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塘乡位于贵港市南部,距贵港城区22公里。郁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兴六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3个村委会,总人口3.9万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
瓦塘乡是广西早期老区,是桂东南起义重要策划地之一。瓦塘乡物产丰富,有速丰桉、松木等林地7.5万亩、荔枝1.3万亩、龙眼0.7万亩,蚕桑、中草药、甘蔗等2.5万亩。年产优质谷200万吨、荔枝200万公斤、出栏生猪二万多头、出栏家禽20多万羽,其中“满村荔枝”、“香江烧鸭”更是远近闻名。去年全乡财政收入3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全乡有中小学校l6所,有教职工380人,在校生7236人。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加强。新建乡文化站1个,屯级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普及率72%,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的龙舟赛是较具该乡特色的传统节目。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汽车,86%的农产有程控电话,开通了宽带网络,开通了中国移动、联通通讯信息高速公路。该乡辖区内的瓦塘圩和香江圩是历史悠久的两个繁荣圩集,近年来,该乡致力小城镇建设,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方兴未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9万人 | 96平方公里 | 450803107 | 537000 | 0775 | 查看 瓦塘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江南街道 |
江南街道办事处辖南江、木松岭、南山、廉石、航运5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地在木松岭社区(港南路中段)。 江南街道办事处位于贵港市城区江南,紧靠西江流域郁江段,归港南区管辖。江南街道办事处是港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市区以南,郁江河畔,毗邻八塘镇、新塘乡,东起格雷蒙化工公司,南以西氮、新塘山边村为界,西至仙依滩码头,北以郁江为界。江南城区管辖三个社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驻辖区内的自治区、市直、区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78个,中小学12所,大中型企业67家,总人口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7800人,农业人口8498人。 |
八塘街道 |
八塘街道位于贵港市的东南郊,地处城乡结合部,距地级贵港市10公里,南与贵港市江南工业园区与该镇工业小区紧紧相连。黎湛铁路和324国道公路并行横穿镇区,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辖13个行政村,233个村民小组,是贵港市一个典型的工农业并举,工业为重的乡镇。 2016年财政收入1.0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镇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9.8%、39.7%;东环路顺利通车,苏湾作业区正式建成开港,八塘的腾飞注入强劲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9.2万八塘人民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八塘镇的民间戏剧师剧广为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建立完善了新的八塘文化站,配套的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展览室,藏书10000多册。. |
桥圩镇 |
港南区桥圩镇位于贵港市东南部,距贵港市区29公里,东邻湛江镇、西交瓦塘、新塘乡、南接木格镇,北邻八塘镇、东津镇,黎湛铁路和324国道横贯圩镇,兴六高速路穿镇而过,是贵港市东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100221人,全镇耕地面积60570亩,其中水田46650亩,旱地13820亩。现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财政总收入1254.8万元,人均纯收入2346元。全镇现有大小企业2720多家,从业人员3.3万,2002年总产值6.6亿元,形成了羽绒、塑编、精米、化工、建材、麻绳、中药材七大支柱产业。其中有以华昌、港利、建兴为代表的90多家羽绒厂,年加工羽绒2.3万吨;以松达、朝阳、新兴为代表1 0家塑编厂;以宏丰为代表的15家精米加工厂;以华宝为代表的5家建材厂;以南风化肥厂为代表的化工业;麻绳加工1000多户;以宏发土产药材为代表30家药材加工业,特别是羽绒、塑编两行业,为全国最大基地之一。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优质谷、穿心莲、蚕桑、泽泻、甘蔗、水果、马碲七大农业基地。其中,全镇优质谷种植面积占水田面积的95%,甘蔗8500多亩,蚕桑5000亩,穿心莲8000亩,泽泻10000亩,荔枝、龙眼16000亩,马蹄3000亩,畜牧水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生猪年存栏3.8万多头,羽鸽年产43万羽,水产养殖4600亩。 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三高标准,先后开发了羽绒堀工业区、青山工业区、瓦子岭商贸区、牛岭街开发区、福旺园商业区、教育花园开发区、修建了三个专业市场,扩建和亮化了所有的街道,完善城镇有关设施,城镇的市场体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设施齐全。 桥圩镇相继荣获“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等光荣称号。. |
