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呼和浩特 >> 清水河县 >> 五良太乡

五良太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五良太乡谷歌卫星地图)


五良太乡简介

  五良太乡位于清水河县北部,东北与和林格尔县接壤,南与城关镇相邻,西与宏河镇相邻。境内交通较为便利,羊喇公路、五良太至大红城小油路从乡境经过,各行政村都有通村公路。
  全乡总面积28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3635户,11631人,其中农业人口10860人,居住着蒙、汉、回等多个民族。全乡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1万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豆为主。2012年6月末,全乡牲畜存栏5.5万头(只),其中肉羊4.6万只,奶牛1430头。
  境内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矿产资源。花岗岩矿石探明贮量达1亿吨,品位高、易开采,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二是林草资源。全乡林木保存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牧草保存面积2.1万亩。三是旅游资源。乌兰牧伦草原、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景区、鱼塘垂钓等,都非常适宜游客休闲度假。
  五良太乡发展农牧业生产自然优势得天独厚。境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过多年建设,全乡节水灌溉、温室大棚、舍饲养殖等设施农牧业快速发展,正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路子。目前,全乡已基本形成高效特色作物、蔬菜种植,奶牛、肉羊养殖,苗木繁育,以及石材加工同步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永兴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全乡实现收缩转移、集中集约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典型;随着万头奶牛牧场、千亩连片温室蔬菜基地的相继建成,将带动全乡形成新的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带。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纯朴的民风,蕴育了五良太乡的文明,也为当地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随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全乡将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路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50124203 010000 -- 查看 五良太乡谷歌卫星地图

五良太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五良太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清水河县城关镇位于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498平方公里,属丘陵山区。镇辖20个行政村(143个自然村),6个社区 ,总户数13363户、48667人,其中农业人口5899户、22415人,外流人口5966人。全镇现有在职正式干部职工98人。耕地面积18万亩,其中水浇地5500亩。2012年末,全镇牲畜总头数10.87万头(只),201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374元和6131元。近年来,城关镇紧紧围绕“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城关镇”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城关镇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以“生态文明县”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三镇”,全力推进“三化”,努力实现“四个提升”的总体思路,在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以“抓特色、攻难点、创亮点”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特色种养业这项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攻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城关镇而努力奋斗。   1949年为城关街,1958年更名城关公社,1981年改镇。1996年,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南沟、祁家沟、神池夭、城关4个行政村和城关居委会。2002年,辖东街、西街、太平街、花园、红旗5个居委会和城关、神池窑、南沟、祁家沟4个行政村。2006年,撤销小庙子乡、杨家窑乡,将小庙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杨家窑乡的6个村(大湾、杨家天、韩庆坝、石湾子、西山沟、孔读林)并入城关镇。   原小庙子乡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辖乡。分布在城关四周。109、209国道过境。1964年建小庙子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233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辖曹家沟、芦子沟、只几也、水门、八龙湾、大路壕、小庙子、贺家山、庄古窑、生地湾、潘山沟、桦树沟12个行政村。2006年撤销并入城关镇。   原杨家窑乡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辖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2千米。1961年建杨家夭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辖西山沟、孔读林、杨家夭、七垌夭、韩庆坝、大湾子、石湾子7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盆地青乡,并入杨家窑乡。2002年,辖大湾、杨家窑、七墩窑、韩庆坝、石湾子、西山沟、孔读林、盆地青、三岔河、座峰、朱毛草、七墩沟、新村、碓九沟、三元号15个行政村。  

宏河镇

  宏河镇位于清水河县北部,北与和林格尔县接壤,南与城关镇相邻,东与五良太相邻,西与-湾镇相邻。交通较为便利,209国道、清喇公路、大准电气化铁路、托电铁路专线都经过我镇,各行政村都通了公路。   全镇总面积26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4551户,15544人,其中农业人口14609人,居住着汉、蒙、回等多个民族。   宏河镇境内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矿产资源,品种多、品位高、易开采,主要有石灰石、高岭土等。其中石灰石贮量达10亿吨,近年开采利用率高;高岭土贮量达5000万吨,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二是地上资源丰富。全镇林木保存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9%,牧草保存面积12万亩。   宏河镇农业生产具有传统优势和自然优势,通过近年来不断努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初步形成以粮、菜、畜为主的产业结构布局。目前,全镇耕地10.3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0.8万亩,沟滩地0.6万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小杂豆为主,小香米是我镇的特产。2012年6月末全镇牲畜存栏总数达5.58万头(只),其中羊4.6万只。农业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路子。   宏河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两个行政村位于黄河晋陕蒙大峡谷东岸、万家寨黄河水利枢纽库区,自然景观十分壮丽;还有黄河铁路特大桥、两河交汇等景观,有清朝康熙公主碑、岔河口新石器时代遗址、石畔奇文石刻等古迹。   近年,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明显的优势,为宏河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必将带动宏河镇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喇麻湾镇

