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瑶族乡位于上思县西南部,境内十万大山巍然耸立,成为本县西南端的天然屏障,故称南屏。南屏乡是防城港市唯一的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渠坤圩距离县城52公里,全乡总面积526.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68个自然屯,设有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28人,其中瑶族5406人,占总人口46.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南屏具有富饶的资源优势。自然资源及土特产品、人文资源都十分丰富。全乡有林面积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2%,木材蓄积量为65.6万平方米。在成片的森林中珍藏着牛角木、椎木、楠木等树种。石峰溪谷间,生活着山猪、穿山甲、果子狸、蛤蚧、竹鼠等珍禽异兽。珍贵药材有400多种。土特产品有八角、玉桂、香菇、云木耳、蛤蚧、蜂糖等,其中玉桂、八角是我乡主要生产基地,年平均产八角近100万斤,玉桂年均产量达2.5万斤。尽管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还等待开发和利用,特别是旅游业方面发展潜力巨大,可供开发的风景名胜有:1、平隆山林景 位于十万山腹地,华扶公路从平隆山谷老林中穿过,乘车慢行,沿途可观赏奇特的悬崖、飞泻的瀑布、清澈的溪流、鲜艳的山花、参天的古树、悦耳的鸟声和独特的瑶寨风情,令人赏心悦目。2、鸡笼山风景 鸡笼山是防城港市最高峰。登上高峰,可纵览绵延壮丽的群峰、-,县境内起伏的丘陵和茫茫的云海尽收眼底,山上时而狂风呼啸,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时而风收云散,雨过天晴,霞光万道,气象万千。3、瑶寨风情 散布于十万大山的瑶寨,大多背靠高山,面临陡坡,各家各户的房舍以竹条结扎而成,瑶族妇女服饰上身蓝黑红边,下身是一块长布条裹到膝盖,头盖绣花布巾和珠串,显得格外朴实和华丽。青年男女谈恋爱有对歌的习俗。瑶族群众热情好客,并多以猎到的松鼠、竹鼠、山蛙和自酿的甜酒款待。瑶寨风情味浓厚的有米楠瑶寨、百马瑶寨等。几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批,2000多人次。此外,汪门瑶寨旅游景点亟待开发。4、兰贝瀑布 位于灯草寨附近,瀑高30多米,宽8米,大雨山洪暴发,发出轰鸣,响彻四周,山下沿河村寨有"忽闻瀑布声,片刻山洪到"之说。5、江坡"法国"村 江坡六细屯、江坡屯是二战期间法-队进驻的根据地,同时也是十万山革0据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天然人文资源,正在等待开发和利用。同时,重点开发汪乐-六榜-江坡-六细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一村一景点的旅游布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15万人 | 526.6平方公里 | 450621203 | 538000 | 0770 | 查看 南屏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思阳镇 |
上思县思阳镇地处上思县城,位于上思县中偏北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镇总面积308.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北距首府南宁市100公里,南距防城港市118公里,东距钦州市98公里,北海市201公里,西与扶绥县境接壤。辖城区4个社区居委会和12个村委会,总人口63486人(包括流动人口和县直单位人口)。自然资源状况:思阳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全镇有耕地面积4.58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糖料蔗和黑皮果蔗,2003年糖料蔗面积30869亩,总产量12.8万吨;黑皮果蔗面积2000亩,总产量12000吨。鱼塘水面面积5065亩,年产淡水鱼2262吨,主要优质产品有桂花鱼、单性罗非鱼和本地塘角鱼,全镇现有山林面积12525公顷,森林面积6851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为166.8公顷,森林覆盖率61.8%,国家退耕还林面积2928.6公顷,主要林产品有松脂和木材等,年产松脂2800吨,年产木材5000立方米,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种植八角、玉桂、速生丰产林等项目的实施,林化产业将成为思阳镇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林果生产也是全镇的一大优势产业。矿产资源:有分布于四方山、弄怀岩一带的石灰石储量3亿吨以上,碳酸钙含量97%,是水泥生产的优质原料;有年可采用2.48万吨、含纳量低、游离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十万山矿泉水源。旅游资源:有那板水库、弄怀岩、应天池、那厘岐山岩、温泉、文岭公园、明江旅游公园等都是我镇辖区内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思阳镇还是游客前往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农业生产:2003年农业生产总产值12672万元,财政收入124.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80元。乡镇企业:主要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林化加工、建材加工、水泥制造和服务行业等。有四方山水泥厂、思阳砖厂等一批乡镇企业,2003年全镇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5995万元,实现利润6467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思阳镇经济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全镇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现有2所中学、11所完全小学、2所中心学、教学点26个在校学生5570人,教职工2280人。. |
在妙镇 |
