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县辖乡。1955年设卜家庄乡,1958年并入城关公社,1961年析置卜家庄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22.6平方公里,人口1万,其中东乡族、回族占83.1%。有公路接和(政)铁(沟)公路。辖松树、卜家庄、前坪、拉里纁、干沟、白杨沟、吊湾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春小麦、青稞、蚕豆等。兼有林、牧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万人 | 22.6平方公里 | 622925203 | 731100 | 0930 | 查看 卜家庄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松树村 | - | - |
---- |
查看 松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
白杨沟村 | - | - |
---- |
查看 白杨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甘沟村 | - | - |
---- |
查看 甘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拉里洼村 | - | - |
---- |
查看 拉里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前坪村 | - | - |
---- |
查看 前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吊湾村 | - | - |
---- |
查看 吊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卜家庄村 | - | - |
---- |
查看 卜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自然环境:城关镇位于和政县中心,总土地面积3.45万亩,耕地面积1.5万亩。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5.2℃,全年无霜期130天,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348户,乡镇总人口26030人,乡镇从业人员13672人。 六通情况:10个村全部通电、通公路、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1所,教师397人,在校学生5254人。有医院、卫生院4所,医生210人,病床122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22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94公顷,粮食总产量172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1524元;财政收入20万元,财政支出276万元。 名优特产:酸巴梨、早酥梨、油菜。 旅游景点:滴珠山公园. |
三合镇 |
自然环境:三合镇位于和政县东部,总土地面积5.3万亩,耕地面积1.03万亩。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5.4℃,全年无霜期130天,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 行政区划:辖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195户,乡镇总人口10139人,乡镇从业人员5100人。 六通情况:7个村全部通电、通公路、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8所,教师96人,在校学生1512人;有医院、卫生院l所,医生5人,床位5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79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72公顷,粮食总产量19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46元;财政收入12万元,财政支出239万元。 名优特产:啤特果、早酥梨、酸巴梨。 旅游景点:渊池沟、红崖洼、阳山民族风情度假山庄。. |
三十里铺镇 |
自然环境:三十里铺镇位于和政县北部,总土地面积83.6万亩,耕地面积18.3万亩。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年平均气温5.4℃,全年无霜期130天。 行政区划:辖1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045户,乡镇总人口20187人,乡镇从业人员11840人。 六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公路、通邮、通电、通电话,13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5所,教师102人,在校学生2629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6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58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232公顷,粮食总产量416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元;财政收入24万元,财政支出186万元。 名优特产:早酥梨 旅游景点:南阳山. |
马家堡镇 |
自然环境:马家堡镇位于和政县西北部,总土地面积56.1万亩,耕地面积1.75万亩。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年平均气温5.5℃,全年无霜期130天。 行政区划:辖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977户,乡镇总人口14568人,乡镇从业人员7123人。 六通情况:9个村全部通公路、通邮、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1所,教师94人,在校学生271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2人,病床4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43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753公顷,粮食总产量375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元;财政收入20万元,财政支出167万元。. |
买家集镇 |
自然环境:买家集镇位于和政县南部,总土地面积8.1万亩,耕地面积1.44万亩。平均海拔2150米,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年平均气温5℃,全年无霜期122天。 行政区划:辖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560户,乡镇总人口12540人,乡镇从业人员6345人。 六通情况:9个村全部通邮、通电、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8所,教师131人,在校学生1961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5人,病床12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38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91公顷,粮食总产量262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189元;财政收入17万元,财政支出186万元。 名优特产:牙塘蚕豆、野生果牛、沙棘、蕨菜等。 旅游景点:柳梅滩、大弯滩自然风光。. |
松鸣镇 |
和政县辖乡。1949年设吊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09.6平方公里,人口1.5万,其中东乡族占48%、回族占12%。蒿(支沟)临(洮)公路纵贯南北。辖狼土泉、吊滩、中心、大山庄、科托、车巴、扁坡、新集、桦林9个村委会。地处大南岔河上游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蚕豆、薯类等,盛产野生蕨菜。境内有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 |
陈家集镇 |
和政县辖乡。1955年设陈家集乡,1958年并入梁家寺公社,1961年析置陈家集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37.9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东乡族占29%、回族占16%。蒿(支沟)百(和)公路过境。辖陈家集、贾百户、陈家沟、王录山、王泉、孟家、上王家、宋家沟8个村委会。地处黄土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薯类,盛产油菜子、芥子、中药材。. |
罗家集镇 |
和政县辖乡。1955年设罗家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102.6平方公里,人口1.3万,其中回族、东乡族占38%。有公路接康(家崖)临(夏)公路。辖李家山、裴家台、罗家集、小滩、三岔沟、大滩、大坪、九山、庙山、联合、张家山11个村委会。地处太子山麓,牛津河上游两岸。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盛产蕨菜、-等。. |
新营镇 |
和政县辖乡。1955年设新营乡,1958年并入买家集公社,1961年析置新营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03.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回族占80.7%。为和(政)铁(沟)公路终点。辖寺营、炭市、河沿、新营、尕庄、山城、阎菜坪7个村委会。地处新营河上游两岸,属低洼的山阴地区。有铁矿及3个小水电站。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特产蕨菜。. |
梁家寺乡 |
和政县梁家寺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辖区东与广河县毗邻,北与东乡县接壤,南为三合镇、西与陈家集乡相连,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之一。全乡辖8个行政村95个合作社,总户数为2506户13554人,是一个以东乡族为主的民族乡,东乡族占96.5%。全乡总耕地14646亩,其中山地12146亩,川地2500亩,人均耕地1.1亩。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904元。东乡族群众善于从事养羊的习惯,形成了家家户户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东乡羊肉”已成为特色产业颇为青睐,东乡洋芋也成为当地群众增加家庭收入的特色产品。 |
卜家庄乡 |
和政县辖乡。1955年设卜家庄乡,1958年并入城关公社,1961年析置卜家庄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22.6平方公里,人口1万,其中东乡族、回族占83.1%。有公路接和(政)铁(沟)公路。辖松树、卜家庄、前坪、拉里纁、干沟、白杨沟、吊湾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春小麦、青稞、蚕豆等。兼有林、牧业。. |
新庄乡 |
和政县辖乡。1955年为新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07.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回族、东乡族占34%。有公路接蒿(支沟)临(洮)公路。辖何马家、腰套、奋斗、光明、中梁、榆木、前进、草滩、峡门、将台10个村委会。地处山区,小南岔河上游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青稞等,盛产油菜子、胡麻、野生蕨菜。. |
达浪乡 |
和政县辖乡。1961年设达浪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回族、东乡族占64.6%。蒿(支沟)临(洮)公路穿境而过。辖郑家坪、李家坪、大庄、中马家、杨马族、达浪、杨家崖7个村委会。地处半山半川区,大南岔河由南往北穿境。农业主产小麦、蚕豆、薯类。有小水电站2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