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陇南 >> 康县 >> 长坝镇

长坝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坝镇谷歌卫星地图)


长坝镇简介

  自然环境:长坝镇位于县城西北部28公里处,总土地面积22.99万亩,耕地面积2.69万亩。平均海拔1140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2℃,全年无霜期21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282户,乡镇总人口13962人,乡镇从业人员7002人。
  六通情况:17个村通电,18个村通邮,11个村通电话,14个村通公路,9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4所,教师103人,在校学生1084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54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027公顷,粮食总产量462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132元;财政收入68万元,财政支出68万元。
  名优特产:核桃、板栗、花椒、野生中药材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21224105 746000 0939 查看 长坝镇谷歌卫星地图

长坝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长坝社区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长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刘沟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刘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山根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山根村谷歌卫星地图
傅家坝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傅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吴家坝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吴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段家庄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段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庄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李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山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大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坝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长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花桥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花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趙沟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趙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范家寺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范家寺村谷歌卫星地图
老庄里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老庄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田家坝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田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石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高石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馬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王馬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山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杨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杨树坝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白杨树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沟村 ·康县旅游·康县特产·康县十大特产·康县十景·康县旅游网·康 0

----

查看 大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坝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自然环境:城关镇位于康县中部,总土地面积12.55万亩,耕地面积0.9万亩。平均海拔1056米,年平均降雨量740毫米,全年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10.9℃。   行政区划:辖3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527户,乡镇总人口23901人,乡镇从业人员12052人。   六通情况:1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9个村通电话、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教师249人,在校学生4768人。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39人,病床1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86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61公顷,粮食总产量177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57元;财政收入86万元,财政支出79万元。   名优特产:核桃、花菇。   旅游景点:白云山、白云洞。.  

平洛镇

  自然环境:平洛镇位于县城西北部30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7.71万亩,耕地面积2万亩。平均海拔1458米。年平均降雨量570毫米,年平均气温13.5°C,全年无霜期215天。   行政区划:辖1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832户,乡镇总人口11016人,乡镇从业人员5515人。   六通情况:15个村全部通电、通邮,12个村通电话,11个村通公路,14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5所,教师85人,在校学生1868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6张。   名优特产:花椒、核桃   旅游景点:明月山.  

大堡镇

  自然环境:大堡镇位于县城北部16公里处,总土地面积7.62万亩,耕地面积0.94万亩。平均海拔1013米,年平均降雨量690毫米,年平均气温14.2℃,全年无霜期25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774户,乡镇总人口7242人,乡镇从业人员3997人。   六通情况:11个村全部通电、通邮,7个村通电话,9个村通公路,6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教师78人,在校学生174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9人,病床7张。   名优特产:核桃、板栗、花椒、蚕茧。.  

岸门口镇

  自然环境:岸门口镇位于县城以南9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7.72万亩,耕地面积1.42万亩。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降雨量724.5毫米,年平均气温11.4°C,全年无霜期22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910户,乡镇总人口7168人,乡镇从业人员3639人。   六通情况:15个村通电、通邮,14个村通电话、通公路,12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8所,教师60人,在校学生121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1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8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116公顷,粮食总产量198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154元;财政收人65万元,财政支出65万元。   名优特产:有核桃、板栗、花椒、木耳等。.  

两河镇

  自然环境:两河镇位于县城东南部37公里处,总土地面积24.79万亩,耕地面积1.15万亩。平均海拔920米。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全年无霜期27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377户镇总人口5277人,乡镇从业人2698人。   六通情况:7个村通电,8个村通邮,1个村通电话,8个村通公路,5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教师35人,在校学生678人,有医院、卫生所在1所,医生6人,病床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52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962公颂,粮食总产量130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45元,财政收入32万元, 财政支出38万元。   名优特产:木耳、核桃、茶叶、香菇、板粟、天麻。.  

长坝镇

  自然环境:长坝镇位于县城西北部28公里处,总土地面积22.99万亩,耕地面积2.69万亩。平均海拔1140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2℃,全年无霜期21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282户,乡镇总人口13962人,乡镇从业人员7002人。   六通情况:17个村通电,18个村通邮,11个村通电话,14个村通公路,9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4所,教师103人,在校学生1084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54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027公顷,粮食总产量462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132元;财政收入68万元,财政支出68万元。   名优特产:核桃、板栗、花椒、野生中药材等。.  

