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营乡位于防城区东北部,距城区15公里,东邻茅乡、南与防城镇接壤,西与华石镇、大录镇相连,北与钦州市的大直镇和黄屋屯毗邻,总面积246.3平方公里。滩营乡地处丘陵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和茶叶、柑橙、荔枝、龙眼、菠萝、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是防城区粮食和甘蔗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全乡有钛铁矿、锰矿、锡矿、花岗岩等资源。 辖16个村委2个居委会,总人口34251人。滩营乡是农业大乡,形成了优质水果、甘蔗、淡水养殖、肉禽、优质谷、用材林六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城郊型特色农业。现全乡荔枝种植面积达1727亩,龙眼种植面积达1335亩,甘蔗种植面积达8000亩,柑橙种植面积1995亩,蔬菜种植面积19095亩,用材林种植面积20100亩。年产荔枝546吨,龙眼578吨,甘蔗32000吨,柑橙442吨,蔬菜14340吨,用材林4020立方。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11266万元,年出生猪18209头,三鸟114098羽。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300万元,增加值5814万元,利润750万元,为国家创造利税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5元,年增长6.1%。.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43万人 | 246.3平方公里 | 450603203 | 538000 | 0770 | 查看 滩营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立高村 | ·防城区旅游·防城区特产·防城区十大特产·防城区十景·防城区 | 0 |
---- |
查看 立高村谷歌卫星地图 |
滩营村 | ·防城区旅游·防城区特产·防城区十大特产·防城区十景·防城区 | 0 |
---- |
查看 滩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那柏村 | ·防城区旅游·防城区特产·防城区十大特产·防城区十景·防城区 | 0 |
---- |
查看 那柏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水营街道 |
防城区水营街道办位于防城区城区西部,东邻珠河街道办,南与文昌街道办接壤,西与华石头镇毗邻。该街道办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56亩,林地面积2.8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万亩。辖丹竹江村、黄竹塘村、沙埠村、木头滩社区水营村、鲤鱼江村、大王江村共6个村和1个社区,90个村(居)民小组,主要居住汉、壮、瑶、京等民族,总人口2.7万人。辖区内驻机关单位36个。 该街道办地处防城区城郊河西,防东二级公路纵横其中,连接市中心区的“一桥两路”(正在建设),地理优势尤为明显。投资环境良好,来自省内外企业进驻辖区发展项目居多,各大商品楼房开发建设齐聚河西;自然资源丰富,有浅海滩涂,可大量开发养殖名贵海产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鲤鱼江万鹤山、大王江淋潭水库广桦山庄等著名景点;西南部为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季气候,适合种植各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发展农、林、水、牧生产条件较好。辖区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龙眼、荔枝、皇帝桔、年桔、蔬菜、海淡水产品等。 办公地址:防城区河堤路翠堤园楼盘11栋一至三层(河西指挥部斜对面) 办公电话:0770-3280933 |
珠河街道 |
2014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防城区防城镇,成立珠河、水营、文昌三个街道办事处。 防城区珠河街道办事处东邻茅岭乡,东南与文昌街道办接壤,南濒水营街道办,西北连接华石镇,北靠滩营乡,是防城区政府所在地。辖珠河社区、镇夏岭社区、三官社区、石岭村、那天花村、冲稔村、冲仑村等3个社区4个村,总人口7354户57712人,总面积5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56亩,林地面积3.55万亩。 该街道办事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防高铁、钦防高速公路、防东高速公路纵横其中;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主要有镇夏岭烈士墓园、蜈蚣岭森林公园等景点。北部为丘陵,可大量开发石料,属南亚热带季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农、林、水、牧、渔生产条件较好。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龙眼、荔枝、皇帝桔、年桔、蔬菜、淡水产品等。 2014年,珠河街道办按照“工业带动,‘两区’驱动,商贸联动”的思路,全面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力争两年一小变样,三年一大变样,实现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两番。目前,城北片区市看守所项目、公墓项目、嘉泰金花茶生态旅游项目;园区片区东盟农产品国际采购物流园、汇圣40万吨啤酒厂、防港物流等项目顺利推进。 办公地点:防北路97号(城监大队对面) 联系电话 0770-3263590 |
文昌街道 |
