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 >> 西林县 >> 西平乡

西平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平乡谷歌卫星地图)


西平乡简介

  西平乡位于县境南部,东和东北连那劳多,南连弄汪乡,西面毗邻云南省广南县,北与八达镇和普合苗族乡接壤。
   乡政府驻西平村平赛,距县城25公里。辖西平、八桥、弄工、那务、者怀、者格、那峨、高维、水项、皿帖、平上、者车12个村公所,41个村民委员会。人口为13303人,其中壮族占77.54%,苗族占11.72%,其他是汉族和瑶族。
   全乡面积296.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20公顷,森林面积 1965松顷。主产水稻、玉米、意米、油茶等,油茶生产仅次于弄汪,年产油茶籽匕万公斤。木材多松、杉;水果多柑桔、芭蕉;牲口多水牛。
  
   全乡现有初中 1所,乡中心完小 1所,村中心完小6所,卫生院1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33万人 296.53平方公里 451030204 533000 0776 查看 西平乡谷歌卫星地图

西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平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八达镇

  八达镇,即县城,位于县境中段的驮娘江边,北接隆林各族自治县,东邻普合苗族乡,南界云南省广南县,西连者穷乡。 面积370.65平方公里,人口24515人,有壮、苗、汉、彝等民族。辖八达、旺子、七星、花贡、坝林、坝弄、周邦、龙堡、那卡、木呈、土黄、坡皿12个村公所,84个村民委员会。   八达镇共有耕地面积1980公顷,其中水稻田476.2公顷。有林地8566.67公顷,林木以杉、松最多,旺子村的杉木年产量居全县村级之首。   设在镇内的县直属工厂有粮油加工厂、农机厂、酒厂、水泥厂、汽车修配厂、食品加工厂、油桐加工厂、锑矿选厂、炼锑厂、果脯厂、淀粉厂。其中果脯厂出产的山楂果脯曾获1994年度国际食品质量奖。锑锭和硫化锑粉、锑白粉产品已远销欧美和日本。       八达镇现有县立完中、县职业中学、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民族中学、县直幼儿园各1所,镇村立完小共16所。城内有县立人民医院、镇立人民医院、县立妇幼保健站、县防疫站、县皮防站等。文化设施有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歌舞团、电影院、新华书店等。   八达每三天一圩,有农贸市场大楼一座。还有周邦、土黄两圩场,每六天一圩。黄豆、玉米、鸡鸭、板栗、核桃均为集市上常见商品。   镇内古迹、风光有八达州城墙残垣、周邦遗址、周邦岩洞等。.  

古障镇

  古障镇位于西林县西部,东与者穷乡相连,南到西与云南省广南县、邱北县、师宗县毗邻,北与马蚌乡接合。    面积400.27平方公里。辖古障、周约、周桐、猫街、水头、花子赛、陇正、者黑、央革、仙人掌、西舍等11个村公所、68个村民委员会。人口14073人,其中壮族占70.6%,汉放占16.86%,苗族占11.16%,其他民族占1.38%。古障镇中部地势较平坦,西部山较高。镇境内的王子山海拔1883.3米,是西林第一高峰。古障白毫茶场便在王子山下。清水江建有猫街电站。有耕地1900公顷。水稻、玉米产量历来居全县首位,有“西林粮仓”之称。古障白毫茶、古障水牛、古障麻鸭均是西林名产。    此外,云烟、火姜、香菇、云耳的生产也颇有名气。古障是西林县重点经济开发区之一,有猫街、古障两圩。古障烈士陵园便在圩场边小山上。    镇上有初中1所,镇中心完小1所,村中心完小8所。卫生院1所。国营电影院1家。.  

马蚌镇

  马蚌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与隆林各族自治县为界,东南与者穷乡、南面与古障镇、西面与八大河乡接连,北面隔南盘江和贵州省兴义市为邻。    乡政府驻马蚌村,距县城53.5公里。辖罗北、那扛、合社、浪吉、那托、罗广、马蚌、三脚坡8个村公所,41个村民委员会。全乡人口9188人,其中壮族占83%,汉族占14%,苗族、布依族、彝族占3%。   马蚌乡土地面积25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3.3公顷,森林面积8173.6公顷。有罗雄水库,可容水118万立方米。主产水稻、玉米木材有杉、松、红椿芳,其他土产还有油桐、油茶、云耳、桃和李,有“桃李之乡”之称,“马蚌烤姜”居全县第一位。全乡有马蚌圩一处集市。    马蚌乡有田湾屯林隆游击队旧址,县人民政府已将它列为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有初中1所,争中心完小1所,村中心完小7所,卫生院1所。.  

