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 >> 乐业县 >> 逻西乡

逻西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逻西乡谷歌卫星地图)


逻西乡简介

  逻西乡位于乐业县北部黔桂两省(区)三县六乡边陲结合部,距县城54公里,东面与天峨县燕来乡和下老乡接壤,距天峨县缄120公里;南面和西面分别与乐业县的马庄乡和幼平乡相邻;北面与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镇隔河相望,距红水河镇24公里;位于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龙滩电站上游,距库区仅有7公里,20341省道公路贯穿境内,距贵阳市316公里,是乐业县通往贵州省、云南省和河池市的便捷通道,素有乐业县“北大门”之称。
   全乡总面积194.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61个自然屯,2003年全乡总人口8775人,其中壮族占98%。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147.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55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9元。
   全乡有耕地面积29599亩,其中:水田4259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91亩,占47%),旱地2534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2%。
   主要经济作物有:桐果7.8万亩,年产66万公斤;板栗2.6万亩,年产23万公斤;八角0.46万亩,年产2.1万公斤;油茶0.26万亩,年产2.2万公斤。目前是乐业县最大的桐果和板栗生产基地。
  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充分发挥土地和气候的相对优势,扩大桐果、板栗、八角种植面积,把这些原有的优势项目进一步做强做大;抓住东烟西移的机会,依靠示范带动,大力推广优质烤烟种植,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依托毗邻龙滩电站和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对外开放的巨大市场,积极引进能人、资金和技术,扩大蔬菜和白凤桃、石榴、柑果、西瓜等种植面积,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逻西香猪和清水河鸭养殖,使逻西成为龙滩和乐业及周边地区的果菜供应基地;抓住龙滩水电站建设淹没区群众搬迁的机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逻西真正发挥民间商贸集散中心的作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94.9平方公里 451028203 533000 0776 查看 逻西乡谷歌卫星地图

逻西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逻西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同乐镇

  同乐镇地处乐业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镇政府所在地海拔970米,是广西海拔最高的城镇。全镇总面积2 4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828亩,其中水田7913亩,旱地6915亩。辖11个村民委,4个社区,2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110人,城镇居民11000人,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3735万元,农业总产值3856万元,粮食总产量638.9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52公斤,人均纯收入1181元。   同乐镇不仅是全县财税、乡镇企业、农业的重镇,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旅游资源主要景观有大石围天坑群、穿洞天坑、罗妹莲花洞、火卖生态村、五台山高山原始森林及映山红等国内外著名景点景区,被世人称赞和向往。大石围天坑群位于该镇刷把村与花坪镇浪筛交界处,由大石围附近的25个天坑组成,密集地排列在方圆2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天坑底部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地下溶洞及地下暗河,这一神秘、奇特的溶洞群景观,因其具有极高的地质科研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被国际洞穴协会正式命名为“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并于2004年3月被国土资源部正式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穿洞天坑则是天坑群中唯一能步行走入底部一览天坑神秘的溶洞。位于县城西侧的罗妹莲花洞则因拥有200多个莲花盆(其中最大的莲花盆排名世界第一而闻名中外),国内为冠,中外无双。此外,保存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淳朴古雅的民风民俗的火卖生态旅游村,是大石围天坑群生态旅游开发众多景点中的一颗绿色明珠。该镇西北部上岗村五台山原始森林,海拔1500米,有5000多亩连片原始映山红,是该县旅游开发的又一亮点。此外,该镇三乐社区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七、红八军胜利会师旧址,六为把吉屯保存沿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古老造纸术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是生态休闲、森林探密、科普科考的最佳旅游胜地。   2004年,全镇完成了100亩烤烟、100亩蘑菇、3000亩金银花、200亩柠檬的示范种植基地,并以此带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逐步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固定收入、人人有活干、时时有收入的良好发展格局。.  