防城区文昌街道地处防城江下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运便捷。东起三波村山猪斗自然村,沿与茅岭乡边界线、与港口区边界线至佛堂村陆屋自然村,南起佛堂村陆屋自然村,沿与港口区边界线至城南村大塘江自然村,西起城南村大塘江自然村,沿防城江至防城一桥,沿防东路、防邕路、防港路、团结路、站前路至中间山,沿与城东村、三波村管辖范围界线至三波村坑平自然村,北起三波村坑平自然村,沿与茅岭乡边界线至三波村山猪斗自然村。全街道占地总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80亩,林地面积4.1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2万亩。 街道管辖火车站社区、中山社区、东门社区、竹园社区、城南村、城东村、佛堂村和三波村等8个(村)社区,共有59个村民小组和57个居民小组,主要居住汉、壮、瑶、京等民族,总人口6.17万人。辖区内驻机关单位36个,中小学校8所。 文昌街道办事处为防城区人民政府正科级建制的派出机构,设置有党工委、人大工委、纪工委、人民武装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机构, 内设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民政办公室牌子)、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办公室牌子)共4个综合性办公室。有以街道办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4个,分别为农业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城乡规划建设和环保环卫站、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办公地址: 防城区群星大道萌福园楼一至二层 联系电话 0770-3262910 |
大菉镇 |
大录镇地处十万大山南麓,位于防城区西北面,距离城区四十公里,东与平旺、滩营乡接壤,南与华石镇、那梭镇毗邻,西与那勤乡相邻,北接上思县,防扶公路贯穿其中。全镇总面积224平方公里,管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850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9%。具有丰富的花岗岩、河卵石和水以及锰、钛铁等自然矿产资源。10年来种植肉桂林3.8万亩, 八角7.6万亩, 年产量分别为1000吨和1500吨。主要农产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三华李等。目前乡镇企业主要有砖厂、松脂厂、木器加工厂和黄竹江发电站等。2002年国内总产值达15002万元,农业总产值10031万元,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6013万元,财政收入13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79元,人民生活水平正向全 面小康迈进。. |
华石镇 |
华石镇位于防城区西南站,距防城14公里,东邻防城镇,南与江山乡接壤,西南与江平镇毗邻,西与那梭镇连接,西北靠大录镇,东北与滩营乡相邻。全镇总面积91.6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2万亩,有林地面积10万亩,耕地面积15684亩。全镇辖7个村委会1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8万人,汉族占66.6%,壮族占28%,瑶族占3%,其它民族占2.4%。华石镇属于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土质为红壤土,最适宜种植亚热带名特优水果。目前名特优水果种植面积12000亩,年产水果2000吨左右。辖区内有储量丰富的钛矿、花岗岩、河卵石等资源。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蔬菜、甘蔗、柑橙、荔枝、龙眼、青枣、红龙果等,家禽畜养殖以猪、牛及鸡、鸭、鹅为主。. |
那梭镇 |
那梭镇被誉为“茶族皇后金花茶之乡”、全 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十姐妹家乡,地处十万大山腹地,位于防城区西南,距城区30公里。东与华石镇相邻,南与江平镇接壤,西与那良镇和 马路镇毗邻,北与大录镇、那勤乡一山之隔, 国道2021线横贯境内,是一个山海产品集贸重镇和大西南出边通道的咽喉地带。全镇总面积235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总人口25000人,聚居汉、壮、瑶民族。该镇属山地和丘陵地带, 农业、林业、矿业、生态、旅游等资源十分丰 富。全镇有耕地面积24687亩,水田面积15000 亩,山地面积18万亩;育林面积17万亩,其中 肉桂、八角9.8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 米、红薯;经济作物:柑桔、甘蔗、花生、蚕 桑、木薯、干葛、青椒;主要林产品有:金花 茶,且其基因品种、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镇 内上岳山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镇特色产 品开发颇具规模,全镇已开发茴桂油、芒编业 、花岗岩板材加工业、松脂生产、尼里水奶牛 生产五大新兴产业,其中茴桂香料、芒编产品畅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8779万元,农业总产值达 11988.9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4547万元,财 政收入16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18元。. |
那良镇 |
那良镇位于十万大山南麓,东邻马路镇、东兴镇,南北与越南隔河相望,西与峒中镇相邻,北连接扶隆乡的上思县。全镇总面积315.9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1个居委会,总人口50150人,居住着汉、壮、瑶、京、侗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5%。那良镇是农业大镇,形成了肉桂、八角、柑橙、优质谷、用材林六大生产基地,2002年肉桂种植面积达70018亩;柑橙等水果种植面积达8142亩;优质谷种植面积达125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802亩;用材林种植面积达52106亩;年产肉桂600吨,八角800吨,柑橙等水果2239吨,优质谷8000吨,蔬菜13000吨,用材林10000立方。那良镇是防城“四大集镇”之一,目前,已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12055人,占全镇人口的37.7%的大集镇。那良镇的乡镇企业基础较好,镇办工企业有建筑公司、红砖厂、编织厂、电站、茶厂、林场、肉桂加工厂、加油站、橡胶厂、自来水厂、农机厂等,那良燕珍工艺厂、那良肉桂加工厂均具有进出口权。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40635万元,增加值7085万元,利润1085万元,为国家创造利税243万元。旅游资源有:中越界河漂流(稔里江口至东兴江那)、康王庙、刘永福故居、黄关鸳鸯潭、谦受陈公墓、刘永福母之墓、那良抗日起义纪念亭、北龙鸳鸯潭、凿字岭等景点。. |