在妙镇位于上思县西部,距县城35公里,西与宁明县那堪乡接壤,北靠四方山与扶绥县交界,南邻平福乡,东连七门乡,属边境区域,低丘陵盆地。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117亩,其中水田12040亩,旱地36077亩,林地面积44675亩,辖6个村委会69个自然屯,总人口18076人,其中农业人口16706人,非农业人口1370人。居住有壮、汉、瑶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73%。在妙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屯隆村牛岩、水岩、通天岩和驮从村那蒙天主教堂等。矿产资源有磷矿、石灰石等。在妙镇交通便利,是上思、宁明、扶绥、崇左4县(市)交界枢纽重镇.20274国道与明江河道横穿腹部,国防公路通平福过华兰南下东兴。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蔗区公路形成网络,贯通全镇各村屯。在妙镇于1994年撤乡设镇,在圩场北面成立开发区,开发区占地240多亩,路网整齐。镇自来水厂始建于70年代,现在日供水1000立方。安装有一台200千伏变压器,电力供应充沛。目前已开通了移动电话及小灵通业务,全镇程控电话用户超过2000户,移动电话超过1500台,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1995年建成沧州市场(长500米、宽28米),2002年建成在妙码头,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近年来,在妙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2003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3.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现在甘蔗、蔬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16600万元,农业总产值6592万元,粮食总产量6520吨,地方财政收入201.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13元,人均备粮383.5公斤。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到680家,从业人员有1350人,年产值达9185万元,实现利润1474万元。集贸市场繁荣,2003年底圩场摊点共600个,从业人员735人,每逢过节圩场商贾云集,赶圩人数超万人。主要交易商品有猪仔、粮油、家电、成衣、布匹、农副产品、家禽等。去年,在妙镇根据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十百千"工程的要求,着力解决了治安突出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打防控"的格局,现在全镇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妙镇党委、政府将以饱满的热情,更加优惠的政策,真诚欢迎各界朋友来我镇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
叫安乡 |
叫安乡位于上思县南部,东与公正乡接壤,南与十万大山与防城区交界,西与南屏、华兰、七门乡毗邻,北与思阳镇相连。总面积58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有276个自然屯,设有394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有9103户,总人口40034人,其中农业人口37422人,有壮、瑶、汉等民族,其中壮族占90%以上。有耕地面积7.26万亩。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公里。全乡设有28个党(总)支部,其中农村党(总)支部17个。2003年末,全乡党员总数834名,其中农村党员630名,占75.5%;女党员144名,占17.27%。机构改革后,行政机关编制40名(含事业编制3名),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卫生系统)编制47名。村干部119名,其中村主任助理14名,脱产村干部68名。全乡有圩场5个,卫生院1所,卫生所2个,村级卫生室18个;有2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9所村完全小学,38个教学点,教职员工373人,在校学生6267人。乡镇企业主要有松香厂、酒精厂、凤凰茶场。有小(一)型水库4宗,小(二)型水库5宗,电灌站20座,"五小"工程78处,主干渠道全长117公里,农毛渠全长308公里。近几年来,全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先后建成人畜饮水工程230个,实施农网改造128个台区。林业是叫安乡的基础产业,全乡林地面积40.7万亩,森林覆盖率58%,木材贮藏量267万立方米,年产松脂2800吨。叫安乡素有"上思粮仓"之称。全乡年粮食播种面积4.23万亩,最高粮食产量14200吨,是上思县产粮最多的乡。叫安乡是上思县最大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多达到5.6万亩,总产原料蔗23.7万吨,特产税收220万元,是乡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叫安乡土特产丰富,茶叶、香菇、香糯、蜂蜜、八角、玉桂、竹笋远近闻名,特别产于800多米的凤凰山"凤凰云雾茶"茶色深红、香气浓郁、味甘爽口,三换水而味不淡。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4689万元。粮食种植面积完成42300亩,粮食总产量完成14135吨。入厂松脂11177吨。甘蔗种植面积完面56000亩,2003/2004榨季进厂原料蔗23.7万吨。财政收入完成508.8万元,比上年增长38.7%。. |
华兰乡 |
