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 >> 岑溪市 >> 大业镇

大业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业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业镇简介

  大业镇位于岑溪市东面,与本市归义、梨木、诚谏、筋竹四镇相邻,辖区面积148.7平方公里。西距市区24公里,东距广东罗定市区50公里。大业镇的前身是大乡,1996年撤乡建镇并更名大业镇。2002年全镇人口4.4万人,辖15个行政村,连接珠三角地区与西南省区的交通大动脉——国道324线从镇区贯穿而过,交通便捷。改革开放以来,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镇中心卫生院已建设成为一级甲等爱婴医院,有住院部和门诊楼各一座,各科室设置齐全,能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镇内有中学四间、中心小学一间,村级完全小学21间,文化教育设施不断完善;集镇面积已发展到2.5平方公里,镇区街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内实现了四级公路、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村村通,交通、通讯发展一日千里。近来,大业至梨木、大业至诚谏公路进行了拓宽硬化,207国道与国道324线的分岔点移到大业镇,形成了改道后的207国道、大业至诚谏公路在大业镇镇区与国道324线交汇的交通格局。即将建成使用的大业11万伏变电站,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年轻的大业镇已成为岑溪市东面的一个新的交通枢纽和投资中心,成为吸纳外资的一方热土。.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4万人 148.7平方公里 450481108 543000 0774 查看 大业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业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业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岑城镇

  诚谏镇位于岑溪市东北部,距市区41公里,全镇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辖区境内铅锌矿藏十分丰富,是广西有色金属矿山之一,也是保存得较好的铅锌矿藏。主要分布在河三、永安、石桥一带,矿带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2公里,工业金属储量约300万吨。明末期间,湖南人曾在诚谏水滴山、荔口、斗枝等地开采铅锌矿,在火烧洞设厂进行冶炼。1957年11月建立国营牛卫铅锌矿(即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几十年以来,佛子冲铅锌矿、龙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环江县宏鑫矿业有限责任等矿山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税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上缴的税收逐年增多,2005年共产铅锌矿精矿(金属量)近30000吨,产值4.5亿多元,共向国家和地方上缴的税收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约占岑溪市税收总额的1/6左右,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农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夏秋两熟,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0亩左右。近十年来,全面推广杂优水稻和抛秧新技术,年平均亩产保持吨谷水平。旱作物主要有木薯、黄豆、大肉姜,年产木薯4694吨,黄豆2186吨。全镇造林面积168000亩,森林覆盖率75.2%,其中种玉桂、八角、油茶等经济林30000亩,种果7000亩,10亩以上的连片果园115个,年产松脂1000吨,玉桂150吨,八角5吨,桂油、茴油60吨,水果2730吨。养猪、养鸡是农民传统的家庭副业,改革开放以来,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出现了百头猪场、万羽鸡场的专业户。全镇年出栏牲猪2万头,出栏活鸡180万羽。此外,利用山塘水库养鱼,水产品达1.7万吨。山区养牛也是传统项目,年产3500头。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辣椒、种桑、发展八角、玉桂苗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兴产业,全镇拥有苗圃基地1200亩,大批量的种苗供应区内外市场。2003年底统计,全镇农业总产值119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8元。二、工业诚谏镇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凭这一优势,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落户在我镇的外资企业有龙湾矿业有限公司、经成矿业有限公司等4家。年创税收1000多万元,是我镇的纳税大户。据统计,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6500万元。三、城镇建设诚谏镇地处岑溪市的东北部,周边的安平、大业和苍梧县的广平镇的群众都来赶集。.  

马路镇

  马路镇位于岑溪市西面,距市区5公里,东与樟木镇相接,南连南渡镇,西邻昙容镇,北与波塘镇相连,东北邻三堡镇,324国道和容岑一级公路及在建207国道辅助线穿越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热、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充足,地下矿藏丰富,主要品种“岑溪红”花岗岩闻名中外,其储量达11亿立方米。有日供水量3000吨水厂一座,水电站一座,并与梧州电网联网,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镇,村村通电视。   镇区开通了宽带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马路镇工农业发展较快,商贸繁荣,是桂东南地区的投资热土。是全国最大的桂圆肉加工集散地之一。全镇面积117.8平方公里,耕地848公顷,其中水田719公顷。辖9个村(社区),年末人口34809人,其中镇区人口8132人。  

