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苏圩镇是邕宁县的重镇,是广西重点乡镇。苏圩镇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西南面,邕宁县西面,东北面与吴圩镇接壤,东南面跟延安镇为邻,西面及西南面和扶绥县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苏圩街,距南宁市中心45公里,自古客商云集,商贸发达,是邕宁县最繁华的集镇之一,历史上与宾阳芦圩镇齐名,素有“上苏(圩)下芦(圩)”之说。苏圩镇是国家(广西)小城镇建设示范项目镇,经济比较发达,是邕宁县粮食、甘蔗、西瓜、蔬菜主要产区,素有“邕宁粮仓”、“甘蔗大镇”、“瓜菜明星乡镇”之称,是南宁市“菜蓝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置政区
苏圩镇是一个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唐武德五年(622年)至宋景祜年间为如和县治,后属邕宁县管辖,清以前称为迁龙区,又叫苏彝镇,民国期间改称苏圩镇。解放后,1950年为邕宁县第五区(全县共设置6个区);1951年为第十区(全县设置16个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与吴圩归并为东风人民公社,并入南宁市郊区;1960年划归邕宁县,称苏圩镇公社;1986年改称苏圩镇,沿袭名至今。
苏圩镇土地总面积223平方公里,镇区总面积87.69公顷。2004年,全镇辖苏圩街1个社区,苏保、保安、佳棉、定计、那海、镇宁、保卫、保城、保联、慕村、仁德、新德、联英、龙德、敬团等15个村民委员会,共有120个自然坡,301个村民小组。2004年底,全镇总人口61804人,其中农业人口58726人,非农业人口3058人,总户数14980户,其中农业户数13620户,非农业户数1360户。在总人口中,汉族占27.2%;壮族等少数民族,占72.8%。.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6.2万人 | 223平方公里 | 450105103 | 530000 | 0771 | 查看 苏圩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福建园街道 |
福建园街道办事处地处南宁市邕江南岸,总人口13多万人,辖区面积16.68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4个行政村,党员3464名,辖区内驻有各级企事业单位130多个,是江南区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福建园街道办事处驻江南区福建路福建园小区内,设有党政办、计生办、市政办、经贸办、社会事务办五个办公室和司法所、劳动保障事务所。 自2009年9月份启动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在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学习实践办的精心指导下,我街道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提高‘三个服务’(服务街道经济发展、服务街道社会发展、服务街道居民群众)能力和水平,促进平安和谐街道建设”的主题,以开展“提高素质,了解民情,畅通民意,安定民心,服务民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五进五送”、“五访五问”的主题实践活动,以构建服务型、平安型、文化型、和谐型街道为目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主题明确、载体丰富、进展有序、解决问题实在、学习成效显著”的特点。期间共排查出重点矛盾纠纷23件,受理民间纠纷18起,结案15起,劝阻和化解群众性械斗苗头2起;接待群众来访116人次,处理群众来信93件,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26户34人,慰问120位困难残疾人,组织看望了436位住院生病的退休人员,走访、服务辖区企业、市场达762人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63个,举办文体活动68场(次)。2009年街道主要经济指标居4镇3街道前列,其中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39亿元,同比增长416%,完成目标152.3%,地方财政收入1000.3万元,同比增长70%,完成目标126.78% 。 当前街道按照“服务‘一路一片一圈’(福建路、白沙片区改造、五一商圈建设),开创街道党建工作新局面”的思路,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街道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
江南街道 |
江南街道办事处是江南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成立于1992年9月。现下辖六个社区、三个村,总面积约24.7平方公里,总人口77354人,其中常住人口4.8万人,流动人口2.9万人。辖区地处首府出海通道南大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大、中型企业及厂矿比较密集,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区交通便捷、商贸云集、物流活跃的“宝地”。 近年来,在江南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实践“-”重要思想,精诚团结,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在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生、双拥及民族团结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获得上级各种殊荣。 街道办事处驻五一中路25-29号,内设“五办二所”(即党政办、市政办、社会事务办、计生办、经贸办、司法所、劳保所)。“团结、实干、开拓、创新”是办事处的精神,“互利、互惠、开创、发展”是办事处招商引资的方针。夯实基础,上新台阶,努力做到“一村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是目前全体干部职工一致的奋斗目标。 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服务年”和“园区开发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打造五一路休闲、娱乐、餐饮一条街;着重引进如伟康医药批发市场、五一粮油批发市场等专业型批发市场,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实现市场做强做大;科学规划群益园艺场社区,建设成城区小“工业园区”。 |
