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吕梁 >> 离石区 >> 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城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城北街道简介

  城北街道
  一、概况  城北街道办事处,原名王家沟乡人民0,2001年机构改革,撤乡并镇更名为城北街道办事处。  城北街道办事处地处吕梁市郊北4公里处,209国道穿境而过,北川河流经此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办下辖8个村居民委员会,沿川四村分别是大局村、娘娘庙村,总人口5614人,总户数1418户。  这里气候宜人,沿川地理平坦,适宜发展建筑建设轻工企业,山上土地肥沃,宜发展林果业,境内有丰富的石灰岩和煤炭资源。  2003年,全办集体收995.60万元,财政收入40万元,人均纯收入795元,境内有大小企业64个,有3座煤矿5个坑口;洗煤厂3个,机砖厂3座,吕梁天立枣业有限公司位于王家沟村,总投资985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创汇1256万美元,实现利税3112万元。  二、乡镇企业简介  煤矿业:王家沟煤矿、李家沟煤矿铺助生产井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窑沟煤矿、菁蒿焉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万吨/年。  洗煤厂三座,分别是沙麻沟洗煤厂、苏家崖洗煤厂、李家沟洗煤厂,年洗煤能力均为15万—20万吨/年。  机砖厂3座,吕梁星生制砖有限公司规模为80万轮窑;沙麻沟机砖厂规模为34万轮窑;李家沟机砖厂规模为50万轮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1102004 033000 -- 查看 城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城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城北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滨河街道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滨河街道   滨河街道辖8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9355人,耕地面积5490亩。2003年在市委、市0的正确领导下,滨河街道办全体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务实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战绩,全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204.37万元,粮食产量达到107.44万斤,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700元。  2004年,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多元支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体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创优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快培育煤焦。商贸两大产业,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一段时期和经济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实施建设多元支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体战略,服务和提升城市总体功能,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四个新目标”即经济跨上新台阶,建设展现新面貌;人民生活呈现新水平,人的精神展现新风貌。  2004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749.11万元,比上年增长17%;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6534万元,比上年增中19.5%;上缴税金55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增长10%。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办8村6居委会的发展思路是:  山上四村:山沟坡道植被种草搞生态,沟底通路挖煤引资企业。  沿川四村:沿川商贸服务创特色,整治环境保稳定。  六个居委会: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丰富社区建设内容,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努力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1、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整体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3、创新发燕尾服环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4、适应城市发展追求,全面推进居委会建设和改革。  为保证上述任务全面完成,我们将加强党的建设,用科学理念武装干部党员的头脑,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树立干部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全办人员将精诚团结,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际工作,向市委、市0和全办人员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凤山街道

    凤山街道办位于离石城区北部,是吕梁、离石所在地,也是吕梁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气候状况,是近年来气象资料表明夏至高温度39℃,冬至最低温度21℃。   凤山街道办下辖12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总面积20.93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总人口32807人,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矿4座,全部是4#煤,年产量40万吨,前庄翟家崖脚下储存大量的白云石和青石石山,是建筑业的主要材料。   民俗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习惯,每当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跑旱船、扭秧歌,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   河流水源,凤山街道办处于离石北川河两岸,河内有大桥5座,交通非常便利,上安、下安近内有深层井两座,供应50%的离石城区工业,市民用水,水源基本丰富。   凤山街道办的经济地位,以农工商贸发展为一体,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全办2003年经济总收入为7000万元,财政收主608万元。经济增长迅猛,2003年比上年经济总收入增长21.3%。人均纯收入1767元,上年增长12.6%。   -   交通状况   随着大交公路今年9月底全面通车,在地、市的安排下,今年四月全办铺开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7月底全办事处完成村村通油路任务,全办四通八达,形成交通便利的网络。   -   招商引资   大中局煤太,大中局背沟煤矿两座煤矿由于短缺资金,停产2年,去年引进孝义投资1400万元,2003年两座煤矿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虎山家俱城去年引进浙江投资商,投资2000万元,实现利润180万元。龙凤装饰城引进临县、方山、柳林三县投资500万元,去年实现利润220万元。   

