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村简介
新基村位于江山镇西南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86户2120人。
村级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利用地方优势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里经济能人有4人,主要是对虾养殖和禽畜养殖。村道民路基本上都已经道路硬化,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自然资源条件和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新基村红树林面积有5000多亩,观光旅游点已初具规模。海岸线10公里,适宜海蛋鸭养殖面积达3000多亩。目前已有两宗专业蛋鸭养殖户,存栏海鸭1000多羽,产蛋100斤左右,销路甚好。村民以种植水稻、家禽养殖、对虾养殖、为主要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7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50603106 | 538000 | -- | 查看 新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六村 |
新六村简介 江山镇新六村位于江山镇西北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12户2180人。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水门、咸塘出租,年收入达1万元。坚持因地制宜,利用天然的新六内江地理优势,天然养殖水面面积约500亩,今后发展规模网箱养殖。村有8条村内道路35公里,水泥硬化20公里,沙石路15公里,有2个村民小组约4公里未通公路。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全村耕地面积2176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有对虾养殖塘2000多亩,是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林地面积3300亩,主要种植速生桉、湿地松、玉桂等;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900元。 |
新基村 |
新基村简介 新基村位于江山镇西南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86户2120人。 村级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利用地方优势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里经济能人有4人,主要是对虾养殖和禽畜养殖。村道民路基本上都已经道路硬化,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自然资源条件和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新基村红树林面积有5000多亩,观光旅游点已初具规模。海岸线10公里,适宜海蛋鸭养殖面积达3000多亩。目前已有两宗专业蛋鸭养殖户,存栏海鸭1000多羽,产蛋100斤左右,销路甚好。村民以种植水稻、家禽养殖、对虾养殖、为主要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7万元。 |
万欧村 |
万欧村简介 万欧村位于江山镇的西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有20公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一个自然村有三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118户491人。 万欧村是主要渔业村,过去有两个村民小组吃国家供应渔业粮,这两个村民小组(即深海组、红助一组)没有土地,是传统渔民,全村共有渔船排48条,因为也位于北部湾北部沿海,水深做海近,是鱼虾繁殖和居住的好地方。现全村已全部实现道路硬化。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以海上捕捞为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151万元。资源充足,村民整合各方资源发展渔家乐、海上捕捞休闲;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海产品充足,每年海上捕捞鱼达十几万斤;每年海蜇加工1000吨,产值1000万元,规模点多面积广。万欧港是海产品上市主要码头,也是渔船最好避风港,现在全村主要经济发展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海水养殖、餐饮、旅游等项业。 |
潭西村 |
潭西村简介 潭西村位于江山半岛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区3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39户2539人。 调整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产业要发展,规划是龙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借助白当浪滩效应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资源现况,在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积极引导群众支持政府打造白浪滩成AAAA级景区,村“两委”干部不分日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始终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点配合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实施以休闲旅游为产业的城效生态型农村发展模式。村支书是村里带头致富能人,他自己有20多亩虾塘,还经营对虾养殖饲料,是全村对虾养殖户的技术后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发展对虾养殖达20多户,亩产达1000多斤,养殖户(群众)单靠此项收入就达每户2万多元。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集体经济情况:村民以家禽养殖、对虾养殖(1500亩)、海滩养殖200亩、海上捕捞主要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88万元。特色产业是休闲旅游,以白浪滩为轴心,利用独有的资源优势,在规划许可的范围内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渔家乐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
潭蓬村 |
潭蓬村简介 江山镇潭蓬村位于江山半岛南部,距离江山镇政府12公里,全村总面积21.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10户2133人。 潭蓬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包括咸塘出租,村级集体林场,年收入达4万元。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村里经济能人有6人,主要是对虾养殖、休闲农家乐致富。同时组织党员结对帮扶,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深受群众欢迎。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潭蓬村地处沿海地带,村民以半渔半农为生,主要产业为浅海捕捞、对虾及家禽养殖。潭蓬村将秉承“重德、践行、和谐、共荣”的村训精神,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紧密结合村内实际,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实施美丽村庄工程,推动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为把潭蓬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山脚村 |
山脚村简介 山脚村位于江山半岛,防东二级公路与跨海大桥一级公路贯穿其中,是江山镇行政村所在地,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473户2090人。 全村引资落户砖厂有4个,增加村集经济收入,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养殖家禽,渔等产业,两年来共组织300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种菜、养猪、养鸭、养鱼,经济示范户,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引进外来投资办砖厂安排剩余劳动力70多人,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村民以种植水稻、蔬菜、养殖家禽、外出务工主要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万元。山脚村村民收入主要是绿色无公害蔬菜栽植,目前占地200多亩,所产菜蔬供不应求,初步形成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雏形,为特色产业发展暨农民增收提供了整体推进样板。 近年来,投入村级道路建设资金100多万元,人畜饮水项目资金40多万元,拉自来水10公里使全村村民饮上卫生水,投入沼气池建设资金38万元,新建沼气池141座,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进行山脚村的危房改造,解决了村民的住房问题。 |
沙木万村 |
沙木万村简介 江山镇沙木万村位于江山镇政府东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05户838人。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村级集体林地出租,年收入达3万元。借助沿海村优势村里经济能人有3人,主要是对虾养殖、休闲农家乐。同时组织党员结对帮扶,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深受群众欢迎。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村民以种植水稻、家禽养殖、对虾养殖、海上捕捞为主要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64万元。特色产业是休闲旅游,群众依靠对虾养殖和海水捕捞为主要收入来源,现有对虾养殖规模1300多亩。 |
两头龙村 |
两头龙村简介 两头龙村位于江山镇政府东北面,距离镇政府驻地5公里,全村所辖面积为9.1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95户2383人。 自然资源条件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两头龙村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在党员陈剑明、林志等致富能手的带头下,广大村民充分利用沿海滩涂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对虾养殖,5公里三面光水渠的建成更是助推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7380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8210元,增长了11%,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沙万村 |
沙万村简介 沙万村位于江山半岛东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没有土地,只有办公用房座落位置,下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5户116人。 由于没有土地,村级很难发展经济条件,缺乏创业致富带头人。村支书是村里对虾养殖的带头致富能人之一,由于可使用土地较少,支书通过自身例子给村民做表率,租用其他村组的虾塘发展养虾业,大大增加村民收入。 自然资源及全村主要经济发展产业:村民以海上捕捞,海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12万元。沙万村没有土地,以浅海捕捞为支柱产业。春天以捕捞海蜇为主;夏天以捕鱼为主;秋天以捕蟹为主;冬天以滩涂采捕为主,一年四季都有海产品,所以农家乐休闲是沙万村村民收入的来源。 |
江山村 |
江山村简介 江山村位于江山镇政府东面,距离江山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19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630户2530人。 全村主要经济发展是种养业,水稻高产技术培训和实展基地,菜农机术培训,养猪和养虾、淡水养殖也是江山村的主要收入,全村共有虾塘、鱼塘一千多亩,养殖生猪年出产3000多头,禽达2万羽,林业近年来也迅速发展,经济林地为江山村村民的收入也纳入主要经济来源,年轻劳动力和建筑工也为村民收入提供较多的生活保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