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临夏州 >> 东乡族自治县 >> 达板镇

达板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达板镇谷歌卫星地图)


达板镇简介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40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为锁(南)达(板)公路终点。辖达板、陈家、上舀水、红柳、红庄、黑石山、拱北滩、崔家、甘家、科妥、上科妥11个村委会。地处洮河西南侧。为县乡镇企业密集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子,为县四大林果基地之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万人 55平方公里 622926101 731100 0930 查看 达板镇谷歌卫星地图

达板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达板村 - -

----

查看 达板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科妥村 - -

----

查看 上科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科妥村 - -

----

查看 下科妥村谷歌卫星地图
崔家村 - -

----

查看 崔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甘家村 - -

----

查看 甘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拱北滩村 - -

----

查看 拱北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陈家村 - -

----

查看 陈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舀水村 - -

----

查看 舀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柳村 - -

----

查看 红柳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庄村 - -

----

查看 红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黑石山村 - -

----

查看 黑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达板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锁南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镇。县政府驻地。1950年设锁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万,其中东乡族占86%。213国道穿境而过,锁(南)达(板)、锁(南)果(园)公路终点。辖锁南居委会和锁南、伊哈池、高门、苜叶里、苦改里、乔文、毛毛、张王家、白家沟、王家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油菜子。.  

达板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40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为锁(南)达(板)公路终点。辖达板、陈家、上舀水、红柳、红庄、黑石山、拱北滩、崔家、甘家、科妥、上科妥11个村委会。地处洮河西南侧。为县乡镇企业密集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子,为县四大林果基地之一。.  

河滩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河滩乡,1958年并入东塬公社,1961年析置河滩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7万,其中回族占19%、东乡族占13%。有公路接213国道。刘家峡库区有汽船,设起迄码头。辖苏孟、大塬、祁杨、东干、河东、团结、汪胡、韩杨、屯地、小庄、尕常11个村委会。地处黄河南岸,大 ? 夏河东北侧。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瓜果、蔬菜等。乡镇企业从事建筑业等。泄湖峡水电站、州大塬水保站设在境内。.  

那勒寺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那勒寺乡,1958年并入百和公社,1960年析置那勒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东乡族占99%。辖那勒寺、南门、三甲、黑庄、瓦房、杨家沟、和和土、祖祖、郭泥沟、黄牟家、巴哈松、达板空、上哈力13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上游两岸,属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产早酥梨。.  

唐汪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60年设唐汪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回族占29%、东乡族占20%。有公路接213国道。辖塔石沟、石嘴、赵壁山、河沿、胡浪、汪家、上城门、下城门、舀水、张家、马巷11个村委会。地处洮河西南岸。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子。乡镇企业从事建筑业等。.  

果园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果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1.1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果园、巴拉城、杨王家、楼子、李坪、陈何、石拉泉、宗罗、奴拉芒、王山、石山11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产早酥梨。.  

汪集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汪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16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0.9万,均为东乡族。锁(南)达(板)公路穿境而过。辖嘴头、高家、马家、池沟、瓦子岭、盐沟、包家、对坡、沙黑池、何家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  

龙泉镇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龙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11平方公里,人口1.2万,均为东乡族。    213国道穿境而过。辖老庄、拱北湾、荒山、杨家、马场、北庄湾、那塄沟、大卜拉、卧妥、天桥、苏黑、中岭、何汪、周杨、坪庄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是小尾寒羊基地乡之一。.  

春台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春台乡,1958年并入锁南公社,1960年析置春台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0.8万,均为东乡族。213国道穿境而过。辖大庄、陈家沟、龙堡、北庄、大坊、周家、石家沟、壑岘、阴纁、阳纁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  

柳树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柳树乡,1958年并入东塬公社,1960年析置柳树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0.6万,其中东乡族占16%、回族占84%。213国道穿境而过。辖红庄、柳树、大山、寨子沟、马百户、仲家山、八羊沟7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  

东塬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设东塬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东乡族占73%、回族占17%。213国道穿境而过。辖塌山、林家、毛沟、包家、赵牙、牛家、张家、牙虎家、满散、刘牙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碳化硅等厂。县硅铁厂、老虎嘴电站、地毯厂设在境内。马家窑文化遗址、林家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坪庄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坪庄乡,1958年并入锁南公社,1960年析置坪庄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0.9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南关、罗家、韩寨岭、大坡、坪庄、结沟、三社7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为县酸巴梨基地乡之一。.  

百和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百和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东乡族65%、回族占25%。蒿(支沟)锁(南)公路穿境而过。辖百和岘、何阎家、大岭、达柴坪、康家坪、赵家沟、丁赵家、王家川、刘家、杜家、新同、石头湾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产酸巴梨。.  

关卜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4年设关卜乡,1958年并入百和公社,1960年析置关卜公社,1983年复置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0.9万,其中东乡族占42%,回族占29%。蒿(支沟)锁(南)公路穿境而过。辖墁坪、上王家、胭脂、关堡岭、叶家、草滩、梅滩、壑岘、波罗9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为县酸巴梨基地乡之一。.  

赵家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赵家乡,1958年并入果园公社,1960年析置赵家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赵家、墙头、甘土沟、石头沟、白家、克什间6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属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产早酥梨。.  

五家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4年设五家乡,1958年并入果园公社,1960年析置五家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0.7万,均为东乡族。锁(南)果(园)公路穿境而过。辖上庄、下庄、马阴、牛沟、马场、尹家、卡家、五家沟、塔户9个村委会。地处巴谢河两岸。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产早酥梨。.  

沿岭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沿岭乡,1958年并入汪集公社,1960年析置沿岭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锁(南)达(板)公路穿境而过。辖大沿、毛柴子、和平、红崖、新星5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  

风山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风山乡,1958年并入汪集公社,1960年析置风山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有简易公路接锁(南)达(板)公路。辖丁家、岭村、南岭、那拉西湖、池滩、陈二甲、格路沟、上沟8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  

车家湾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60年设车家湾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0.3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锁(南)达(板)公路。辖车家湾、水家、大湾、马脊梁、段岭5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  

高山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高山乡,1958年并入汪集公社,1960年析置高山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0.3万,均为东乡族。锁(南)达(板)公路穿境而过。辖洒勒、岔巴、庙儿岭、布塄沟、中庄5个村委会。境内山峦纵横,沟涧交错。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胡麻。境内有县属高山林场。.  

大树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8年建大树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0.6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辖上米家、大树、红泉、郑家、南阳纃、关卜岭、妥牙、黄家、塔拉乌、乔鲁10个村委会。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为县小尾寒羊基地乡之一。.  

北岭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北岭乡,1958年并入大树公社,1960年析设北岭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东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东乡族。213国道穿境而过。辖范家、前进、大湾头、仓房、苏池、宋家岭6个村委会。地处黄土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为小尾寒羊基地乡。.  

考勒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位于县境西部,刘家峡水库东南侧,距县城35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0.6万,均为东乡族。有公路接213国道。有汽船沿刘家峡水库通 i 永靖县城。辖坡根、三塬、河西、八十个塬、岘子、当土6个村委会。境内有石英石等矿产。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玉米。有三塬电灌站。.  

董岭乡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1950年设董岭乡,1958年并入龙泉公社,1960年析置董岭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0.5万,其中东乡族、回族占61%。213国道穿境而过。辖赵家山、周家塬、董家沟、苏尚、董家岭、长坝、三岭、大山、土坝塬、祁家、高嘴11个村委会。地处黄河、洮河会流处。农业主产小麦、薯类、糜子、谷子。为小尾寒羊基地乡之一。.  


达板镇特产大全




达板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