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嘉定区 >> 华亭镇 >> 联三村

联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联三村谷歌卫星地图)


联三村简介

  联三村位于华亭镇东首。东与宝山区罗泾镇相邻,南与金吕村衔接,西与华亭镇北新村接壤,北与联华村、联一村相依,占地3.7平方公里。境内有区级河道娄塘河穿越,镇级公路沪华中路、沪华东路、武双路、前曹路纵横交叉,以及翔浏公路、霜竹公路、宝钱公路、沪太公路四面怀抱,水陆交通便利。现联三村是有原联三、高桥两村在2002年合并组建。设有21个村民组,办公地址有原来的沪华中路767号于2009年4月份迁止沪华中路111弄33号。由自然村1队、2队、3队、5队、6队、7队、8队、9队、10队、12队、13队、南赵、北赵、高桥、盛家、孙宅、叶宅、叶湾、新宅、金家、高家组成。组成。总人口3734人。其中:本村户数757户,本村人口2234人,农保人口1800人,镇保人口200人,城保人口234人;外来人口15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400.00亩,粮田180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4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0.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10114111 201800 021 查看 联三村谷歌卫星地图

联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联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沁园社区

  沁园社区:位于华亭镇政府所在地。
  

袁家桥社区

  袁家桥社区:位于浏翔公路沪华中路交口。
  

连俊村

  连俊村:位于华亭镇北侧。
  

北新村

  北新村:位于华亭镇东北5个处。
  

唐行村

  嘉定区华亭镇唐行村位于华亭镇南。东与北新村相邻,南与塔桥村街接,西与嘉定工业区宣圹村接壤,北与连俊村。占地3.3平方公里。境内有区级河道北川河穿越,镇级公路华博路,华高路,以及嘉行公路,霜竹公路,高石公路,水陆交通便利。我们在2003年有原唐行村,石村村合并成唐行村。共有土地2000亩,可耕地面积1500亩。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45个自然宅,全村总户数748户,总人口96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79人,18周岁以上劳动力1560人】,外来人口7500人,村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两委成员交替共6名。还有村条线等共有10名村工作人员。村党总支共有156名党员,分设在职支部与老龄支部。由自然村唐行村,石村村,由唐行村组成。总人口12200人。其中:本村户数748户,本村人口2200人,农保人口480人,镇保人口650人,城保人口260人;外来人口10000人。其他人口810人。耕地1500.00亩,粮田450.00亩,常年菜田150.00亩,林地550.00亩,鱼塘20.00亩,畜禽场5.00亩,325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00元。
  

联华村

  华亭镇联华村位于嘉定区华亭镇东北角,东与宝山区接壤,北与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隔河相望。至2005年5月起,联华村被列入上海市15个宅基地置换试点单位之一,联华村的村民从05年10月签约后,98%的村民享受镇保,转为居民。从08年村民们陆续搬入新居——“华亭佳苑”。华亭佳苑系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宅基地置换建设十五个试点项目之一,位于嘉定区华亭镇、与江苏浏河镇相邻。小区占地面积为177688平方米,总体规划建筑面积161666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42714平方米,公建配套用房18952平方米,建造多层住宅45幢。小区容积率为0.97,建筑密度22%,绿化率40%,集中绿地20%,共可安置动迁农民1110户。“华亭佳苑”的成功规划和建设,不仅改善了华亭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让当地村民充分享受城市文明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还将带动华亭镇周边的商业人气和经济发展;对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华亭佳苑”在上海市第五届优秀住宅评选中荣获“规划建筑奖”和“节能环保奖”、连续两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小区。解放初期,现我村区域里的长泾、长浜二个行政村隶属于护民乡管辖,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篷勃发展,由初级社升级为高级社。1956年秋,长泾、长浜两个行政村的初级社,合并成立联农第二生产合作社,长泾、长浜二个行政村撤销。 1957年撤区并乡(小乡并大乡)华亭乡建立,联农二社属华亭乡管辖。 1959年5月华亭人民公社建立,公社下设大队、生产队、联二大队诞生,下设10个生产队。 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设,联二大队改称联二村,成立联二村民委员会。 1993年5月经区政府批准,联二村更名为联华村,联二村民委员会更名为联华村民委员会。 2005年初,原联五村的吴宅、吴巷二个村民组划并到联华村。由此联华村由10个村民组增加为12个村民组,村民由368户1063人增加为445户1300余人。后来村民又陆续把户口迁回村里。由自然村1组成。总人口2457人。其中:本村户数472户,本村人口1662人,农保人口4人,镇保人口1301人,城保人口357人;外来人口795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10.00亩,粮田9.00亩,常年菜田1.00亩,林地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50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0.00元。
  

