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 >> 藤县 >> 岭景镇

岭景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岭景镇谷歌卫星地图)


岭景镇简介

  藤县辖乡。1961年设岭景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8公里。面积190.3平方公里,人口3.6万。藤容公路过境,货船沿北流江可通县城。辖篁村、石村、和好、罗江、岭景、麦地、都蒙、坡塘、南荣、大益、新村、古罗、中村、罗算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陶瓷厂、林场等。农业主产水稻、木薯、红薯。林产以松、杉、玉桂为主。盛产松脂、玉桂、桂油、桂皮,特产沙田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6万人 190.3平方公里 450422109 543000 0774 查看 岭景镇谷歌卫星地图

岭景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岭景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藤城镇

  藤城镇位于浔江下游南岸与绣江相汇处,南梧二级公路 从西贯穿而过,是藤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面积22.43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和2个村委,人口5.3万多人。藤城镇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地理条件优越,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游于此地。 宋代的苏轼、秦观等都在藤城留有诗咏。该镇还是宋代冯京、传说中龙母的故乡。现存有浮金亭、访苏亭、四王亭、冯京山、菊魁亭、三元亭等一批古迹。 藤县是龙母故里,藤城河东有龙母庙。   解放以来,藤城镇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持续发展。近年来藤城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的目标,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同时,利用国家西部在开发的良机,全面实施镇农业综合开发“36771”工程,和改善投资环境,基层设施,旧城区建设,使经济全面发展,2001年全镇财税1765.57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以短平快项目为主流,大力发展集体、个体及私营等企业,使乡镇企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镇企业工业产值4亿元,完成年计划100%。    藤城镇近年来不断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投入。目前,河东新城区已初具规模,县城面积已比改革开放前扩大二倍多。随着县城防洪堤的修建,藤城将结束对洪水不设防的历史。藤县投资7500多万元,总长1500多米的藤县西江大桥已建成通车。.  

塘步镇

  塘步镇位于藤县东部,东邻苍梧县龙圩镇,南接垠南镇,西连潭东镇,北临西江与苍梧县人和镇隔江相望。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日公里,往梧州市区28公里。总面积240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143个自然村,3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759人。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1334万元,财政收入480.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8元。    有耕地面积41156亩,水田面积32316亩,山林面积20.9万亩,待开发的水面近万亩,以种植名优水果龙眼、荔枝、沙糖桔为主的果园13000亩。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水稻以优质谷种植为主,主要农产品西瓜、黑皮冬瓜已形成规模,年产黑皮冬瓜800吨。可供开采的矿产有金、银、钛、稀土、高岭土、石英石等。已开采的钛矿储量超过百万吨,现有矿场27个,年产钛矿5万吨,占全县钛矿产量的80%。高岭土覆盖区达15平方公里,有20多处开采点,年产销量80万吨,是藤县高岭土主产区。有建材,食品、红砖、纸品、钛矿、金银矿、钛品、高岭土等企业60多家,房屋租赁、汽车运输、商业、饮食、旅游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现有初级中学4所,小学15所,在校学生10418人,在职中小学教师385人。    南梧二级公路和西江黄金水道从境内通过,有天然的深水港口,水陆交通便捷。    2001年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镇”称号,2002年荣获自治区“广西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镇狮队2001年荣获“广西狮王”称号,2002年夺得秦皇岛国家狮王大赛冠军,2003年夺得中国舞狮艺术赛金杯奖。.  