莲花池街道

  莲花池街道位于山西吕梁离石区。下辖:   141102003001 111 六一街居委会   141102003002 111 城内居委会   141102003003 111 南关居委会   141102003200 111 城内村委会   141102003201 111 南关村委会   141102003202 112 圪达上村村委会   141102003203 112 卧牛焉村村委会   141102003204 111 刘家湾村村委会   141102003205 111 段家坪村村委会   141102003206 112 徐家沟村村委会   141102003207 112 王文庄村村委会   141102003208 220 大土河村村委会   141102003209 220 潘家沟村村委会   141102003210 111 马茂庄村村委会   

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   一、概况  城北街道办事处,原名王家沟乡人民0,2001年机构改革,撤乡并镇更名为城北街道办事处。  城北街道办事处地处吕梁市郊北4公里处,209国道穿境而过,北川河流经此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办下辖8个村居民委员会,沿川四村分别是大局村、娘娘庙村,总人口5614人,总户数1418户。  这里气候宜人,沿川地理平坦,适宜发展建筑建设轻工企业,山上土地肥沃,宜发展林果业,境内有丰富的石灰岩和煤炭资源。  2003年,全办集体收995.60万元,财政收入40万元,人均纯收入795元,境内有大小企业64个,有3座煤矿5个坑口;洗煤厂3个,机砖厂3座,吕梁天立枣业有限公司位于王家沟村,总投资985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创汇1256万美元,实现利税3112万元。  二、乡镇企业简介  煤矿业:王家沟煤矿、李家沟煤矿铺助生产井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窑沟煤矿、菁蒿焉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万吨/年。  洗煤厂三座,分别是沙麻沟洗煤厂、苏家崖洗煤厂、李家沟洗煤厂,年洗煤能力均为15万—20万吨/年。  机砖厂3座,吕梁星生制砖有限公司规模为80万轮窑;沙麻沟机砖厂规模为34万轮窑;李家沟机砖厂规模为50万轮窑。  

田家会街道

  离石区田家会镇位于市区东7.5公里处东川河南岸,地势由北向西南倾斜,镇区海拔889米。北临东川河,南依山梁,307国道、汾离高速贯穿全境。全镇面积为68.8平方公里,耕地2.4万亩,总人口15026人,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田家会村,故名田家会镇。据白云山寺石碑记载,早在明代就有田姓居于此地,村内为南梁地域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历史悠久的村内庙会闻名远近,故名田家会,逢三、六、九日一直沿袭至今。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大小东川经五里铺汇合后由东向西流过全境。气候特征:有诗云:“春季多风迟解冻,夏季少雨苗不均,秋季两涝又早霜,冬季雪少气候冷”。年降水量5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9℃,无霜期140天。农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豆类为主。   -   经济建设   全镇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为煤焦,建筑建材占到全镇经济的90%以上,二00三年底,全镇实现产值4.4亿元,营业收入4.2亿元,上交税金15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20元,经济平均增幅达50%以上。   -   交通状况   全镇南北窄东西长,307国道汾离高速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县乡干线五米线在大小东川汇合处与信义镇相接发,市区骨干线滨河南东路已规划沿伸到镇区中心田家会村;各村全部通水泥路(油路)里程超50公里。   -   招商引资   田家会镇是新建吕梁市东城区发展区域,目前又是全市首批十三个小城镇试点乡镇之一,高速出口经镇区西部与市区相接,是吕梁市已储物流建设的重要基地,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前景广阔,镇党委、政府多年来重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商铺,建设工业园区是众商家理想的投资地。  

交口街道

   交口街道办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城西南5公里近郊,西与柳林县相接,南与中阳县毗邻,为三川河汇流,三县交界之处,古为晋西咽喉,故名交口。307、209国道汇通全办,孝柳铁路途经交口街道。   街道办南建设中的汾柳高速横贯东西,可沟通-,亦直贯甘蒙,自古即为晋西陕北地区商贸重镇和交通要道,素有“黄金三角”之称,区位优势,尤为突出。全办总面积25.93平方公里,耕地16268亩,人口16427人,人均收入1260元,辖14个行政村。境内山川相间,气候温和,资源丰富。西北即属黄土丘陵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有谷子、玉米、豆类等;南部为三川河川区,村庄相连,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以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70天左右。已探明的矿种有煤炭、铝矾土、粘土、石灰石等十余种,其中4#优质主焦炼储量达7.91亿吨。是国家高柳能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唐贞观年间的著名佛寺——安国寺为石州八大孝院之一,是发展旅游业的独特资源,地下水埋藏浅且水量充足,为办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水力资源  

