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闫镇位于翼城县东南隅八十华里处的历山脚下。全镇面积242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人,辖9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境内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西舜”旅游路、“沁东”省道线、“南张”县乡公路,横穿南北,纵横东西,交通便利。境内各种自然、人文景观俱多:历山国家森林公园、舜王坪生态旅游区、元窑河玄元洞、曹公四圣宫、泉头瓜子寨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堡子河蚌舞等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源远流传。境内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药材和野生资源,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铁矿、铝钒土等矿产资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八精六建”发展战略,立足镇情,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以建设生态旅游小康镇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镇域经济和多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50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169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20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完成3350元。完成了村村通40公里,沼气池310个,沁东线、舜王坪旅游路等重点工程顺利竣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我们将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握《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总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条主线,突出生态和煤炭两个重点,实施调产增收工程、产业延伸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四大工程,不断推进和谐西闫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42平方公里 | 141022105 | 041000 | 0357 | 查看 西闫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唐兴镇 |
唐兴镇位于浍河之畔,是全县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活动中心,翼 城县党政机关所在地。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辖27个村民委员会,127个村民小组,45个自然村。 全镇共29032户,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非农业人口4.76万。大部分为汉族,有少量回族。。 该镇于民国37年(1948)两次解放,1949年民主建政,1956年实现 唐兴镇镇政府 农业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由北关乡、原村乡、王庄乡等48个高级社组成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先锋人民公社划分为城关、南唐、王庄3个公社,城关公社社址在城内,2000年撤并乡(镇)后更名为唐兴镇,镇人民政府仍驻城内。 - 经济状况 唐兴镇平均海拔580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小河口水库干渠纵贯南北,大多数村可引水浇灌,盛产小麦、棉花和果菜。该镇交通便利,商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比较发达,2006年全镇有冶炼、铸造、纺纱、印刷、食品加工、造纸、建材等各类企业160余个,工业收入达6.46亿元。在工业经济发展上,镇内建有封壁、西关两个冶炼铸造工业小区,年产生铁60万吨,铸件lO万吨。丰昆公司10万吨汽车刹车盘精密铸造项目实现出口创汇。西关等7村先后建成天宏、三洋、华晨、鸿鑫等纺纱厂,可年产纱锭5万锭。“石牌楼”纯净水荣获“山西省放心食品”称号。投资1000余万元建起的大众饲料有限公司,年可加工畜禽成品饲料10万余吨,填补了翼城饲料加工行业的空白,成为全省饲养加工企业五强之一。在农业发展上,围绕农民增收,突出发展果菜业和畜牧业,全镇建成日光温室1200个,蔬菜产值达1500万元;在苇沟、西梁、城南、上高、东石桥等村发展红枣120万株,“红枣大王”许文山成为全县发展红枣产业的典范。在畜禽养殖上形成三大规模养殖区,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70余户,生猪年出栏近2万头,发展5000只以上鸡场3座,2万只大棚养鸡场l座。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42亿元,粮食总产量10611吨,上缴国家税金52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57元。 |
南梁镇 |
南梁镇地处翔山脚下,浍水河畔,镇域面积122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113个自然村,46500口人,耕地61000亩,境内集平川、丘陵、山区于一体,是翼城县的一个缩影。盛产果菜粮棉、干果杂粮,是全县第一农业大镇;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商贸集市历史悠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商机,成为全县第二大商品集散地;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打造了旅游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平台。 新一届南梁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落实“八精六建”发展战略,实施“四色五化”发展目标的要求,即:弘扬本色,发展绿色,提升黑色,营造特色;粮菜标准化,枣林规模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 |
里寨镇 |
翼城县辖镇。1961年析里砦跃进公社设里砦公社,1984年设里砦镇。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2公里。面积96.5平方公里,人口2.7万。通公路。辖里砦、西角、开化、张桥、吉壁、感军、唐城、东韩、天马、西续、东续、西沟、南石、西午寄、老官庄、洞儿洼、挂里、神沟、上韩、郑壁、阎强、北续、阎村、北石、郇壁、东午寄26个村委会。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玉米、豆类、苹果等。乡镇企业有炼铁厂、铁矿厂、选矿厂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感军遗址、天马遗址、南石遗址。. |
隆化镇 |
翼城县辖镇。1958年设燎原公社,1961年改隆化公社,1984年设隆化镇。位于县城以东,距县城30公里。面积126.3平方公里,人口2.1万。侯月铁路、晋韩公路过境。辖隆化、北张、高家洼、南吴、上吴东、上吴西、黄家铺、东亢、北张庄、张马河、李家垣、东中王、西中王、田家河、杨家后、中石门、东史、西史、寨里、广适、辽寨河、卫家河、安家垣、上石门、尧都、西白驹、殿儿垣、杨家河28个村委会。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苹果、红果、核桃等。乡镇企业有刘沟煤矿。. |
桥上镇 |