琅南镇

  藤县埌南镇地处藤县东南部,东与苍梧新地相连,南与岑溪安平镇接壤,北与藤县南安镇相毗邻,西与同心镇相邻。全镇总面积201.38平方公里,人口4.15万,有水田野4500亩,辖13个村委,282个村民小组,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县产粮最多的家业大镇和著名的“稻米之乡”与“钛矿之乡”。镇政府距县城28公里,距梧州市50公里,藤新公路贯穿全境而过。   一、气候:   1、温度:属来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21.7度,年均日照数1747小时,全年无霜期327天。   2、雨量:年均降雨量1478毫米,雨量集中于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7%。   二、土壤:属山区丘陵地带,土地的土壤均属花岗岩、沙页岩,红土母质发育的赤红壤结构,土层深厚、疏松、湿润,土地肥沃,含有机质和钾质,PH值在5.7--6.7之间,矿藏主要有黄金、白银、钛矿、重晶石、高岭土等。特别是钛矿、高岭土,品位高、储量大。   本镇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电便利,交通便捷,是农业综合开发和投资办厂的理想之宝地。埌南镇政府将以最诚挚的态度,最优质的服务,热情欢迎广大客商到我镇投资开发,共图经济发展大业。   三、环境资源   镇政府已基本开通13个行政村的村级四级公路,已村村开通广播电视、电话网络。98%的农户都饮上了自己引接的清洁的地下水和山泉水。在农业方面:   1、水稻主要有华优系列、特优“63”、“903”等优质品种;   2、经济作物主要有荔枝、龙眼、西瓜、小南瓜、佛手、桂博新光双糙优质莲藕和木耳、香菇等;   3、有丰富的竹、木资源,盛产松脂。   矿产资源方面:有钛矿、重晶石、高岭土、锰矿、金矿等。   有待开发的旅游景点有:景色宜人,湖光山色互相辉映的白石水库库区、沙黄千年鸳鸯石、一指神功石、神仙井,双底河畔的牛娘石,界垌的墨砚石,黎寨山心“桃花源”等,其中多处景点都有其传奇的神话故事。.  

同心镇

  藤县辖镇。1960年建同心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132.7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公路通县城。辖真胜、同心、凤阁、深塘、大梳、陈底、沙村、平顶、力冲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钛矿场、米粉加工场等。农业主产水稻、木薯。林业以经营松、杉、杂木为主,盛产松脂。特产优质米、同心米粉、三黄鸡等,供外贸出口。.  

金鸡镇

  金鸡镇位于藤县的西南部,与本县的同心镇、潭东镇、天平镇、新庆镇、象棋镇以及岑溪市的三堡镇、波塘镇相邻。全镇辖20个村,90个经联社,434个村民小组,14500多户,59765多人:全镇总面积250.4平方公里,耕地35245亩,其中水田29969亩,旱地5276亩,山地面积21.9多万亩。金鸡镇地处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1302.1毫米,年平均气温21.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林木青绿茂盛,水利资源和林业资源以及矿产资源都较丰富。主要河流有:北流河、义昌河、黄华河、黄沙河。主要矿产有:重晶石、铅锌、锰、铀、钦等,其中重晶石储藏量达1000万吨以上。主要林产品有松、杉、玉桂、篙竹等,其中玉桂种植面积51000多亩,年产桂皮60多万斤,桂油2万多斤;年产篙竹100多万支,年产松脂700多吨。   金鸡镇离县城20公里,距南梧二级公路仅15公里,容藤公路穿腹而过,   加上经过村村通公路大会战,而今的金鸡交通已较发达,水陆交通运输均都方便。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传呼早己开通,通讯方便快捷。   近年来,金鸡镇一直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名、优、特农产品,是万亩“瓜瓜菜”综合开发示范区。金鸡无籽西瓜、金鸡尚书柚、金鸡绿茶闻名遐迩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金鸡镇历来都重视教育工作,全镇各中学、各中心小学己基本实现楼房化,1999年通过了自治区“普九”检查验收。    金鸡镇积极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努力搞好小城镇规划,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搞城建开发,现在金鸡镇的小城镇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金鸡镇己逐步成为藤南的农贸中心。    1999年,金鸡镇工农业总产值29370.4元,财政收入317.9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96元。 1999年金鸡镇被自治区授予体育先进乡镇称号,金鸡镇党委被梧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六个好”乡镇党委。.  

新庆镇

  藤县辖乡。1959年建新庆公社,1963年并入金鸡区,1969年析建新庆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36.7平方公里,人口3.5万。有公路接藤容公路。辖新庆、均平、夏荣、中心、建新、头旺、富荣、高田、思亥、龙山、同敏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厂、桂油厂、石场等。农业主产水稻、甘蔗、木薯,林业经营松、杉,盛产木材、松脂、玉桂、茶叶和无子西瓜。特产三黄鸡。.  

