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街办事处位于市区城东,车站路以南,平阳北街、平阳南街以东,鼓楼东路以北,铁路以西,铁路以东东关村部分。面积2.7平方公里。2003年,办事处辖区总人口有18234人。
(旧城改革) 1998年东城商住小区建设,投资一千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2002年钜鎏开发小区建设,投资二千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已进入扫尾阶段。2003年东关钢花小区建设,投资3千万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市场建设) 城乐旧货市场面积55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1999年1月引资杭州鸿泽公司,3月份开始建设第一期,同年10月26日试营业。2000年开始第二工期建设,同年加入中国旧货业协会,填补了我区乃至我市的市场空白。目前,市场可容纳商户500户,开设有7个区,即旧门窗区、旧家电区、旧家具区、旧自行车区、古玩区、旧机构设备区、家具批发中心,解决就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3000余人,日客流量达5000—8000人次,日平均成交量30—40万元。
(科技产业项目) 2000年投资300万元,引进北京化工大学专利项目PEX(硅碗胶连聚乙稀塑料管)管材生产线,成立了方达新型塑料管材有限公司,产品填补了我市空白。其产品已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已销往新疆、内蒙等地,年产值近1千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
(社区建设) 辛寺街办事处辖区共有5个社区居委会,51个单位50个居民小区,自2002年5月份完成社区改制工作后,新的社区居委会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工作活力增强,工作热情高涨,并且筹集资金120万元,硬化小街小巷十二条,总长2860米,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水泥路一条长5700米,宽6米,面积4200平方米。办事处不断完善社区四级服务体系,办理处组建了社区服务中心,成立5个区服务站,设立15个社区服务点,组建信息联络员36人,有房子、有牌子、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已投入运营。并且建立高标准科普画郎五个,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教育科学生活的能力;办好一所市民学校,有计划地对市民进行各类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创建了五个老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2002年东关社区投资20万元建成4000余平方米室外活动场一个,方便卫居民锻炼身体。
(环境整治) 1999年以来,在全面整治社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示范社区,逐步实现街巷硬化,绿化、美化、香化、人文化、提出了示范社区标准,2003年示范社区以宾站社区和挂甲社区为重点,要求5个社区每个社区抓两个示范街巷和示范小区,在这项活动中先后涌现出了公路局小区、粮局小区、电校小区、平阳公寓小区、市电业局小区和东关1组小区等模范小区。
(治安管理) 自1999年以来,每年年初办事处与辖区单位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6月、11月进行两次大检查,对党政一把手及社会治安工作进行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03年实行警务进社区,派出所干警全部深入社区划片负责,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小区全部设有楼院长共计103名,分散小区实行“十户联防”共计153个,同时社区完善了“两队一会”,小区设有民调组织。民事纠纷能得到及时调处,基本做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
(文明创建) 自1999年以来,辖区文明单位小区已达16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3个,区级11个,他们各有特色,在辖区起到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示范作用,2002年文明单位电业局,为失学儿童捐助4000元。
(其它服务) (1)计生工作坚持开展了双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四年来,处罚超生对象200余人,共计罚款40余万元,有效地推动了辖区的计生工作。(2)民政工作认真负责,深入调查,办理低保420余户,1300余人;开展帮贫扶困捐助活动,共捐衣报426件,现金2500余元。在双拥工作方面,一是组织青年为军烈属义务劳动;二是认真落实兑现义务兵优待金;三是积极开展拥军活动,慰问驻临官兵。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7平方公里 | 141002006 | 041000 | -- | 查看 辛寺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解放路街道 |