沙井街道 |
沙井街道位于东经108°51′,北纬22°48′,在江南区西南侧,东与江南街道交界,南与那洪街道接壤,西与江西镇相连,北与西乡塘隔河相望。1950年至1958年属邕宁县14区管辖。1959年成立沙井公社。1984年8月成立沙井乡,划归南宁市郊区管辖。1995年11月撤乡改镇。2001年12月郊区撤销后划归江南区管辖。2005年7月撤销镇建制,改为街道。2008年4月江南区区划调整,将东南村、富德村划归江南街道管辖,将沙井大道南段社区、沙井大道中段社区划归沙井街道管辖。沙井街道现辖智和村、同乐村、南乡村、仁义村、邕津村、三津村、乐贤村、杨村、金鸡村等9个行政村及沙井大道南段社区、沙井大道中段社区等两个社区。街道人口3.97万人,面积46.3平方公里。 沙井街道地处邕江河畔,水资源极为丰富,南宁市最大的水厂----三津水厂就坐落在辖区;还拥有1958年修建的中小型水库两座,即龙潭水库和牛头水库,容水量共11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000亩。街道森林面积广阔,拥有林地200多公顷,还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锰等。 沙井街道交通便利。南凭、南防、南昆铁路贯通辖区,广西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南宁火车南站便坐落在辖区。道路四通八达,快速环道和高速环道横穿沙井,沙井大道、江南大道、南站南侧路三路连接形成沙井的小快环,从沙井去机场、上高速路也极为便利。除此,水路运输也很方便,民生码头直通沙井三津村、金鸡村。 当前,沙井迎来了千年等一回的大好发展机遇。华南城、富士康等重大项目已落户沙井,现征地拆迁工作正逐步推进,预计年底,华南城项目即可全面开工。这些大型企业集团的进驻,将会使沙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风生水起北部湾,沙井儿女正扬帆!千篙齐力争朝夕,五年之后刮目看! 沙井的未来不是梦! |
那洪街道 |
那洪街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郊,东北面与大沙田开发区交界,南面与吴圩镇相邻,西面与沙井镇相连。原名为那洪镇,2003年归南宁经济技术升发区托管。2005年撤销那洪镇建制,改设立那洪街道办事处。那洪街道办事处包括平阳、黄茅坪、高岭、居仁、华联、新联、那洪、苏盆、那历、留村、罗村、古思等12个村,38个自然坡,9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6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002.33公顷。人口1.22万人。那洪街道办事处驻白沙大道。[1] |
金凯街道 |
金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从那洪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分出来,具体是以友谊路为界,东为金凯街道,西为那洪街道,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人。金凯街道办事处下设金凯社区,主要对黄茅坪、高岭、居仁、新联、华联等5个村实施管理服务,办公地址设在金凯路16号。由于上述区域在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为便于管理,金凯街道由南宁经开区管委会托管。金凯街道办事处的成立将有利于经开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学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服务质量。 |
吴圩镇 |
吴圩镇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面,距南宁快速环道18公里。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万亩,辖吴圩、明阳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大概8.2万人。镇统计人口59332人,其中农民48486人,非农业人口10846人。 吴圩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面,与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王滩水库旅游风景区相毗邻;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南防铁路、南友(322线国道)公路、邕钦公路、南友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区内驻有南宁国际机场、明阳淀粉厂、南宁正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区、明阳糖厂、国营七坡林场、明阳农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中央、区、市属企业、中外合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30多个单位。吴圩镇不但是首府的“窗口”,也是南宁市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城市卫星镇之一。 