象棋镇

  在藤县南部。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15村委会,有221自然村。1950年设象棋区。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6年改象棋公社。1984年改设乡。1989年改置镇。产红麻、甘蔗、玉桂、茶油、茶叶、沙田柚、松脂等。为县沙田柚生产基地之一。有林场、茶场、园艺场。有中小学18所。镇人民政府驻地象棋圩,在藤城西南29公里,北流河西岸。人口880。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建村,后成圩。因地形似象棋地,故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松脂加工、造纸、铁木、制茶等厂。桂玉公路经此。有水路通藤城、容县。.  

岭景镇

  藤县辖乡。1961年设岭景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8公里。面积190.3平方公里,人口3.6万。藤容公路过境,货船沿北流江可通县城。辖篁村、石村、和好、罗江、岭景、麦地、都蒙、坡塘、南荣、大益、新村、古罗、中村、罗算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陶瓷厂、林场等。农业主产水稻、木薯、红薯。林产以松、杉、玉桂为主。盛产松脂、玉桂、桂油、桂皮,特产沙田柚。.  

天平镇

  天平镇位于藤县西部,距梧州市75公里,天平水陆交通方便。南梧二级公路经过辖区7个行政村,浔江流经6个行政村。   天平镇是明朝兵部尚书、爱国名将袁崇焕的故乡。天平 镇有 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独树成林的新马古榕,有风景秀丽的石马山风景区和罗万山风景区,有冬暖夏凉的满村白石洞天,还有大水山石洞,大莫岭百丈崖和大燕山石人等。   天平镇主要特产:优质稻米、玉桂、松脂、篙竹、荔枝、龙眼、三黄鸡、良种猪。矿产资源丰富,有重晶石、黄铁矿、花岗岩、大理石等。   近年,天平镇已建立了种桑养蚕、粉蕉、西瓜、名优水果、八角种植基地和特种猪养殖基地。   天平镇距县城28公里,南梧二级公路从境内通过,北边村寨紧靠西江,水运发达。.  

蒙江镇

  濛江镇位于藤县中部,面积296.6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78076人,其中城镇非农人口1.5万人。1999年濛江镇被列为自治区城镇建设试点镇, 2001年9月被升格为全区20多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濛江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城镇驻地距县城陆路40公里,水路29公里,东邻苍梧,北接太平、和平两镇,南连津北、天平,西邻平南丹竹。西江穿镇而过,逆江而上可达南宁、柳州,南下有达珠三角,500吨货轮可常年通行。下游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这更是一条黄金水道, 深水码头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仓储运输业的发展。陆路方面:向南10公里便可到桂东南出海大通道——南梧二级公路,向北是国道321线直达桂林、柳州。南下广东将更为便捷。西面濛江至平南三级公路已完成规划测设,将接通太平至潭东一级公路,这些项目建设后,濛江镇水陆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更突出;人流、物流将进一步增大加快。    濛江镇多为丘陵山区,“八山一水一分地”。城镇街市正处于“三江水口”,街区分东西两边,临江而建。河西为老街区,河东为新开发区。城镇的街道、路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圩镇集市繁荣,家庭作坊手工业发达,尤以木 器加工,米粉加工,面条加工为主。工业方面,造船、化工、 陶器、制锁等制造业具有一定规模,占据全镇年社会总产值的大半,是全国有名的钛品生产基地 。    濛江镇沿岸土地肥沃,沿江的农民历来都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品种讲究新多,质量好,深受欢迎,是藤县、梧州主 要的蔬菜供应地。特别是近两年,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种 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拓宽销路,树立品牌,提升品质。以沼 气池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沼气池建设,推广以沼液(渣)取代化肥农药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在蔬菜种植上推广,还在荔枝这一强势项目上 推广,是荔枝品质改良最有效的途径,让濛江黑叶荔枝更是 享誉在外 。    濛江镇河沙、砾石储量丰富而质优,是天然建材供应基地。林产资源以玉桂、八角、松脂、蒿竹为主。濛江已成为西江沿河最大的蒿竹集散地之一,蒿竹远销珠三角出口港澳 地区,特产主要有米粉、大头菜、黑叶荔枝。近年,藤县头啖汤农业有限公司在蒙江镇发展特色农业势头迅猛,其中方形西瓜和无公害蔬菜已闻名远近。.  

