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贺州 >> 平桂区 >> 公会镇

公会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公会镇谷歌卫星地图)


公会镇简介

  公会镇地处贺州市八步区西南部,距市区43公里,全镇总面积300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2007年底全镇总户数18121户,总人口69406人,其中农业人口66825人,聚居汉、壮、瑶等民族,操客家话、本地话,通西南官话。全镇有中学3所(其中公会中学为区直属中学),小学23所,2007年全镇在校生10921人,教师533人(在校学生和教师均不含公会中学在内)。有中心卫生院1所。
  公会镇盛产晒烟、青梅、松脂、生猪等。晒烟曾在1987年全国19种优质晒烟评比会上名列第4名。晒烟是公会镇的拳头产品,近年来,全镇每年晒烟种植面积都在1.5万亩以上,产量达5万多担,产值3500多万元,是广西最大的晒烟基地。公会镇是贺州重点建设的13个中心小城镇之一,是三县(区)交界处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公会镇交通方便,拥有一支由40多部小汽车组成的“农民的士车队”,每天有150多辆次班车和出租车直达贺州、梧州、桂林、柳州等地。
  该镇被列为贺州市重点建设的中心城镇,城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民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1999年被自治区评为第五批“体育先进乡镇”1986年分别荣获自治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表彰,2002年8月自治区计生工作“三好一满意”现场会在公会召开,2004年初被列为计生二类乡镇,2004年9月代表贺州市通过自治区的计生年度检查验收。
  气候
  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9℃,日照1587.3小时,降雨量1550.3毫米,无霜期299天。
  地形
  属南岭山地丘陵区。地貌以低、中丘陵山地为主,属典型的华南低山丘陵区。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五岭山脉的萌诸岭、都庞岭在市境东北边缘。
  耕地面积
  公会镇耕地面积38799亩,其中水田面积28659亩,旱地10140亩,林地面积1278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1%。农业主产水稻、大豆、木茹、生姜,盛产晒烟、青梅、松脂、生猪等;其它经济作物有花生、玉米、黄豆、木薯、马蹄、甘蔗、三华李、板栗等;地方名优土特产有公会米粉、百鸟茶油、东冲腐竹和糯米甜酒等。其中公会晒烟曾在1987年全国19种优质晒烟评比会上名列第4名,具有叶厚油润,色泽鲜黄,味道醇正,浓郁清香,阴燃力强等特点,是生产高档品牌香烟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深受全国各大烟厂的欢迎,是公会镇的拳头产品。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51103 542800 -- 查看 公会镇谷歌卫星地图

公会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公会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羊头镇

  羊头镇隶属于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位于贺州市平桂区西东南面。辖12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羊头镇新街。行政区域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37735人。羊头镇2000年被定为革命老区。   该镇至县城通三级公路,镇内村村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镇内建有2座水电站,电力供应充足;程控电话遍布镇村,装机容量达600门。   羊头镇属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资源丰富,基础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花生、木薯、甘蔗、红瓜子、烤烟为主。近年来,全镇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狠抓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引种油匣、淮山、香芋、莴笋、荸荠、茨菇等经济作物。同时依托电力优势,大力发展煤炭、造纸等产业。   

望高镇

  望高镇位于萌诸岭(姑婆山)西麓,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东与贺州市交界,东北与湖南省江华县毗连,西接城镇,南靠羊头镇和西湾镇,北接富川县。镇政府驻地距钟山县城14公里。全镇总面积183.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规划面积126.2公顷,建成区面积42公顷。   镇政府驻地距钟山县城14公里,距贺州市25公里。全镇总面积183.6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有56个自然村5500户,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非农业人口0.6万人。省级工业区—旺高工业区位于镇区西北面,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建成3.6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编辑   望高镇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有金属矿产锡、铁、铅、黄金等,非金属矿有大理石、花岗岩、煤、硅等,尤其是大理石矿,已探明可开采的优质“广西白”大理石蕴藏量26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广西白”大理石生产基地。   农林资源编辑   镇境内适宜种植亚热带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现有耕地总面积25710亩,基中水田13678亩,旱地12032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产品有红瓜子、油茶、玉米、花生、红薯、木薯、莲藕等,水果适合种植红枣、温洲柑、脐橙、柿子等十几个优良品种。全镇共有林地面积22.9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35.9万立方米,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6.7%。   经济建设编辑   望高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达1549毫米,日照充足,年日均气温达19.6摄氏度,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长达208天。   2000年,贺州地区旺高工业区在望高镇境内建立,望高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参照执行地区旺高工业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适用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望高镇旅游业发展迅速,省级名胜旅游风景区--碧水岩度假村已于1999年建成投入营业,收效显著。旅游(饮食)一条街建设也正日趋完善,生意越来越红火。   特色产业编辑   钟山县望高镇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强力打造大理石制品产业集群基地,着力做大做强大理石产业。现该镇拥有110多家大理石生产加工企业,年生产板材1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占全区大理石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发展规模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加工企业5家,建成投产后预计年生产重质碳酸钙超细粉近200万吨,年销售额达6亿元。   工业编辑   在开展大讨论活动中,望高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讨论研究,冷静分析,认为望高镇还存在着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小、工业项目规模小、工业化水平低、优势资源未充分发挥等问题。针对大理石资源开发规模、档次偏小的问题,大胆创新发展思路,做大大理石产业,并从招商引资、服务园区、打造特色、发展模式等方面突破的思路,制定整改措施,既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又为全镇特色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水口镇