解放路办事处地处青狮北街35号,辖区东起平阳北街,西至鼓楼北大街,北至向阳路,南至鼓楼东大街,是临汾市政治、文化、经贸中心。辖区约4.5平方公里,人口53257人,流动人口4428人,行政事业单位173人,大型市场4个,个体工商户1099个,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办事处原有干部职工人数23人,机构改革后在编公务员9人,公勤人员1名,计划生育员1人。下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四个科室。 (新设机构) 2001年10月,街道办事处新设立了“临汾市尧都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放路工作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为:主任董海波(2001.10--2002.5),徐和平(2002.5至今);委员兰维成(2002.2至今),张希萍(2000.2至今)。 (社区改制)2001年底至2002年5月,根据单位型、地缘型、纯居型城市居住特点,重新界定了居委会,由原来的22个居委会合并为5个社区居委会。具体情况为:1、由卧牛、广宣街2个居委会合并为绿苑社区居委会,计1580户,东至平阳北街,南至解放路,西至广宣街,北至向阳路。2、由财神楼、洪家楼、北青3个居委会合并为区府社区居委会,计1750户,东至平阳南街,南至鼓楼大街,西至北财神楼,北至解放路。3、由福临、二一三、三中、动力厂、兴隆、科委巷、平阳7个居委会合并为平阳社区居委会,计2530户,东至广宣街,南至解放路,西至行署巷,北至向阳路。4、由金龙、孙宾庙、向阳路、龙潭、环城、行署6个居委会合并为市府社区居委会,计2630户,东至行署巷,南至解放路,西至鼓楼北大街,北至向阳路。57由0、八府、八角楼、廿府口4个居委会合并为0社区居委会,计1520户,东至北财神楼,南至鼓楼东大街,西至鼓楼北大街,北至解放路。通过报名、资格审查、考试、面试、培训等五个环节选拨出新的社区干部,由原来的66名居委会干部定为15名,各社区班子成员由主任、副主任、秘书组成,工资由财政全额划拨。五个社区都相继建立了居民活动基地,做到了牌子、场地、队伍、制度、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的落实。建立了党组织和社区警务室,实现了“一居一支,一区一警”。同时,成立了社 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理事会、社区管理服务队伍。 (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到2002年底,办事处创建了两个卫生环境示范社区,3条环境卫生示范街和5个环境卫生示范小区。并利用居民活动基地对广大居民进行广泛教育,开展了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了10个文明单位,10个文明小区、10个文明楼院,25个五好家庭。 (兴办学校)1999--2002年,创办了一个高标准的可容纳20个班、1200名学生的平阳社区“实验幼儿园”;创办了一所有35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的全日制平阳社区解放三小中学部和有18个班、800余名学生的全日制平阳社区解放第三小学。创建了一个现有150名学生的市府社区托教中心。 (旧城改造)由办事处牵头,本着“你挣钱,我发展”服务居民的原则,由太原钜鎏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对青狮北街旧城改造,建成楼房2幢,3200平方米。整合社区资源,创办就业市场。1999年以来,辖区先后建成了民天超市、安达圣购物超市、万家福超市等,安排下岗职工剩余劳动力近3000人。 |
西街街道 |
西街办事处位于市区西南,北至鼓楼西路,东至鼓楼南大街,西至滨河路,辖区总面积约5.13平方公里。下辖五个社区居委会,50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总人口31000人。办事处原有干部职工28人,2002年7月机构改革后在编公务员9人,公勤人员1名,下设综合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等四个科室和一个社区服务中心。1999年一2002年连续四年被市综治委评为综治工作红旗单位。 (社区建设)2002年5月,对原居委会进行了改制,由原来的12个村(居)委改制为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具体情况为:原西关村,改制为西关社区居委会;钟楼居委会、西大街居委会合并为钟楼社区居委会;师大南区居委会、师大北区居委会合并为学府社区居委会;马尾街居委会、复兴巷居委会、染料厂居委会、鼓楼南村、印染巷居委会的印染巷以北部分合并为鼓楼社区居委会;印染巷居委会以南部分、奶牛场居委会、秦蜀路居委会合并为仓颉社区居委会。目前,各社区居委会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落实,强化了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了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娱乐等一系列服务体系。 (旧城改造)2002年投资2.5亿元对五一西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共拆迁13万平方米,建商住楼28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市场建设)尧丰市场截止2003年底,累计投资1600万元,开发面积6万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市场内硬化场地、路面2万平方米,建成2座交易大厅,5座交易大棚,428间交易门店,4l间商户专用房。水、电、暖、电视监控等相关配套设施齐全。设立的信息服务中心与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山西省农业厅“山西农业信息网”实现了计算机联网o 2001年10月被确定为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2002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定点市场”,2003年被临汾市委、市0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o尧丰市场现有商户700余户,其中固定商户370户,摊位商户300余户。安置就业人员1000余人。每天进入市场经营的车辆有2000余辆,客流量1,2万余人次。市场日销售量达80—90万公斤,日交易额100余万元,年交易量达3.3亿公斤,成交额达3.5亿元以上,市场年收入达200余万元,年创利税费100余万元。 市场交易蔬菜、水产、调味、肉禽蛋等农副产品1000余种,省外产品占市场总交易的25—35%,省内其它县市的产品占总交易量的10—15%;当地产品占总交易量的55—65%o商品不仅满足了临汾及周边县市群众的需要,同时还辐射晋中、吕梁、长治、晋城等地。即丰富了人民生活,又带动了全区及周边县市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