吴圩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日照强,干湿分明,夏长冬暖,土地肥沃,植被丰富,气候宜人,适宜发展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经济产业。吴圩镇自然条件优越,得天独厚,是投资经商、置业发财的理想地方。 吴圩镇林果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5%以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强劲,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西瓜、龙眼、荔枝以及各类优质蔬菜等,吴圩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镇已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其中,西瓜生产是吴圩一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区最大的西瓜生产地和集散地,闻名区内外,素有“西瓜之乡”美誉。. |
苏圩镇 |
一、概况 苏圩镇是邕宁县的重镇,是广西重点乡镇。苏圩镇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西南面,邕宁县西面,东北面与吴圩镇接壤,东南面跟延安镇为邻,西面及西南面和扶绥县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苏圩街,距南宁市中心45公里,自古客商云集,商贸发达,是邕宁县最繁华的集镇之一,历史上与宾阳芦圩镇齐名,素有“上苏(圩)下芦(圩)”之说。苏圩镇是国家(广西)小城镇建设示范项目镇,经济比较发达,是邕宁县粮食、甘蔗、西瓜、蔬菜主要产区,素有“邕宁粮仓”、“甘蔗大镇”、“瓜菜明星乡镇”之称,是南宁市“菜蓝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置政区 苏圩镇是一个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唐武德五年(622年)至宋景祜年间为如和县治,后属邕宁县管辖,清以前称为迁龙区,又叫苏彝镇,民国期间改称苏圩镇。解放后,1950年为邕宁县第五区(全县共设置6个区);1951年为第十区(全县设置16个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与吴圩归并为东风人民公社,并入南宁市郊区;1960年划归邕宁县,称苏圩镇公社;1986年改称苏圩镇,沿袭名至今。 苏圩镇土地总面积223平方公里,镇区总面积87.69公顷。2004年,全镇辖苏圩街1个社区,苏保、保安、佳棉、定计、那海、镇宁、保卫、保城、保联、慕村、仁德、新德、联英、龙德、敬团等15个村民委员会,共有120个自然坡,301个村民小组。2004年底,全镇总人口61804人,其中农业人口58726人,非农业人口3058人,总户数14980户,其中农业户数13620户,非农业户数1360户。在总人口中,汉族占27.2%;壮族等少数民族,占72.8%。. |
延安镇 |
"延安镇东与南陈镇相连,西南与扶绥县、上思县交界,北与苏圩、吴圩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32平方公里,总人口25357人。管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69个自然坡,314个村民小组。2004 年国民生产总值17000万元,财政收入3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4元。 ". |
江西镇 |
一、行政区划及民族文化、历史沿革 江西镇原属邕宁县管辖,因南宁市城市发展需要,于1983年划归南宁市郊区管辖;2001年12月,撤郊区后划入永新区;2005年3月,南宁市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永新区撤消后划归江南区管辖。现辖10个行政村(锦江村、同新村、同华村、同良村、同宁村、安平村、智信村、扬美村、那廊村、同江村)。全镇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总人口4525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5702人。江西镇居民以汉、壮两族为主,语言有白话、壮话、平话、桂柳土官话等方言。 二、自然地理与旅游资源 江西镇位于南宁市西南部,距市区26公里,与南宁市西乡塘区、崇左市扶绥县相邻,交通十分便捷,南昆、南凭两条铁路在境内交汇、左江、右江、邕江穿境而过,从沙井镇、石埠街道办都有公路通达。江西镇地形以丘陵为主,有耕地面积81754亩(其中水田40726亩,畚地41028亩)。辖区内林业资源丰富,共有林地面积71490亩(其中森林面积55965亩),覆盖率为23%。 江西镇内有“千年古镇”之称的扬美古镇,有旅游观光和特色农业合二为一的智信雷寨生态文明村,有古树庄之称的同新木村坡,有“千年古墓”之称的三江口皇姑坟,有奇山怪石的喀斯特地貌溶洞——麒麟山溶洞。其中,扬美古镇是广西旅游开发重点项目,随着扬美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现成为了区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开发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扬美“三宝”——豆豉、梅菜、沙糕已名声在外。 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江西镇境内所辖村坡均已全部通水、通电,通公路。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针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近年来积极筹措资金帮助群众解决行路难、喝水难、灌溉难等问题,2003年至2005年累计为民办实事129件,包括48个人饮工程、10条村道、31个生态文明村(市级12个、城区级19个)、13个灌溉工程、9个水毁工程、12个“五保新村”、2座宣传文化站及1个老年“星光计划”娱乐场所等。通过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