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概况 里高镇位于广西中部、柳江县西南部,距柳州市区46公里;东临三都镇,南接百朋镇,北与土博镇毗邻,西与忻城县安东乡、大塘镇交界。全镇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6.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931公顷,旱地面积1285.4公顷;全镇设有9个村(居)民委员会,79个村屯,总人口25111人,以汉族和壮族为主,其中农业人口23939人。里高镇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半山区;地处北回归线边缘,夏长而热,冬短而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9.4度,年均降水量1579.4毫米。二、政府工作的指导思路以县委第十二次-会精神为指导,围绕"1个目标"(和谐富裕新里高),做好"2篇文章"(农业富民,工业强镇),推进"3项建设"(生态里高建设、富裕里高建设、和谐里高建设),力求"4大突破"(乡镇企业园区化、规模化的突破,桑蚕生产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的突破,以青花梨为主的水果生产的区域化、品牌化的突破,农民增收的突破),全面促进里高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三、名优特产里高镇有广西境内最大的青花梨种植基地。青花梨是近年由台湾引进的优质水果品种,凭借着其肉质细嫩,果汁丰沛,口感香甜的优势,俨然已成为水果家族中的新宠儿,广受各地商客的青睐。四、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桑蚕——里高农业经济新的主要形式。全镇70%以上农户种桑养蚕。在柳江县"十一五"规划中,里高镇以其自身的桑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规划为发展桑蚕业的主要区域。石琴——是里高镇石材料企业以黑色大理石加工而成的演奏乐器。石琴键长根据琴的大小而长短不同,键片宽约3-4厘米,琴键片厚约2厘米。琴的键片及板面雕刻有花草、龙凤等图案,使用时用小木锤在石琴上击打,便能奏出清脆悦耳的旋律。石琴与编钟的演奏有曲异同工之妙,又同属古代宫廷的磬乐文化,因此其蕴涵的传统文化内容和艺术成份赋予了我镇石琴工艺生产无限广阔的前景。五、旅游胜地恐怖、幽深的电影《孤独的谋杀者》拍摄现场——独山寨、著名的抗日战争旧址——鬼子坳、美丽而一望无垠的草原——长垌坪、神奇的水吼洞、卧龙岩、牛岩等。六、小吃里高扣肉,颜色金黄,入口鲜美肥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51万人 | 141.7平方公里 | 450206107 | 545000 | 0772 | 查看 里高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拉堡镇 |
拉堡镇是柳江县的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与柳州市相连,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镇辖区面积为4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65亩,其中水田面积13635亩、旱地面积3100亩;全镇常住人口为8.24万人,共有党员176人,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7个。是全县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乡镇,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和全区重点镇,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达2.33亿元,在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指数测评中拉堡镇进入千强行列。拉堡镇为柳江县经济重点开发镇,也是柳江工业重镇,由于受到柳州这一工业城市的良好辐射和自己特有的区位优势,拉堡镇非公有经济发展猛速,工业经济显现出优势产业和强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良好势态,逐步形成了汽配、机械制造、建材和制药为主的多元化工业体系。2005年全镇企业总产值22.02亿元,工业增加值6.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11.5%。作为柳州市的"菜篮子"工程,拉堡镇的农业以水稻、蔬菜、养猪、养禽为主。全镇共有基隆、思贤、木罗和黄岭等4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养猪、养禽具有影响的专业大户50多户。2005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6700亩,肉猪出栏6万头,家禽出栏75万羽,肉类总产达5700吨。同时拉堡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农家乐"旅游。全镇共有勃村、渡庄等四个"农家乐"旅游点。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241元。今后五年,拉堡镇紧紧围绕"农业稳镇、科技兴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集中力量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突出重点,凝心聚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
百朋镇 |
