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辖10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3602户,乡镇总人口44036人,乡镇从业人员15980人。
六通情况: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7个村通自来水,8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2所,教师190人,在校学生4875人。有医院、卫生院3所,医生149人,病床138张。.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5万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621126100 | 743000 | 0932 | 查看 岷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和平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和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人民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人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中华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中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北门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北门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南关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南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民勤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民勤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教场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教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青年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青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网子营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网子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东关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东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东城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东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城社区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西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瓦窑沟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瓦窑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云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西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岷峰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岷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门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东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长虹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长虹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川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南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照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东照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洮珠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洮珠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潭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龙潭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陈家崖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陈家崖村谷歌卫星地图 |
池那湾村 | ·岷县旅游·岷县特产·岷县十大特产·岷县十景·定西旅游·定西 | 0 |
---- |
查看 池那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岷阳镇 |
行政区划:辖10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3602户,乡镇总人口44036人,乡镇从业人员15980人。 六通情况: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7个村通自来水,8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2所,教师190人,在校学生4875人。有医院、卫生院3所,医生149人,病床138张。. |
蒲麻镇 |
自然环境:蒲麻镇位于岷县东北部,平均海拔2600米,年均降雨量593毫米,年均气温5°C,全午无霜期117天。 行政区划:辖2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461户,乡镇总人口28829人,乡镇从业人员14847人。 六通情况:20个村通电、通邮、通公路,9个村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行各类学校25所,教师161人,在校学生4434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4人,病床20张。. |
西寨镇 |
自然环境:西寨镇位于岷县西部边缘。平均海拔2500米,年均降雨量487毫米,年均气温5℃,全年无霜期113天。 行政区划:辖1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895户,乡镇总人口17043人,乡镇从业人员8310人。 六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8个村通自来水,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1所,教师69人,在校学生2922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人,病床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29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03公顷,粮食总产量156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37元;财政收入123万元,财政支出123万元。. |
梅川镇 |
自然环境:梅川镇位于县城北部。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586.2毫米,年均气温6.1℃,全年无霜期110天。 行政区划:辖2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8481户,乡镇总人口39699人,乡镇从业人员20244人。 六通情况:29个村通电、通邮,26个村通公路,27个村通电话,13个村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5所,教师119人,在校学生6822人。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29人,病床3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98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053公顷,粮食总产量330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75元;财政收入233万元,财政支出233万元。. |
西江镇 |
自然环境:西江镇位于到城北部。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581.6毫米,年均气温6.1℃,全年无霜期131天。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575户,乡镇总人口26183人,乡镇从业人员10529人。 六通情况:19个村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5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0所,教师111人,在校学生4017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6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061公顷,粮食总产量329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72元;财政收入198万元,财政支出198万元。. |