普合苗族乡

  普合苗族乡位于县境中部,是1984年从八达境分出建立的。它东连那劳多,南接西平乡,西连八达镇,北邻隆林各族自治县。 乡政府驻普驮村,距县城11公里。辖普合、者底、大河、平安、文雅、岩腊六个村公所,其中苗族占45.599%,壮族占43.4%,瑶族占4.44%,汉族占3.7%,其他民族占2.87%。   全乡面积188.07平方公里。北部有部分石山,其余是上山。有耕地面积92公顷。森林面积87866公顷。驮娘江沿岸光照充足,以种植水稻和养水牛为主,北部石山地带以种植玉米和养黄牛、马、羊为主,农副产品有牛、马、松、杉等,有普驮圩一处。       普驮村为西林县文明古村之一,普驮铜棺、铜鼓就是在普驮屯出土的。三棵树百墓场、坝锁、岩腊古人类遗址、八行水源岩都在乡境内。   普合苗族乡设有乡中心小学1所,村中心完小3所,卫生院1所。.  

西平乡

  西平乡位于县境南部,东和东北连那劳多,南连弄汪乡,西面毗邻云南省广南县,北与八达镇和普合苗族乡接壤。    乡政府驻西平村平赛,距县城25公里。辖西平、八桥、弄工、那务、者怀、者格、那峨、高维、水项、皿帖、平上、者车12个村公所,41个村民委员会。人口为13303人,其中壮族占77.54%,苗族占11.72%,其他是汉族和瑶族。    全乡面积296.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20公顷,森林面积 1965松顷。主产水稻、玉米、意米、油茶等,油茶生产仅次于弄汪,年产油茶籽匕万公斤。木材多松、杉;水果多柑桔、芭蕉;牲口多水牛。       全乡现有初中 1所,乡中心完小 1所,村中心完小6所,卫生院1所。.  

那佐苗族乡

  那佐苗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面和南面与云南省富宁县、广南县毗邻,西面与弄汪乡为界,西北接西平乡,北面与足别瑶族苗族乡接壤。乡政府驻那平寨,距县城42公里。辖那佐、那讪、龙潭、甘界、新隆、上马草、达下、皆马、母鲁、渭洪10个村公所, 564村民委员会。全乡人口达12330人,苗族占33.9%,壮族占54%,瑶族占10.88%,汉族占1.98%,其他民族占0.24%。   全乡面积268.8平方公里,有耕地873.3公顷,森林21343公顷。农业以水稻为主,玉米、地谷(早稻)次之。木材有区类、松、杉,经济作物有油洞、山植、八角、油茶、甘蔗等。家畜以牛、马、猪为主。       全乡现有初中1所,乡中心完小1所,村中心完小7所,卫生院 1所。   县级文物有央纳“庙石”和央纳铜斧。古商埠达下恰在东部边界处,海拔390米,是全县最低处。.  

那劳乡

  那劳乡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田林县毗连,南和西南分别与足别乡、西平乡为界,西与普合苗族乡接壤,北靠隆林各族自治县。 乡政府驻那劳村,距县城39公里。辖那劳、那兵、洞坚、新赛、顶蚌、斗皇6个村公所,24个村民委员会。全乡人口共7650人,其中壮族占81%,汉族占5%,瑶族占2%,苗族占2%,其他民族占10%。   全乡面积229.33平方公里,有耕进面积 108公顷,森林18409.7公顷。驮娘江流经境内42公里,西平河自南向北于那劳村与驮娘江江流。气息温和,年平均20摄氏度。主产水稻、玉米、黄豆,木材有杉、松、椿等,水果有桃、李、批把、柿子、云南香芒、芭蕉、西瓜等,另有云耳、鱼、鳖出产。    圩场有那劳圩一处。那劳村有乡建水电站,装机容量400千瓦,年发电350i千瓦时,电灌面积153.3公顷,境内有县建的那维电站,装机容量240cd瓦。   那劳乡现有初中1所,乡中心完小1所,村中心完小5所,乡卫生院1所。   那劳乡是中国近代史名人岑额英、岑春煌父子的家乡,有岑氏建筑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足别瑶族苗乡

  足别瑶族乡位于县境东部,1984年从那劳多分出建立。东与田林县定安镇毗邻,南与那佐苗族乡相连,西与西平乡相接,北与那劳多为界。乡政府驻牙蒿寨,距县城50公里。辖板桥、南灰、足别、央龙、者么、平水6个村公所,40个村民委员会。全乡人口共7107人,其中瑶族占23%,壮族占47%,苗族占27.78%,汉族占1.98%,其他民族占0.24%。   全乡面积368.8平方公里,有耕地873.3公顷,森林21343公顷。全境上质肥沃,有利于发展农、林、牧业是西林县自然生态保护得最好的地方。粮食作物有水稻、薏米、玉米、黄豆、地谷(早稻)等,经济作物有油桐、生姜、油茶等,木材有杉、松、红椿、酸枣、标类等,水果有桃、李、核桃、板栗、枇杷等。       有足别、者么两个圩场。八么水库就在足别 通百老牧场的公路边。   现有乡中心完小所,村中心完小2所,卫生院1所。.  


西平乡特产大全




西平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