南渡镇

  南渡镇位于岑溪市西南面,东邻大隆镇,西接容县六王镇,南与 水汶镇接镶,北与马路镇毗邻,距市区20公里。全镇总面积2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0公顷,其中水田1100公顷,辖25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委员会,603个村民小组,有15641户,总人口7.9548万人。南渡镇交通便利,国道324线和南渡至水汶二级公路在镇区交会,分别向延伸镇境西北和东西,2001年实现道路村村通,全镇已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岑溪市第一大河——黄华河由镇境东向北贯穿。通讯发达,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和联通信号覆盖全镇95%以上,21%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8个。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发展迅速,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21个村(社区)委会已建成并使用钢筋水泥结构办公楼;全镇有中学5间,小学47间,中高考成绩显著,卫生医疗水平居全市各乡镇前列,建有宣传文化站一座,镇图书馆被评为全区一级图书馆,藏书1.3万元册,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有岑溪市“文化之乡”的美誉。镇境内有邓公庙、关帝庙等省、市级文物胜迹,在建以龙颈亭、桃花观赏园等为景点的龙颈公园。其中座落在镇区内、远近闻名的邓公庙,最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是四根蟠龙柱,每根高5.4米,直径40厘米,四条蛟龙雕工精细,形态威猛,精美堂皇,是广西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龙柱,十分珍贵,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4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汶镇

  水汶镇位于岑溪市南部边境,黄华河上游。东邻广东省罗定市嘉益镇;南面与信宜市朱砂镇毗邻;西南邻容县;西北邻岑溪市吉太乡;北邻大隆镇,是两广三县(市)的交界点。镇政府驻地水汶街,北距岑溪(市)区55公里。207国道、南水二级公路贯穿镇镜。2003年,全镇总面积205.1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5508公顷,森林覆盖率65%。耕地面积1590公顷,其中水田1357公顷。全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22个村委会,505个村民小组,12179户总人口53503人,其中农业人口496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75‰。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00多人。有华侨、侨眷、归侨达3.2万人,素有侨乡之称。.  

大隆镇

  大隆镇位于岑溪市的西南部,距岑溪市区约45公里,距广东信宜市约65公里。大隆镇与梨木、水汶、南渡、樟木和吉太等四个乡镇相邻,全镇总面积128.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有15个行政村,3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人。近年来,大隆镇狠抓农、林业开发,现该镇已建成商品粮基地、马占相思速丰林基地、八角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禽畜养殖基地,农业生产向着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3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860万元,其中农业总值达7856万元,工业总产值10004万元,粮食总产量1181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08元,财政收入225.88万元。大隆镇有沸石、珍珠岩、石灰石、高岭土、金、银、矿泉水等矿产资源。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采取“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发展战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壮大乡镇企业,形成了以土纸生产、沸石开采加工、红砖生产、矿泉水生产等为龙头的乡镇企业体系。2003年,该镇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9128万元。大隆镇交通、通讯发达,城镇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交通方面,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途经该镇镇区的207线国道和“南渡至水汶”二级公路是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现岑溪至广东信宜市的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在通讯方面,该镇的15个村(社区)中已有14个村(社区)开通了程控电话; 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先后在凤凰山建成了基站,使手机信号覆盖全镇;城镇建放方面,经过该镇历届党委,政府的规划建设,目前大隆镇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投资建成了大隆镇变电站,接通了大隆至岑溪35千伏的输电线路,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大隆镇在科教文卫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发展,1996年通过了自治区“两基”达标验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全镇先后有15个村获市、自治区授予的“文明村”称号。.  

