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乡位于玉林市兴业县的东北部,距玉林城区30多公里,全乡面积54.9平方公里,现辖8个村委会,133全村民小组,总人口2.6万多人。
洛阳乡是兴业县发展较快的乡镇,圩镇街道已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楼房林立,街道整洁,商铺繁荣: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
现在全乡有2个知名企业,一个是编织加工公司,另一个是洛阳乡扎粉加工公司。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9422万元,财政收入118.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农林业全面发展,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编工艺美观耐用,驰名区内外;洛阳扎粉加工精细,色鲜味美,历史悠久,曾远销东南亚:盛产白鸽、中草药材,现有一个大型养鸽场和一个中草药材生产基地。全乡有1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一幢集教学、实验、教学科研的综合大楼,在职中小学教师190多人,在校学生3473人。
洛阳乡现有乡级图书馆1个,藏书10000册。1个村级图书室1000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6万人 | 54.9平方公里 | 450924112 | 537000 | 0775 | 查看 洛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石南镇 |
石南镇位于玉林市西北部,是兴业县城所在地,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水田面积33142亩,管辖21个行政村(街),319个农经社,人口7.3万人。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6.06亿元,农业总产值2.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5亿元,财政收入2470.29万元,粮食总产量3083.7万公斤。石南镇是全国57个“全国小城镇乡镇改革试点镇”之一,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中国首届乡镇投资环境100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广西乡镇之星,广西科技示范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宣传周先进单位。1999年一2001年获全国“小城镇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特别奖,广西文明镇,广西重点镇。石南镇党委1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获广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农业方面的情况: 全镇水田面积33142亩,坡地8064亩。2002年全镇种植优质谷25370亩,占全镇水田种植面积86%:全镇种校法国豆550亩,天冬3630亩,果蔗3560亩,花卉250亩,生姜550亩,麻竹2120亩,巨丰葡萄、提子380多亩,指天椒260亩,蚕桑350亩,新会柑300亩,特色蔬菜2200亩等10个基地,木茹3660亩。新建两条“绿色长廊”,一是南乡路(七团、东龙、马塘等村)品种以优质反季节蔬菜、果蔬、毛豆等为主;二是324国道(东山、深良、新村、南乡等村)以果蔗、葡萄提子、法国豆、辣椒等品种为主。全该境内有水库16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4座,小(二)型12座。长壕水库供水150万立方米,富阳水库储水147万立方米,三联水库储水320万立方米,东龙水库储水145万立方米,大碗山水库储水24万立方米,英雄水库储水24万立方米。全镇有大型陂坝5座,全镇自流灌溉面积7100亩,提水灌溉23910亩,望天田1224亩,全镇拥有“三面光”渠道6.5公里,拥有固定机电泵17台,柴油抽水机268台,抗旱机井12个。. |
大平山镇 |
大平山镇位于兴业县南部,离兴业县城区15公里,有324国道、玉石一级公路和黎湛铁路贯穿而过。全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21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人口4.7万,耕地3.4万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1819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26万元,生猪出栏33万头,肉鸡出栏285万羽,乡镇企业总产值96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实现了“生态农业”和订单农业。大平镇城区的建设以小区为依托,先后建设一个商住小区,两个工业小区,新建住宅480套(幢),使城区面积扩大到4.26平方公里,2个工业小区形成了饲料、机械、农产品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新建了大型的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加强,建成县内一流的客运中心车站,先后投资180万元建设城区混凝路面街道3条,并安装路灯17杆,实现了村村通汽车,广播电视、电话、城区安装IC卡电话10门,城区供水、排水设施完善,供水普及率达80%以上,镇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设施齐备,现正在筹建的大型文体广场一处,13米以上街道全部绿化。大平镇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以德治镇”和“道德建设年”活动,全镇有平山、龙泉、上阳、南村、陈村分别评被为县、市级文明村。. |
葵阳镇 |