柳江县百朋镇位于柳江县南部,东临穿山镇,西接三都镇,南靠来宾市北伍乡,北接成团镇。湘桂铁路、柳来公路贯穿境内,公路322国道擦边而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35.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万亩,宜林地10.3万亩,其中水田3.8万亩,畲地7.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城效型农业乡镇。。辖有百朋、五九、里团、怀洪、琴屯、恭桐、官塘、小山、根林、白诺、分龙、鱼龙、尧治、龙泉、镇西15个村委会和百朋社区居委会,147个自然屯。全镇总人口6.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3万人。农业生产主要是以种植水稻、莲藕、生姜、甘蔗、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近年来,在镇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充分发挥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土地细腻肥沃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双季莲藕种植规模,现每年全镇都种有双季莲藕3.2万亩以上,并全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一年三季万亩莲藕碧波荡漾,十里之外飘荷香,真是一副美不胜收的好景象;而且所产的莲藕不仅个大皮白、节粗肉嫩、清香脆口,还具有松、粉、甜的特点,每年都远销广东、湖北、香港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东南亚国家,在国内外赢得了"玉藕"品牌之美称。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结合实际,全面实施我镇"发展高效现代生态型经济,构建稳定文明富裕新百朋"的工作思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伦屯前风景独特的万亩莲藕和周围奇山秀水为依托,通过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论证和整体规划设计,力争把下伦屯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旅游、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区,然后扩展向闻名遐迩的酒壶山、幽静清雅里团水库等,以逐步建立起一个新型的社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的经济来源,来增加农民收入。. |
成团镇 |
成团镇位于柳江县城西面8公里,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行政区域面积达13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75.7公顷,其中水田2588.9公顷,旱地988公顷,人口5.57万人,2005年总产值达5亿元。境内有枝柳铁路、柳洛公路、国道322线和宜柳高速公路纵横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农业以水稻、蔗糖、葡萄、蔬菜、水果、渔业为主,是柳州市的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葡萄生产基地、无公害罗非鱼养殖基地,是柳江县的"鱼米之乡"。工业以建材(水泥、石灰)、矿石加工、造纸、机件加工、米粉加工为主,正在筹建的都龙工业园占地3800亩。第三产业有运输、餐饮和商业贸易等。近年来,该镇水果种植迅猛发展,主要有葡萄、柑橙、草莓、大果枇杷、网纹瓜等品种,面积14600多亩(其中葡萄10000亩),产量30000多吨,该镇注册商标的"鲁比葡萄"在区内外享有盛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 8万亩,总产量5万多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莲藕、芥菜、食用仙人掌、芦荟、黄瓜、圣女番茄、韭黄等。白露滚水坝流域建池养鱼、网箱养鱼和配套养鸭形成立体养殖效益显著,年产鲜鱼1450吨,产鸭蛋750万枚,是柳州优质种鸭蛋生产基地之一。国道322线六道路两旁约3公里长的奇石花卉市场初具规模,招来香港、深圳、台湾等地客商。旅游景点有都龙山庄、昆仑山革命旧址、北弓水库(柳州市北弓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白露滚水坝、鲁比葡萄园、平头山游乐岩等。成团镇领导班子按照"依托工业园区带动,打造城郊园艺农业"的工作思路,以"保姆式"的服务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到这片热土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 |
洛满镇 |
一、洛满镇概况洛满镇位于柳江县西北部,东接柳州市,西界流山镇、土博镇,北连柳城县,南邻三都镇、成团镇,距柳州市中心30公里,距县城32公里。全镇辖12个村委和1个居委会,102个自然屯,辖区内驻有柳州监狱、龙汉岭林场等单位,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572亩。2005年末,辖区总人口36967人(不含露塘农场10446人),其中农业人口33181人,城镇人口3786人。洛满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柳州市十一五规划中"柳州-太阳村-洛满-六塘"工业带的组成部分,且临近柳州监狱,拥有大量国有土地和廉价劳动力资源,比较适合仓储、物流企业发展。现有黔桂、枝柳铁路穿越,并设有洛满、福塘两个火车站,东边有柳江河穿越,设有露塘码头。洛满火车站是枝柳、黔桂两条铁路的交汇站;黔桂铁路正在扩能改造,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宜柳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进出口处距集镇中心仅8公里;正在施工的洛雒高速公路在洛满与宜柳高速公路交汇,设洛满进出口,同时进出口至集镇区的平三级道路(路面宽8.5米,长4.6公里)也正在修建当中,预计今年9月完工;洛满集镇距柳江河露塘码头10公里。随着洛满火车站的扩建和红花电站、柳州市柳太路的开工建设,洛满镇的水陆运输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2003-2005年,洛满小城镇先后完成了日产1700M3的自来水厂建设,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修建了农业服务中心至屠宰场排水沟,硬化了古洲村委至龙潭道路,兴建了灯光球场等小城镇配套设施,未来我镇将可能成为县继新兴工业园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土。洛满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13200万元,粮食总产量21541吨,糖蔗总产量13.1万吨(2006年糖蔗种植面积31401亩).... |