西属巴街道

    西属巴街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北接方山县大武镇,南连城区,东接城北街道办,西邻枣林乡辖西属巴、 上安、茂塔坪、留子局、东属巴、双务都、中则坪、石门嘴、高梨峁、横梁、盛地、 盛地沟、大中嘴、许家山、茂塔沟、畔沟、高岭上、瓦窑间、上则焉、宋家焉、缩缩岭、袁家岭22个村委会(共28个自然村)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29325亩。人口1.83万人,209国道纵贯全办,安盛路、西茂路可循环全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北川河流经我办,气候温和,年均降水450毫米,年均气温9℃,无霜期150天左右。近年来,西属巴街道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好项目带动,好作风保证两大重点,以创新、超前的意识,真抓实干,使得全办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整体推进、办村建设日新月异、广大干部心齐劲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使西属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崛起、新跨越。在新的历史时期,街道办党委、政府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开创全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谱写西属巴街道办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   经济发展   西属巴街道是离石区重要的粮食、蔬菜、肉蛋、农副产品产区、加工区,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瓜菜,其中 西瓜、甜瓜、草霉、温室蔬菜、粉条等在市场上久负盛名。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总体部署,以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强办富民为目标,着眼于离石城市建设北移,着眼于街道办长远发展,街道始终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全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瓜果种植,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去年全办蔬菜种植达到1035亩,总产量达到124.2万斤。以甜瓜、西瓜为主的瓜果种植面积达到765亩,横梁村的一户瓜农创下山地甜瓜亩收入7000元的好成绩。街道在发展特色种植的同时,继续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支持农民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扶持养殖大户做大做强。目前全办鸡存栏7.59万只,猪存栏1125头,其中万只以上养鸡户达1户。肉、蛋产量分别达到39.6万斤。粮食产量达210.9公斤,油料达5.1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达1200元。西属巴街道办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现有煤矿矿井10对,其中:生产矿井4对,基建矿井3对,待批待验矿井3对;另有焦化厂、洗煤厂、砖厂等工业企业多户。2008年街道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4 亿元,营收入达6.1亿元,增加值达2.4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达2100万元。   -   社会事业   街道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全区前茅,中 考贺中达线115人,在全区乡镇中遥遥领先。街道办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中学宿舍2000余平方米,新建厨房,餐厅2000余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东属巴小学,投资180余万元;留子局明德小学投资230余万元,已建成投入使用;上安明德小学投资270余万元,已动工修建;西属巴示范小学投资200余万元,完成附属物扫尾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是计划生育工作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任务指标。全年共完成一胎上环120例,二胎绝育99例,其中,双女绝育16例,多孩绝育4例,社会扶养费征收12万元。三是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改善。22个村卫生所基本达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1.5万人,覆盖率达92.3%。四是自觉地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群众,蹲得下,住得下,真正掌握农村的实际情况,了解并反映群众的情绪,群众的疾苦,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热心为群众服务。  

吴城镇

  相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在驿城口筑城墙,抵御侵略,故取名吴城,现在吴城驿沟口尚有旧城址吴城镇位于城东34公里处,座落在薛公岭山脚下,东与汾阳接壤,西和田家会街道办相邻,南与中阳县相连,北和文水相界,境内东高西低,山多沟深,海拔1100—2008米,东部气候较冷,西部较温和,平均气温4—6℃,日平均气温≥10℃,年平均积温2500—3000℃,无霜期100—125天。 全镇辖16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共有3160户,13900人,其中农户11723人。总面积427平方公里。自然资源有羊肚菌、蕨菜、沙棘、山杏、山桃、还有柴胡、黄苓、全地龙、甘草等30种药材。民俗文化有一年一度的七月古会,逢四、逢八集市贸易。有山药(土豆),种植面积3万亩,均为脱毒种著、莜麦也是我镇的特产之一,种植面积5000多亩,本镇有著名的吴城水库一座,肩负着吴城西部、田家会、城区、交口等五个乡镇的水地浇灌,面积约3万余亩,吴城镇除4个行政村之外其余村水源充足,以东川河冠名。    吴城镇属纯农业乡镇,经济地位居离石区各乡镇末位,仅农业收入年平均845万元,每年以12%递增。307国道辖贯穿10个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之后对该镇的发展极为有利。    发展优势:农业以山药、种植中药材、种草、植树为主,省财政厅投资100万元立项薪炭林建设基地,这项工程是一项富民工程,2004年上马种草养畜项目,将对我镇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两项工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可增加农民收入,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51元。.  