葵阳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西南部,东与铁联乡、大平山镇交界。北与石南镇、博爱乡相连,西与贵港市平悦乡接壤,南与城隍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兴业县县城5公里。全镇现有11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56178人。 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3.2万亩、石山面积3.4万亩、林地面积7.6万亩。大小石山150多个,葵阳的半壁江山是石头,全镇拥有水泥厂13间之多,年产水泥约120万吨。 由于石头储藏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安徽海螺建材集团投资15亿元的干水泥项目于2003年8月5日签约在葵阳镇石山地带兴建年产320万吨水泥厂现已破土动工。交通便捷,石(南)大(江口)二级公路横穿而过,是玉林、贵港两市往北海、钦州、防城等市的便捷通道。改革开放以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含工业在内2002年总产值为4.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8元。 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0所,幼儿园26所,镇医院1所,村级卫生所23所,镇图书馆1所,是兴业县最早获得“广西乡镇一级图书馆”的特荣称号。现在全镇拥有51个灯光球场,42条舞狮师队,11个老年人协会,18个文化活动中心,曾获过“全国体育先进乡”奖励。全镇72个自然村村村通四级公路,至2002年末村道、巷道路面硬化61.8公里。 葵阳镇是个半山区大镇,是桂东南抗日革0据之一。清乾隆38年(1773年)榜山村出了一位良维舟武进士同时赐予进士。上中江村陈辉光是0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曾任0广西壮族自治区-(没设第一-),后任广西区政协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任厅局(含副厅)级干部就有15人之多。在军队服役含驻缅甸远征军兵站总监少将参谋庞家文共6位师级干部。1925年入党的大贺村庞大恩烈士,与夏衍同志“三同”(同年龄、同在日本帝国大学学习、同入党),生前是陕、甘、宁边区供给部部长。. |
城隍镇 |
城隍镇位于兴业县西南部,是兴业县与浦北县、贵港市交界的乡镇。距玉林城区56公里,兴业县城23公里,交通便利,石(南)灵(山)二级公路穿境而过,是玉林市通往西南海港的通道门户。城隍镇是桂东南武装起义的革0据地,1992年被定为革命老区乡镇。全镇面积158平方公里,总人口52350人,管辖1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有298个村民小组,设有34个(总)支部,有党员1387名,其中农村党员1050名。 经济:2001年城隍镇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1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3亿元,工业总产值1.13亿元,财政税收585.42万元。城隍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全镇耕地面积30800亩,其中水田面积22800亩,山林面积135150亩。 粮食作物有稻谷(以优质谷为主)、玉米、红薯、木薯、黄豆,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蘑菇、黑皮冬瓜、香藕、西瓜等,其中西瓜种植已成为城隍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1年全镇西瓜种植面积达5000亩,是兴业县最大的西瓜种植基地。 经济林果有龙眼、荔枝、李子、杨梅、麻竹、速生桉树、八角、玉桂,现有经济林果面积35000亩,其中龙眼、荔枝20500亩,麻竹近2000亩,八角、玉桂12000亩,是兴业县八角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城隍镇是桂东南最大的八角集散市场,每年加工、销售大红干八角280万斤。 养殖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全镇有温氏鸡、三黄鸡饲养专业户400多户,饲养母猪4500头,有兴业县最大的幸福村塘角鱼养殖场,养殖面积达50多亩,水产养殖面积共计980亩。2001年全镇肉鸡出栏132万羽,肉猪出栏3.3万头,年产鲜鱼532吨。 近年来,城隍镇的二、三产业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全镇现有企业50多家,两家机立窑水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共为25万吨,一家年产5000吨的酒精厂,年产值超过100万的企业共4家,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12亿元。第三产业主要以餐饮、旅业等服务业为主,全年第三产业产值达7500万元。 资源:属珠江水系的大陂江横穿城隍10个村,灌溉面积约1.3万亩。上游的马坡水库是兴业县最大的水库,储水量2730万立方,年发电60万千瓦/时。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锰、硫、磷等,其中石灰石尤为丰富,目前已对锰矿进行初步的开发。. |
山心镇 |
