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北市 >> 烈山区 >> 烈山镇 >> 榴园社区

榴园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榴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榴园社区简介

  榴园村位于我市东部山区,龙脊山脚下,共有12个村民组,人口2900多人,土地面积2857亩,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1 个党总支、3个个党支部,85名党员, 村里经济主要以生产石榴和农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石榴种植、特种养殖、休闲旅游等.2012年人均收入1.2万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604100 235000 -- 查看 榴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榴园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榴园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蒋疃社区

  蒋疃村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东部山区,地处淮北市东外环与沱河东路交叉口处,东临龙脊山自然风景区。本村共有22个村民组,总人口6616人,土地面积5913亩,党员132名,一个党总支部,下设4个党支部,22个党小组,本村主要以农作物生产为主,特色经济主要石榴种植为主,面积3000余亩,20多万棵。   

青谷社区

  青谷村位于烈山镇的东南部,村庄东面有群山环绕,本村所属范围的山头有三十多座,山场面积8000余亩。耕地面积5600亩村庄西部是平原地,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本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12个村民组,4600人,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党员96名,农户1200余户。农业生产以小麦、黄豆为主,目前有种植蘑菇和木耳等经济作物。   

凤凰社区

  烈山镇凤凰村位于烈山镇东则,南靠合徐高速公路淮北段连接线,北临龙山花鼓山,西至淮北市梧桐路,东到化家湖、龙脊山,行政面积4平方公里。凤凰村成立于2007年10月,由王庄、宁山、花庄三个原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8000余人,18个村民组,2100多户,为烈山区第一人口大村。0凤凰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87名,预备党员6名。其中龙山党支部有党员58名,山北党支部有党员35名,山南党支部有党员94名,村“两委”成员7人。    凰村地势优越,三山错落,怀抱小山,延绵迂回,钟灵神秀,有龙山、凤凰山、诸山、宁山、花果山。凤凰村文化底蕴深厚,民谣“三山夹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故里即位于我村大山头王庄,仍存在的古迹有张果老的升仙台、墓地等。    按照淮北市城市概念规划和东城区控制规划,我村位于淮北市东城区的核心区,东外环路、沱河东路、梧桐路、宁山东路、花山西路等主干道贯穿辖区,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委党校、烈山区政务办公区、烈山区人民法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坐落于我村。   

土型社区

  烈山镇土型村位于淮北市东郊5公里处,坐落在燕山脚下,东邻华家湖水库,西邻烈山镇土楼村,南邻烈山镇新北村,北邻杜集区张院村,梧桐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隶属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面积约8平方公里。土型村辖有四个自然村,十三个村民组,总人口6000人,一个总支部,三个分支部,村两委班子五人,班子配套齐全。全村共有党员129人,村民代表80人,劳动力资源3400人,耕地面积1500亩,外出务工人数500余人,分布在河南、广州、上海等地。   二、公共事业    学校二所,儿童入学率100%,村级卫生室一所,保健和农村常见病的初治。镇级敬老院一所,解决五保老人后顾之忧,饮水改造,电网改造,村内水泥道路等工程已完工,解决了村民吃水难、出行难等问题。   三、工业    境内有三座矿井,土型煤矿、土北煤矿、新蔡煤矿,选煤厂两个,搅拌厂一个,水泥厂一个,均为民营企业,解决了村就业人员1000多名。   四、农业    对人多地少的有限耕地,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利用塌陷地发展水产养殖业,扩大蔬菜大棚及经果林面积,增加优良品种,为村民增产增收。    村现有养鸡专业户两家,年产养鸡四万余只,养猪专业户三家,年出栏率3000头,大小群羊20户,年产羊400余头,蔬菜大棚20户,种植300余亩,村民增加了很大的收入。   五、发展思路   1. 利用矿区塌陷16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现耕地,争取土地复垦项目。   2.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和把握机遇,以市区开发、开放发展的政策为导向,努力发展经济。   3. 求新务实,寻找发展路子,提高新思想,以利用合徐高速入口和市开发华家湖的地理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4. 注重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使村民增产增收。    村广大干群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在区委、区政府及镇委镇政府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以新的姿态、新的干劲、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努力拼搏,迈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明天。   

土楼社区

  土楼村位于烈山镇西北部,在101省道、淮北市人民路、东外环路附近,北与杜集区、西与相山区接壤,交通十分便利。总人口6000人,辖6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1个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党员124名。本村主要以生产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主要以畜禽、水产养殖、种植优质香稻米、蔬菜大棚于一体,逐年增产增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新北社区