木格镇 |
木格镇位于港南区西南面,位于贵港市、玉林市的交界,距贵港市城区40多公里,东邻湛江镇及兴业县的山心镇,东南接兴业县的博爱乡,南连干悦,木梓两乡镇,西北与亚计山林场毗连,北界瓦塘乡、桥圩镇,兴六高速公路贯穿木格辖区。镇政府驻地在木格圩,距高速公路出入口4公里,辖区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其中水田3.96万亩),山林面积7.6万亩,下辖l9个行政村,人口约有7.2万人。主产大米、白玉蔗、席草、乳鸽、仔猪、荔枝、龙眼等。 目前全镇已种植速丰桉1600多亩,正在种植的有1800亩。形成了以种养、农副产品加工,建材,运输等多种行业综合发展的格局。全镇乡镇企业已达735家,其中镇办集体企业有炮竹厂、农机厂、三丰化工厂、草席厂、红砖厂等12家, 目前正在洽谈的有白玉蔗加工厂。200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1991万元;农产品加工以草席编织加工规模最大,全镇有水草编织机9860多台,其中机械自动编织机80台,手工编织机9000多台,建有广西最大的草席专业市场,每圩草席成交量达3万张,营业额达50多万元,产品远销区内外。全镇共有1200多户个体工商户。木格运输业逢勃发展,目前已有50多辆大型卧铺客车,60多辆中型客车及145多辆货车,建有木格客运站1个。 全镇共有4所中学、20所小学,教师530名,中小学生998e多人,此外辖区内还有1所高中,教职工l36人,现有学生1900人,有木格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约有58名,19个村级卫生所,村级医务人员74人。 木格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现城镇总体规划为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规划区人口为10万人,现有常住人口1.5万人,大型商场有东兴市场2000平方米,新兴市场2800平方米,城西市场720平方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高档饭店20家,歌舞、卡拉OK厅、电影院等10多家,大小商店800多个,此外,还建有木格水厂1个,年供水量36000立方米。港南区最大的水库武思江水库贯穿辖区,辖区内共有千渠、斗渠48.1公里,斗渠、毛渠150多公里,农田用水灌溉非常便利,使得木格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
木梓镇 |
木梓镇位于贵港市最南端,座落于武思江畔,素有“贵港市南大门”之称,东连本市平悦乡和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南接钦州市浦北县寨圩镇,西邻南宁市横县马山乡、云表乡,北与本市木格镇、思怀乡相连。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58公里。全镇辖17个村委会,300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58556人,总面积171平方公里。 木梓镇地处四市四县(区)交界处。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般在1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一座座巍峨的大山,拥有宜林山地15多万亩,境内有武思江及武思江水库,水源充足,水力资源丰富,武思江水电站年发电量2100千瓦。 木梓镇的自然生产条件相当优越,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对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盛产荔枝、龙眼、柿子、木茹、甜竹笋、茶叶等农副土特产品,八角、黄栀子、穿心莲等中药材生产基地已发展到20000多亩。此外,那里的矿产(铜矿、铝矿、铅锌矿、石英、花岗岩、高岭粘土等),松脂及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
湛江镇 |
全镇总面积8l平方公里,位于贵港市港南区南端,距市区33公里,与玉林市兴业县的沙塘镇、山心镇、博爱乡毗邻。国道324线、黎湛铁路纵贯南北,素有“贵港南大门”之称。全镇总人口64229人,耕地面积46195亩,其中水田34785亩,旱地7230亩,山地4180亩。现有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487个,农产1350个,自然屯205个。 2002年镇财政税收任务396万元,年内已完成财税任务396万元,其中农业税102万元,特产税6万元,地税145万元,国税142万元,其他117万元。2 002年本镇农民人均收入达2160元。 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1—4月份已达3500多亩,品种以穿心莲、莪术、天冬、金钱草为主,主要分布在国道324线两旁的芦山、云柳、湛江、干江等村。芦山村种植莪术已有多年历史,今年种植莪术、天冬两种药材面积达300多亩,每年亩纯收入1500元以上。全镇蚕桑种植3150多亩,黑皮果蔗的种植已形成相当规模,全镇黑皮果蔗的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其中双联、金洲两村种植黑皮果蔗共3000亩,同安、湛江、平江、西安等村均种植500亩以上,全镇1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15个,亩纯收入1600多元。 