水塔街街道 |
尧都区水塔街办事处,地处临汾市城区西北部,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龙潭社区居委会、阳光社区居委会、水塔社区居委会)所辖单位30个,街巷22条,小区45个,学校7个,集党、军、文化教育为一体。辖区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18690余人。办事处在编公务员9名,公勤人员1名,分为4个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社区经济发展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和综合治理办公室。 (社区改制) 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开创社区建设的新局面,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2001年底至2002年5月,根据单位型,、地缘型、纯居型特点,对原来的11个居委会合并为3个社区居委会,具体情况:①由原来水塔、北门、环城西、北城四个居委会合并为水塔社区居委会,有1300户居民,南至解放西路,西至莲花池一巷,北至环城二巷,东至鼓楼北大街。②龙潭社区由龙潭、朝殿、莲花池居委会合并而成,共有1200户居民,东至莲花池一巷,南至解放西路,西至军分区、北至北城壕。③阳光社区由三义巷、鼓楼西、军分区、市委居委会合并而成,共有1800户居民,东至鼓楼北大街,南至鼓楼西大街,西至滨河路,北至解放西路。 居委会干部经过申请报名、资格审查、组织报名人员统一考试、统一答辩、培训,严格审查,层层筛选,社区干部由原来33名,定为9名,各社区领导班子成员由主任、副主行、秘书组成,三个社区相继建立了活动基地、社区服务站、社区医疗站,建立了党组织和警务室,同时成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理事会等。 社区服务中心,2002年10月1日,破土动地修建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着重建立了“中心、站、点、员”四级网络体系,建筑面积178平方米,投资3万余元,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中介、家政、医疗服务、复印打字,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以龙潭社区活动场为重点的三个服务场所,坚持每月活动,参加晨练,娱乐的居民占常住人口的30%以上。 (社区再就业) 2002年以来,安排社区建设和总体要求,办事处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投资3万余元,建设“水塔街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四室”,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心的中介、培训等职能,结合辖区的实际,共安排了下岗职工剩余劳动力达800余人,(水塔一巷、解放西路、朝殿一巷夜市、市场较为集中) (低保工作) 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居民低保申请,逐门入户调查核实,依据低保政策界线,严格分类划档,做到应保尽保,2002年底100余户入保。 (双拥工作) 办事处成立了由-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组,专人负责。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结合军分区、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在本辖区的独厚条件,每年“八·一”、“春节”、“植树节”开展送鞋垫、送温暖活动,创建一条拥军路,在军民共建双拥城活动中,涌现了“拥军大妈南洁民”等一批“双拥模范”及“双拥集体”至1999年以来,共进行八项,多次受到省、市、区双拥办奖励好评。 (环境整治) 自1999年到2002年全市环境卫生整治百日大会战,办事处一如既往,对3个社区的22条街巷和45个小区院内乱堆、乱扔、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卫生死角,全方位进行整治,连续三次夺得“区(市)环境卫生整治先进单位”流动红旗,代表区委、区0接受省、市检查验收6次,给予充分肯定。本辖区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市委、水厂、临汾一中),获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30个。 (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到2002年底,办事处创建了市级精神文明的单位2家(水文分局,城郊征费站),市级精神文明小区1家(水厂),区级等3家,为方便居民精神文明活动正常进行,创建了文化活动站,投资3万元,购置图书,健身器材等设备,建成居民活动场所3个,市民学校1所,使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综合治理)实行专业队伍和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方法,落实五级联防体系实行楼、院长责任制,共创安全文明小区,抓社区治安工作。截止2002年底,全辖区涌现出遵纪守法光荣户1100余户,清理整顿暂住人口2300余人,办理暂办手续400余份,调解居民纠纷38起,拆除校园周遍违法建筑9处。 |