山心镇地处玉林市西北部,与贵港市接壤,是玉林市的西大门。全镇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水田22560亩,山地11万亩,辖18个行政村,4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37人,其中壮族2万多人,是玉林市唯一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1999年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3.22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农业总产值1.25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21亿元。 全镇交通便捷,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等不同等级的公路交汇于山心。其中黎(塘)湛(江)铁路复线、324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山心蓬塘火车站、高速公路兴业县出入口。此外,山心—沙塘、山心—蒲塘、山心—博爱—贵港木格、山心—卖酒公路在山心圩交汇,山心在逐步发展成为兴业县的交通枢纽;通讯发达,镇内通程控电话、IP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寻呼机等:文化体育设施齐备,有3所初中、18所小学、影剧院、文化站、图书馆、运动场、卫生院等。 形成了麻竹、茶叶、木薯三大特色农业,其中麻竹0.8万亩,优质茶园0.5万亩、木薯2万亩。有荔枝、龙眼、柿子、李子等果树2.3万亩。养鸡、养猪业发展迅猛。 确立了建材、铸铁、食品、餐饮四大支柱产业,其中有红砖厂14家,年产红砖1亿多块;山心铁锅、毛尖茶、蝎子酒等产品畅销区外,山心“美食一条街”有不同档次、不同特色、不同风味的大小饭店酒家80多家,绵延2公里。. |
沙塘镇 |
沙塘镇位于兴业县北部,东面毗邻蒲塘镇,南面毗邻山心镇,西面与贵港市港南区的湛江镇、桥圩镇接壤,北面毗邻高峰乡,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田2.94万亩,旱地0.86万亩。 全镇辖17个行政村,212个自然村,3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5.87万人,其中圩镇居民1438人;有17间小学,3间初中,在校学生10322人,其中初中生4100人,小学生6222人;全镇有68个党支部(总支),村党委1个,村党总支部8个,村党支部8个,共有党员1470人,其中农村党员 1036人。 沙塘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以种养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每年优质谷种植面积达5.6万亩,年产优质谷2.8万吨,每年有余粮1.8万吨,被自治区评为“优质谷生产基地”。其他的经济作物主要有麻竹、蚕桑、黄麻、马蹄、药材和经济林果,年产麻竹笋267.5万吨、蚕茧7200担、黄麻105万公斤、马蹄100万公斤,林果以荔枝、龙眼为主的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养殖业以养鸡、猪、白鸽为主,家家户户都养有肉猪,猪苗培育近年发展迅猛,100头以上育猪户有40多户,每年出栏生猪1.89万头、中小猪4.2万头;温氏鸡养殖户有173户,年出栏肉鸡200万羽以上;白鸽养殖户319户,年出栏肉鸽2万多羽;有红砖厂3间,精米加工厂l间,个体工商户450户。近年来,沙塘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养殖二元杂母猪三元杂商品猪,并以培育幼猪苗为主,效益较显著。通过购买5公斤左右的猪苗精心培育40-60日,成为25公斤的小猪后出卖,这样,间隔周期短,耗费人工不大,投入小,收益显著,每头小猪纯收入40—50元,目前,全镇培育猪苗的农户达235户,年出栏小猪117500头,总产值1997.5万元,以民强、安善、张榕、沙塘村最成规模。今年1—6月份,已培育出栏3批58749头,平均每头纯收入30-40元,纯收175万元,平均每户纯收6500多元。随着科技、种苗、饲料、防疫、营销技术等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全镇养猪业必将更上一个新阶段,农民增收致富,生猪税收增多。. |
蒲塘镇 |
蒲塘镇位于广西兴业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北邻桂平市大洋镇,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99.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3个自然村,351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共有人口5.2万多人,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95亿元,工业总产值0.24亿元,全年完成财税收入426.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5元。 近年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蒲塘镇突出抓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1999年,该镇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镇,形成了荔枝、龙眼、柿子、麻竹等经济林果种植业,规模引种黑皮冬瓜、优质木薯、西瓜、荔浦芋等,规模发展“三黄鸡”、瘦肉型猪和肉鹅等养殖业。以水泥、红砖为主的建材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先后投入500万元硬化街道建设,投入100万元完善圩镇排污系统、安装主要街道路灯、扩建自来水厂等。同时,征地2500平方米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处理场,实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目标。三是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以“结对子”、“交朋友”活动、“123”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等。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2002至 2003年度,新上项目共6个,技改项目1个,总投资额1650万元,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蒲塘镇先后荣获兴业县双文明建设先进乡镇特等奖、玉林市文明乡镇、自治区科技示范镇、广西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全区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