华兰乡位于上思县西南部,是1987年8月从平福乡分出成立的新乡。交通便利,上东公路横贯乡中心,全乡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共辖华兰、华城、俊仁、那岩、德安、叫宝6个村委会,78个自然屯,114个村民小组,有居民2625户,总人口11429人,其中农业人口10896人。耕地面积4.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1520亩。全乡除了米代屯是瑶族居住地外,其它都是壮族居住地,壮族人口占全乡人口99.5%,乡政府驻地华兰圩距县城29公里。全乡地处起伏和缓的丘陵地带,农业生产以水稻、甘蔗种植为主,兼种玉米、花生、木薯等经济作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逐步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农业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全乡农业生产总产值2002年为5038万元,2003年为5350万元,依次增长6%和6.2%,粮食总产量2002年为5430吨,2003年为5500吨。甘蔗生产近年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全乡种植面积已达21000亩,年产原料蔗9.1万吨以上,甘蔗生产已成为华兰乡的一大支柱产业。全乡森林面积4819.4公顷,年产木材达5000立方米,松脂1800吨,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种植八角、肉桂、速生丰产林等项目的实施,林化产业将成为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2002年退耕还林为3440亩;2003年退耕还林为1000亩,荒山造林为5746.6亩。乡镇企业在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乡松香厂年加工松脂近3000吨,年产值1800万元,年上交利税近130万元。另外,红砖厂、木片加工厂已恢复生产。华兰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建了宣传文化楼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邮电通讯设施完善,新建的华兰新圩开发小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4.9公顷,总投资280万元。已建成街道3条,钢架结构商行3条,摊位106个,建成公共厕所2座及停车场1个。安排商住宅基地162间(套),面积1.2万平方米。至今为止,已售出81间(套),建成楼房25间(套)、砖瓦房15间。开发小区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立了市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并对小区进行绿化已种植了100棵小叶榕,小区内全部通水、通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华兰乡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力度,形成了人人谋发展,人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承诺将以更加热情和优质的服务欢迎客商来投资置业。. |
南屏乡 |
南屏瑶族乡位于上思县西南部,境内十万大山巍然耸立,成为本县西南端的天然屏障,故称南屏。南屏乡是防城港市唯一的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渠坤圩距离县城52公里,全乡总面积526.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68个自然屯,设有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28人,其中瑶族5406人,占总人口46.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南屏具有富饶的资源优势。自然资源及土特产品、人文资源都十分丰富。全乡有林面积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2%,木材蓄积量为65.6万平方米。在成片的森林中珍藏着牛角木、椎木、楠木等树种。石峰溪谷间,生活着山猪、穿山甲、果子狸、蛤蚧、竹鼠等珍禽异兽。珍贵药材有400多种。土特产品有八角、玉桂、香菇、云木耳、蛤蚧、蜂糖等,其中玉桂、八角是我乡主要生产基地,年平均产八角近100万斤,玉桂年均产量达2.5万斤。尽管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还等待开发和利用,特别是旅游业方面发展潜力巨大,可供开发的风景名胜有:1、平隆山林景 位于十万山腹地,华扶公路从平隆山谷老林中穿过,乘车慢行,沿途可观赏奇特的悬崖、飞泻的瀑布、清澈的溪流、鲜艳的山花、参天的古树、悦耳的鸟声和独特的瑶寨风情,令人赏心悦目。2、鸡笼山风景 鸡笼山是防城港市最高峰。登上高峰,可纵览绵延壮丽的群峰、-,县境内起伏的丘陵和茫茫的云海尽收眼底,山上时而狂风呼啸,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时而风收云散,雨过天晴,霞光万道,气象万千。3、瑶寨风情 散布于十万大山的瑶寨,大多背靠高山,面临陡坡,各家各户的房舍以竹条结扎而成,瑶族妇女服饰上身蓝黑红边,下身是一块长布条裹到膝盖,头盖绣花布巾和珠串,显得格外朴实和华丽。青年男女谈恋爱有对歌的习俗。瑶族群众热情好客,并多以猎到的松鼠、竹鼠、山蛙和自酿的甜酒款待。瑶寨风情味浓厚的有米楠瑶寨、百马瑶寨等。几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批,2000多人次。此外,汪门瑶寨旅游景点亟待开发。4、兰贝瀑布 位于灯草寨附近,瀑高30多米,宽8米,大雨山洪暴发,发出轰鸣,响彻四周,山下沿河村寨有"忽闻瀑布声,片刻山洪到"之说。5、江坡"法国"村 江坡六细屯、江坡屯是二战期间法-队进驻的根据地,同时也是十万山革0据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天然人文资源,正在等待开发和利用。同时,重点开发汪乐-六榜-江坡-六细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一村一景点的旅游布局。. |
平福乡 |