金吕村

  金吕村地处华亭镇的东南角,东傍宝山民营开发区,南靠宝钱公路,西有翔浏公路,北与联三村相邻,前曹路、沪樊路和娄塘河串村而过。1949年解放后,由永明乡、直塘乡两个小乡组成,隶属华亭乡,在1958年 成立人民公社后,永明乡改名联农四大队,直塘乡改名为金吕大队。当时,联农四大队有17个小队组成,在1982年5月份,把叶宅等8个小队和联三大队的二个小队合并组成高桥大队。1986年改制,把联四大队和金吕大队改名为联四村、金吕村。2003年5月二村合并,取名为金吕村,现辖21个村民组。由自然村老联四、老金吕组成。总人口3625人。其中:本村户数675户,本村人口2133人,农保人口852人,镇保人口552人,城保人口696人;外来人口1492人。其他人口33人。耕地3012.00亩,粮田1925.00亩,常年菜田428.00亩,林地352.00亩,鱼塘45.00亩,畜禽场6.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3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952.00元。
  

双塘村

  双塘村位于嘉定区华亭镇西北部,东、北毗邻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陆渡两镇,南邻华亭镇连俊村,西与嘉定工业北开发区的娄塘镇相衔接,是上海市与江苏省的交界地段。 历史闻名的郑和下西洋水道-浏河横贯东西,北起新浏河大桥,南与沪嘉高速公路相衔接的嘉行公路贯穿全村。解放后,1950年6月-1957年底双塘村的前身属娄塘区的横塘、双吉两小乡,1961年10月建立唐行人民公社后划归唐行人民公社管辖,原来的小乡改称生产大队,1983年1月于原双塘大队划出新浏河以北的6、7、10三个生产队建立了双浏生产大队,后来改称村,2003年3月1日,撤销原横塘村、双浏村合并为双塘村,现共有21个自然宅组成,设21个村民小组。由自然村横塘村、双塘村、双浏村组成。总人口3067人。其中:本村户数774户,本村人口2240人,农保人口644人,镇保人口296人,城保人口915人;外来人口827人。其他人口385人。耕地2012.00亩,粮田975.00亩,常年菜田484.80亩,林地459.06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05.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00元。
  

联三村

  联三村位于华亭镇东首。东与宝山区罗泾镇相邻,南与金吕村衔接,西与华亭镇北新村接壤,北与联华村、联一村相依,占地3.7平方公里。境内有区级河道娄塘河穿越,镇级公路沪华中路、沪华东路、武双路、前曹路纵横交叉,以及翔浏公路、霜竹公路、宝钱公路、沪太公路四面怀抱,水陆交通便利。现联三村是有原联三、高桥两村在2002年合并组建。设有21个村民组,办公地址有原来的沪华中路767号于2009年4月份迁止沪华中路111弄33号。由自然村1队、2队、3队、5队、6队、7队、8队、9队、10队、12队、13队、南赵、北赵、高桥、盛家、孙宅、叶宅、叶湾、新宅、金家、高家组成。组成。总人口3734人。其中:本村户数757户,本村人口2234人,农保人口1800人,镇保人口200人,城保人口234人;外来人口1500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400.00亩,粮田1800.00亩,常年菜田30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4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0.00元。
  