  水口镇位于平桂区,东北与苍梧县沙头、石桥镇相邻,南面与苍梧县梨埠镇接壤,西南与苍梧县六堡、狮寨镇相接,西边与昭平县富罗镇毗邻,北与贺州市大平瑶族乡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八步区政府驻地84公里。全镇现辖6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11771人。   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现有森林面积2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用材林11万亩,占森林面积的55%,年可产木材5000立方米;经济林5.6万亩,占森林面积的25%;拥有八角林2.48万亩,年可产八角100多吨;松脂林5.5万亩,年可产松脂800多吨;竹子1.55万亩,年可产竹子1800吨;速生桉树林2万亩。全镇现有耕地面积7260亩,其中水田面积4605亩,有微型耕田机588台,有63%的耕地面积实行机械耕作。2002年粮食总产量417万公斤,其中稻谷339万公斤,人均有粮354公斤,全镇建有沼气池1456座,入户率达58%,初具沼气生态建设规划。全镇盛产松木、松脂、八角、毛楠竹、甜笋竹、香菇、蜂蜜等,地下矿藏丰富,主要有黄金、石英石等。  

大平瑶族乡

  大平瑶族乡位于贺州市,距市中心64公里。   辖6个行政村,其中3个是瑶族村,2004年末总人口1.34万人,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   该镇森林、矿产、水利、旅游资源丰富,林业用地有2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2.2%,活立木储蓄量62万立方米。主要农产品有木薯、笋干、香菇、八角、蜂蜜、腐竹、中药材等,其中大平腐竹在贺州小有名气,八角畅销全国各地。矿产有黄金、石英石、铜等。丰富的水资源可规划兴建10多座中小型电站,装机容量可达1.5万千瓦时。为实现农民人均拥有一亩竹子、一亩药材、一亩速生丰产林和四亩八角这个目标,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格局。2004年底,全乡已有竹子11500亩,药材4000亩,速丰林5585亩,八角21802亩。2004年全乡生产总值49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46万元,工业总值为125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0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0元。大平瑶族乡依托自身优势,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改革开放25年来,累计建设大项目200多个,总投入资金2.6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80个,引进外资1.2亿元。全乡5个行政村已实现农村电网改造。该乡多次荣获全国和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公会镇