和平镇

  和平镇位于藤县北部,距县城55公里,南距西江仅15公里,容(县)太(平)三级公路横贯其中,水陆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7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4万亩,其中旱地3.3万亩,水田1.1万亩;全镇总人口71345人,其中农业人口68000人,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农业大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同志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和平镇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初步形成了农业立体种植,建立了名优水果,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等生产 基地。 其中,立体套种粉葛、香芋、生姜、红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模式已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加以总结推广。这种种植亩产值一般可达7000元——8000元,高的可达成10000元。   和平镇的经济是农业特色经济。今后的发展思路,将是走科教兴农之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优化品种结构及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争取已初步形成的特色经济有新的突破。   和平镇农副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一年四季均有农副产品上市,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形成了农业立体种植基地,名优水果基地、西瓜基地和蔬菜基地等农副产品基地。   ——无籽西瓜基地。我镇是广西无籽西瓜推广发源地,自70年代以来本地农民便有种植西瓜的传统,近年来我镇每年西瓜种植面积保持在1万亩左右,产西瓜2万吨以上。   ——萝卜、蔬菜生产基地。我镇平竹、和平、揽莫、新平、等村以沙质土为主,以这些村为中心辐射周过的村,形成了以萝卜、白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达7000亩以上,每年出口萝卜、白菜等蔬菜350公斤,产值达280万元。   ——名优水果生产基地。目前,我镇种植龙眼、荔枝、芒果、牛甘果等名优水果面积达21000多亩,人均有果面积0.3亩。.  

太平镇

  太平镇位于藤县的北部,距县城60公里。国道321线纵贯南北,系藤县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梧州市最大的集市镇,被自治区列为广西十大乡镇之一。全镇面积279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3个居委会,总人口9.4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万多人。    全镇耕地面积47941亩,为藤县最大的西瓜、甘蔗产区之一。 太平镇特产丰富,大楼罗卜、江口荔枝、江口咸酸菜。太平烧猪肉、太平豉油鸡、太平猪花等为古今名优特产。在镇东南5公里处的太平石山,被列为广西新八景之一,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上有10多种野生动物,峰峦叠翠,风光旖旎。    太平镇是容县、平南县和梧州市至桂林、柳州必经之地,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同时又是桂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2001年,在梧州市和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7000多万元在太平建的太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桂东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备有大屏幕电脑信息,每天向农民发布 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价格 。    改革开放以来,太平镇党委、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快投资环境建设,城区面积由解放初的0.7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2.6平方公里,提前完成《太平1987年~2000年城镇建 设总体规划》。最近,该镇已被自治区列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太平镇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发达的交通,不断拓宽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已先后获得自治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藤县首批“吨谷乡镇”,自治区农业厅系统发展水果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2001年该镇财政收入918万元,居全县第二位。.  

古龙镇

  地理环境古龙镇位于梧州北部,藤县东部,东与苍梧接壤,南连 本县的濛江镇、津北镇,西邻太平镇、平福乡,北界昭平县, 古龙镇具有矿远的历史文化,是著名的广西文化名人莫乃群 的故乡、镇内有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文物——隋化窑址。古龙是苍梧、藤县、昭平三县六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桂东南最大的八角集散地。全镇辖26个镇直单位。10个村民委员会,161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39113人。山地面积21万亩,耕地2万亩,水田1.82万亩。    “担不完古龙谷,斩不尽长洲竹”这是解放前对古龙镇的写照,古龙镇人杰地灵,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是典型的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镇。近年来,古龙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构建以八角为主导的特色经济,使经济得到了迅 速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有古龙特色的古龙特色经济:①作为支柱产业的八角种植面积达14万亩,人均有八角林3.5亩,其中挂果林达6.5万亩,年产八角900万公斤,八角苗圃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可供八角种苗1.2亿株,成为区内最大的八角生产 基地和优质八角种苗基地。②古龙历来都有种植西瓜的历史,是藤县最大西瓜种植基地之一,2001年全镇西瓜种植面积达7200亩,年产西瓜吨,近年来,古龙人不单止把西瓜种在田里,而是把目光投在连绵群山中,2001年全镇共发展山地西瓜2000多亩,山地西瓜单项人均增收150元。③龙眼、荔枝、柿子等名优水果也各具规模:种植面积达5000亩。④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先后形成了忠隆塘村,金凤六坡2个生 态文明基地,忠隆塘村还被列为自治区生态文明示范村。   古龙镇,321国道贯穿而过,距千年商埠梧州市70公里,距县城90公里,东往梧州通广州、深圳,北上桂林。近年来,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资80万元的镇自来水厂,建立了占地25亩拥有150个铺位的八角专业批发市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旧城区进行了全新的改造,40亩的新城区开发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视、通照明,村村有办公楼和教学楼,并且古龙有着十分丰富的八角、西瓜、龙眼、荔枝等农产品资源,这一切,给古龙营 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东荣镇