南街街道 |
南街办事处位于市区鼓楼东以南。处在城乡结合部,北起鼓楼东路与解放路办事处为邻,南至南外环,南机场接尧庙乡,东依平阳南街与乡贤街办事处相连,西靠鼓楼南大街,秦蜀路与鼓楼西街办事处接壤,总面积5.75平方公里,共有1.1万户,人口4.5万人,行政企业单位135个,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办事处原有干部职工34人,机构改革后在编公务员9人,公勤人员1人,计划生育员3人。下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四个科室。 (社区改制)2001年底至2002年5月,根据单位型、地带型、纯居型城市居住特点,由原来23个居委会改制为7个社区居委会,69名居委会干部选为21名社区干部组成,各社区班子由主任、副主任、秘书组成,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各社区相继建立了居民活动基地,做到了牌子、场地、队伍、制度、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的落实。建立了党组织和社区警务室,实现了“一居一支,一区一警”。成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理事会、社区管理服务队伍。7个社区即: 1、洪楼社区居委会:由南洪家楼、南青狮子口、平阳南组成,1518户,东至平阳南街,南至贡院街,西至南财神楼,北至鼓楼东大街。 2、临海社区居委会:由南财神楼、斜胡同、体育街、扁担巷(临师部分)组成,1627户,东至南财神楼,南至贡院街,西至鼓楼南大街,北至鼓楼东大街。 3、尧乡社区居委会:由健康巷、三监狱、五一西路、姜家泊池组成,1827户,东至平阳南街,南至五一路,西至体育街,北至贡院街。 4、卧牛社区居委会:由琉璃巷、环城南、临师(部分)组成,1513户,东至体育街,南至五一路,西至鼓楼南街,北至贡院街。 5、尧园社区居秉会:由汾南里、休干所、姚家园(部分)、尧南、尧都(部分组成),1713户,东至平阳南街,南至东赵巷,西至五一西路南三巷,北至五一路。 6、太茅社区居委会:由司法巷、姚家园(部分)、太茅组成,1458户。东至五一西路南三巷,南至东赵巷,西至秦蜀路,北至五一路。 7、秦蜀社区居委会:由秦蜀街、尧都(部分)组成,2013户,东至平阳南街,南至尧庙,西至秦蜀路,北至东赵巷。 (综合治理)2002年,在辖区内开展了一场“严打整治”和“扫黑除恶”的斗争,自上而下,成立了领导机构。据统计,全年发生刑事案件161起,治安案件受理72起,立案72起,查处69起,调解民事纠纷529起,处理44人,提供线索15条,私房出租建档256份,创建安全文明小区28个。 (街道硬化)投资200万元,硬化了五一路南一巷、南二巷,电校胡同、尧乡小区、司法巷、琉璃巷、南禅寺巷等9条街巷,总长3450米,面积约22300平方米。 (旧城改造)投资2000万元,拓宽改造扁担巷,建楼房19幢,新建门店60余门,安置就业120余人。由尧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400万元,开发体育街78号,建成尧乡学校,已投入使用,招学生3000余人。组织实施联片开发福利巷,投资4000万元,拆迁500余户,完成“三通一平”工程任务。 (市场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由尧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50万元,成立了神州批发市场和尧乡家具城,共占地22亩,设摊位150余个。太茅、尧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400万元,在五一西路建成“临港商贸城”,占地20亩,设摊位200余个。 (民政工作)深入辖区单位、小区登记调查956户、32671人,实行社会最低保障救济。目前,享受低保人员643户、1743人,月发放57843元。依法婚姻登记600对。发放优抚款15万元。 (计生工作)坚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宣传《计生法》,开展“双服务”活动,结扎50人,上环267人,人流80人。 (双拥工作)2002年办事处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辖区内各大单位都成立了“双拥’’机构,有专人负责,把“优抚政策落实好,复转离休军人安置好,为部队排忧解难好”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精神文明建设)1999年至2002年底,办事处创建了两个卫生环境示范社区,3条环境卫生示范街和5个环境卫生示范小区。并利用居民活动基地对广大居民进行广泛教育,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了30个文明单位,21个文明小区,30个文明楼院,100个五好家庭。 |
乡贤街街道 |