  公会镇地处贺州市八步区西南部,距市区43公里,全镇总面积300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2007年底全镇总户数18121户,总人口69406人,其中农业人口66825人,聚居汉、壮、瑶等民族,操客家话、本地话,通西南官话。全镇有中学3所(其中公会中学为区直属中学),小学23所,2007年全镇在校生10921人,教师533人(在校学生和教师均不含公会中学在内)。有中心卫生院1所。   公会镇盛产晒烟、青梅、松脂、生猪等。晒烟曾在1987年全国19种优质晒烟评比会上名列第4名。晒烟是公会镇的拳头产品,近年来,全镇每年晒烟种植面积都在1.5万亩以上,产量达5万多担,产值3500多万元,是广西最大的晒烟基地。公会镇是贺州重点建设的13个中心小城镇之一,是三县(区)交界处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公会镇交通方便,拥有一支由40多部小汽车组成的“农民的士车队”,每天有150多辆次班车和出租车直达贺州、梧州、桂林、柳州等地。   该镇被列为贺州市重点建设的中心城镇,城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民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1999年被自治区评为第五批“体育先进乡镇”1986年分别荣获自治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表彰,2002年8月自治区计生工作“三好一满意”现场会在公会召开,2004年初被列为计生二类乡镇,2004年9月代表贺州市通过自治区的计生年度检查验收。   气候   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9℃,日照1587.3小时,降雨量1550.3毫米,无霜期299天。   地形   属南岭山地丘陵区。地貌以低、中丘陵山地为主,属典型的华南低山丘陵区。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五岭山脉的萌诸岭、都庞岭在市境东北边缘。   耕地面积   公会镇耕地面积38799亩,其中水田面积28659亩,旱地10140亩,林地面积1278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1%。农业主产水稻、大豆、木茹、生姜,盛产晒烟、青梅、松脂、生猪等;其它经济作物有花生、玉米、黄豆、木薯、马蹄、甘蔗、三华李、板栗等;地方名优土特产有公会米粉、百鸟茶油、东冲腐竹和糯米甜酒等。其中公会晒烟曾在1987年全国19种优质晒烟评比会上名列第4名,具有叶厚油润,色泽鲜黄,味道醇正,浓郁清香,阴燃力强等特点,是生产高档品牌香烟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深受全国各大烟厂的欢迎,是公会镇的拳头产品。  

沙田镇

  沙田镇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西南面,东接鹅塘,南接苍梧县、西接公会镇、钟山县,北连贺州市区。镇政府所在地沙田圩距市中心15公里。全镇现有25个村委会、106个自然村,主要居住有汉、壮、瑶3个民族,2002年末总人口90834人,为八步区第一人口大镇。   全镇总面积4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98亩,有林面积199517公顷。镇内石灰岩、铜、锰、重晶石等矿产储量丰富、品位高,颇具开采价值。沙田河由西向东流贯镇内,一年四季不断流,镇里建有大中型狮洞水库、桂山水库2座,其容量分别为1200万立方米、350立方米,贺州市220KV变电站建在该镇田厂村,全镇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非常丰富。北面与贺州市城西路连接,桂梧高速公路贺州段穿越镇内,交通十分便利。   名胜古迹编辑   沙田镇素有小桂林之称。名胜古迹有龙井古民居、马峰五桂桥、道东螺仙岩、马京堂金龟潭等。龙井古民居中的龙井泉水从井底冒出水珠串串;常年川流不息,古井全部采用石砖垒砌而成,周围有花草树木,甚是美观。马峰五桂桥建于清道光绪年(1826年),全用四方石砌成,三弯拱月,设计精湛,造型美观。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围屋里的女人》外景之一曾在这里拍摄。   工农业编辑   200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8.0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2.78亿元,人均纯收入2180元。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盛产马蹄、茨菇、果蔗、蔬菜、生姜、沙田柚、三华李、生猪、杉木、速生桉,其中马蹄每年种植2.5万亩,产量5万吨,2003年退耕还林6180亩,配套荒山造林1800亩,面上造林3400亩。农产品加工以大成食品厂为龙头,每年加工马蹄、蘑菇等农产品1.2万吨。工业以发展田厂工业园区为载体,并发挥其聚焦作用,形成产业群体。目前,全镇有农产品加工、化工、五金加工、炮竹、建材等90多家企业。运输、建筑、商业、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镇现有中学5所(沙田一中位于红星村、沙田二中位于道石、三中位于古轮、沙田四中芳林学校、沙田五中镇中心学校)小学34所,在职中小学教师989人,在校中小学生17956人。   

鹅塘镇

  鹅塘镇位于平桂区南部,207国道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距市区5公里,辖地域189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65个经联社。其中大明、明梅、槽碓3个行政村为土瑶民族聚居地。   鹅塘镇位于贺州市平桂区郊南部,居住有壮、汉、瑶民族,其中瑶族有3000多人,分布在大明、明梅、槽碓三个行政村。全镇面积18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004年底总人口5万多人。鹅塘镇自然条件优越,盛产优质水稻、马蹄、莲藕、生姜、青梅等农产品。城建交通和旅游业稳步发展。紫云景区已开发成为贺州市重点景区之一。2004年又引资3000多万元开发建设厦岛水上乐园,从而构筑以紫云景区为龙头,华山立体观光园和厦岛水上乐园为两翼的“品”字形城郊旅游休闲景区。   该镇2003年被评为“贺州市文明乡镇”2004年被评为:“贺州市财政收入超千万元乡镇”。羊角山工业小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自治区乡镇企业示范区”。   鹅塘镇下辖村:鹅塘村、栗木村、厦岛村、湴田村、凤田村、丹村村、塘面村、山岛村、新塘村、华山村、垌坪村、芦岗村、锦塘村、盘谷村、明梅村、大明村、槽碓村。  