   东荣镇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北部,是藤县北大门,距县城约75公里,距梧州市90多公里。东与平福乡相邻,南与太平镇相连,西与平南县同和镇接壤,北与蒙山县陈塘镇交界。全镇总面积204.1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09个自然村,3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65万人。山林面积22.4万亩,有耕地面积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1万亩)。该镇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以种植水稻为主。但该镇水力资源丰富,蒙山河流域和大同河流域流经全镇并在三江村汇合 东荣镇交通比较方便,国道321线桂林市至梧州公路经过全镇8个行政村,里程22公里,沿321线北上可直达区内柳州、桂林,南120公里直达梧州、广州等地。蒙太二级公路经过东荣镇境内。主要经济作物和土特产有优质稻、八角、椪柑、砂糖桔、竹笋等。镇政府正大力发展无公害西瓜、桑园扩种、2万亩速丰林种植。东荣镇水力资源丰富,蒙山河流域和大同河流域流经全镇并在三江村汇合,境内有三江电站(5200KW)和正在建设中的坡头电站(发电量3750千瓦,计划2009年4月底前工程全部完工,5月并网发电)及红旗坝电站(975千瓦)。   东荣镇有一所初级中学:东荣镇初级中学。   主要旅游风景点有坡头三角湾、坡头爽头瀑布、思排古民居等。   东荣镇辖:大带、下垌、华安、甘塘、上峡、坡头、均常、东荣、杨垌、思排、三江、昨雅、护安13个村委会。  

大黎镇

  "藤县大黎镇,座落在梧州的西北面,与蒙山、平南、金秀县相邻,区域独特,是藤县最边远的山区镇,全镇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386个村民小组,聚居着瑶、汉、壮族共40000多人。   大黎——一块神奇秀丽的土地,历史悠久,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忠、英、末、侍四王的故里,我党湄江游击 队的革0据地,已被梧州市、藤县人民政府批准划定为革命老区。四王故里,天生钟灵毓秀,神奇美丽,人杰地灵, 闻名遐迩。   大黎距离321国道13公里,村村通汽车,户户用电灯, 村村通电话,村村通闭路电视,开通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在四王故里基本形成。今天的四王故里,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到处闪耀着新时代的风采,在与时俱进的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征程中,大黎镇党委、人大,政府全体领导和4万勤劳智慧的大黎人民诚挚地承诺; 对来大黎创业、发展的人才,我们将在政治上予以信任,政 策上予以优惠、工作给予支持,生活给予关心!   欢迎国内外仁人志士到大黎来观光、旅游,创业发展,共谱振兴四王故里的新篇章。".  

平福乡

  在藤县东北部。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14村委会,有269自然村。1961年设平福公社。1984年改设乡。产松、杉、茶油、玉桂、柑橘、橙、松脂等。有林场。有中小学15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平福,在藤城镇西北49公里。人口500。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建村,称天池。1953年改称平福。以太平、幸福之意得名。聚落沿山坡分布。盛产松脂、八角、香菇、木耳及山龟。有发电、农机、造纸、桦脂等厂。有公路接321国道和桂梧、桂玉、柳梧公路。.  


岭景镇特产大全




岭景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