华亭村

  华亭村位于华亭集镇南首,东临浏翔公路,南与徐行镇接壤,西接新泾河,中间宝钱路穿越。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所管辖范围有华亭农场与嘉定水泥厂。华亭村历史上有华亭乡所辖的华亭与坍桥两个生产大队组成。解放初期,在党的领导下,干部和群众积极投入土地改革,镇压-,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大农业生产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 “0”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生产、坚持工作,使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仍然有所发展。 “0”结束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拨乱反正,消除“文革”遗留的消极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使华亭的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持续高产。九九年贯彻中央土地确权,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改革开放以后,村级企业迅速发展,90年代分别工业利润超百万。二00二年四月十九日,原华亭村与星桥村合并为新的华亭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步,使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进一步实行了老年人退休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正真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由自然村星桥村 华亭村组成。总人口3393人,总户数784户。其中:本村人口2233人,农保人口140人,镇保人口0人,城保人口0人;外来人口1160人。耕地2300.00亩,粮田1000.00亩,常年菜田100.00亩,林地950.00亩,鱼塘25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80.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00元。
  

联一村

  联一村坐落于嘉定区东北端,东倚沪太路与宝山区罗泾镇接壤,北与江苏太仓市浏河毗邻。区级河道浦华塘纵贯全村南北,规划中的沪通铁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捷。解放初属于江苏省上海市嘉定县护民乡,在1957年从护民乡划分出太平大队、联一大队,在1970年太平大队为前进大队,1983年又被改为联五村,2003年两村合并为现在的联一村。由自然村联一村联五村组成。总人口4256人。其中:本村户数718户,本村人口2656人,农保人口554人,镇保人口1450人,城保人口550人;外来人口1600人。其他人口102人。耕地1600.00亩,粮田1000.00亩,常年菜田200.00亩,林地300.00亩,鱼塘40.00亩,畜禽场60.00亩。我村2012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20.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00元。
  

塔桥村

  嘉定区华亭镇塔桥村位于华亭镇西南。东与华亭村相邻,南与徐行镇衔接,西与嘉定工业区娄东村接壤,北与唐行村、北新村相依,占地4.3平方公里。境内有区级河道娄塘河穿越,镇级公路华博路、华立路、纵横交叉,以及嘉行公路、霜竹公路、宝钱公路,水陆交通便利。我们在2002年有原塔桥村、张店村合并成塔桥村,共有土地面积4338.27亩,可耕地面积2170.6亩。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宅,全村总户数784户,总人口4878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00人,18周岁以上劳动力1271人),外来人口2581人。村党总支部成员4名、村委会成员4名,两委成员交替共5名,还有村条线以及水、电等共有8名村工作人员。村党总支共有147名党员,分设在职支部与老龄支部,60岁以上党员共有85名占总支党员数的58%。由自然村塔桥村和张店村组成。总人口4878人。其中:本村户数784户,本村人口2297人,农保人口774人,镇保人口770人,城保人口125人;外来人口2581人。其他人口628人。耕地2170.60亩,粮田384.31亩,常年菜田239.51亩,林地790.20亩,鱼塘56.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09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54.8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57.00元。
  

毛桥村

  毛桥村位于上海市郊西北部,东至沪太路,南至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26公里,西至浏岛风景区、协和高尔夫球场2公里,北与江苏省交界,处于嘉定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区级霜竹公路横贯全村,是嘉定现代农业园区成果、新农村风貌景观和生态旅游观光的重要展示窗口。毛桥村1949年5月解放,属于江苏省嘉定县娄塘区双吉乡第九村;1957年1月撤区并乡,乡党委引导农民由初级社向高级社发展;1961年下半年属于娄塘人民公社毛桥生产大队;1962年成立唐行人民公社,单位下放到生产队;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设,复建立唐行乡毛桥村;1986年6月撤消唐行乡建立唐行镇毛桥村;2001年7月由华亭镇、唐行镇撤二建一,毛桥村属于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由自然村自然村:石家桥,王家宅,大毛家桥村,小毛家桥,朱家宅,潘家宅等组成组成。总人口1228人,总户数243户。其中:本村人口693人,农保人口460人,镇保人口80人,城保人口53人;外来人口535人。耕地870.00亩,粮田20.00亩,常年菜田68.00亩,林地127.00亩,鱼塘52.00亩,畜禽场10.00亩。我村2008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82.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319.00元。
  


联三村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联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