梨木镇

  岑溪市梨木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十一团“太白队”的策源地,岑溪市唯一的一个革命老区。她位于桂东南地区云开大山北麓的腹部盆地,距市区29公里,与广东省罗定市的泗纶、加益两镇山水相连,边界线长达32.5公里,国道207线贯穿全境。全镇面积200.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4000亩,山地面积21.55万亩,旱地面积3854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40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272人,党员1297人。梨木镇地属丘陵山区,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镇,林产资源丰富,盛产松脂、肉桂、八角、胶粉、土纸等,梨木的“神峰”牌胶粉一直以来都远销日本等国,享有很高的声誉。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为3.5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198.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94元,比上年增长9.7%。年粮食总产量达18863吨,松脂1000多吨、胶粉2500吨,年出栏山地鸡32万羽,年出栏肉猪12000多头,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2.43亿元。近年来,梨木镇党委、政府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抓牢农民增收和经济提速这条主线,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临粤的区位优势,实施“五大措施”和“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两大战略,全镇共引进外资3000多万元,先后引进了里汉三益、里松、旺泗河、大藏、虾冲、里会等6个水电站;建成了梨木镇永丰桂皮厂、宏运胶合板厂、中兴林化厂;镇内现有个体私营企业610家,企业以肉桂、八角、胶粉、土纸、宝石、竹芒编加工为主。今日的老区,政通人和,治安稳定,昔日贫穷的土地,已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山上郁郁葱葱,花果飘香;山下高楼林立,炊烟袅袅。山青水秀,林茂粮丰,一个美丽、繁荣、文明的新梨木如一幅美丽图画镶嵌在云开大山的青峰秀水间。.  

大业镇

  大业镇位于岑溪市东面,与本市归义、梨木、诚谏、筋竹四镇相邻,辖区面积148.7平方公里。西距市区24公里,东距广东罗定市区50公里。大业镇的前身是大乡,1996年撤乡建镇并更名大业镇。2002年全镇人口4.4万人,辖15个行政村,连接珠三角地区与西南省区的交通大动脉——国道324线从镇区贯穿而过,交通便捷。改革开放以来,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镇中心卫生院已建设成为一级甲等爱婴医院,有住院部和门诊楼各一座,各科室设置齐全,能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镇内有中学四间、中心小学一间,村级完全小学21间,文化教育设施不断完善;集镇面积已发展到2.5平方公里,镇区街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内实现了四级公路、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村村通,交通、通讯发展一日千里。近来,大业至梨木、大业至诚谏公路进行了拓宽硬化,207国道与国道324线的分岔点移到大业镇,形成了改道后的207国道、大业至诚谏公路在大业镇镇区与国道324线交汇的交通格局。即将建成使用的大业11万伏变电站,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年轻的大业镇已成为岑溪市东面的一个新的交通枢纽和投资中心,成为吸纳外资的一方热土。.  

筋竹镇

  岑溪市筋竹镇自公元524年设永业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故筋竹又称永业,是抗日民族英雄陈济桓将军的故乡。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筋竹镇位于岑溪的东部,国道324线贯穿镇中心腹地,东接广东罗定一级公路,境内是二级公路,西接岑溪岑容一级公路,是大西南出粤、港、澳等地的大通道之一。是两广贸易交流的中心。全镇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总人口42000多人。改革开放来,特别是1986年0中央总--同志视察筋竹以后,勤劳聪颖的筋竹人民抓住机遇,立足山区,发挥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精神鼓舞下,全镇人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新,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大镇区环境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搞市政基础建设,镇区面积达到2.5平方米公里,是自治区的村镇建设示范试点镇,镇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成为投资置业的一块热土。,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狠抓招商引资工作,2000年12月亚洲最大的百得火机厂在筋竹镇建成投产,随后金丰选炼厂、中油筋竹镇加油站、汇源编织工艺有限公司、鸿业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落户筋竹发展事业,两个文明建设蒸蒸日上,又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岑溪的东方。.  