垌中镇 |
峒中镇是一个边陲重镇,峒中口岸属国家二级口岸,与越南平辽县仅一河之隔,占地156亩,峒中温泉所在地。距防城镇124公里,东与那良乡为邻,西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北与宁明县、上思县接壤,是越南广宁省平辽县、广西宁明县、上思县即两国四县(区)的交界汇合处。辖区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073人,少数民族占79%,是一个汉、壮、瑶、侗、京等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镇。峒中镇境内山地面积广阔,群众主要从事农林业生产,特色资源主要有肉桂、八角和松脂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红薯和木薯。全镇林业面积67100亩,种植有松木、杉木、肉桂、八角、茶油等种类,其中肉桂、八角种植面积3500多亩,此外,盛产菠萝、龙眼、芒果、荔枝、三华李、芭蕉等水果,以及砂仁、益志等药材。峒中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边贸比较繁荣。建成了以松脂厂为主,以木器加工厂、藤编厂、砖厂、筷子厂等一批工厂为辅的支柱产业,为峒中镇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产值达7007万元,农业总产值达4490万元,乡镇企业工业总值达13750万元,粮食总产量过4420吨,造林面积达4759亩,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3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85元。1998年以来,口岸进出口货物成交额年均达20000万元,边贸税费收入达200万元。联检办公大楼于2003年6月在峒中口岸开发区建成投入使用,口岸功能配套齐全。. |
江山镇 |
江山镇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西南部,距防城镇17公里,是个三面临海的美丽半岛,自治区旅游度假区。全乡总面积20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其中2个渔业村);1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00人,耕地面积15030亩,其中山地面积19多万亩,水域面积10多万亩,可利用滩涂面积6万多亩,海岸线长达76公里。江山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东与防城港市跨海大桥相连,西与东兴江平镇接 壤,东南与越南旅游圣地下龙湾、万柱隔海相;三是海产资源丰富,沿海有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蟹类20多种,丰富的海滩涂可养殖泥蚶 、大耗等贝类海产,驰名中外的南珠就产自江山乡白龙珍珠海域,现有南珠养殖面积3000多亩;四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月亮湾、跨海大桥、大平坡、怪石滩、白龙古炮台、白龙珍珠港、潭蓬唐代古运河、亚婆岭新石器时代贝丘遣止和国家级万亩红树林保护区等景点。近年来,江山乡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着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东风,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7360万无,比上年增长8.1%;农业总产值达到20860万元,增长3.6%;粮食总产量达7528吨,增加194吨;水产品总产量达49960吨,增长7.9%;造林面积达10835亩,增加1052亩;固定资产投资2608万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67元;比上年增加227元。2004年,江山乡党委、政府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珍珠加工厂、海蜇及其它海产品等加工厂为龙头,引进一批比较有特色的企业项目;二是利用丰富的海洋滩涂资源,大力发展对虾、大耗、泥虾等海水养殖业;三是利用本乡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拓宽第三产业;四是建立以防城、港口、东兴市场为依托的蔬菜基地,发展特色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营造丰产林果基地,构筑绿色银行。我们热情欢迎全国各地客商到江山乡投资、开发、观光旅游。. |
茅岭镇 |
茅岭镇地处防城港市防城区的东部,东南与钦州市钦南区交界,南邻港口区公车镇,西连防城镇、滩营乡,濒临北部湾。全乡辖大坝、美丽、岽军、茅岭、沙坳、小陶、大陶、东角、响水9个行政 村,179个村民小组,4841户,22035人,其中少数民族281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3%。集镇人口5100人,全乡海岸线长达25公里,土地面积128.3平方公里,海滩涂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20969亩,林地面积87368亩,自然资源丰富。茅岭乡阳光充足,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2.2°C,全年降雨量2210毫米以上。茅岭乡区位优势突出,靠近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为大西南的出海口之一,是西南货物集散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被誉为防城区的东大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东巽经济。铁路、公路、航运四通八达,南防铁路、钦防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有火车站、港口码头。到南宁机场、北海机场均不用两小时路程。茅岭江航运可通世界各地港口,茅岭港江宽水深,可停泊1000吨中型货轮,目前港口码头有1000吨泊位8个,500吨泊位10个。茅岭乡依山傍海,物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咸淡适中、水质洁净、饵料充足、没有污染,适合养殖对虾、青蟹、大蚝、鲈鱼、中华乌鳢等。盛产生猛海鲜:上江鲈、豹头鲚、重壳蟹、双黄蛋、岽军蚬、江底蚝、水门虾等八大特产。海产品名誉周边县、市、地区。