云台镇

  自然环境:云台镇位于万家大梁北麓、县城东北部13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7.44万亩,耕地面积2.3万亩。平均海拔1125米。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3°C,全年无霜期185天。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851户,乡镇总人口12299人,乡镇从业人员6180人。   六通情况:19个村通电、通邮、通公路,18个村通电话,8个村通自来水,1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5所,教师99人,在校学生198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人,病床17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42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213公顷,粮食总产量473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元;财政收入68万元,财政支出68万元。   名优特产:核桃、板栗、花椒蚕茧。   旅游景点:云泰山、白马关。.  

阳坝镇

  自然环境:阳坝镇位于县城南部39公里处,总土地面积42.68万亩,耕地面积0.9万亩,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C,全年无霜期27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853户,乡镇从业人员3607人。   六通情况:17个村通电,19村个通邮,7个村通电话,18个村通公路,14个村通自来水,5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8所,教师62人,在校学生1188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2人,病床3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456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44公颂,粮食总产量88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96元;财政收入80万元,财政支出75万元。   名优特产:茶叶、木耳、板粟、核桃、生漆、铜矿。   旅游景点:龙神沟,梅园沟。.  

王坝镇

  【概况】 位于康县城东部11公里处。东与陕西省略阳县境相接,南与贾安乡和岸门口镇毗连,西与城关镇交界,北与云台镇为邻。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8975人。乡政府驻地为王家坝村。   【历史沿革】 原名县坝,建国前设县坝乡。建国后以居民多姓王而改名王坝,并设立王坝乡。1958年划归康宁公社,1961年分设王坝公社。1983年由社改为乡至今。2005年撤并原三官乡,并划所属五个行政村于城关镇。现辖王家坝、安家山、苟家庄、李家庄、青林沟、大水沟、何家庄、廖家院、鸡石坝、左家庄、陈家坝、金家山、金家垭、十二湾14个村民委员会,44个村民小组。   【自然与经济】 地处苏家大梁北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气候温和,阴湿多雨。王坝河自西向东穿流13公里,两岸小溪众多,重峦迭嶂,碧水青山。最高点苏家大梁海拔1861米,最低处白河沟门海拔1138米。森林覆盖率为35%。耕地面积1.22万亩,其中坝地1153亩。玉米、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经济作物主要有大马、核桃、柿子、苹果、花椒、板栗、松籽、白果。境内沙金含量丰富。闻名全国的甘肃省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凶创建了工业园区。投资上千万元的大千木业有限公司和富盛核桃加工厂都在这建厂并取得了发展。   【交通】 武略公路贯通全境,交通条件良好。   【文教卫生】 现有中学1所,农村小学7所,乡村医疗机构12所。.  

碾坝镇

  康县辖镇。1953年设碾坝乡,1958年并入康宁公社,1961年分设碾坝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碾坝河两岸,距县城13公里。面积108.8平方公里,人口1.1万。康(县)小(河口)公路过境。辖碾坝、梁上、大庄、蹇后沟、青禯坝、李家湾、小河、袁家坝、马家沟、袁家沟、肖家山、寺底下、崔家湾、安家坝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盛产大马、核桃、花椒、中药材等。为县大马基地之一。.  

豆坝镇

  康县辖镇。1949年设鱼耀乡,1955年更名为豆坝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豆坝河上游两岸,距县城22公里。面积143.6平方公里,人口0.7万。康(县)小(河口)公路过境。辖豆坝、元丰、栗子坪、林口里、安何、大河、安家山、长沟、冯芦、未石沟、周家沟、捷垭、刘坝、李坝里、杨李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盛产大马、核桃、板栗等。.  

望关镇

  康县辖镇。1949年设望关乡,1958年并入长坝公社,1961年析设望关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平洛河两岸,距县城34公里。面积85.1平方公里,人口0.7万。江(洛)望(子关)、略(阳)武(都)两条公路在境内交会,交通方便。辖叶湾、贯上、寨子、塄上、沈家湾、李家坝、乱石山、徐罗、平架梁、中庄、鹞子湾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盛产核桃、花椒。.  

大南峪镇

  康县辖镇。北魏置兰皋戌,清改为大兰驿。1961年设大南峪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窑坪河两岸,距县城40公里。面积122.4平方公里,人口1.1万。四(沟门)长(坝)公路过境。辖大南峪、万家山、李湾、李庄、寺沟、安房、新院、宋家河坝、潘家山、焦家沟、新庄、李沟、大南沟、李通沟、郑湾、赵家沟、后沟、窑坪、贺家沟、李家沟2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松花蛋久享盛誉,经济作物核桃、蚕桑质优量多。是陕甘边境商贸重地。.  