诚谏镇

  诚谏镇位于岑溪市东北部,距市区41公里,全镇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辖区境内铅锌矿藏十分丰富,是广西有色金属矿山之一,也是保存得较好的铅锌矿藏。主要分布在河三、永安、石桥一带,矿带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2公里,工业金属储量约300万吨。明末期间,湖南人曾在诚谏水滴山、荔口、斗枝等地开采铅锌矿,在火烧洞设厂进行冶炼。1957年11月建立国营牛卫铅锌矿(即今广西佛子冲铅锌矿)。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几十年以来,佛子冲铅锌矿、龙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环江县宏鑫矿业有限责任等矿山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税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上缴的税收逐年增多,2005年共产铅锌矿精矿(金属量)近30000吨,产值4.5亿多元,共向国家和地方上缴的税收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约占岑溪市税收总额的1/6左右,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农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夏秋两熟,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0亩左右。近十年来,全面推广杂优水稻和抛秧新技术,年平均亩产保持吨谷水平。旱作物主要有木薯、黄豆、大肉姜,年产木薯4694吨,黄豆2186吨。全镇造林面积168000亩,森林覆盖率75.2%,其中种玉桂、八角、油茶等经济林30000亩,种果7000亩,10亩以上的连片果园115个,年产松脂1000吨,玉桂150吨,八角5吨,桂油、茴油60吨,水果2730吨。养猪、养鸡是农民传统的家庭副业,改革开放以来,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出现了百头猪场、万羽鸡场的专业户。全镇年出栏牲猪2万头,出栏活鸡180万羽。此外,利用山塘水库养鱼,水产品达1.7万吨。山区养牛也是传统项目,年产3500头。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辣椒、种桑、发展八角、玉桂苗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兴产业,全镇拥有苗圃基地1200亩,大批量的种苗供应区内外市场。2003年底统计,全镇农业总产值119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8元。二、工业诚谏镇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凭这一优势,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落户在我镇的外资企业有龙湾矿业有限公司、经成矿业有限公司等4家。年创税收1000多万元,是我镇的纳税大户。据统计,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6500万元。三、城镇建设诚谏镇地处岑溪市的东北部,周边的安平、大业和苍梧县的广平镇的群众都来赶集。.  

归义镇

  归义镇位于岑溪市东面,毗邻广东罗定市,镇域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9万人,辖22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广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区204个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归义镇交通十分便利,国道324、207线二级公路贯穿而过,距岑溪市区10公里,离广东罗定市64公里,随着岑罗、岑信高速和洛湛铁路岑罗段的规划兴建,归义将成为桂东南地区连接广东等地的重要通道之一。归义镇属亚热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环境宜人,林地、水电等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28074亩,其中水田23426亩。近些年来,归义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镇已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1000亩淮山薯、2000亩蔬菜香料、30000亩速生丰产林、8000亩玉桂八角、300亩花卉苗圃、8000亩水果以及3000头瘦肉型母猪养殖等七大农产品基地。归义镇是一座现代新兴的工业重镇,近年来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工业反哺农业,区域特色经济明显,全镇形成了以石材、针织加工,烟花炮竹、打火机、建筑砖石、金属五金、土纸生产等为主的地方特色工业体系。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710万元,财政税收916.88万元。2006年财政税收任务1730万元。石材生产加工是归义镇的支柱产业,归义是岑溪市花岗岩板材生产最大基地,有金鸡、金坡、金辉三大石材加工区,圆盘锯230台,磨光切边机100多台,年产毛板300万平方米,规格板100万平方米,产值2.5亿元。产品主要是色泽鲜艳、结构紧密、质感柔和的“岑溪红”等品种,可与世界名品“皇妃红”、“巴西红”、“印度红”等相媲美,远销日本、美国、意大利、东南亚等地区和全国各地。同时,烟花炮竹生产是归义镇一个传统主导产业,有100多年历史,现有11个厂家30个车间生产加工烟花炮竹。其中全国烟花行业规范厂家之一的华毅高级烟花厂,占地600多亩,所生产烟花达40多个品种,产品全部出口英国、欧美、中东等26个国家和地区,曾成功举办1997年香港回归等大型烟花焰火晚会。.  

糯垌镇

  糯垌镇位于岑溪市北部,东邻诚谏镇,东南接归义镇,南邻岑城镇,西连三堡镇,北邻安平镇。糯垌因产优质糯米而得名。玉梧公路、在建的南梧高速公路贯穿镇境,北距梧州市60公里,南距岑城19公里,镇政府驻地糯垌街。2003年,全镇总面积17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291公顷,其中水田1826公顷。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20个村民委员会,共47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5299人,其中农业人口62649人。.  