信义镇

   据传此地有个有声誉的人,做事说话非常信实,这个人讲仁义,讲信用,故取名信义。    纵观信义镇全境,整体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部高而窄,南部低而宽,海拔1200m—1687.2m之间,地形地貌总体呈现两山夹一川之态势,主要为黄土丘陵区和部分 土石山区,全市闻名的控制流域面积428.6平方公里的小东川河流域起源于镇内骨脊山,横贯本镇东西,境内长度近32公里,水网发达较好。    全镇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雪,春季较湿润且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年平均气温为8.9℃,无霜期一般为154天左右,年降雨量为500毫米,大于等于0℃的积温3700℃,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3000℃,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全镇总土地面积42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牧草地39800亩,林地17740亩,垣地1480亩,耕地82875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317亩,未利用土地37950亩,人口密度35人/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8%。    2001年在全省撤并乡镇中,把阳坡、小神头、信义两乡一镇合并为新的信义镇。全镇辖27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总人口为15359人,其中农业人口14291人,非农业人口1168人,男女劳力4486个,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镇。    全镇作物栽培,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种植,主要作物有谷子、玉米、马铃薯,另外,沿川河谷蔬菜、万寿菊、玉米制种、水果、药材等园艺农业开始了试验和推广。主要特产有西华镇土豆、莜面;永红村产的优种核桃;严村产的无公害蔬菜;小神头出产的药材、山木耳、羊肚菌等。全镇矿产资源贫乏,仅有少量的石灰岩,且不具有规模开发的条件。    信义镇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西华镇的草原,遍地开放的美国万寿菊和宝峰山,每年吸引许多游人,但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西华镇夏季气候凉爽,特别适合休闲度假。群山环抱的宝峰山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人。    全镇水资源丰富,发源于境内骨脊山,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428.6平方公里的小东川,年均清水流量0.4—0.7立方米/秒,且上游无任何工业企业排放污水,水质纯净。.  

红眼川乡

  "  离石区地处黄河中上游中纬度偏南的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脉中段西侧。东邻交城、汾阳、文水,西与柳林为界,南接中阳,北连方山、临县。平均海拔1200—1500米,它位于离石市中南部,南接中阳县张子山乡,东接本市田家会镇,西连北接城区街道办。田土面积27.3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共1085户。4076人,耕地面积5772.2亩,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是有名的煤炭之乡。全境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截至2003年年底,红眼川乡仅有6公里三级公路,严重制约本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全省“公路建设年”的千载难逢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全乡规划通村公路20.8公里,总投资900余万元。截止目前,第一阶段已全部完工,并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阶段的工程也已预备上马。“村村通工程”的实话将会彻底打破红眼川乡交通制约瓶颈,将为全乡四千多父老乡亲迈向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在上一级班子领导下,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为目标,通过积极实施调产兴乡战略,加大农业投入,落实抗灾救灾的各项措施,农业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优质南梁米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075.28万元和1270元,煤炭企业的产、销、利、税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企业总产值达17325万元,上缴税金580万元。全乡共完成造林10768亩,其中木材林5865亩,经济林4903亩,实施退耕还林5432.4亩,新修基本农田2000亩,新打淤地坝6座,加坝6座,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处,缓解了人畜吃水困难。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先后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10座小学和一所中学。同时,投资180万元对全乡9个行政村的低压线路进行了整改,投资40余万元安装了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发射台,新装电话机60余部,为群众架起了迈和小康社会的信息金桥。   ".  