周家坝镇

  周家坝镇位于县城西北部,总面积114.66平方公里。海拔在915 ~ 1721米之间。北部干燥,雨量较少,南部阴湿,温差小。   【行政区划】 现辖23个行政村,豆坪、祁山、李坪、田能干、成山、河口、郭崖、盐池、王蔺、砖沟、上沟、草坝、李安、草坪、柏杨、张赵、李坝、安坪、李山、黑竹、成沟、西沟、阴湾,有109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13541人,农业人口13403人,乡村从业人员6678人,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449人,初中1460人,小学3567人,文盲半文盲1202人。   【四通情况】 已通电的村23个,通电话的村22个,通公路的村22个,自来水受益村10个。   【文教卫生】 有中学1所,小学20所。乡级卫生院2所,乡村医疗机构51个。   【农村经济】 以粮食为主,林产品丰富。是全核桃、花椒的主产地。.   区划沿革   周家坝镇解放前大部分属康县平洛镇、长坝镇管辖,少部分属成县西川乡管辖。   解放后归属平洛区,辖豆坪、唐梁等乡。   1951年将成县所属李家坝规划入康县唐梁乡管辖。   1953年分设河口乡。   1958年隶属平洛公社豆坪管理区。1961年分设豆坪公社。   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政府驻李家坝。   2005年合并李山乡所辖安坪、李山、黑竹、西沟、成沟、阴湾等6个行政村,政府驻地迁至周家坝。   2014年12月24日甘肃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豆坪乡改设周家坝镇 。  

铜钱镇

  【概况】 位于康县城东南33公里处。东邻两河镇、南连阳坝镇,西依三河坝乡,北靠白杨乡。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4614人。乡政府驻地为铜钱坝村。   【历史沿革】 据传明代正德五年(1511年)铸造铜钱,以此得名。建国前属阳坝镇管辖。建国后设铜钱乡。1958年成立铜钱公社。1983年改为乡至今。现辖铜钱坝、罗家坪、张朋沟、八仙位、双河、麻园、王家湾、白杨坪、亮垭、环路、天池、郝家坪、茶味沟13个村委会,有46个村民小组。   【自然与经济】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落差大。境内山峦遍布,河溪纵横。有铜钱河与双子河水在铜钱坝汇合后,又向东汇入燕子河,水流量大,落差高,蕴含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境西端的竹坪寺海拔最高,为1921米,境东南燕子河谷的白崖里最低,海拔仅664米。气候温湿,日温差小,雨量多,土壤疏松肥沃,适宜于作物生长。耕地面积7367亩,主产玉米、小麦,占粮食产量的80%。其次有黄豆、荞麦、小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木耳、油桐、棕片、茶叶、蜂蜜、生漆、板栗、杜仲、药材。环路、罗家坪等地所产木耳朵大肉厚、色泽洁纯,为当地特产。水产品有水獭、团鱼等。境内森林面积2.25万亩,其中青冈6155亩。林副业生产条件良好。   【交通】 康阳公路穿境13公里,底垭通往三河乡的支线公路穿境4.5公里。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所属13个村均已通车。   【文教卫生】 现有中学1所,小学9所。乡级卫生院1所,乡村医疗机构17所。.  

三河坝镇

  【概况】 位于康县城南部22公里处。东邻铜钱乡,北靠秧田、店子乡,西与武都区五马乡接界,南与阳坝镇毗连。面积221.2平方公里。人口6081人。乡政府驻三河坝村。   【历史沿革】 以乡政府驻地命名。建国前属罗坪乡辖。1957年乡政府由罗坪迁于三河坝,遂改为三河乡。1958年归入铜钱公社,1961年分设三河公社。1983年更名三河坝公社,同年改为三河坝乡至今。2005年撤秧田乡并入三河坝乡。现辖三河坝、大湾、小村沟、小垭、席坝、垭合、斜坡、水草坝、马家山、瓦子坝、母家河、公家湾、秧田坝、石碑岭、大湾里、小河坝、牛头山17个村委会,93个自然村。   【自然与经济】 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南、北、西三面环山,辖区呈带状。三河坝河自西向东贯流全境,中部形狭长河谷地。全境大河小溪交错,沟壑纵横。最高处(黄腰林尖)海拔2198米,最低点(三河坝)海拔926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耕地面积11175亩,以山地为主。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黄豆、洋芋等。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7.4万亩。经济林木及林产品有漆树、青冈、生漆、棕皮、油桐、蜂蜜等。林区有野生香菇、药材等,野生动物有香獐子、熊、豹子、毛猴及珍禽锦鸡等。盛产木耳、板栗、毛栗、杜仲、生漆、棕片,水产有珍贵的水獭。   【交通】 有长12公里与康阳公路相接的支线公路1条。河上筑有石拱桥、铁索桥,方便了群众往来交流。   【文教卫生】 现有小学15所,医院2所,医疗站10处。.  