流山镇 |
一、流山镇简介流山镇位于柳江县西北部,距柳州市35公里,距柳江县城45公里,东南面与本县洛满镇接壤,西南面与本县土博镇相邻,西北面分别与宜州市三岔镇、柳城县马山乡、社冲乡交界。1987年从洛满乡分出后成立流山乡,1999年撤乡建镇,镇区面积157.59平方公里,辖流山社区和流山、流塘、大石、广荣、正蓝、新隆、新艾7个行政村,78个自然屯,村(居)民21700人,其中农业人口20196人,非农业人口1504人。全镇以种植水稻、甘蔗、桑蚕、食用菌、玉米、黄豆为主,甘蔗、桑蚕、食用菌是流山镇的经济支柱产业,渔牧业以网箱养鱼,养殖生猪、山羊、肉牛、鸡鸭为主,其中桑蚕、食用菌阉鸡、青竹鱼为流山镇的特色产业。流山镇有柏油路直通柳江县城和柳州市区,新建土流公路与土博镇相通。黔桂、枝柳两条铁路及宜柳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设有流山、大石、更村3个火车站,距宜柳高速公路入口23公里,距雒容至洛满高速公路入口 14公里,境内龙江河流经大石、流塘、流山3个村委,船舶可通至宜州市三岔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境内水和电力资源丰富,正蓝、新隆2条水源河与逢吉河汇合流经广荣、流塘、流山后流入龙江河;建有装机容量为6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2座,35千伏安变电站1座。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程控电话信号覆盖全镇76个自然屯,建有3座移动通讯信号转发机站,基本实现移动通讯信号屯屯通。近年来,流山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人员就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甘蔗、桑蚕、食用菌、网箱养鱼、肉牛、肉鸡、山羊为主导的经济支柱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有柳州市富鑫化工有限公司,流山通用机械厂和柳州长吉机械厂,柳江县流山镇龙村秋勇采石场;以餐饮、运输、通信、劳务输出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流山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531元。. |
三都镇 |
一、乡镇概况三都镇位于柳江县西南部,东接成团镇,南邻百朋镇,北连土博镇、福塘乡,西与里高镇交界。距柳江县城19公里,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29公里,国道322线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距宜柳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与开发中的岭排工业园区毗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镇面积127.5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29万亩,下辖板江、白见、三都、觉山、里贡、龙兴、工农、博艾、三加9个行政村和三都社区居民委员会,93个村民小组,人口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5.2%,以壮、汉两个民族为主杂居。三都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光秀丽,人民勤劳。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二、支柱及特色产业三都老区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推广下,农业生产由种植传统的粮食等高耗低效作物向生姜、花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转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此外,以干米粉、奇石、彩石、石米、石粉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其所创造的效益在全镇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长。1、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面向市场,提出发展"高效农业、园艺农业、生态农业"工作思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全镇形成了生姜、无公害蔬菜、花草苗木三大农业生产基地。三都的子姜皮白色鲜、肉嫩体肥、丝少清脆、香而不辣倍受市场青睐;三都的无公害蔬菜安全性高、品质好,主要供应柳州市及河池、来宾、宜山等地的市场;三都的花草苗木品种丰富,直销区内各地市,远销湘、黔、川、粤等省,市场十分广阔。农产品的远近畅销,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品牌农业得到确立和发展。