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托县双河镇位于托克托县西南部,是县政府所在地。全镇土地总面积13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辖16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506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00人。境内居住着蒙、汉、回、满等20多个民族的人民。镇内宾馆、商贸市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开放式的环境成为中外宾客的理想处所。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双河镇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90年以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镇所在地城镇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74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1.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4373.7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234.8万斤,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到4.11万头(只),乡镇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总数达到3010个,从业人员11020人,财政收入达到9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2元。
全镇基本形成以引黄灌溉为主,井灌为辅的水利工程体系,麻地壕扬水站和毛不拉扬水站两大渠系覆盖全镇;农村产业结构有了大幅度调整,粮、经、饲比例达到6:3:1,特别是畜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农牧业实用技术,群众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抢抓“奶业兴市”的机遇,加快了奶牛业的发展,全镇奶牛数达到7526头,建成奶站19座。建成南街村奶牛综合养殖小区和大羊场无公害蔬菜种植园区。依托资源优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大力扶持发展了蒙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大羊场蔬菜保鲜库和内蒙古永康枸杞药膳有限公司三个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龙头企业。镇内的毕蒙金河集团年产饲料金霉素1.2万吨,80%产品出口,现已成为大型高科技企业和自治区农牧业开发示范基地。以建筑业为重点的双河建安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25万元,有项目部6个,年创产值2500万元。以从事煤炭、焦炭、稀土矿产品为主的内蒙古鑫地物资燃料公司,成为双河镇新崛起的利税大户,年上缴税金400万元。还有内蒙古兆君羊绒集团托县分厂等一批企业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06万人 | 131.1平方公里 | 150122100 | 010000 | 0471 | 查看 双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双河镇 |
托克托县双河镇位于托克托县西南部,是县政府所在地。全镇土地总面积13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辖16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506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00人。境内居住着蒙、汉、回、满等20多个民族的人民。镇内宾馆、商贸市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开放式的环境成为中外宾客的理想处所。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双河镇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90年以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镇所在地城镇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74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1.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4373.7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234.8万斤,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到4.11万头(只),乡镇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总数达到3010个,从业人员11020人,财政收入达到9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2元。 全镇基本形成以引黄灌溉为主,井灌为辅的水利工程体系,麻地壕扬水站和毛不拉扬水站两大渠系覆盖全镇;农村产业结构有了大幅度调整,粮、经、饲比例达到6:3:1,特别是畜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农牧业实用技术,群众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抢抓“奶业兴市”的机遇,加快了奶牛业的发展,全镇奶牛数达到7526头,建成奶站19座。建成南街村奶牛综合养殖小区和大羊场无公害蔬菜种植园区。依托资源优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大力扶持发展了蒙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大羊场蔬菜保鲜库和内蒙古永康枸杞药膳有限公司三个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龙头企业。镇内的毕蒙金河集团年产饲料金霉素1.2万吨,80%产品出口,现已成为大型高科技企业和自治区农牧业开发示范基地。以建筑业为重点的双河建安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25万元,有项目部6个,年创产值2500万元。以从事煤炭、焦炭、稀土矿产品为主的内蒙古鑫地物资燃料公司,成为双河镇新崛起的利税大户,年上缴税金400万元。还有内蒙古兆君羊绒集团托县分厂等一批企业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新营子镇 |
新营子镇是1988年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县属建制镇,地处包头、呼市、准格尔金三角腹地,位于呼大、萨凉公路交汇处,距呼和浩特市63公里,距准格尔煤矿中心区薛家湾40公里,距托克托大电厂5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是周边乡镇的经济贸易中心、全镇总土地面积280平方公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什拉乌素河与大沙河流经镇域,地下木资源丰富。全镇辖17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总人口3.1万人(其中镇所在地5000多人).总耕地面积11万亩,人均耕地3.3亩. |
五申镇 |
五申镇隶属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位于县城西北部,是托克托县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建制镇之一。该镇西与包头市土右旗三道河乡毗邻,北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岱乡接壤,辖区面积168平方米。辖8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共3921户、15438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镇。全镇实有耕地面积39690亩,人均2.6亩,另有可开发利用的宜林草地3万多亩。 镇政府所在地五申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现有机关企事业单位25家。各类商业服务网点68处,从业人员580人。现有居民3462人。 五申镇属土默特冲击平原的一部分,镇域地势平坦,地表主要是砂质粘土和粘土,海拔高度均为987——992米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力为2级,最大8级。年平均气温为8——10℃,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36℃。无霜期为120——130天,年最大降水量为704.9毫米,最低降水量01.6毫米。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五申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草叶为基、奶业富民、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开拓创新,拚搏奋进,是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完成3.1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94.1万元;粮食总产量达9497吨,农民人均收入达3096元。 |
伍什家镇 |
伍什家镇,因乡政府所在地伍什家镇而得名,位于托克托县城东北15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有3836户,14894人,其中蒙古族236人,回、满、苗、土家、瑶等其他少数民族97人。 地理特点为冲击平原,东与和林格尔县交界,南与新营子、双河镇毗邻,西与乃只盖乡、五申镇接壤,北与古城、永圣域乡相街。东西、南北各长15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372亩,林地11万亩。 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995米,境内河流有大黑河,什拉乌素河、银号河、沙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45天,全年日照为3092小时,年将水量平均361毫米。 随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乡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乡办企业有大 、荷宝营砖厂,民营企业有托县房地产公司养殖分公司奶牛养殖场、乾宇高科技果蔬育苗公司、珍珠岩厂等。特别是2004年,沿呼大线的杜家壕、一间房、毡匠营等行政村相继引进建设集煤炭存储与运营与一体的煤炭转运站20余处,煤炭存储、运营市场已初具规模,乡村经济发展势态良好。 |
古城镇 |
古城乡位于托克托县县城东北部.旧呼托公路42公里处.北望大青山,南眺黄河,大黑河穿境而过。北与土左旗接壤,南与伍什家乡相邻,东与永圣域乡毗连,西与乃只盖乡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153. 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 4个自然村,人口 15410人.其中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572人. 古城乡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城,历史上闻名的云中古郡遗址就在此处.近几年,古城乡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争创一流乡镇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农业种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初步形成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产业化格局。畜牲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兴乡富民”为思路,奶牛业发展规模迅速壮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日益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云中风格.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3年全乡财政收入达到7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8元。 古城乡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本着 “为养而种、以牧促农”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粮、经、草的科学搭配,草业成为农业种植中的新亮点,2003年,全乡共种草30000亩,占总种植面积的1/3.西瓜、葵花、甜菜是本地特色经济作物。其中,葵花畅销长江两岸,西云寿村产的 西瓜远销呼市、河北、北京等地.奶牛养殖历史长、规模大是全县人皆知的古城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古城乡奶牛养殖业更是发展势头迅猛,2003年底,全乡奶牛达1.45万头, 日产鲜奶达200吨以上.奶牛业成为古城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乡镇企业发展突飞猛进 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带动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2003年度,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达986个,从业人员3018人,乡镇企业总资产89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