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县辖乡。1953年设清水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6年更名曲奥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244.6平方公里,人口0.2万,其中藏族占70%,回族占13%。213国道穿境而过。辖曲奥、香告2村委会。境内山峦重迭,起伏较大,大 ? 夏河穿境。半农半牧区,主要畜种有牛、绵羊,农业主产小麦、青稞、大豆,盛产蕨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44.6平方公里 | 623027204 | 747000 | 0941 | 查看 曲奥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清水村 | - | - |
---- |
查看 清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
香告村 | - | - |
---- |
查看 香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拉卜楞镇 |
自然环境:拉卜楞镇位于县城西北部,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0.5公里,耕地面积1.85万亩,平均海拔2931米,年均降雨量32.42毫米,年均气温3.9℃,全年无霜期88天。 行政区划:辖4个居民委员会,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250户,乡镇总人口14682人,乡镇从业人员7341人。 六通情况: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2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4所,教师300人,在校学生3198人。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73人,病床102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22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28公顷,粮食总产量62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29元;财政收入135万元,财政支出135万元。 名优特产:最著名的拉卜楞匠人精心制作的金银饰品。民族特需工艺品、奶钩、耳环、戒指、手镯、铜灯、铜勺、铜壶、藏刀等。 旅游景点:拉卜楞寺为全省旅游热点景区. |
王格尔塘镇 |
自然环境:王格尔塘镇位于县东北部,总土地面积32.27万亩,耕地面积0.66万亩,平均海拔2500米,年均降雨量32.42毫米,年均气温3.9℃,全年无霜期88天。 行政区划:辖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80户,乡镇总人口3474人,乡镇从业人员1737人。 六通情况:6个村全部通电、通电话,5个村通邮,3个村通公路,2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5所,教师65人,在校学生715人。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9人,病床1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08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77公顷,粮食总产量1137吨,农民人均纯收人1307元;财政收入77万元,财政支出77万元。 名优特产:蕨麻、山野菜。 旅游景点:达尔宗圣湖、德尔隆寺。. |
阿木去乎镇 |
自然环境:阿木去乎镇位于县南部,总土地面积54.97万亩,耕地面积3.02万亩,平均海拔3040米,年均降雨量32.42毫米,年均气温3.9℃,全年无霜期88天。 行政区划:辖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952户,乡镇总人口5972人,乡镇从业人员3136人。 六通情况:6个村全部通电、通电话、通公路,1个村通邮。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6所,教师33人,在校学生596人。有医院、卫生院4所,医生6人,病床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22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713公顷,粮食总产量131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财政收入43万元,财政支出43万元。 名优特产:盛产秦艽、贝母、大黄、党参等药材,还有蕨菜、蘑菇、沙棘等野生经济植物。 旅游景点:阿木去乎寺院. |
桑科镇 |
夏河县辖乡。1950年设桑科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192.8平方公里,人口0.5万,均为藏族。阿(木去乎)夏(河)公路穿境而过。辖曼玛、岗查、多玛、日芒、桑科、地仓6个村委会。四周环山,中部有达久、桑科草滩,大 ? 夏河、多哇河流经境内。纯牧业区,畜种有牦牛、马、绵羊。建有桑科水库。境内桑科草原风景如画,为游览胜地。宋代桑科古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加镇 |
夏河县辖乡。1950年设甘加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894.7平方公里,人口0.6万,其中藏族占95%。夏(河)同(仁)公路穿境而过。辖仁青、仁艾、卡加、西告尔、作海、八角、哇代7个村委会。四周环山,中部为草滩溪流,系优良牧场。纯牧业区,畜种主要为甘加羊,种植燕麦等饲料。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城故址,还有和斯柔城遗址及白石崖溶洞。. |
麻当镇 |
夏河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8公里。面积377.3平方公里,人口0.5万,其中藏族占70%。213国道穿境而过。辖麻当、桥沟、切隆、孜合孜、果宁、牙秀6个村委会。四周多山,地势起伏较大,大 ? 夏河、央曲流经乡境。有金矿。半农半牧区,主要畜种有绵羊,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盛产蕨菜。境内有玛利巴古城遗址。. |
博拉镇 |
夏河县辖乡。1951年设博拉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3公里。面积375.1平方公里,人口0.6万,其中藏族占92%。213国道穿境而过,为博(拉)碌(曲)公路起点。辖博拉、强盖囊、吾乎扎、加地沟、罗布来、玉华6个村委会。境南、北多山,博拉河从中穿过。半农半牧区,主要畜种为绵羊,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 |
科才镇 |
夏河县辖乡。1951年设科才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66公里。面积1070.9平方公里,人口0.2万,均为藏族。有简易公路接213国道。辖赞布宁、多布加、科才3个村委会。境内山高沟深,谷宽滩平。为纯牧区,畜种有牦牛、绵羊、马。产鹿茸、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药材。. |
达麦乡 |
夏河县辖乡。1949年设达麦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12.4平方公里,人口0.4万。其中藏族占40%,回族占10%。王(格尔塘)夏(河)公路穿境而过。辖达麦、黄茨滩、山塘、乎尔卡加4个村委会。境南、北多山,大 ? 夏河东西横贯。半农半牧区,畜种有牛、绵羊,农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子等,盛产麝香、贝母、冬虫夏草等药材。州白土坡电站、县水泥厂、铜矿等在境内。. |
曲奥乡 |
夏河县辖乡。1953年设清水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6年更名曲奥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244.6平方公里,人口0.2万,其中藏族占70%,回族占13%。213国道穿境而过。辖曲奥、香告2村委会。境内山峦重迭,起伏较大,大 ? 夏河穿境。半农半牧区,主要畜种有牛、绵羊,农业主产小麦、青稞、大豆,盛产蕨菜。. |
唐尕昂乡 |
夏河县辖乡。1950年设隆瓦乡,1954年改塘尕昂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191.6平方公里,人口0.3万,其中藏族占70%。213国道穿境而过。辖塘尕昂、麻隆、灰隆、让吾道、让吾曼5个村委会。东西两侧崇山峻岭,中部为永曲(河)河谷滩地。半农半牧区,农业主产青稞、小麦、油菜子,畜种有牦牛、绵羊。产贝母、冬虫夏草等药材。. |
扎油乡 |
夏河县辖乡。1949年设扎油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370.4平方公里,人口0.3万,其中藏族占94%。有简易公路接213国道。辖扎油哇玛、扎油曼、扎油道3个村委会。南北山岭连绵,扎油河穿境而过。西南部宽阔平坦,牧草丰美,宜畜牧,畜种有牦牛、绵山羊。农作物有青稞、燕麦、油菜子等,盛产贝母、大黄等药材。. |
吉仓乡 |
夏河县辖乡。1953年设麦西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更名吉仓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0公里。面积349.5平方公里,人口0.4万,均为藏族。有简易公路接博(拉)碌(曲)公路。辖木道、吉仓、西小3个村委会。四周环山,吉仓河横贯东西。半农半牧区,农业主产青稞,主要畜种有绵羊等,盛产大黄、贝母、秦艽等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