三都镇以三大品牌农业为龙头,以市场运作农业、以科技推动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生产,实现了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乡镇企业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三都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业、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艰苦创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多渠道融入私有资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使得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三都镇目前有乡镇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3900多人。主要生产销售石米、石粉、干米粉、奇石等。2005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15981万元,增加值3885万元,实现税金310万元。. |
里高镇 |
一、乡镇概况 里高镇位于广西中部、柳江县西南部,距柳州市区46公里;东临三都镇,南接百朋镇,北与土博镇毗邻,西与忻城县安东乡、大塘镇交界。全镇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6.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931公顷,旱地面积1285.4公顷;全镇设有9个村(居)民委员会,79个村屯,总人口25111人,以汉族和壮族为主,其中农业人口23939人。里高镇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半山区;地处北回归线边缘,夏长而热,冬短而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9.4度,年均降水量1579.4毫米。二、政府工作的指导思路以县委第十二次-会精神为指导,围绕"1个目标"(和谐富裕新里高),做好"2篇文章"(农业富民,工业强镇),推进"3项建设"(生态里高建设、富裕里高建设、和谐里高建设),力求"4大突破"(乡镇企业园区化、规模化的突破,桑蚕生产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的突破,以青花梨为主的水果生产的区域化、品牌化的突破,农民增收的突破),全面促进里高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三、名优特产里高镇有广西境内最大的青花梨种植基地。青花梨是近年由台湾引进的优质水果品种,凭借着其肉质细嫩,果汁丰沛,口感香甜的优势,俨然已成为水果家族中的新宠儿,广受各地商客的青睐。四、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桑蚕——里高农业经济新的主要形式。全镇70%以上农户种桑养蚕。在柳江县"十一五"规划中,里高镇以其自身的桑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规划为发展桑蚕业的主要区域。石琴——是里高镇石材料企业以黑色大理石加工而成的演奏乐器。石琴键长根据琴的大小而长短不同,键片宽约3-4厘米,琴键片厚约2厘米。琴的键片及板面雕刻有花草、龙凤等图案,使用时用小木锤在石琴上击打,便能奏出清脆悦耳的旋律。石琴与编钟的演奏有曲异同工之妙,又同属古代宫廷的磬乐文化,因此其蕴涵的传统文化内容和艺术成份赋予了我镇石琴工艺生产无限广阔的前景。五、旅游胜地恐怖、幽深的电影《孤独的谋杀者》拍摄现场——独山寨、著名的抗日战争旧址——鬼子坳、美丽而一望无垠的草原——长垌坪、神奇的水吼洞、卧龙岩、牛岩等。六、小吃里高扣肉,颜色金黄,入口鲜美肥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 |
进德镇 |
进德镇位于柳江县中部,东与里雍镇接壤,南与新兴工业园毗邻,西与成团、百朋两镇相连,北与县城接界,镇域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5.3万,壮、汉族杂居,耕地面积6.6万亩,下辖12个村(居)委,107个自然屯。进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左右,四季可耕种,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近1500mm,地下水丰富,中部地势平坦,四周为丘陵,有九曲河、宝村河流贯全境,全镇林木苍翠,碧水长流,风景秀丽。湘桂铁路和宜柳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拉进路直达县城,交通非常便捷。西北到县城5公里,东南到白莲机场不到6公里,东北离工业重镇柳州市10公里,到新兴工业园只有8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进德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清朝时称为"一都"。镇境东南与穿山镇交界处的通天岩("柳江人"洞)和客家人"九厅十八井"建房布局均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灰石储量丰富。进德镇属典型城郊型园艺农业,油粘米享有盛名,年产量近1万吨,素有"一都米"之称;果蔗享誉四方,年产量12万吨,远销区内外;食用菌规模不断扩大,年产17万m2,出口港澳市场;无公害蔬菜初具规模,年种植面积4.78万亩,是柳州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网箱养鱼历史悠久,年产鱼135万斤,主要供应柳州市场。工业主动接受柳州工业辐射,积极发展汽配、冶金、建材、包装等配套工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农家乐"休闲观光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进德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到2005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亿元,财政收入9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45元。. |
