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竹江村位于水营街道西南面,距离城区9公里,省道312公路横穿而过,东面是黄竹塘村,南面是大王江村和华石镇冲敏村,西面是冲敏村,北面是防城江;全村生态环境良好,紧靠防城江,发展潜力较大,全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696户,3028人。目前共有党员46名。女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19.57%。少数民族党员15名,占党员总数的32.61%。35岁及以下的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的8.70%。60岁及以上的党员14名。平均年龄4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的10.87%。外出流动党员1名。目前共有申请入党人(不包括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1人。入党积极分子(不包括发展对象)5人。成发展对象3人。通过引导发展,现已组建4支村非公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13名,注重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让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村两委干部共6人;全额干部6名,半额干部0名;辖区内有两所学校,水田小学学生140多人,丹二小学生8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2223亩,其中水田900亩,坡地1323亩;山林3500亩;全村经济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建筑业为主,打造旅游休闲业。农业种植有水果、甘蔗、蔬菜等。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058元,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2010年,丹竹江村列入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全市“六统强基工程”的示范点,当年成功创建全市首个自治区级生态村;2013年定为防城港市“美丽家园,清洁乡村”何朝建市长的挂钩示范点。自开展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发动群众,扎实开展清洁乡村工作,群众思想意识明显转变,村聘用4名保洁员,分片负责全村的垃圾回收清扫工作,保持新农村卫生整洁。另街道办聘请一名保洁员,专责对公路沿线两旁的垃圾清理,大大改善的环境卫生整洁,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卫机制得到落实,村容村貌、水源、田园得到了明显改观。
丹竹江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沿着防城江上游至冲敏,土地肥沃、江边清秀,适合开发种养、旅游农家乐等项目,目前丹竹江村水田组为新农村试点,狠抓乡村清洁卫生作,乡村绿化及乡村道路建设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村民现在种植柑橘、蔬菜、玉米、花生、竹笋等,人均年收入一万多元;很早进入丹竹江村的包括莲雾基地、大自然花木场、侨兴砖厂、板厂也在如火如荼的生产,极大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据调查每增加一个这样的项目就可带动8个村民就业,村民收入增加近一倍;鹧鸪坝山庄及桃花岛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逢周末来休闲娱乐的人络绎不绝;此外丹竹江凭借丹竹江炮竹为防城港市及外地人所熟悉,丹二小学新建了食堂、办公楼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走向了成功。
办公地点位于防城至华石公路沿线,楼层二层,建于2009年,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内设村党支部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办公室设施齐全,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50603001 | 538000 | -- | 查看 丹竹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木头滩社区 |
木头滩社区位于防城区河西开发建设新区,辖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共有14个居民小组、3050户、1.2万人,目前社区共有党员158名。社区现有全额干部7名,半额干部2名。辖区范围内有农业局、林业局等机关企事业单位27家、商住小区8个、中学1所、市客运车站1个,是防城区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试点社区。 社区利用网格化平台大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将社区下岗职工、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建档立卡,定制了在职党员爱心联系卡,由进驻社区的在职党员自行认领,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居民群众实现微心愿。目前已有31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帮扶结对。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木头滩社区自2014年11月开始实施网格化建设,共划分16个网格,建立了社区支书担任网格长,社区“两委”干部分别担任网格管理员的网格管理服务机构。街道办投入5万元作为网格化建设的专项资金,配备完善硬件设施,完成社区1.2万居民的基本信息调查录入。同时将管理与服务工作、民生工作融合到网格平台上来,实现通过网格化平台实施计划生育、新农合、医保、低保、综治维稳、社区矫正等社区管理服务业务。 街道办把木头滩社区作为“美丽街道”的重点来抓,在河西工业大道实施“门前三包”工作,已实现签订率100%,组织辖区内27个单位共驻共建、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美丽街道”建设,同时街道办抽调人员组织巡查组,明确一台专用巡查车,每天巡查一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辖区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
丹竹江村 |
丹竹江村位于水营街道西南面,距离城区9公里,省道312公路横穿而过,东面是黄竹塘村,南面是大王江村和华石镇冲敏村,西面是冲敏村,北面是防城江;全村生态环境良好,紧靠防城江,发展潜力较大,全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696户,3028人。目前共有党员46名。女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19.57%。少数民族党员15名,占党员总数的32.61%。35岁及以下的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的8.70%。60岁及以上的党员14名。平均年龄4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的10.87%。外出流动党员1名。目前共有申请入党人(不包括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1人。入党积极分子(不包括发展对象)5人。成发展对象3人。