新化镇

  "新化镇位于乐业县城东南部,是乐业县城的东大门,镇政府所在地驻仁里村,距县城25公里,距百色市区135公里。新化镇区位优势突出,处于两市(百色市、河池市)、四县(乐业县、凌云县、凤山县、天峨县)七乡镇交界处。东与天峨县更新乡相邻,东南与风山县更沙乡接壤,南临凌云县加尤镇、玉洪乡,西依甘田镇、武称乡,北伴同乐镇。百乐二级公路穿越镇境内32公里,镇政府所在地乘车20分钟可达乐业县城,2个小时可到百色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374平方公里,辖14今村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小组,315个自然屯,有4918户,总人口23076人,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    全镇有耕地面积39500亩,其中水田面积12700亩,旱地面积26800亩。镇党委、政府确定了“抓好三张叶子(烟叶、茶叶、桑叶)、管好两个果子(八角、柑果)、种好一片冬菜”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目前烟叶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00亩,茶叶面积11200亩,桑叶面积500亩,八角面积3万亩,柑果面积7300多亩,冬菜种植5000多亩。农林渔牧业总产值2003.9万元,财政总收入7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0元。全镇有甲里(镇政府所在地)、谐里、磨里3个集市,是乐业县集市最多的乡镇,市场商品交易十分活跃。    新化镇有甲里河、布柳河两条大河贯穿全境,农田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素有乐业县“鱼米之乡”之美称。石山分布在东南部,约占全镇总面积的12%,属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十分优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布柳河峡谷水流湍急,河的两岸山峦叠幛,原始森林茂盛,物种丰富,科考和观赏价值都很高,被专家称为“桂西第一漂”,仙人桥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壮的水上天生桥。布柳河、甲里河水源丰富,规划建设的布柳河百福水电站,装机容量1.5万千瓦,甲里河者乐水电站,装机容量2400千瓦,百寸水电站,装机容量1600千瓦,目前水电站建设正在招商引资当中。    新化镇于2002年撤乡建镇,城镇化进程较快,镇政府所在地通过实施一、二期土地开发,面积由原来的0.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人口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4700多人,城镇建成区规划居住人口8000人。.  

甘田镇

  甘田镇位于乐业县南部,东与新化镇交界,南跟凌云县玉洪乡相连,西同逻沙乡接壤,北和武称乡相邻。距大石围天坑30公里。全镇辖6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153个自然屯,总人口11663人,分为壮,汉2个民族。    目前,全镇辖区内建有3万亩板栗基地及种有大面积优质白毫茶,八角,盛产“维生素之王”刺梨,气候条件适合苦丁茶、种桑养蚕项目发展,省道20341线油路横穿全镇南北,交通十分便利。辖区内建有砖瓦、茶叶,药材、木材、石材、桐油加工厂等等一批较具规模的企业,汽车运输、商业,饮食业等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甘田镇素有“文化之乡”,“体育之乡”美誉。80年代代表国家摔跤队出征的甘田镇人邓学文同志曾获得世界冠军。全镇目前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甘田镇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舞龙”甚称一绝。.  

花坪镇

  花坪镇位于乐业县西南面,距离县堀3 2公里,东接乐业县同乐镇、南与乐业县逻沙乡、雅长乡接壤,北面是幼平乡,西面与贵州隔红水河相望,是广西、贵州贸易往来的枢纽。该镇总面积为336平方公里,辖7个村,100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等三个民族,总人口1.85万人镇政府所地常住人口6600人,常年流动人口保持在6000人以上。    花坪镇是乐业县“天然空调”美称中的姣姣者之一,其境内有40%面积属石山区喀斯特溶岩地貌,世界顶级旅游资源一一国家地质公园大石围天坑群的大石围天坑、风岩洞天坑、达记天坑和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等天坑、溶洞奇观均在花坪境内,花坪镇政府所在地距离世界顶级旅游景点大石围有13公里,距黄獠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有10公里,现从省道乐雅公路旁的水井坳至大石围和新场路口至黄猄洞均已开通柏油路。从镇政府所在到这两个景点看奇观的交通很方便,设在花坪境内的大石围西峰观景台可鸟瞰大石围大部分奇观,到黄掠洞天坑景点可下到坑底游览该坑景观。该镇盛产核桃、板栗、油桐、八角、酸梅、刺梨、金银花等经济作物,该镇东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北部有丰富的金、锑、钛、水晶等矿产资源,此外,在其花岩村还有独特的瑶族风情及瑶族同胞用几十种草药制成的酒饼,用其酿制出的米酒被喻为“土茅台”,醇香可口,远近闻名。广西国有雅长林场有相当部分面积就在花坪镇境内,国营雅长林场场部就设在花坪镇政府所在地。   到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7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97元,每年开展劳务输出697人,收入达348.5万元;年财政收入达100多万元。全镇已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镇政府所在地街道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并在全县乡(镇)率先安装了标准路灯,移动、联通通讯和“小灵通”配套齐全。镇政府所在地现已开通24个电视频道。.  

逻沙乡

  逻沙乡位于乐业县城西南面,距县城26公里,柏油路直通政府所在地,东与武称乡和甘田镇交界,南跟甘田镇及田林县平山乡相连,西同田林县百乐乡接壤,北和花坪镇、雅长乡相邻。全乡总面积230平方公里,石山面积占67%。辖11个村民委,148个村民小组,184个自然屯,有3859户,2003年末总人口1.7万人,农业人口16576人。    逻沙乡素有“文化之乡”和“文明之乡”之美誉。解放战争初期,邱玉金(原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率领众多仁人志士在此地演绎了一幕幕雄壮的解放战争史剧。此外,逻沙的唱灯是一门流传久远且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其音乐、舞蹈、戏剧具有生动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点及浓郁的民族特色,能代表桂西北高山汉族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是一门浸染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天籁之音,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逻沙乡物产丰富,盛产核桃、板栗、刺梨等,酸茭头驰誉区内外。    逻沙乡名胜古迹“天龙山”坐落在政府所在地南面,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树在天龙山就有五棵,此外,还有很多原始的洞穴值得一观。   逻沙乡近年来除传统种植水稻、玉米外,还种有规模成片的烤烟、核桃、石榴等经济作物,2003年财政总收入18万余元,农民人均收入1008.5元;教育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每年初、中考成绩均排全县同类乡镇前列,教育资源得到不断优化组合,全县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落户该乡。目前全乡在校教职员工200人,在校学生2003年末达2658人。.  