穿山镇 |
一、全镇概况穿山镇位于柳江县东北部,地处柳江县、来宾市、象州县三地交界处,东南与象州县马坪乡交界,西与来宾市凤凰镇接壤,北与柳州市郊区毗邻,距柳州市25公里,距桂海、宜柳高速交汇出口处17公里,209国道穿镇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447.62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87个自然屯,总人口约58500人,自来水、电力、道路、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通讯基本实现村村通。全镇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富足,2001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3年列为自治区二十二个小康示范镇之一,2004年2月列为全国重点镇。二、工作思路穿山镇紧紧围绕 "科技兴镇,工业强镇"的工作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工业快速发展为重点,以努力实现农民收入、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为目的,全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名优特产百香果:集草莓、葡萄等多种水果的清醇香味于一体,开发酿制的百香果饮料,色泽清新自然,味道纯正鲜美,远销各地,享有较高的品牌知明度。台湾珍珠蕃石榴:果形大而圆,果肉新鲜甜美,久负盛名,广销各地,深受群众喜爱。四、特色农业糖蔗:穿山镇是柳江县最大的糖蔗生产基地,与广西农垦柳兴制糖公司建立"公司+基地"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糖蔗种植面积为9.68万亩,年总产量达47万吨以上,成为广大蔗农发家致富的法宝。五、风味小吃生酸:用荞头、生姜、辣椒、木瓜、萝卜、青菜等新鲜蔬瓜经传统工艺淹制而成,色泽鲜美,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堪称开胃之极品。炸鱼:用新鲜小鱼配以传统佐料淹制并油炸而成,表皮油酥香脆,鱼肉新鲜爽口,不愧为农家上等佳肴。六、旅游胜地大渡河:穿镇而过,在镇区北面汇聚成水库,自然环境优美,丰水季节水库大坝犹如瀑布,与周围的山峦、树林、草地相融合,构成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线。乐迷岩:位于镇区东南部,岩洞分三层,可容纳数万人,各种钟乳千姿百态,尤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七、投资指南2001年,柳江县人民政府与柳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在镇区西面创建穿山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为15.8平方公里(23800亩)。. |
土博镇 |
一、基本情况土博镇位于柳江县西北部,距柳州市50公里。全镇总面积416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174个自然屯。2005年年末总人口4.335万人。土博镇地属山区,境内石山连绵,森林覆盖率为47%,平均气温为18.8℃,年平均降雨量为1518.3毫米。全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糖蔗、桑、三华李、桃子、大果枇杷、大蒜、生姜、辣椒、等。二、政府工作指导思路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农业,依托科技,做大做强糖蔗、桑蚕两个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林果、蔬菜、养殖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引进资金开发乡村旅游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基础上推进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三、名优特产较大宗的主要有三华李、玉米、生姜。四、特色农业近年来,桑蚕业逐渐成为土博镇的一个支柱产业,至2006年上半年,全镇桑园面积已达到1.6万多亩。年养蚕2万多张,产值1600多万元。作为附属产业链的桑苗生产也发展迅速,今年全镇育苗面积已突破1000亩大关,预计产值将达300多万元。五、旅游胜地六、风味小吃(1)酿豆腐。土博人热情好客,招待上除了力求丰盛外,还特别奉上一道当地十分出名的特色菜--"酿豆腐"。其色金黄,扁圆状,香嫩可口,营养丰富。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将自制的鲜豆腐用布包裹,以石磨等重物压干,然后放在盆里,加上少量食盐抓碎拌匀。再将碎豆腐放在手上,放上肉馅。馅的原料是五花肉、葱花、蒜苗、花生、芝麻、五香粉、食盐等。酿好馅后,放在两个手掌之间反复抛动,使之变成扁圆状,进而放到油锅里煎黄、焖熟即成。此菜一般作为节庆、待客用,自产自销,少有上市。(2)干切粉。该米粉为纯手工制作,不加任何添剂。制作方法为:将大米磨浆,蒸熟,晒干,再将每张粉片置沸水中稍稍烫软,平铺叠好,用刀具切割成丝状,将用粉丝捆成小捆,以专用竹夹夹住,再放到阳光下晒干即成。关键的环节在于"蒸",此关最具技术含量,决定米粉的质量高低。食用时以骨汤或肉汤煮,根据个人口味,辅以肉末、蒜、葱、青菜、辣椒酱等调料,香纯可口,口感上佳。七、待开发和招商引资项目名称:乡村旅游业项目概况:该镇距柳州市仅50公里,地势为全县最高,境内群山连绵,茂林覆盖,空气清新,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7%。年平均气温为18.8℃,气温凉爽,昼夜温差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