安平镇

  安平镇位于岑溪市的北面,素有“北大门”之称,为苍、藤、岑(三县市)的交汇处,镇政府驻地太平街,东距梧州市58公里,南距岑溪市28公里。207国道(苍岑二级公路)和正在兴建的南广高速公路、洛湛铁路横穿境内通过,区位优势更加明显。2002年末,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58平方公里,城镇面积达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7公顷,全镇辖17个村(杜区)委员会,有254个村(社区)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2.7万多人。    安平镇属于半丘陵地区,山多田多,山脉东从苍梧延伸到安平,西从藤县延伸相连、有林地面积9184.7公顷,林木蓄积量371883千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5%,森林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古麻、大么等小型水库5座,有国有林场—七坪林场一个,辖枫桥、小水、治垌三个管理站。2002年八角面积2350亩,八角产量达到300多吨。2002年,果蔗种植面积达到200多公顷,是岑溪市最大的果蔗基地。常年种植西瓜、菜椒、黑毛节瓜、蔬菜达到3000多亩,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6500多亩,经粮种植比例达到1.1:1。全镇有山地养鸡场56个,年出栏三黄鸡130多万羽;2001年建成奶水牛养殖示范基地一个。2002年末,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1.6亿多元,从业人员1000多人。农业总产值近0.7亿元。主要产品有花岗岩、松脂、玉桂、八角、竹笋、蜂蜜、木耳、桂油、茴油、土纸、铅锌矿、小五金。2002年财政收达到190万元,农民人均收1820元。   安平镇现有乡镇级图书馆1个,藏书6500册,该镇现有小学15所,分校6所,在校学生4450人。1995年撒乡设镇,更名为安平镇至今。.  

三堡镇

  三堡镇位于岑溪市北部,总面积317平方公里,5.8万多人,辖25个村(居)委会,622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2.45万亩。山林园地面积38.6万亩,95%以上为宜林地,森林覆盖率76.8%,属山区镇,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3℃,年降水量1441毫米。三堡,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配套。三堡镇东邻糯垌镇和安平镇,南连樟木镇,西交波塘镇,北接藤县同心镇和金鸡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38公里,距梧州市口岸80公里,距南梧二级公路28公里,距苍岑二级公路19公里,并且这19公里公路已实现了混凝土硬化路面。距在建的南广高速公路出口23公里,距在建的玉梧铁路11公里。镇内公路四通八达,多数村委会可常年直通汽车。义昌江从南至北贯穿全镜,境内落差达15米,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电力资源丰富,镇内有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2000千瓦;广西送变电公司投资兴建110千伏送变电站一座,接通了自治区大电网,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另有一条3.5万伏的输电线路通往糯垌镇方向,更加方便了镇辖区内各村委会的用电。镇内通讯设施先进,文化娱乐场所齐全,街道路灯通明灿烂,是岑溪市夜市最热闹的乡镇。三堡镇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2003年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工业总产值3.28亿元。财政收入42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4元。全镇现有2所普通中学,小学附设初中1处;27所小学,教学点53处。新建成文化娱乐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活动场所。三堡,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曾获自治区综治模范乡镇称号,是投资置业的理想场所。.  

波塘镇

  波塘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环境宜人。波塘镇距岑溪市区26公理处,全镇辖16个村、1个社区,面积207.8平方公里,人口3.6多万。波塘镇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和水力资源。波塘镇的特产有柑桔、玉桂、八角,特色产业是土纸生产。全镇柑桔种植共有16000亩,种植各类柑桔中,年桔、阳山桔这两个柑桔品种种植面积达2500亩左右,其他品种如砂糖桔、千金桔、青皮蜜桔、贡柑等种植面积约3500亩。波塘素有“玉桂之乡”的美称,全镇共种植有玉桂林7500公顷,年产桂皮1600吨,桂油55吨,是西江桂皮的主产区。通过东南亚远销欧洲和美洲一带。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高岭土、石英石和“黑芝麻”花岗岩贮藏量最多。境内蕴藏蕴藏金、银、铅、锌、萤石、高岭土和“黑芝麻”花岗岩乖矿物质,其中高岭土、石英和“黑芝麻”花岗岩贮藏量很多,波塘的“芝麻花”以其豪华、热烈、温暖的“岑溪红”相比,显得典雅、舒心、清爽。在不同场所作为高级装饰使用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可谓锦上添花,无与伦比,波塘“芝麻花”易开采,成材率高,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  


大业镇特产大全




大业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