黄田镇

  黄田镇,位于贺州市平桂区的北部,全镇区域面积达308平方公里,它东靠莲塘镇、黄洞乡,南接八步、沙田镇,西邻钟山县,北界里松镇。公路可通湖南、广东等地。是贺州的大镇之一。黄田境内水田多属黄壤土质,故名。1949年前称黄田乡,1950年为贺县第六区,1958年改称黄田镇。   2001年,全镇人口59632人,交际操客家话、本地话、九都话、通粤语、西南官话。市派驻该镇的部门有法庭、派出所、邮电局、供电站、营业所、信用社、国税、地税、工商所、财政所、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站。黄田镇下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98个经联社,373个村民小组。   自然环境编辑   黄田镇位于贺州市区八步镇以北,必半山半平原地区,主要的山岭有姑婆山、狗耳山,主峰海拔分别为1731米和1531米。两山皆峰峦起伏,林竹繁茂,古木萧森,兽吼禽鸣,是旅游、避暑胜地。此外,还有石羊山、雪山等13座大山。   主要河流有里松河,发源于里松镇新华村老屋冲,流经境内路花、清面、新村,至莲塘石柏口汇入临江。平桂矿务局的水岩坝矿和新路矿在镇境内。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一月均温9.3℃,七月均温28.3℃,年均温19.8℃,年降雨量为1535.6毫米,全年无霜期299天。   投资环境编辑   黄田镇内交通十分便利,桂林至梧州二级公路通过我镇东水、下排、公和、英石、担石村。黄田于担干岭5公里三级柏油路(巳完成1公里)经过黄田、英石、担石村,接桂梧二级公路;八步至姑婆山公路巳建成投入使用,镇内旅游业十分繁荣,有路花温泉、有湖南会馆古戏台、文武庙、有新村的汉代古墓群和汉代炼铁遗址,有国家级姑婆山森林公园和安山水月宫风景区。黄田大道"美食一条街"正在筹办。   镇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以易锡、铅、锌、铁、金、砷、大理石、稀土、石英为主,尤以大理石资源最为丰富,以盛产"广西白"大理石而著称。据初步勘探黄田镇境内储藏的大理石有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下排、东水。黄田镇有林面积8782.6公倾,镇办林场有枫木、浩洞林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者。   经济概况编辑   农业:黄田镇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经资源为依托,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全镇耕地面积3.78万亩,其中水田2.48万亩,旱地1.3万亩。水面面积2300亩,其中山塘水库900亩,池塘1500亩,主要分布在下排、东水、里宁、担石、路花等村。较大水利工程有光明水库、西田口水库、狗耳肚水库、龟石东干水利、五拱水水利和西田水利。黄田镇粮食种植面积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500万公斤,黄田镇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抓好多种经营,促进农、林、副、渔全面发展。在发展商品经济地过程中黄田镇一个突出的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经济,建立特色村、专业生产村。2001年淡水鱼等水产品产量2000吨,其中路花鱼最为有名;在畜牧生产中,形成了以黄田村为代表的养猪专业村,此外,黄田圩还是整个贺州地区最大的牛市场,其它如山羊、兔、鸽、家禽等也有一定规模,在专业生产过程中,建立了林业专业村--路花村、陶瓷生产专业村--新村、石材生产和加工基地--东水、下排村,从而极大地吸收了农村大批闲置劳动力,振兴了黄田的经济。据统计,2001年末,农业总产值(不变价)达1.58亿元,农业综合开发产值(不变价)达1.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546元。乡镇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田镇走上了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把发展乡镇企业规模由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以石材加工、陶瓷生产、矿产开发、塑料制品、电镀产品、机械制造、造纸、副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01年全镇乡镇企业共有2151家,从业人员1.2万人,全镇乡镇企业总收入10亿元,实现总产值9.6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文化教育卫生编辑   黄田镇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也得到发展,全镇有文化站1个,图书馆1个,藏书0.8万册。现有14个村共5000户安通了闭路电视,有中学`3所,在校学生2300人。小学14所,在校小学生1万多人,幼儿园5所,入园儿童300人。拥有卫生院(所)15家(包括村级),卫生工作人员70人。  


公会镇特产大全




公会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