的泽塘乡、安新乡两个小乡管辖区内,区域内有巷大村、李家村、西俞村、东俞村、张金村、新民村、和平村等自然村落。1958年撤区建社,隶属徐行人民公社管理区的俞湾大队、和平大队。1958年徐行公社分东北部份大队组成华亭人民公社,俞湾大队和和平大队归华亭公社管辖。1961年,曹王人民公社成立,俞湾大队、和平大队归曹王公社管辖。1983年撤社改乡,俞湾大队为俞湾村,和平大队改为安新村。2001年,曹王镇与徐行镇合并为现徐行镇。2002年并村,俞湾村与安新村合并为安新村,现有23个村民组。由自然村巷大村,李家村,西俞村,东俞村,张金村,武家村,周家村,高家村组成。总人口7620人,总户数2550户。其中:本村人口3120人,农保人口739人,镇保人口1530人,城保人口258人;外来人口45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600.00亩,粮田1238.00亩,常年菜田48.00亩,林地202.00亩,鱼塘10.00亩,畜禽场102.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2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00元。
  

劳动村

  劳动村由劳动村、潘桥村组成,位于徐行镇东部:东至宝山区沪太路,南至曹新公路,西与曹王村接壤,北至宝钱公路,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1个村民组,总户数829户,总人口2614人,现有耕地面积677亩。宣统元年(1909),曹王地区有曹王庙乡和樊桥乡。现劳动村属曹王庙乡管辖……到1949年5月13日嘉定解放,将原-旧政权所辖4镇29乡改为1市1区2镇及六个联合办事处。曹王乡和范桥乡时属第三联合办事处。同年10月,撤消联合办事处,建立人民政府,全县划分为1市8区,曹王地区属徐行区。现劳动村属徐行区曹王乡。 …… 1993年3月,嘉定撤县建区,曹王乡撤乡建镇。劳动大队改名为劳动村,潘桥大队改名为潘桥村。 2002年6月,劳动村、潘桥村合并,至今名为劳动村。由自然村劳动村 潘桥村组成。总人口7870人,总户数829户。其中:本村人口2614人,农保人口810人,镇保人口1224人,城保人口415人;外来人口5256人。耕地1040.00亩,粮田45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15.00亩,鱼塘30.00亩,畜禽场4.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8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00元。
  


伏虎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伏虎村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