乡贤街办事处位于城区东南角,北至鼓楼东大街,南至南机场,西至平阳南街,东与孟家庄相接,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2002年5月机构改革后,办事处设有工作人员10名。辖区有常住居民11902户,53598口人。有单位91个,住宅小区63个;小街巷192条。办事处下设乡贤、水门、贡院、迎春四个社区,28个居民小组。有基层党支部7个,党员258名。 (旧城改造工裎)引进新港房地产开发(山西)有限公司资金1.2亿元,对东关小区进行二期旧城改造。占地面积75亩,新建面积10万平米,26幢楼房已完成,正在进行小区配套工程建设。迎春南街拓通改造工程,由临汾市华生隆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该项目道路长1500米,宽32米,拆迁13个单位,涉及到居民380户,拆迁面积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率0.74,绿地率28.2%。拟兴建30余幢楼房,现正在实施拆迁。 (社区建设) 办事处被省委、省0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办事处”。四个社区都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包括棋牌娱乐室、书画练习室、图书阅览室、老年学校、室外健身场等“三室一校一场”,并配有电话、电脑、电视机、音响、空调等设备。市、区均在办事处召开过“社区建设现场会”。2003年办事处共接待来自长治市、晋城市、襄汾县、永和县和侯马市等地的参观团五个。 (第三产业) 1、兴办教育产业。水门社区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学前教育中心。乡贤社区投资500万元建成的高标准学前教育中心,目前有28个班,560名幼儿。2、新建就业市场。乡贤社区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的普国装饰机电城,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130亩,门店1200间,商铺$00余套,安排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3000多人。年经营额超过3个亿,利税达500万元。该专业市场周边仓储、租赁、运输、饮食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新上项目) 1、水门社区新上一个民营互感电器厂,投资300万元,其产品精密互感器和电力互感器,技术含量高,为山西独家。投产后可生产9大系列、300余个品种,其价格从38元至12000元,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利税120万元,可安排原互感器厂下岗职工100余人。2、迎春社区金座集团新选钢网增强塑料复合管为高科技产品。金座集团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3800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及下岗人员150余人,年创销售收入2800余万元,最近新上的钢网增强塑料复合管项目预计投资4800万元,投产后年创产值可达1.2亿元,可新安排就业人员180余人,新增利税2300万元。 |
辛寺街街道 |
寺街办事处位于市区城东,车站路以南,平阳北街、平阳南街以东,鼓楼东路以北,铁路以西,铁路以东东关村部分。面积2.7平方公里。2003年,办事处辖区总人口有18234人。 (旧城改革) 1998年东城商住小区建设,投资一千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2002年钜鎏开发小区建设,投资二千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已进入扫尾阶段。2003年东关钢花小区建设,投资3千万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市场建设) 城乐旧货市场面积55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1999年1月引资杭州鸿泽公司,3月份开始建设第一期,同年10月26日试营业。2000年开始第二工期建设,同年加入中国旧货业协会,填补了我区乃至我市的市场空白。目前,市场可容纳商户500户,开设有7个区,即旧门窗区、旧家电区、旧家具区、旧自行车区、古玩区、旧机构设备区、家具批发中心,解决就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3000余人,日客流量达5000—8000人次,日平均成交量30—40万元。 (科技产业项目) 2000年投资300万元,引进北京化工大学专利项目PEX(硅碗胶连聚乙稀塑料管)管材生产线,成立了方达新型塑料管材有限公司,产品填补了我市空白。其产品已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已销往新疆、内蒙等地,年产值近1千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 (社区建设) 辛寺街办事处辖区共有5个社区居委会,51个单位50个居民小区,自2002年5月份完成社区改制工作后,新的社区居委会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工作活力增强,工作热情高涨,并且筹集资金120万元,硬化小街小巷十二条,总长2860米,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水泥路一条长5700米,宽6米,面积4200平方米。办事处不断完善社区四级服务体系,办理处组建了社区服务中心,成立5个区服务站,设立15个社区服务点,组建信息联络员36人,有房子、有牌子、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已投入运营。并且建立高标准科普画郎五个,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教育科学生活的能力;办好一所市民学校,有计划地对市民进行各类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创建了五个老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2002年东关社区投资20万元建成4000余平方米室外活动场一个,方便卫居民锻炼身体。 (环境整治) 1999年以来,在全面整治社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示范社区,逐步实现街巷硬化,绿化、美化、香化、人文化、提出了示范社区标准,2003年示范社区以宾站社区和挂甲社区为重点,要求5个社区每个社区抓两个示范街巷和示范小区,在这项活动中先后涌现出了公路局小区、粮局小区、电校小区、平阳公寓小区、市电业局小区和东关1组小区等模范小区。 (治安管理) 自1999年以来,每年年初办事处与辖区单位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6月、11月进行两次大检查,对党政一把手及社会治安工作进行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03年实行警务进社区,派出所干警全部深入社区划片负责,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小区全部设有楼院长共计103名,分散小区实行“十户联防”共计153个,同时社区完善了“两队一会”,小区设有民调组织。民事纠纷能得到及时调处,基本做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 (文明创建) 自1999年以来,辖区文明单位小区已达16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3个,区级11个,他们各有特色,在辖区起到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示范作用,2002年文明单位电业局,为失学儿童捐助4000元。 (其它服务) (1)计生工作坚持开展了双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四年来,处罚超生对象200余人,共计罚款40余万元,有效地推动了辖区的计生工作。(2)民政工作认真负责,深入调查,办理低保420余户,1300余人;开展帮贫扶困捐助活动,共捐衣报426件,现金2500余元。在双拥工作方面,一是组织青年为军烈属义务劳动;二是认真落实兑现义务兵优待金;三是积极开展拥军活动,慰问驻临官兵。 |
铁路东街道 |
铁路东办事处,西起铁路立交桥,东至职业技术学院、警校,南起铁十五局,北至汾东路,辖区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近7万。辖区内设金汾、路东、铁桥、三元、康庄、双拥、临纺、临钢、冶建、新兴十个社区。辖区内驻有临钢、临纺、临纸、临铸、冶建、电控厂、互感器厂、警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路桥二公司、铁十二局、铁十五局、189旅等大型企业、机关、驻军、学校109个,在尧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社区改制) 2001年底至2002年5月,把原有的45个居民委员会合并成10个新型社区。通过社会公开竞聘,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经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社区岗位。经多方努力,解决了临钢、冶建、三元、双拥、康庄、临纺、金汾、路东、铁桥等社区办公用房,版面全部上墙,牌子全部挂上,档案全部细化,五项制度健全,社区建设出现了新局面。三元社区是尧都区社区改制的示范社区,自筹资金建起占地2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有医疗站、中老年活动站,特别是在党建方面探索出横向联谊的经验,受到省、市、区组织部门的重视,接待外地参观人员30批次。临钢社区中老年健身站获国家体育局奖励。 (文化体育) 2002年6月,办事处成立了社区文化体育中心,拥有4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为辖区中老年提供读书、看报、健身、娱乐、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10个社区分别成立了文化站,办起墙报,增设科普画廊,建立文化活动点,安装健身器材,使各项文化活动开展起来。2002年6月22日至26日,在辖区举办了首届社区科教文化艺术周活动。九九“重阳节”,10个社区5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尧都区“星光杯”老年运动会。 (社区服务) 1999年以来,街道办把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员“四级”网络做为工作重点,首先创办了社区服务中心,占地623平方米,活动室18间,下设“五部两队”,即医疗服务部、文体活动部、职业信息部、法律咨询服务部、科教服务部;两队是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根据“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每个社区都规划出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并延伸社区服务点82个,联络人员246人,开展社会保障、助残优抚、婚姻殡葬、敬老助老、医疗保健、民事调解、家政服务、信息中介、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等十大系列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 办事处多方筹集资金,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使二中路修建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由办事处牵头,北京空军临汾房地产管理处主任贾青山同志多方筹集资金,亲自规划,组织施工,修复了育红路。二中路和育红路总长1200米,投资100万元,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金汾社区的育红小学校舍年久失修,社区居委会主任刘伏生同志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共有14个班,600名学生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低保工作) 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逐门入户,走访调查,分类划档。目前解决了5532人的最低保障金,做到了应保尽保。 (综合治理) 采取治街巷抓线,保平安连片,先布点后连片的办法,群防群治,确保安全文明小区创建。全辖区涌现出遵纪守法光荣户1600户。特别是警务进社区后,截止2002年底,各社区整顿出租房屋278户,清理整顿暂住人口169户,办理出租证348份,调解居民纠纷44起,调解成功率达96%,平息了4次临纺近800人-案件。 (再就业工程) 铁十二局筹集资金办起了农贸市场,下岗职工进市场摆摊,繁荣了经济,方便了居民。临钢社区设立4个便民服务点,专营牛奶和馒头,社区管理9个车棚、6个门店,共安排下岗职工42个就业,还招聘90人专项负责临钢一区72幢楼的安全、治安、卫生工作。三元社区为了方便居民生活,设便民菜摊20个,安置了下岗职工20人。临纺社区、冶建社区、康庄社区共安排贫困人员43人,从事卫生管理和便民服务。双拥社区为云鹏制药厂安排下岗职工15人,洗洁净厂4人、体院食堂5人。 (双拥工作) 2002年办事处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辖区内各大单位都成立了“双拥”机构,有专人负责,把“优抚政策落实好,复转离休军人安置好,为部队排忧解难好”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解决了12名驻军孩子上学,解决低保对象3户,为出生婴儿上户5户。驻军189旅参加尧庙广场修建和滨河路工程建设,出动军人700多人次,出动车辆60多台次。参加绿化出动2000人次,车辆50台次,植树11万株。帮助清整卫生、执勤等活动共出动1000多人次。为临汾希望小学等捐款近2万元。 (环境整治) 2002年全市环境卫生整治百日大会战中,办事处对社区乱堆、乱扔、乱倒、乱搭、乱建进行了重点整治。组织干部职工千余人,临钢义务调来推土机、汽车等运输工具。拆除了解放东路、临浮路两侧的违章建筑1000余间,拆除面积达13000平方米,清理垃圾3万立方米,粉刷墙壁10万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基本上消灭了脏乱差。 |
车站街街道 |
|
汾河街道 |
|
屯里镇 |
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地处临汾市北郊3公里,南以涝河为界与临汾市开发区为邻;西临汾河,与刘村镇、汾河办事处相望;北接洪洞,与甘亭镇相连;东与乔李镇、段店乡接壤,南同蒲铁路和霍候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9.6平方公里,管辖12个村,3450户,15900余口人,耕地14017亩,汾河滩涂地近10000亩。辖区内有临汾北站、临汾北站货场、临汾煤焦集运站、贾村联营货场等铁路运输相关系统,有临汾公交站停车场、9路车运行线以及临汾市石油公司储存库、临汾汽车检测中心等公0套设施。全镇区域内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风景宜人。 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9159吨,其中小麦4138吨,秋粮5021吨,蔬菜总产8140吨。全镇经济社会总产值5.6亿元,镇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7元,镇财政收入580万元。 屯里镇多次被尧都区、临汾市授予小康建设示范镇、“双文明”建设先进镇。2001年被山西省授予“集体劳动模范”称号;2002年被列为山西省10个小城镇建设中心示范镇之一;2003年全镇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小康建设百强乡镇”。. |
乔李镇 |
|
大阳镇 |
|
县底镇 |
|
刘村镇 |
|
金殿镇 |
|
吴村镇 |
|
土门镇 |
|
魏村镇 |
|
尧庙镇 |
|
段店乡 |
|
贾得乡 |
|
贺家庄乡 |
|
一平垣乡 |
|
枕头乡 |
枕头乡位于尧都区西部地区,距城25公里。东至金殿镇,西至河底乡、蒲县黑龙关镇,南至襄汾县浪泉乡、乡宁县光华镇,北至土门镇。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7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万余亩。截止2002年底,总户数4400户,总人口18639人,全镇从业人员10238人,其中女劳力4941人,农业从业人员3216人,工业从业人员5525人。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292万元,总费用5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1元,全乡经济社会运行保持了可持续发展态势。. |
河底乡 |
|
滨河办事处 |
滨河办事处位于山西临汾尧都区。下辖: 141002400001 111 郭家庄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2 111 坂下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3 220 南孝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4 111 党家楼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5 220 北孝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6 220 高河店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7 220 南焦堡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8 220 上樊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09 220 下樊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10 111 北外环社区居委会 141002400011 112 后楼底社区居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