此外,镇党委、政府与农业局合作,引进中药材金钱草品种,在云柳村朱砂岭创办了25亩示范样板点, 目前已完成整地播种工作,农业服务中心对种植技术全程跟踪指导,预计通过种植以中药材、黑皮果蔗为主的经济作物,推动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今年全镇农民人均可增收250元。 近三年来,镇党委政府投资300万元加强了城镇建设,新建新世纪商贸城5.5万平方米,其中新市场2万多平方米,街道水泥硬化率达95%,往外拓宽过境公路3米;投入资金500万元,共维修乡村道路25条,里程107公里,建成了10公里的三面光支渠,修建5个电灌站和2个饮灌工程;该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共建成六大农产品基地:一是2万亩优质谷基地,二是一万亩黑皮果蔗基地,三是以龙眼、荔枝为主的6000亩名优水果基地,四是324国道两旁的糖蔗、马蹄为主的1500亩经济长廊,五是3000亩蚕桑墓地,六是以优质仔猪为主的湛沙路线养殖示范区: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共筹资金300万进行了全镇各个中小学校的改造:投资10万元兴建了镇文化宣传室和老人活动中心。. |
东津镇 |
东津镇位于贵港市港南区东北部,东与桂平市交界,南与兴业县接壤,北靠郁江,水陆交通便捷,距离市区水路24海里,陆路44公里,全镇总面积为107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325个村民小组,2003年总人口71356人。 东津镇是一个革命老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较完善,历史悠久的东津码头是玉林市、贵港市通往广东的水路交通枢纽之一,通往市区的陆路全程均为硬化水泥路,18个村,村村都已通汽车、电话。全镇有18所小学、4所中学,教学成绩屡居港南区前矛,有中心卫生院、宣传文化站、商贸小区等卫生、文化、商贸设施。全镇现有沙场3个,铁钉厂2家。砖厂4家,纸箱厂4家,其中胜隆纸箱厂总投资600多万元,年产值3000多万元,具备有目前纸箱行业最先进的生产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盛产水稻、鱼类,生猪、三黄鸡、白鸽、甘蔗、中药材、龙眼、荔枝等,其中“东津0细米”自古闻名港澳,有加工荔枝于、龙眼干的传统,年加工干果1000多吨,远销湖南、湖北、广东等地,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 东津镇有4个民间师剧团,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采。. |
瓦塘镇 |
瓦塘乡位于贵港市南部,距贵港城区22公里。郁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兴六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3个村委会,总人口3.9万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 瓦塘乡是广西早期老区,是桂东南起义重要策划地之一。瓦塘乡物产丰富,有速丰桉、松木等林地7.5万亩、荔枝1.3万亩、龙眼0.7万亩,蚕桑、中草药、甘蔗等2.5万亩。年产优质谷200万吨、荔枝200万公斤、出栏生猪二万多头、出栏家禽20多万羽,其中“满村荔枝”、“香江烧鸭”更是远近闻名。去年全乡财政收入3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全乡有中小学校l6所,有教职工380人,在校生7236人。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加强。新建乡文化站1个,屯级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普及率72%,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的龙舟赛是较具该乡特色的传统节目。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汽车,86%的农产有程控电话,开通了宽带网络,开通了中国移动、联通通讯信息高速公路。该乡辖区内的瓦塘圩和香江圩是历史悠久的两个繁荣圩集,近年来,该乡致力小城镇建设,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方兴未艾。. |
新塘镇 |
新塘镇是港南区的一个较大的乡镇,位于港南区北部,东接八塘镇,南交瓦塘乡,西隔郁江与覃塘区石卡镇为邻,北接贵港市区,乡内地貌属丘陵地势,郁江环抱二分之一的乡境边界。全乡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全乡有村民委员会19个,人口5.5万人。 千年古寺南山寺就在新塘乡境内,国家重点工程仙衣滩水利枢纽建在该乡郁江边。贵港市南环二级路经过该乡。在建的兴六高速公路距该乡仅十多公里,奔流的郁江上可达广西首府南宁,下可到广州、香港、澳门。目前,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遍布全乡,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广播电视,乡村电网改造已完成。 新塘乡是个农业乡镇,以种养为主,是港南区的甘蔗大乡和养殖大乡,2002年,全乡甘蔗种植达1.2万亩,甘蔗产量约达5万吨。生猪出栏达3.2万头,存栏2.2万头,屠宰生猪达4.3万头。近年来,该乡加大了招商引资,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2002年全乡招商引资项目10个,投资额约2000多万元。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900万元,乡镇企业收入达1.04亿元,财政收入达3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97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