茅岭工贸小区占地面积1000亩,格局规划科学、地理位置优势、环境优美、配置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小区内安置有宏源浆纸有限公司、福成钢铁制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北部湾建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防城区联泰石油气有限公司、防城区龙源选矿厂、广东遂溪(茅岭)选矿厂等外来投资企业,有防城港桂南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部湾联运总公司等本乡企业。茅岭乡气候、温度适中,土地资源丰富,适宜于种、养各类农产品、海产品。2003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42045亩,应用免耕抛秧等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质水稻,种植优质水稻28080亩。大蚝养殖面积3145.6亩。水果种植品种也十分丰富,其中包括香蕉、柚子、柑桔、橙、菠萝、龙眼、荔枝等。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673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7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960万元。. |
扶隆镇 |
扶隆乡位于防城区西北部,东连大录镇 ,南邻那梭镇,西接那良镇,北与上思县华兰乡接壤。总面积2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90亩,辖七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总人口30352人,居住着壮、汉、瑶民族。有较著名的马射尿、平龙山瀑布等旅游景点。全乡地处十万大山腹地,以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面积中林业占地19.35万亩,其中肉桂、八角经济面积为15.6万亩。由于山多地肥,特别适宜种植肉桂、八角等经济林,发展林业生产成为突出优势。1993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这一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狠抓肉桂、八角经济林的种植,培育肉桂、八角苗圃面积达4000亩,一举成为广西最大的肉桂、八角苗圃基地。. |
滩营乡 |
滩营乡位于防城区东北部,距城区15公里,东邻茅乡、南与防城镇接壤,西与华石镇、大录镇相连,北与钦州市的大直镇和黄屋屯毗邻,总面积246.3平方公里。滩营乡地处丘陵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和茶叶、柑橙、荔枝、龙眼、菠萝、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是防城区粮食和甘蔗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全乡有钛铁矿、锰矿、锡矿、花岗岩等资源。 辖16个村委2个居委会,总人口34251人。滩营乡是农业大乡,形成了优质水果、甘蔗、淡水养殖、肉禽、优质谷、用材林六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城郊型特色农业。现全乡荔枝种植面积达1727亩,龙眼种植面积达1335亩,甘蔗种植面积达8000亩,柑橙种植面积1995亩,蔬菜种植面积19095亩,用材林种植面积20100亩。年产荔枝546吨,龙眼578吨,甘蔗32000吨,柑橙442吨,蔬菜14340吨,用材林4020立方。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11266万元,年出生猪18209头,三鸟114098羽。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300万元,增加值5814万元,利润750万元,为国家创造利税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5元,年增长6.1%。. |
十万山瑶族乡 |
一、地理位置、人口和土地资源情况 十万山瑶族乡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北部的十万山南麓,东北与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交界、南与防城区大菉镇、滩营乡交界,西北与防城区大菉镇、上思县叫安乡、公正乡交界,距防城区41公里,总面积98.8平方公里,总人口11624人,其中瑶族人口4672人,占总人口的40.2%。乡政府设在波茶,辖1个社区(波茶社区)、5个行政村(沙坪村、垌平村、那稔村、四方岭村、木排村)、74个生产组(其中有16个归侨安置点)、10个党支部。全乡辖区内驻机关单位11个,学校7所。 二、民族语言概况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艾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在本民族中90%以上说“勉”话,属瑶语族瑶语支,一外界联系,多用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瑶族宗教因支系而异,但瑶语集团和茶山道的宗教深受汉地道教的影响,大致在元代前后,已发展成瑶族道教。 三、自然资源情况 十万山瑶族乡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主要农产品有茶叶、龙眼、荔枝、皇帝桔、年桔、蔬菜等。 四、历史沿革 十万山瑶族乡前身是广西国营十万山华侨林场,广西国营十万山华侨林场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钦州地区大坡畜牧场,1980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钦州地区大坡畜牧场,成立广西国营十万山华侨林场。将原防城各族自治县大录公社的太平、垌平、坡稔、那德四个大队52个生产队划归林场管理,分别于1978年、1980年、1981年共安置越南归难侨1980人。原属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领导管理的正处级单位,2004年8月31日下放防城港市防城区领导管理,是归侨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两种体制并存的华侨林场,是防城港市唯一的华侨农林场。2013年1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调整大菉镇行政区划设立十万山瑶族乡,2013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十万山瑶族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