北市镇 |
北市镇位于广西兴业县东南面,东与桂平市中沙镇、北流市交界,南与-山镇、洛阳乡相连,西同蒲塘镇接壤,北和桂平市大洋镇、罗播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兴业县城57公里,与玉林城区相距42公里。全镇现有13个行政村,3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59160人,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 2002年农业总产值1.39亿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水稻高产试验区之一,1997年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150万亩水稻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一等奖。森林覆盖率高,有大容山、大水山两个集体林场,面积约4049亩,总蓄积量6000万立方米。全镇有经济林果7.3万亩,其中荔枝2.1万亩,龙眼1.8万亩,玉桂1.7万亩,八角0.8万亩,杂果0.9万亩,2002年荔枝产量3000吨,龙眼800吨,桂皮150吨,八角120吨。桂宝食品公司用荔枝研制果酒,已成功酿造出口味具佳的“中华荔枝酒”,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1000吨。镇内水利电力和其他配套设施完善。境内有3.5万伏的万龙变电站。有六连、水田、红江三个水力发电站。有储水530万立方米的红江水库和储水140万立方米的彭山水库,小型山塘水库13个,配套灌溉道东西支渠共45公里。有院垌、北市两个开发区以及待开发利用的旧厂房场地5800平方米,是投资创业的地方。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镇内有萤石矿、纸厂、水厂,经济发展公司等集体企业,有桂宝食品公司、鸿丰针织厂、红砖厂、竹编工艺厂、长华外贸品编织厂等个体私营企业。其中萤石矿是支柱企业,萤石储量达200多万吨,年产萤石5万多吨。 有3所初中,13所村小学,在校学生9580人。有一幢七层的成人教育中心大楼,镇卫生院是经自治区验收合格的爱婴医院。镇党委、政府最近筹资32万元,新建宣传文化站大楼,全镇共有各类球场38个,其中水泥灯光球场10个,曲艺社1个,民间剧团5个,舞龙舞狮队6个。. |
龙安镇 |
龙安镇位于兴业县南端,东与卖酒乡交界,南跟玉州区仁东镇相连,西同大平山镇接壤,北和洛阳乡相领。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兴业县城21公里,距离玉林市城区18公里。全镇现有15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217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3.9万多人。 全镇土地总面积99平方公里。辖区内建有金鸡冲、旺冲、六霍三座小(一)型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860万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基础满足需求。全镇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村村通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镇,村村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村委办公楼,80%的村建有人畜饮水引水工程。占地4.5万平方米的圩镇开发区已初具小城镇规模。 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7457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667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30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5471万元,本级财政收入19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元,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盛产优质稻、水果、鱼类、生猪、鸡鸭、木材等。全镇现有荔枝、龙眼、李子等优质果树2.2万多亩,速丰林2万多亩。有久负盛名产品的反季节萝卜美称雪花萝卜, 肉嫩洁白,甜顺爽口;淮山、质地上乘,既是美食佳肴,又是保健良药;三华李,味道可口,甜酸适度,为岭南区特佳果。龙宝养殖瘦肉猪猪年出栏1万多头,广龙养殖公司养殖“参茸鸡”,科技含量高,年出栏5万多羽。乡镇企业有造纸、制药、服装、建材、高岭土等65家企业,注册个体商户648产,全镇现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15所,在职中小学教师328人,在校学生5128人。. |
高峰镇 |
高峰镇位于兴业县北面,素有“火烧地乡镇”之称。镇距离兴业县堀33公里,东邻桂平市大洋镇,西接县内的沙塘镇、南连县内的蒲塘镇,北界贵港市的东津镇。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现辖19个行政村委会,2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730人。 高峰镇有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田2.03万亩),山林面积2.2万亩,全镇土地肥沃,气候常年干燥,以农业为主,主要盛产优质谷、剑麻、穿心莲、荔枝、龙眼、蚕桑、麻竹、茶叶、速生桉、优质木薯等。乡镇企业主要有红砖厂、化肥厂、酒厂、家私厂、茶叶厂、大米加工厂和木料加工厂等传统产业。辖区内有棉木、化寿、新成水库和武思江灌溉,有浔盘江、沙河江、龙文江和帛竹江等四条溪流,遇干旱年时可解决群众生洛和生产用水。全镇现有初中2所,16所小学,在职中小学教师453人,在校学生6450人。镇内有一座“同兴佛殿”座落在东南面的大同村内,是玉林市重点保护文物。