   -湾镇位于清水河县西北部,东与和林格尔县接壤,南与宏河镇相连,北与托克托县毗邻,西与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全镇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30623亩。辖9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26人。镇区内总人口1.2万人。   镇政府所在地距清水河县政府50公里,准格尔旗政府40公里,托克托县政府40公里,依托区位优势,-湾镇镇形成了一道湾4个村委以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为主,梁上5个村委以种养业、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格局。   境内资源充裕,物产丰富。现已探明和开采的地下矿藏有砂子、粘土、石灰岩、紫砂泥等十几种;农副产品果蔬加工业发达,“黄河牌”果丹皮、山楂片、果脯以及脱水蔬菜远销国内外;人文旅游资源众多,雄宏迤逦的黄河,风光秀美的“君子津渡口”、传说中的“雷音寺”、古老神秘的黄河文化原始石器遗址等旅游景点闻名遐尔,特有的山光水色吸引着八方来客。   镇政府所在地坐落在黄河东畔,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个体营运车辆达7000多辆;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呼准二级公路、清喇公路、沿黄河公路、在建的准兴重载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村级道路相互交织,形成了沟通四面八方的交通网络;清水河县工业园区与大唐托县电厂毗邻,呼和浩特市煤气公司、蒙西水泥等大型企业已进驻园区;镇区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将于6月初开工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电力供应可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要;通讯事业发达,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覆盖全镇,可直拔国内外各地。   镇直、驻地单位有:-湾镇中心卫生院、清水河县民族中学、-湾镇第一小学、-湾镇益民小学、-湾国税所、-湾地税所、-湾工商所、清水河县财产保险公司等8家保险公司,清水河县--湾派出所、清水河县--湾交警支队、-湾运管所、清水河县-湾法庭、-湾信用社、-湾邮政支局、清水河县-湾通信分公司、-湾供电所、清水河县-湾变电站、沿黄公路收费站、内蒙古鑫运汽车检测站、清水河县蔬菜脱水厂、清水河县交通建材有限公司、清水河县平运制砖有限公司等。  

窑沟乡

  窑沟乡位于清水河县西南部,距县城29公里,向西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单台子乡毗邻。辖1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总户数4868户,总人口16726人。全乡总面积24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7万亩,且全部为坡梁旱地,农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豆类、油料、特色小杂粮为主,沿山一带盛产小香米。全乡林木保存面积15万亩,主要种植有柠条、沙棘、海红果、山杏等,人工优良牧草保存面积3.7万亩。   窑沟乡交通较为便利,109国道和沿黄公路横穿乡境南北,与8条乡村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1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通车、通电话。全乡设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2个,完全小学2所,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   乡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并开采的有煤炭、高岭土、石灰石、铁矿石、木纹石、白云岩等,现有天赐源、刘胡梁、永胜三个煤矿,有腾达、日晟、运昇3个金属镁厂,有立新、新烨、众鑫、百林4个高岭土加工厂。   

北堡乡

  北堡乡位于清水河县南部,209国道158公里处,距县城27公里。东南以明长城为界与山西省毗邻,东北与韭菜庄乡邻界,北与城关镇相连,西与窑沟乡接壤。全乡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现有4836户,15107人(其中贫困户874户,贫困人口2681人)。常住户为1947户,常住人口为5225人。   该乡地处中温带内陆地区,属西北大陆性干旱气候,平均海拔1430米左右。部分地区属土石山区,岩石裸露,形成石质土。土壤缺磷、少氮、多钾。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00多毫米。   农业和畜牧业是该乡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全乡现有耕地13万余亩,且多为坡耕旱地,仅有700亩滴灌水地。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豌豆、大豆、绿豆、马铃薯、糜、谷、黍、莜麦、荞麦等;经济作物有胡麻、黄芥、油菜籽、麻子、葵花等。全乡现有草地18万亩。近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利用“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及“世行贷款”等项目,全乡累计种植优质牧草10万余亩,建设舍饲暖棚1200余座。   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包扶单位的鼎力帮助下,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全乡现有机电井10余眼,各种储水设备1800多座,解决了40多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全乡交通运输业也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形成了以209国道为核心交通网络。   该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石灰岩、铁矿石、红粘土、高岭土等。   乡政府驻地阳湾村有党政机关、卫生院、总校、派出所、司法所、邮政所、电信所、信用社、交警支队、变电站等单位,这里已成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乡社会各项事业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全乡现有卫生院2所,在职职工5人,7个村委会都建起了卫生服务室,共有医疗人员15名。乡卫生院医疗器械比较齐备,一般常见病可就地医治。乡境内通讯网络已基本覆盖,移动电话、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等都已投入使用,实现了电话自动化,传输数字化。“村村通”、“户户通”等广播电视覆盖年达80%以上。   北堡乡属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光绪33年这里的有识之士陆续加入同盟会,为推翻封建王朝,实现民主自由而奔走。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的人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由潘密在老牛坡村建立了呼市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从此,老牛坡的名字,和他的光荣的历史永载史册。1947年7月,贺龙领导的部队——新六连与闫锡山的部队——十二军,在该乡暖泉村对面的双台山激战3个小时,双方伤亡惨重,这就是有名的“双台山”战斗。1968年7月在暖泉村的大路梁对面山顶上为“双台山”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建立烈士纪念碑,现已成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堡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境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沿209国道(清水河——偏关段)一直南下,两边山势雄伟,灌木丛生,杂草丰茂,杨树成排,青松-,使人们感到对自然景观的日益青眯,气势磅礴的明代长城,风光秀美的毛台山,传说中的青龙洞,古老神圣的朱元璋四公主碑,使人们感受到了对人文历史追溯的渴望,使人油然而生历史的沧桑巨变。沧桑与现代同在,古朴与文明齐行。   目前,北堡乡正抓住国家建设老区,发展老区的良好机遇,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与时俱进,努力促进老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各种潜在了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使老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使老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韭菜庄乡