桥上镇地处翼城县东部山区,距县城25公里,东临晋城市面上沁水县,南连中卫乡,北与隆化镇接壤,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共辖11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10311口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历史悠久。侯月铁路、晋侯高速公路互通,并设有桥上、上交两个火车站和刘王沟一个高速公路互通。辖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有煤矿19座,是桥上镇的支柱产业,该镇盛产小米、豆类等优质小杂粮,则独具特色的绿色产品。该镇旅游资源丰富,建有刘王沟东岳庙,农民,健身中心,庄里文化广场等人文景观和休闲场所,是投资、旅游、休闲、娱乐的选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八精六建""发展观,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平安桥上""建设,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增长三个重点,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争先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全镇工家业生产总值达3709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7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474元,完成村村通油(水泥)路80余公里,全镇建设沼气池450个,投资150万元的下交小学教学楼建设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桥上舞台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做好抓安全、促发展、保稳定三件大事,提升以煤炭业、畜牧业、林果业、旅游业为主的四大产业,不断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发展、开放、稳定的新桥上。镇党委、政府携全镇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桥上发展,支持桥上发展,加盟桥上发展,共同为桥上的明天注入新的希望,新的活力。. |
西闫镇 |
西闫镇位于翼城县东南隅八十华里处的历山脚下。全镇面积242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人,辖9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境内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西舜”旅游路、“沁东”省道线、“南张”县乡公路,横穿南北,纵横东西,交通便利。境内各种自然、人文景观俱多:历山国家森林公园、舜王坪生态旅游区、元窑河玄元洞、曹公四圣宫、泉头瓜子寨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堡子河蚌舞等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源远流传。境内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药材和野生资源,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铁矿、铝钒土等矿产资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八精六建”发展战略,立足镇情,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以建设生态旅游小康镇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镇域经济和多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50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169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20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完成3350元。完成了村村通40公里,沼气池310个,沁东线、舜王坪旅游路等重点工程顺利竣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后我们将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握《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总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条主线,突出生态和煤炭两个重点,实施调产增收工程、产业延伸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四大工程,不断推进和谐西闫建设。. |
中卫乡 |
翼城县辖乡。1961年析现梁卫星公社改乡。位于县城以东,面积53.6平方公里,人口2.3万。翼绛铁路、翼张公路过境。辖中卫、东上卫、屋山、吴寨、北史庄、南史庄、南东史、南绛、北绛、赵家、武子官庄、郑家、人望、浍史、北庙、南庙、大坪、南彰坡、北彰坡、南上卫、东浮图、西浮图、贯上堡、南木板、辛庄2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谷子、豆类、蔬菜等。乡镇企业有炼铁厂、选矿厂、石灰厂、制杆厂、木器厂、粮食加工厂。. |
南唐乡 |
翼城县辖乡。1961年析城关先锋公社建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4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2.5万。侯月铁路、侯二铁路、晋韩公路穿境而过。辖南唐、云唐、北唐、东唐、北史、符册、樊店、范牛、西下坪、东下坪、下阳、河云、南丁、常册、晓史、原村、桥坡17个村委会。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乡镇企业有炼铁厂、纸厂、陶瓷厂等。南唐为古唐地区之一,所谓“晋五唐村”即中唐、东唐、南唐、北唐、龙唐,皆接近故唐城。五唐村现仅有四唐村,其中中唐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烧为灰烬,现仅留有一片瓦砾。尧王之子丹朱墓即在本乡北史村。. |
王庄乡 |
王庄乡地处翼城县城东北十公里处的丘陵半山区,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30626人,其中农业人口29700人,耕地面积66711亩.王庄乡矿产资源丰富,有储量达2000万吨铁矿及工业和建筑使用的石料资源;有侯月铁路翼城东站 翼城工业交通区煤炭集运站以及贯穿于我乡的临翼 王庄二级公路,交通便利;有郑庄22万伏变电站及辛安 王庄两个35千伏变电站,电力优势明显;有丰富的地下水及全县最大的水库--小河口水库,水利资源较为丰富.2004年我乡农业总产值23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9.8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4元.投资16亿元的宏阳钢铁公司和投资3.5亿元的城东人和钢铁公司落户王庄并先后投产运营,为王庄乡建设""钢铁大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8月6日,总投资3千万元 年产匹布600万米 年产值3千万元的鸿鑫纺织有限公司在我乡岳庄村开工建设,从而使我乡精细纺纱有了新的开端.目前王庄乡已形成年产生铁170万吨 钢100万吨 材95万吨的生产能力.""尧森""""绿鑫""两大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使王庄乡建设""果菜名乡""走向规模化 集约化发展道路.. |
浇底乡 |
" 浇底乡地处县城东北,距县城50华里,东邻沁水,北接浮山,西南与隆化接壤,总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1721户,7230口人.农民生活主靠农业和养殖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 玉米 药材为主,养殖业以养牛 养猪 养鸡为主.2005年人均纯收入985元,是翼城县唯一的贫困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