  新北社区位于烈山镇中西部,东临镇政府,西接烈山村,北临土楼村,沱河路、梧桐路贯穿东西、南北。下辖9个自然村(山窝、西李、西山头、堤崖头、圩里、东小庄、山后新村、河东新村、南山新村),14个居民组,1320余户,4328人,社区设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3名。社区总面积42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水域面积160亩,村庄面积1600亩。2012年社区人均纯收入2800元。设居委会一所,小学一所,民办学前班1所,村卫生站1所。特色经济有规模养猪、油桃种植,村情和谐稳定。    新北社区的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和黄豆为主。社区内部分居民还积极发展养殖业,以养猪为主,新北生态养殖、鑫隆养殖场两家规模养殖场存栏千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现已达到21户,生猪存栏达5000多头。工业经济以建材业为主,濉力建材、大山水泥两座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机制水泥砖厂10余家,辖区内有新杨煤矿、北杨煤矿和广安煤矿三对矿井,引进顺鑫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势态良好。服务业方面,目前我社区已拥有餐饮业8家,小型超市7个,大众浴池2家。根据新北社区的自然条件、产业发展现状,新北社区将在重点稳定发展种植、养殖业之外,积极引导居民向第三产业发展。    目前,烈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我社区将会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兴业富民生活美、生态宜居村庄美”的建设目标,紧紧抓住淮北市东进南扩主战场的有利契机,利用沱河路、区政务新区、大学城等区位优势,结合实际,带领居民调整产业结构,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大发展战略来抓,为推动烈山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南社区

  新南社区位于烈山镇的中部,有省道101和市区东外环路穿境而过,是合徐高速公路淮北出入口,烈山区新蔡工业园区所在地,东与凤凰社区、西与烈山社区、北与新北社区接壤,南与宋疃镇马场社区毗邻,下辖牛兽庄、栗园、圩南、圩西、圩里、下庄等6个自然村,分十三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06人,1000余户,有2000余名劳动力。农业生产以小麦、黄豆为主,人均耕地不足0.3亩,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劳力输出。新南社区共有党员106名,一个党支部、六个党小组。  

吴山口社区

  一、基本概况:   吴山口社区总5.6平方公里,位于烈山区南部、与工人村相连,本社区共有十一个居民组。   人口5202名,七个自然村。   二、党建情况:   吴山口社区党总支共有三个党支部(村直支部、朝阳支部、杜庙支部),共9个党小组,   128名党员。   三、村级经济发展情况:   吴山口社区主要经济以养殖、种植、经商及餐饮服务行业为主,以工业园务工为居民主要   收入来源。   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情况:    民生工程;道路硬化、绿化;农业休闲广场;自来水工程;安置房建设;太阳能照明工程;    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医疗保健费;最低生活保障等。   

烈山社区

  烈山镇烈山村位于淮北市南郊,共有10个村民组,人口6078人,由于采媒塌陷,没有耕地。1个村级党委,5个党支部,16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煤炭、陶瓷产品为主,特色经济有200栋日光节能温室、淮北市绿意公司。   

榴园社区

  榴园村位于我市东部山区,龙脊山脚下,共有12个村民组,人口2900多人,土地面积2857亩,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1 个党总支、3个个党支部,85名党员, 村里经济主要以生产石榴和农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石榴种植、特种养殖、休闲旅游等.2012年人均收入1.2万元。   

蔡里社区

  蔡里村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东部,二十四孝之一蔡顺的故乡,淮北市新东外环路穿境而过,东邻龙脊山自然风景区,西邻化家湖水库。本村共有总人口4515人,11个村民小组,辖区内共3个自然村:孙庄、蔡里、杨晋庄,土地面积1100亩,荒山面积4000亩,荒山造林面积2600亩;党员106名,一个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本村主要以生产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以养殖业为主,现有10个中型养猪场,散养养猪户400余户,年存栏量近10000头,总产值720万元.随着淮北市城区南进东扩战略,给蔡里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村两委班子将以此为契机,抓住机会发展蔡里经济。  

华家湖社区

  华家湖村简介    华家湖村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东部,东邻龙脊山自然风景区,西邻化家湖水库,淮北市新东外环路穿境而过。该村由原化楼行政村和原尚高行政村合并而成,人口总数为5460人,拥有耕地1260亩,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共划分为12个村民小组。华家湖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5名。    一、物质文明建设    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约7400元,超过烈山区年人均收入。产业发展主导荒山绿化、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有2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养猪协会和北大裕生态园及种植协会。    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良好,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90%以上,给水系统完善,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村庄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合理,完成华家湖沿边搬迁重建工作。    二、精神文明建设    在民政和社保方面,全村共有5047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新生人口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的比率。全村4至5岁儿童全部入托,6至7岁儿童全部入学,达到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    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建有村级文化活动设施完善,有图书室一个,各种书籍报刊达1000册;活动室50平米以上,有乒乓球等体育用品;卫生室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卫生操作规范。    三、生态文明建设    该村环境质量优良,农户大都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改水改厕工作效果较为明显,净化系统的卫生间和各种封闭式清洁厕所在农户中普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此外,荒山绿化工作持续进行中。    四、政治文明建设    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9人,其中包括省直单位下派书记1名、大学生村官1名。村务管理规范有序,建立了村务工作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较高,公益活动的参与度较高,村内社会风尚和社会治安环境良好,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洪庄村

  洪庄村:面积2.67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人。  

南庄村

  南庄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北与皇藏峪接壤,紧连“五柳风景区”,南邻龙脊山,西连化家湖 ,距市区20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人,辖5个自然庄,16个村民组,1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68名,小学在校学生320人。南庄村水利设施基础很好,现有中小型库坝7座,库容量116万方。深机井4眼,户户通自来水。可耕地面积8000多亩,山场面积16000亩,宜林荒山12000亩,已绿化10000余亩,其中果树6000亩,是发展果树、养殖、水产特别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最好地方。  


榴园社区特产大全




榴园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