  韭菜庄乡位于清水河县城东南26公里处,属革命老区,东以长城为界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接壤,南与本县北堡乡隔川相望,西与本县城关镇毗邻,北与和林县羊群沟乡相连。总面积501.6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有5160户17076口人,2012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135元,是全县的贫困乡之一。乡党委共下设1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99名,其中农村党支部16个,有农民党员417名。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2012年6月末家畜总头数达92449(头)只,人工牧草保存面积5.8万亩,现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等。国道109横跨全乡六个村委会,交通较为便利。全乡平均海拔1670米,年降雨量435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4℃,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小时,无霜期95-110天。是全县平均海拔最高、年均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降雨较多、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是全县马铃薯、油料和豆类的主产区。种养业是当地农民的主导产业,种植业以马铃薯、莜麦、豆类和油料作物为主,养殖业以肉羊和生猪为主,其中马铃薯种植和肉羊养殖收入高、效益好,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亮点。  

五良太乡

  五良太乡位于清水河县北部,东北与和林格尔县接壤,南与城关镇相邻,西与宏河镇相邻。境内交通较为便利,羊喇公路、五良太至大红城小油路从乡境经过,各行政村都有通村公路。   全乡总面积28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3635户,11631人,其中农业人口10860人,居住着蒙、汉、回等多个民族。全乡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1万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豆为主。2012年6月末,全乡牲畜存栏5.5万头(只),其中肉羊4.6万只,奶牛1430头。   境内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矿产资源。花岗岩矿石探明贮量达1亿吨,品位高、易开采,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二是林草资源。全乡林木保存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牧草保存面积2.1万亩。三是旅游资源。乌兰牧伦草原、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景区、鱼塘垂钓等,都非常适宜游客休闲度假。   五良太乡发展农牧业生产自然优势得天独厚。境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过多年建设,全乡节水灌溉、温室大棚、舍饲养殖等设施农牧业快速发展,正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路子。目前,全乡已基本形成高效特色作物、蔬菜种植,奶牛、肉羊养殖,苗木繁育,以及石材加工同步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永兴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全乡实现收缩转移、集中集约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典型;随着万头奶牛牧场、千亩连片温室蔬菜基地的相继建成,将带动全乡形成新的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带。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纯朴的民风,蕴育了五良太乡的文明,也为当地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随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全乡将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路子。  

单台子乡

  单台子乡位于清水河县西南58公里处,东邻北堡乡,北靠窑沟乡和城关镇,南与山西省万家寨以长城为界,西南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全乡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共3565户12106人,其中贫困户820户3412人。常住人口461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8%左右,全乡总耕地面积90152亩。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年平均气温8.5℃,无霜期142天。境内109国道、荣乌高速纵横交错,沿黄公路、老牛湾旅游专线正待建设。现有7个村委已通乡村水泥路,明年旅游专线建成后可通3个村委,剩余2个村委乡村水泥路亟待解决。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等,品位高,大树沟山的白云岩含镁量高达22%,储量较大,极具开采价值。特别是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以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明长城、古塔、古寺而闻名。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现有林地173958亩(其中经济林10185亩),草地64409亩,草牧场144517亩,荒山荒沟荒滩112791亩。农民主要家庭经济收入以种养业为主。2012年全乡人均纯收入5500元。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和糜、谷、黍、豆类等小杂粮为主,农副产品中的小香米、海红果、米醋等驰名区内外。牲畜主要有驴、骡、牛、羊、猪、鸡等,2012年全乡6月末牲畜总头数4.2万头(只),其中肉羊存栏达3.8万只。全乡各自然村全部通电,但绝大多数村急需整改线路。人畜饮水主要以旱井、水窖集雨节水为主,现通自来水的自然村有6个,已通主管道的自然村有7个,但未入户。   单台子乡2001年与原桦树也乡合并,2006年又划归于窑沟乡,2012年8月单台子乡建制重新恢复。乡政府现有干部职工38人,其中正式人员30人,临时人员8人。离退休、退职人员15人。全乡现有党支部13个,村支部有活动阵地有4个,有党员408名,其中干部党员28名。   


五良太乡特产大全




五良太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