枣林乡

   山西省吕梁市枣林乡位于离石区西部,东邻城区街道办和西属巴镇,西界柳林、临县,南与交口接壤,北与坪头乡毗连,距市区约7公里,素有离石的“西大门”之称。全乡镇集区位优势、气候优势、空间优势、资源优势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全乡镇2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总人口10291人,总户数2987户,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为7.2%,人口密度为104人/平方公里。全乡气候各异,立体条件多样,光热门资源充足,适宜多咱草本、木本植物生长,牧草资源丰富,发展养牛、养羊等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是4#主焦煤。另外还有丰富石材资源,主要有石英、石灰岩和花岗岩。   -   地理环境   全乡境内山峰交错,主要地貌有黄土丘陵沟壑和部分土石山区,平均海拔为1200米,最高点为王老婆山峰,海拔1500米。以王老婆山为分水岭以东为三川河流域(原枣林乡),以西为湫水河流域(原结绳焉乡)。王老婆山两侧地形陡峭,为土石山区,气候比较冷凉湿润,无霜期为130—150天,年降雨量为5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9℃,≥10℃的有效积温为2700—3000℃。东西部为丘陵沟壑区,气候温暖半干旱,无霜期为150—170天。年降雨量15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0℃,≥10℃的有效各温为3000—3300℃。湫水河流域无霜期长,有效积温多,昼夜温差大,土质良好,无公害、无污染、生产的食品品质好,市场走俏,特别是生产的小杂粮、蔬菜、瓜果倍受市民青睐。   -   经济状况   枣林乡是离石区贫困乡镇之一,2003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00万元,比2000年的1050万元增长了40%,实现了镇企业总产值万元,比2000年的1800万元增长60%,农民人均收入达660元。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横贯全乡,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解决了村与村之间,乡与村之间的交通困难今年区委、区政府被确定为交通年,在村村通水泥路边(油路)的动员会召开后,枣林乡打响了村通攻坚占,规划完成总里程20公里,该工程预计总投资540.875万元,涉及16个行政村,顺利完工后可解决70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   

坪头乡

  坪头乡位于离石区的西北面,距市城40公里,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区。东临方山县大武镇,南接枣林乡,西、北与临县接壤,乡政府因设在坪头村而得名,素有离石的“大西北”之称。境内地形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势东高西低。全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旱少雨,十年九旱,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450毫米,且多在秋季,无霜期偏长,达170天左右。   全乡共辖24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总户数3998户,总人口15570人,总土地面积为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730亩,经济林11360亩,木材林4200亩,其余为荒山荒坡及河滩利用地。耕地中有梯田16000亩,沟坝地1800亩,坡地17930亩,皆为旱地,坝地是群众的保命田。主要种植谷子、豆类、马铃薯、玉米、葵花、花生等作物,是全区的杂粮产区,经济林主要为红枣,也有一些核桃、瓜果等。养殖业只是零散的家庭养殖。   本地的自然资源极不平衡,煤炭、铝钒土、石灰石储量极其丰富,水及动物资源却整体匮乏,水资源尤其短缺,人畜饮用主要来源于旱井所集雨水。   伞头秧歌是本地最为流传的一种民间传统文艺形式。   红枣是本地的唯一特产,本地枣品质优良,肉质可口,但不适于加工,需逐步改良。   本乡境内大部分属临县湫水河水系,地表水奇缺,无清水河道,平时均为干沟,只是大雨后有短时洪流;地下水位较深,难以开采利用。   经济状况:坪头乡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1600万元,粮食总产是420万斤,财政总收入5700万元,较2002年增长28%,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00元,在全区12个乡镇(街道办)中居中等地位。   交通状况:目前坪头乡交通状况较差,乡—乡公路、乡—村公路正在建设中,建成后的交通网络将四通八达,离石区交通主干线店—梁线纵贯全境,通村、通矿公路全部为水泥或沥青路面,到市区每天均有直达班车3余班次,接客站可覆盖全乡24个行政,雨雪天群众可自由出入,与外界沟通非常方便。至目前全乡共安装电话600余门,可直拨全国各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在全乡建有微波站,各类无线通讯网覆盖全乡,消除了信息盲区。设供电所一个,高压线路53.8千米,低压线路285.5千米,配电变压器72台,村村户户逐步走向电气化。.  


城北街道特产大全




城北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