闾井镇 |
自然环境:阊井镇位于岷县东部。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581.6毫米,年均气温6.1°C,全年无霜期13l天。 行政区划:辖2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7011户,乡镇总人口33287人,乡镇从业人员15005人。 六通情况:19个村通电,24个村通邮、24个村通公路,19个村通电话,1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4所,教师120人,在校学生4707人。行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52人,病床17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3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526公顷,粮食总产量122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77元;财政收入171万元,财政支出171万元。. |
十里镇 |
白然环境:十里镇位于县城西部。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563.8毫米,年均气温6°C,全年无霜期110天。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入门情况:乡镇总户数8590户,乡镇总人口39117人,乡镇从业人员20094人。 六通情况:1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6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9所,教师155人,在校学生600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4人,病床5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9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690公顷,粮食总产量256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02元;财政收入236万元,财政支出236万元。. |
茶埠镇 |
自然环境:茶埠镇位于县城北部。平均海拔2300米,年均降雨量596.5毫米,年均气温5.4℃,全年无霜期118天。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5413户,乡镇总人口23186人,乡镇从业人员12248人。 六通情况:1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有线电视,16个村通电话,6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7所,教师93人,在校学生3753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2人,病床7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87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800公顷,粮食总产量297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83元;财政收入171万元,财政支出171万元。. |
中寨镇 |
自然环境:中寨镇位于县城北部。平均海拔2350米,年均降雨量502.1毫米,年均气温6.3℃,全年无霜期131天。 行政区划:辖1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7502户,乡镇总人口33028人,乡镇从业人员15408人。 六通情况:18个村通电、通邮,15个村通公路,12个村通电话,11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8所,教师187人,在校学生6074人。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12人,病床34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31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219公顷,粮食总产量344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财政收入149万元,财政支出149万元。. |
清水镇 |
岷县辖乡。1949年设清水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76.6平方公里,人口1.4万。洮河流经境南缘。有县乡公路与岷(县)合(作)公路相接。辖大路、蒋家、郎家、结布、沟里堡、郭哈、腊梅、一心、刘家岩、三裕、小湾、 h 清水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传统铜、铝铸造业,带锅、火盆、暖锅子等手工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当归、油菜。为黑紫羔羊重要产地,紫羔皮销往国内外。 h 清水村有典型清代民居建筑群。. |
寺沟镇 |
岷县辖乡。1956年设寺沟、巴仁、白土坡乡,1959年改设南川公社,1961年更名为寺沟公社,1983年改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54.7平方公里,人口2万。212国道、岷(县)代(古寺)公路纵横过境。辖寺沟、张马路、老鸦山、舍扎、杨家堡、多纳、立珠、立林、朱麻滩、坞麻沟、八步川、绿沙、张家街、白土坡、巴仁、纸坊、扎地17个村委会。地处高山区,草原面积广阔,迭藏河纵贯境中部。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为“岷当归”主要产地之一。有林场、种畜场。. |
麻子川镇 |
岷县辖乡。1949年设麻子川乡,1958年并入南川公社,1961年分设麻子川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70.2平方公里,人口1.1万。212国道过境。辖麻子川、岭峰、上沟、吴纳、绿叶、漩窝、阴坡、大草滩、上阳坡、占扎路10个村委会。属高寒山区,迭藏河源地,多草地、林地。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盛产当归。. |
维新镇 |
岷县辖乡。1949年后设维新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元山、坪上、柳林、马莲滩、卓坪、红台、卢家山、李子、西沟、西沟、扎哈、塔山、韭菜、池滩、大花门15个村委会。地处山区,洮河流经乡境北部边缘。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油菜,盛产当归。林果业较发达,主要产苹果、沙梨等。元山坪村附近有明长城遗址。. |
禾驮镇 |
岷县辖乡。1949年后设禾驮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266平方公里,人口1.8万。茶(埠)马(坞)公路过境。辖禾驮、山沟、甘滩、拉路、安家山、义仁沟、曙光、随固、立哈、石门、哈地哈、牛沟、酸剌坡、卓落、寨上、新台、石家台、后家山、乔家沟19个村委会。地处高山区,纳纳河横穿乡境中部。石门村盛产石材,有石灰岩矿山。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盛产当归。养蜂业发达。. |
马坞镇 |
岷县辖乡。1949年后设马坞乡,1958年改为马沿公社,1961年更名为马坞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20公里。面积217.6平方公里,人口1万。茶(埠)马(坞)公路终点。辖灯场、新城、大沟门、旧庄、黑鹰沟、草眼、土地眼、丰都坝、沙金、秦家沟10个村委会。地处山林地带,灌木林覆盖全境,燕子河流经境南部。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荞麦,盛产当归、油菜。. |
秦许乡 |
岷县辖乡。1949年后设秦许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357.2平方公里,人口2万。有公路通县城。辖泥地族、大族沟、大族、包家沟、扎那、章哈寨、包家族、中堡、下阿阳、上阿阳、宁坝、小沟山、杨家湾、白家湾、秦许、坞麻桥、鹿儿坝、斜南、刹柴、柏桦、马烨仓21个村委会。地处高寒山区,草山、林山广阔,藏河流经乡境。鹿儿坝村附近有金矿。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盛产当归。. |
申都乡 |
岷县辖乡。1949年后设申都乡,1958年并入蒲麻公社,1961年分设申都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123.1平方公里,人口1万。茶(埠)马(坞)公路穿境。辖阳山、阴山、后家、大林、沙地、朱家、青土、马营口、龙泉沟、岔林、瓦结11个村委会。境内山岭重叠,申都河流经乡境北部。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油菜,盛产当归。. |
锁龙乡 |
岷县辖乡。1951年设锁龙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285.7平方公里,人口1万。茶(埠)马(坞)公路过境。辖锁龙、古素、大东、新庄、双燕、拔那、买家庄、严家庄、侯家沟、潘家寨、林畔、赵家庄、元更地13个村委会。境内山脉连绵蜿蜒,草山、林山广阔,燕子河、锁龙河源于此。农业主产蚕豆、青稞、燕麦、马铃薯,盛产当归、油菜。养蜂较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