近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已成为旅游景点。据测算,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1468万元,财政总收入23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4元。 目前,该镇特色种养后劲足,种植优质稻2万亩、剑麻1800亩、速生桉1200亩、蚕桑400亩、麻竹400亩、中药材1000亩、优质木薯6500亩,拥有龙眼荔枝经济林125000亩:稳固瘦肉型猪1000头以上养猪场一个,新增温氏鸡和三黄鸡大棚养鸡场35个,新增牛品改良200多头,为农民增收、财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企业以红砖、化肥、家俬和大米加工为主。交通、圩镇、水利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去冬以来,该镇投资80多万元修建太平和民安两个重点扶贫贫困村以及靖定、上河等村四级公路已竣工,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投资90多万元建好了镇政府会堂、政府干部宿舍楼、一中学生宿舍楼;近年来,投资200多万元硬化镇、村水泥路20.7公里及其它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0万元建好一批水利工程。. |
小平山镇 |
-山镇位于兴业县东北部,地处大容山区,是一个典型的耕地少人口多的山区镇。全镇25个党(总)支部,876名党员,辖13个行政村2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万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万亩,山地面积9.7万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木器加工业:落实“工业强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全镇拥有荔枝、龙眼等水果5.1万亩,水果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全镇发展木器加工户2500户,年产值500万元。招商引资新上项目10个,引资1000万元,建成占地70多亩共有生产厂房10000平方米,产品具有15个国家专利、畅销日本、印尼、土耳其、智利、尼日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万美元的兴业县第一家自营进出口私营企业—李氏火机有限公司;投资240万元建成造纸厂2家;投资300万元建成烟花炮竹厂4家,以及皮鞋、小五金制品企业3家。企业可容纳产业工人2300多人。 该镇知名人物:著名画家杨志辉广西玉林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美术研究室副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研究员。他早年在 南国艺术学院受业于高剑父、关山月等岭南派名师,后又求教于白雪石,深得各家画艺之精髓,形成了他的作品重写生、融中西画理、清闲高雅而气势磅礴,笔法细腻飘逸而又墨色酣畅淋漓的画风。杨志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都有他的巨作陈列。. |
卖酒镇 |
卖酒乡地处玉林市北部,兴业县东部,东界玉州区大塘乡,南接玉州区城北镇,西交龙安镇,北连-山镇和洛阳乡。乡政府所在地距离玉林市中心16.5公里,全乡现有10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2003年末总人口3.1万多人。 全乡土地总面积5 5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第一产业用地面积13875亩。辖区内建有良田、瑶冲、陈宁、白水塘、平浪等5座中小型水库,生活和生产用水均可满足需求。玉桂二级公路、玉蒲、鸣水至卖酒四级公路横穿全境,全乡有8个村委会已进行了村道硬化,全长18.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5多亿元,财政收入1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90元。种植业十分发达,现已建好党州、竹沙村为中心的蘑菇种植基地。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该乡现有造纸业、炮筒加工业等约27家企业。全乡现有中小学13所,在职中小学教师163人,在校学生4158人。投资30万元建好全县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乡宣传文化站。 该乡自1997年10月玉林撤地设市后划归兴业县管辖至今。. |
洛阳镇 |
洛阳乡位于玉林市兴业县的东北部,距玉林城区30多公里,全乡面积54.9平方公里,现辖8个村委会,133全村民小组,总人口2.6万多人。 洛阳乡是兴业县发展较快的乡镇,圩镇街道已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楼房林立,街道整洁,商铺繁荣: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 现在全乡有2个知名企业,一个是编织加工公司,另一个是洛阳乡扎粉加工公司。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9422万元,财政收入118.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农林业全面发展,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编工艺美观耐用,驰名区内外;洛阳扎粉加工精细,色鲜味美,历史悠久,曾远销东南亚:盛产白鸽、中草药材,现有一个大型养鸽场和一个中草药材生产基地。全乡有1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一幢集教学、实验、教学科研的综合大楼,在职中小学教师190多人,在校学生3473人。 洛阳乡现有乡级图书馆1个,藏书10000册。1个村级图书室1000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