逻西乡

  逻西乡位于乐业县北部黔桂两省(区)三县六乡边陲结合部,距县城54公里,东面与天峨县燕来乡和下老乡接壤,距天峨县缄120公里;南面和西面分别与乐业县的马庄乡和幼平乡相邻;北面与贵州省罗甸县红水河镇隔河相望,距红水河镇24公里;位于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龙滩电站上游,距库区仅有7公里,20341省道公路贯穿境内,距贵阳市316公里,是乐业县通往贵州省、云南省和河池市的便捷通道,素有乐业县“北大门”之称。    全乡总面积194.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61个自然屯,2003年全乡总人口8775人,其中壮族占98%。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147.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55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9元。    全乡有耕地面积29599亩,其中:水田4259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91亩,占47%),旱地2534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2%。    主要经济作物有:桐果7.8万亩,年产66万公斤;板栗2.6万亩,年产23万公斤;八角0.46万亩,年产2.1万公斤;油茶0.26万亩,年产2.2万公斤。目前是乐业县最大的桐果和板栗生产基地。   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充分发挥土地和气候的相对优势,扩大桐果、板栗、八角种植面积,把这些原有的优势项目进一步做强做大;抓住东烟西移的机会,依靠示范带动,大力推广优质烤烟种植,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依托毗邻龙滩电站和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对外开放的巨大市场,积极引进能人、资金和技术,扩大蔬菜和白凤桃、石榴、柑果、西瓜等种植面积,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逻西香猪和清水河鸭养殖,使逻西成为龙滩和乐业及周边地区的果菜供应基地;抓住龙滩水电站建设淹没区群众搬迁的机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逻西真正发挥民间商贸集散中心的作用。.  

幼平乡

  幼平乡位于乐业县城北部,距离县堀26公里,东与河池市天峨县下老乡以及本县的马庄、逻西乡接壤,南邻同乐镇,西与花坪镇、雅长乡依山相连,北与贵州省望谟县、罗甸县隔红水河相望。全乡总面积398.27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20个 村民小组,151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5个民族,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16867人,是全县行政区域较大的乡镇之一。    幼平乡盛产核桃、板栗、桐油、杉木等。其中以白风桃味甜、口感好、成熟早而响誉区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开发前景非常看好。辖区内的林旺金矿、湾里金矿正在规模开采当中,金矿贮藏量、含金量很高。幼平乡森林覆盖率82.90%,辖区内有闻名海内外的五台山原始映山红、百朗大峡谷旅游景点,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2003年该乡地方财政收入达5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元。.  

雅长乡

  雅长乡距县城54公里,位于乐业县西北部黔桂两省四县五乡(镇)结合部,东与本县的花坪镇、逻沙乡相连,南与田林县百乐乡接壤,距田林县城110公里,西与贵州省册享县八赖镇相邻,北与贵州省望谟县蔗香乡隔河相望,距蔗香乡19公里;处于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龙滩电站尾部,乐业至田林、雅蔗公路呈“丁”字形横穿境内,南盘江自南向北流经雅长的尾沟、三寨、雅庭三个行政村,红水河岸线42公里,旦濒临北盘江,是乐业县通往贵州的便捷通道,全乡95%属土山地型,土壤类型主要是黄、红壤,土层厚度深,土质干燥、疏松、肥力高,易于种植各种农作物。    全乡面积298平方公里(含国有雅长林场的5个分场),辖5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48个村民小组,共1619户7949人,居住着壮、汉、布依等民族,其中壮族占95.2%。有劳动力3203人,其中女劳动力1834人;有耕地面积3545亩,其中水田3329亩,旱地216亩。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1137.94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5万元,财政收21.8424万元。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259.82万公斤,人均有粮327.4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04元。    雅长的红水河有30多种鱼。该乡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和水果,农业生产主要有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甘蔗、香蕉、柑桔、龙眼、荔枝,冬季可开发种植甜玉米、蔬菜等作物,辖区内有国有雅长林场5个分场,主要的企业有造纸厂、桐油厂和木碳厂,为雅长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逻西乡特产大全




逻西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