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达村位于金陵镇的北面,北接双义村,东接广道村,西、南面临右江河畔,面积6平方公里。共有7个自然坡,16个生产小组,全村总人口3197人。全村耕地面积3188亩,每年劳务输出约600人,村委会办公住址龙江新街。
龙达村党支部党员总数69人,其中女党员13人,少数民族党员69人,35岁以下党员6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6人。
村党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53岁。村委会班子成员8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5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7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8.6岁。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50107100 | 530000 | -- | 查看 龙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城社区 |
金城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4年8月,位于金陵镇东部,东起右江河畔,西至南百二级公路,西与坛洛镇交界,北至北乐街,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共管辖27条街道,户数2377户,总人口4485人。 金城社区党总支设金龙、朝阳、新秀3个党支部,党员总数82名,其中妇女党员28名,少数民族党员51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4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2名。 社区党总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47岁。居委会班子成员9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9名,男7名,女2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6岁。 辖区内行政及企事业单位35个,居民来自全国各地,民族以汉族、壮族居多,经济主要以手工业、加工业、运输业、养殖业、个体工商业为主,饮食业、种植业为辅,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环境、繁华的市场以及丰富的农副产品,云集“四面八方”客商,拥有南宁市“卫星城”之美称。 |
那龙社区 |
那龙社区位于南宁市西郊右江河畔,距南宁市区55公里是金陵镇管辖的一个行政社区。成立于2013年5月24日,现有人口12000人;其中非农业2150户。人口11000人,农户250户,人口860人,常住人口:3000人,流动人口9000人,全社区党员人数23人,社区居委工作人员16人,居委办公场地有500平方米,依职能设立。党政办公室、民政办公室、劳动保障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等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居委设施完善建立了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会议室、居委会开栏及宣传栏等基础设施。 |
广道村 |
广道村位于金陵镇的西北面,东与双定镇兴平村为界,西与双义村、龙达村交接,右以右江为界,北与乐勇村、方村坡交接。 全村共有4个自然坡,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07户,总人口3078人。全村耕地面积3540亩,经济作物以香蕉为主,面积5730亩。 村党总支部下设宣江、高峰、群益、张邓4个党支部,党员总数67名,其中女党员12名,少数民族党员66名,35岁以下党员1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1名。 村党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49.8岁。村委会班子成员8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5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6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8岁。 |
居联村 |
居联村位于金陵镇北部,东南面与刚德村小石坡相邻,西临右江河畔,北连邓圩村,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自然坡,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94户,总人口2864人。耕地面积2250亩,水果种植面积2595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以种植香蕉、水稻及网箱养鱼和劳务输出为主。 居联村党支部共有党员总数41名,其中女党员9名,少数民族党员41名,35岁以下党员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名。 村党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52.8岁。村委会班子成员7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4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6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6岁。 |
业仁村 |
业仁村位于金陵镇西北面,面积13.33平方公里,是金陵镇最远的一个村,距离镇政府35公里,业仁村西北面分别与隆安县的那桐镇、丁当镇相邻。全村有2个自然坡,现有住户376户,总人口1426人,业仁村设一个党支部,党员人数32名,其中女党员5名,少数民族党员32名,35岁及以下党员4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3名。耕地面积6255亩,果园面积5850亩。主要种植香蕉、甘蔗、木薯、葱,2012年人均收入8500元。 业仁村作为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村,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规模生产。先后引进了广西烟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海南金果达农业有限公司、南宁市德宪农业责任有限公司等3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福广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到业仁村进行投资承包土地,流转土地9000多亩,使土地流转利益实现最大化。 业仁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业仁村打造成为一个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
双义村 |
双义村位于右江河畔,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坡,15个生产小组,全村共1153户人口4196人。村设党总支1个,下辖精义、忠义2个党支部,党员人数68名,其中女党员11名,少数民族党员68名,35岁及以下党员12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8名。全村耕地面积337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香蕉等,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香蕉种植、从事第三产业、外出务工。 双义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现有党总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女1名;村委会班子成员9名,其中定工干部6人,半定工干部3人。 |
乐勇村 |
乐勇村位于金陵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5个自然坡,18个生产队,总户数1059户,总人口3998人。耕地面积5910亩,果园面积654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香蕉、木茹为主。 乐勇村党支部党员总数45人,其中女党员6人,少数民族党员44人,35岁以下党员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7人。 村党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46.6岁。村委会班子成员8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5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7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2.8岁。 |
邓圩村 |