通过引导发展,现已组建4支村非公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13名,注重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让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村两委干部共6人;全额干部6名,半额干部0名;辖区内有两所学校,水田小学学生140多人,丹二小学生8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2223亩,其中水田900亩,坡地1323亩;山林3500亩;全村经济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建筑业为主,打造旅游休闲业。农业种植有水果、甘蔗、蔬菜等。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058元,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2010年,丹竹江村列入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全市“六统强基工程”的示范点,当年成功创建全市首个自治区级生态村;2013年定为防城港市“美丽家园,清洁乡村”何朝建市长的挂钩示范点。自开展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发动群众,扎实开展清洁乡村工作,群众思想意识明显转变,村聘用4名保洁员,分片负责全村的垃圾回收清扫工作,保持新农村卫生整洁。另街道办聘请一名保洁员,专责对公路沿线两旁的垃圾清理,大大改善的环境卫生整洁,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卫机制得到落实,村容村貌、水源、田园得到了明显改观。 丹竹江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沿着防城江上游至冲敏,土地肥沃、江边清秀,适合开发种养、旅游农家乐等项目,目前丹竹江村水田组为新农村试点,狠抓乡村清洁卫生作,乡村绿化及乡村道路建设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村民现在种植柑橘、蔬菜、玉米、花生、竹笋等,人均年收入一万多元;很早进入丹竹江村的包括莲雾基地、大自然花木场、侨兴砖厂、板厂也在如火如荼的生产,极大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据调查每增加一个这样的项目就可带动8个村民就业,村民收入增加近一倍;鹧鸪坝山庄及桃花岛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逢周末来休闲娱乐的人络绎不绝;此外丹竹江凭借丹竹江炮竹为防城港市及外地人所熟悉,丹二小学新建了食堂、办公楼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走向了成功。 办公地点位于防城至华石公路沿线,楼层二层,建于2009年,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内设村党支部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办公室设施齐全,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 |
黄竹塘村 |
黄竹塘村基本情况 黄竹塘村地处防城城区西面,东接木头滩社区,南接水营村,西接丹竹江村,北至防城江,离城区3公里。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为358亩,总人口413户2149人,党员30人,所辖村民小组8个,村干部5人。辖区有小学一所,学生263人,教师12人,工勤人员1人。全村收入以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及蔬菜加工业发展城乡经济。村有外来投资企业8家。全村自然村全部通路,其中4个自然屯道路已升级硬化,4个自然屯道路未硬化。饮水困难人口1500多人。 黄竹塘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土地肥沃,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发展城乡经济和种养产业,可大面积发展淡水鱼养殖。 |
鲤鱼江村 |
鲤鱼江村位于防城区水营街道办的南面,防东二级公路贯穿其中,距离城区3.5公里,全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19个村民小组,680户2356人。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4个党支部。党总支部委员会成员5名,其中支书1名,副支书1名,委员3名,现有党员64名。村委会成员5名,其中主任1名,委员3名。村有一所小学,学生人数120人。2000年通心坝组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点带面服务全村,先后荣获自治区级文明村称号。 辖区内没有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交通运输、捕捞外出务工为主。耕地面积1935亩,其中水田面积1680亩,旱地273亩,淡水养殖面积300亩,咸水养殖面积6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30亩。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已硬化道路6公里,还有8公里道路没有硬化,特别是大基围片屯,19个自然屯基本上已通砂石路。地处沿海一带,80﹪以上群众饮水非常困难,以打井引水为主,15个生产组群众常年饮用咸酸水,对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存在问题: 1、水营村至通心坝水渠严重堵塞,红民组新建河堤沟口未安装水门闸板; 2、通心坝饮水工程资金是区财政局项目,但工程一直没有进展. |
沙埠村 |
沙埠村地处防城区河西开发区内,距城区只有一江之隔,1996年被防城区国土规划局、地产公司整片征用开发。全村分为三个生产小组,280户1150人。村委会干部职数4人(其中1名半额干部),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已把荣桂翠堤园小区(410户1650人)和防东二级公路右侧(防城镇干部职工住宅区76户310人)划为沙埠村管辖,目前全村共有760户、3110人。 2007年区规划安置村民280户,六年后的今天,村辖区内水泥路纵横其中,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河西开发新区规划新村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位于防城港市公路第一客运中心的东北、西北面,各大企业和商户陆续落户这片新村。到目前为止,辖区内的企业、个体经营户有60多家。 |
大王江村 |
大王江村地处防东公路8公里,座落在中间墩组,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办公楼房260平方米,建有篮球场、戏台、公示栏。总人口730户、3890人,其中男性2047人、女性1853人,劳动力2380人,五保户36人,残疾人22人,孤儿13人,正式党员58人。现有村干部6人,其中半额干部1人。村有小学1所,教师7人,学生110人。 种养特色:村民主要发展木材果树种植2000多亩,家禽养殖600多头,对虾养殖600亩,海产品养殖700多亩等。 招商引资:全村共有小企业13家,微型企业9家。林潭水库—广桦休闲山庄已开业;金星公司拟开发八万大岭生态旅游区。 存在问题: 1、村委会至长榄组约7公里的道路未硬化;八万组道路1.3公里未硬化;老山界组内道路500多米未硬化;中间墩组内道路500米未硬化。 2、松木万、八万组的使用自来水已设计,但未得到拉通,人畜饮水还需连接7个农户合用的水井。 3、房屋风貌改造和道路庭院绿化项目缺乏资金。 4、村面积太大,村庄地形分散,户数人员复杂,市重大项目在开发建设,需要抽调村干部配合工作,建议上级政府把村半额干部纳入村级全额村干部使用。 |
水营村 |
水营村基本情况 水营村地处东方红组,面向西南,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740户、3097人。辖区学校1个,学生80人。 辖区企业有中天药业、华润混凝土搅拌站、桂人堂金花茶、中港高科国宝金花茶产业有限公司、水果批发市场等。 种、养殖项目:村有淡水鱼塘50亩;蔬菜种植15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