平福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西南部。东邻华兰乡,西以公安河与宁明县那堪乡为界,南与南屏瑶族乡相连,北接在妙镇。乡0驻地距离南宁市145公里,距防城港市160公里,距上思县城45公里。 -概况 平福乡总面积279.7平方公里,辖9个自治村(村委会)86个自然屯,159个村民小组。2003年底统计有4470户,总人口21157人,其中农业人口20256人,总人口中壮族占78.5%,汉族21.5%,是上思县壮族人口居住较多的一个乡。平福乡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顺利进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行政村 公安村 那明村 板含村 明旺村 六改村 平福村 岽辽村 雄杰村 伟华村 -产业 平福乡共有耕地面积30010亩,其中水田有20251亩,旱地9759亩,粮食总产量9017吨,年底全平福乡甘蔗种植面积达37500亩,进厂原料蔗15万吨,水果面积5200亩,产量2300吨,全平福乡有林面积1801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8%,年产松脂2000吨以上林业以种松、杉为主,盛产松脂、八角、玉桂和木材。特产山龟、木耳、香菇、茶叶等。 -交通情况 平福乡境内有3条主要交通公路,其中在妙公路可直接通往宁明县、凭样、崇左、友谊关;华兰公路可通往东兴市、港口区等,公安公路也可通往宁明县的那楠乡(国防道)、楠棉乡。既有出海通道,又有沿边内陆通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各种通讯覆盖率达98%以上。 -文化教育情况 平福乡文化教育卫生日益完善,全平福乡设有初中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校6所,在校生2720人。乡有卫生院l所,村村设有卫生院,医务人员32人。 |
那琴乡 |
那琴乡位于上思县东北部,总面积308.4平方公里,是上思县第三大乡,东与邕宁交界,北与扶绥接壤,西与本县思阳镇相邻,乡政府所在地驻那琴圩,距离县城18公里。上邕公路贯穿腹中,上大公路、上防公路经过乡境内。全乡辖9个行政村,112个自然屯,154个生产队,人口1.87万人,主要民族为壮族。全乡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21万亩。有林面积20900.3公顷,森林覆盖率68%。有小二型水库4座,总库容213万立方,山塘90 处。那琴乡交通十分便利,地处上邕、上防、上钦等公路的交通要道,是上思县的东大门户。资源丰富,地域广,水田面积和林业面积多,是上思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上思县第二(林业)大乡,也是上思县的水果之乡。畜牧业、家禽养殖方面,主要是养鸭,已成立由42户以上联合经营的养鸭协会,年产鸭60 万只,占全县肉鸭市场的70%,是上思县最大的肉鸭养殖基地。境内有广西皇氏生物乳业责任有限公司投资经营的龙楼奶牛养殖场。目前养殖1000多头奶牛,2003年产奶量6500公斤,是全区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场,被中国奶业协会推选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场。粮食种植与甘蔗生产是我乡两大支柱产业。全乡有17个党(总)支部,有518名党员,其中:男党员418名,女党员100名。其中农村行政党(总)支部9个,农村党员378名。乡行政机关共有29个编制,在编人员29人,乡管辖事业单位8个,30个编制,在编人员29人。全乡设有1所初中(那琴初中),1所中心校(那琴中心校),36个教学点。小学教师112名(其中有7名私聘教师),初中教师39名。有在校小学生1835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在校初中生520名,初中阶段入学率93.6%。设有1所乡级卫生院,医务人员15人,乡计生服务1 所,9个村卫生室。有龙楼、那琴2个圩场,其中那琴农贸市场是2002年建成后投入使用。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01元。. |
公正乡 |
公正乡位于上思县东部,有上思县"东大门"之称。乡政府所在地公正圩距上思县城30.公里,距防城港87公里。东南背靠十万大山,与钦州、防城交界,北连东屏、那琴乡,西接思阳、叫安乡。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60个自然屯,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765人,其中农业人口8402人。全乡党支部15个,2个党总支,党员人数271人。公正乡是桂西南著名的革命老区,是1947年0领导下上思起义的发源地。这里民风纯朴,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全乡现有耕地面积6061.54亩,其中水田面积5116.54亩,林地面积2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4%。公正乡交通十分便利,上大二级公路贯穿境内。乡内村村通公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乡。公正乡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兼种玉米、木薯、豆类、甘蔗等。水果业在全乡已有较大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划,主要水果有三华李、柑桔、柠檬等。养殖业主要以猪、家禽、牛、山羊等养殖为主,蜜蜂,本地塘角鱼等特色养殖正在兴起。林木资源主要以松木、水源林为主,玉桂、八角等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竹类等新兴的林木正在大力发展。全乡年生产松脂2000吨,木材料1000立方米。乡镇企业主要有十万山林化厂、信良砖厂等。公正乡是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乡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紧紧抓住"山上"、"田上"、"水上"这三篇文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3年底,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990万元,粮食总产量4958吨,乡镇企业总产值2139万元,财政收入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5元。今年来,我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抓住南博会即将举办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和自治区"富民兴桂新跨越"发展战略和"1234610"工作思路,结合本乡实际,全面实施我乡"51526"工作思路,即5个1:继续修好公正至那齐公路;兴建公正新圩场;解决1千人的人畜饮水问题;修好一批水利工程;兴建一幢职工宿舍楼,5个2:发展速生丰产林达到2万亩;建立2千亩的竹类基地;发展段质水果2千亩,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20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