邓圩村位于金陵镇的西北部,地处右江河畔,东与乐勇村、西与居联村、南与那龙煤矿、北与业仁村、隆安丁当镇联合村交界。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3个自然坡,19个村民小组,1426户,人口5230人,耕地面积3150亩,水果种植面积621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香蕉为主,畜牧水产为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农业产值稳步提高。 邓圩村设党总支1个,下辖邓圩坡、邓丁坡、安仁3个党支部,党员总数69名。其中女党员13名,少数民族党员69名,35岁及以下党员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6名。 村党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女1名,平均年龄48.4岁。村委会班子成员9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6名,非定工干部3名,男8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5.6岁。 |
刚德村 |
刚德村位于右江河畔的南岸,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是恐龙化石出土的地方。全村4个自然坡,17个村民小组,农户1112户,人口4132多人,以壮族为主。村党总支部下设大石、小石2个党支部,党员人数58名,其中女党员10名,少数民族党员58名,35岁及以下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7名。全村耕地面积3015亩,果园面积4020亩,主要种植水稻、香蕉等作物。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积极引导下,村民们大胆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主要是利用右江资源优势发展网箱养鱼和进行规模养鳖,养蛇,特色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改变了多年来较为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60多元。 |
龙达村 |
龙达村位于金陵镇的北面,北接双义村,东接广道村,西、南面临右江河畔,面积6平方公里。共有7个自然坡,16个生产小组,全村总人口3197人。全村耕地面积3188亩,每年劳务输出约600人,村委会办公住址龙江新街。 龙达村党支部党员总数69人,其中女党员13人,少数民族党员69人,35岁以下党员6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6人。 村党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53岁。村委会班子成员8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5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7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8.6岁。 |
东南村 |
东南村位于南宁西郊,右江河畔,距南宁市区32公里,管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97户,人口2065人。全村总面积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5亩。水果面积2580亩,以种植香蕉、种桑等为主。 东南村党支部党员总数45人,其中女党员9人,少数民族党员22人,35岁以下党员4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人。 村党支部委员4名,其中男4名,平均年龄49.8岁。村委会班子成员7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4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6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4岁。 |
三联村 |
三联村位于南宁市西郊,距南宁市区20公里,是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南流、立卢、扶照、绿开4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坡,有农户923户,人口3255人。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5亩,果园面积274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三华李、香蕉、龙眼、芒果等。三联村设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党员人数42名,其中女党员5名,少数民族党员40名,35岁及以下党员8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3名。 2002年12月,三联村与广西八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1500亩的“三联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种植了各种叶菜、茄、豆、瓜类等无公害蔬菜,年亩产量超过1万公斤,平均亩产值达到9000元以上。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丰富了首府的菜篮子,改变了农村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2003年通过了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认证;2004年3月被列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特供蔬菜基地。 |
陆平村 |
陆平村位于南宁市西郊,右江河畔,距南宁市区32公里,有南百二级公路通过境内,是金陵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48个生产队。现有农户1766户,人口6134人。耕地面积11115亩,果园面积397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甘蔗、木茹、水果等经济作物,并建有中大型养鸡场73户,年养达1835000羽,养猪大户23户,现存栏5846头。全村设1个党支部,党员人数78名,其中女党员14名,少数民族党员73名,35岁及以下党员24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1名。 陆平村还成立养鸡协会,老人协会等组织,各项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健全。 |
南岸村 |
南岸村位于南宁市西部,右江河畔,距南宁市区40公里。管辖4个村民小组,19个生产队,有农户1382户,人口4435人。村党总支下设花黎、冲卜、花梁、明建4个党支部,党员人数77名,其中女党员16名,少数民族党员72名,35岁及以下党员12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8名。村党总支部委员5名,其中男4名,女1名,平均年龄44.8岁。村委会班子成员9名(含支部书记),其中定工干部6名,半定工干部3名,男8名,女1名。35岁以下1名,平均年龄44岁。全村总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0亩,水果种植面积6120亩,以种植香蕉为主。 近年来南岸村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年荣获南宁市城北区“-”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分别荣获城北区先进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党总支;2004年荣获南宁市城北区“支部联建、互帮互带”先进党组织。 |
金陵村 |
金陵村位于南宁市西部,右江河畔,距南宁市区36公里,有南昆铁路、南百二级公路、南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管辖6个村民小组,17个生产队,有农户2170户,人口6905人。村党总支下设宁村、大林、旧街3个党支部,党员人数82人。全村总面积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15亩。近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荣获西乡塘区“十佳”文明村标兵、十佳支部联建对子。2008年荣获南宁市十佳行政村、自治区文明卫生村镇。2009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2010年荣获南宁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荣获自治区先进示范村。 金陵村是个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行政村。农业生产以种植香蕉为主,香蕉种植面积1.4万亩,生产的“金坛王”香蕉闻名区内外。利用紧靠右江的水源优势,发展养殖业——网箱养鱼,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生产格局,农民收入逐年上升。村级各大组织建设完善,人员配套齐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陵村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大林1队、宁村6队家家户户用上沼气池、卫生厕所,村道、巷道全部硬化,队里建有水泥地板的篮球场和宽敞明亮收藏农科技知识等各类书籍的文化室;村庄中新建有草坪的休闲场所,使原来被果林环抱的村庄点缀成绿中有绿、绿中有花的农村田园景色。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