白杨镇

  【概况】 位于康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东邻两河镇,南连铜钱乡,西依三河坝乡,北靠岸门口镇。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6316人。乡政府驻白杨滩村。   【历史沿革】 俗称白杨滩,以河滩处生长有成片白杨树而得名。建国前属罗平乡辖。建国后设白杨乡。1958年成立白杨公社。1983年改为白杨乡至今。现辖白杨滩、南城沟、朱家沟、贺家沟、吊石坝、靴坝、池家营、蒿地坝、汪家河、刘家梁、冈岭、元曲河、王坪、竹园、金钗峪15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   【自然与经济】 地势北高南低,山大沟深,多峡谷。燕子河由北向南穿流全境,流水量较大。境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最高点白虎咀海拔2023米。最低点海螺坝海拔747米。土壤多为黑黄土、大黑土,疏松肥沃。耕地面积1.26万亩,多为山地。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并产小麦、黄豆、巴小豆。林产品丰富主要有木耳、生漆、蜂蜜、油桐、天麻、棕片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2.3万亩,覆盖率为43.5%。树种以栎、桦、漆、杨等阔叶林为主。境内水利资源较丰富,宜于小型水电站的发展。   【交通】 康阳公路穿起境内24公里。乡村公路发展迅速,交通较为方便。   【文教卫生】 现有中学1所,小学11所,有中心医院1所,医疗站15个。.  

寺台镇

  【概况】 位于康县城北17.2公里处。东邻云台镇,南接大堡镇,西北与豆坪乡毗连,北临西汉水与成县搭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6115。乡政府驻杨湾村。   【历史沿革】 以坝台上建有古寺一座而得名。原寺院早已拆毁,台基至今残存。建国前属大堡乡所辖。建国初设朝圣乡,1953年更名寺台乡。1958年为大堡公社所辖。1961年分设寺台公社。1983年改为寺台乡至今。2005年撤李山乡2个行政村并入寺台乡。现辖寺台、杨湾、马莲山、袁家山、剪子河坝、河口、田家坪、成家湾、巩家沟、甘林寺、黄庄、罗湾、苟家山13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   【自然与经济】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缓。大堡河由南向北贯流全境,还有小支流多条,形成沟坝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境内最高处(天桥山)海拔1536米,最低处(河口)海拔861米。耕地面积10707亩,其中坝地543亩。土质大部分为正黄土,沿河大为黑、褐色土。因逐年平田整地,改良土壤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修成水平梯田3290亩,机耕地73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占总产60%左右,是本县主产区之一,单产历居首位。还产黄豆、洋芋。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柿子、玉竹等。这里所产的柿饼体大、糖质多、浸霜度厚,销路广;所产芦席纹路细密,美观耐用;这里还有编制的草帽民间工艺,草帽线条匀称质地良好,行销远近,深受顾客欢迎。   【交通】 境内有江望公路副道1条。大部分村已通乡村公路。   【文教卫生】 现有小学9所,有医院1所,乡村医疗站21处。.  

迷坝乡

  康县辖乡。1949年设迷坝乡,1958年并入云台公社,1961年分设迷坝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西汉水南岸,距县城72公里。面积137.9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公路接四(沟门)长(坝)公路。辖迷坝、刘家河、姚家山、四方庄、马莲嘴、腰镡、八罗、王家大山、十字、孟家坝、张台、老沟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盛产核桃、木耳、香菇、天麻等,为县北部木耳重要产区。.  

店子乡

  康县辖乡。1952年设中节乡,1955年更名为店子乡,1958年并入豆坝公社,1961年分设店子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解板河上游两岸,距县城33公里。面积113.6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公路接康(县)小(河口)公路。辖王家河、店子、马家庄、孙家庄、董家河、九元沟、谢家坝、安子河、莫家沟、张家沟、寺坝、陈家庄、吴家山、松树坝、中坝子、蹇家沟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盛产生漆、板栗、小箭竹,为县生漆基地之一。.  

太石乡

  康县辖乡。1949年设太石乡,1958年并入平洛公路。1961年析设太石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汉水南岸,距县城73公里。面积55.4平方公里,人口0.4万。江(洛)望(子关)公路通过境南端。辖河口坝、柑柏林、雍坝、水口坝、寺沟里、巩家山、阳山、董家湾、李家山、何家湾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核桃、花椒、樱桃等。雍坝造铧工艺始于明代,造型优美,质优耐用,远销陕西、 天水等地。.  


长坝镇特产大全




长坝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