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镇位于来宾北部,总面积238.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8972亩,其中旱地78741亩,水田40231亩。现辖13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辖区内有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广西八一铁合金厂、中外合资广西康密劳(法、日、港)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营凤凰华侨农场。总人口7.2万人。
凤凰镇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湘桂铁路直贯镇0驻地,并设有两个火车站,其中凤凰火车站年货物吞吐量达100万吨,年客运量达9万人次;省道柳(州)来(宾)柏油公路纵贯境内西部;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境内东部,设有凤凰入口。凤凰镇距兴宾区大湾乡红水河码头20多公里,航运上溯云、川、贵,下通粤、港、澳。
凤凰镇自然资源丰富,镇境内探明有锰、磷、石灰石等矿产,为全国重要锰矿基地之一,也是广西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生产的硅锰合金、锰铁、硅铁等产品畅销日、韩、欧盟。石灰石储量为565吨,主要分布在八一厂区北部。1997年勘探发现,凤凰华侨农场硅土矿储量约为100吨。镇内主要河流凤凰河,全长14公里,年平均流量28立方米/秒。
凤凰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1558万元,粮食总产量23999吨,农民人均有粮1006斤,为广西优质谷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36262万元,财政收入10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8元。1999/2000年榨季有蔗面积7万亩,进厂料蔗28万吨,居柳州地区各乡镇之首。全镇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年末生猪出栏60123头,牛出栏5562头,羊出栏3071只,家禽出栏18万羽,水产品产量766吨。凤凰镇菜牛远销苏杭,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秸秆养牛基地。凤凰镇为兴宾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柳州地区经济强镇。
凤凰镇有2所中学,13所小学,在校学生11130人,教职工531人,1998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镇设卫生院1个,农村合作医疗所13所。凤凰镇通讯、供电条件较好,拥有4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有一座移动电话发射塔,信号覆盖全镇及北五、大湾三个乡镇;该镇有凤凰35千伏、3200 KVA变电站和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总装机容量为95000千伏变电站两个。凤凰镇实现了村村通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饮上卫生用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2万人 | 238.2平方公里 | 451302101 | 542800 | 0772 | 查看 凤凰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东街道 |
城东街道位于广西来宾兴宾区。下辖: 451302001001 111 镇北社区 451302001002 111 镇-区 451302001003 111 镇西社区 451302001004 112 水落社区 |
城北街道 |
城北街道位于广西来宾兴宾区。下辖: 451302002001 111 古三社区 451302002200 112 平西村 |
河西街道 |
广西来宾兴宾区河西街道 451302003001 111 河西社区 451302003002 112 长梅社区 |
八一街道 |
八一街道位于广西来宾兴宾区。下辖: 451302004001 111 华林社区 451302004002 111 康裕社区 451302004003 123 河鑫社区 |
凤凰镇 |
凤凰镇位于来宾北部,总面积238.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8972亩,其中旱地78741亩,水田40231亩。现辖13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辖区内有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广西八一铁合金厂、中外合资广西康密劳(法、日、港)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营凤凰华侨农场。总人口7.2万人。 凤凰镇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湘桂铁路直贯镇0驻地,并设有两个火车站,其中凤凰火车站年货物吞吐量达100万吨,年客运量达9万人次;省道柳(州)来(宾)柏油公路纵贯境内西部;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境内东部,设有凤凰入口。凤凰镇距兴宾区大湾乡红水河码头20多公里,航运上溯云、川、贵,下通粤、港、澳。 凤凰镇自然资源丰富,镇境内探明有锰、磷、石灰石等矿产,为全国重要锰矿基地之一,也是广西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生产的硅锰合金、锰铁、硅铁等产品畅销日、韩、欧盟。石灰石储量为565吨,主要分布在八一厂区北部。1997年勘探发现,凤凰华侨农场硅土矿储量约为100吨。镇内主要河流凤凰河,全长14公里,年平均流量28立方米/秒。 凤凰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1558万元,粮食总产量23999吨,农民人均有粮1006斤,为广西优质谷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36262万元,财政收入10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8元。1999/2000年榨季有蔗面积7万亩,进厂料蔗28万吨,居柳州地区各乡镇之首。全镇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年末生猪出栏60123头,牛出栏5562头,羊出栏3071只,家禽出栏18万羽,水产品产量766吨。凤凰镇菜牛远销苏杭,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秸秆养牛基地。凤凰镇为兴宾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柳州地区经济强镇。 凤凰镇有2所中学,13所小学,在校学生11130人,教职工531人,1998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镇设卫生院1个,农村合作医疗所13所。凤凰镇通讯、供电条件较好,拥有4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有一座移动电话发射塔,信号覆盖全镇及北五、大湾三个乡镇;该镇有凤凰35千伏、3200 KVA变电站和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总装机容量为95000千伏变电站两个。凤凰镇实现了村村通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饮上卫生用水。. |
良江镇 |
良江镇位于兴宾区城西南,距县城12公里,湘桂铁路、南柳高速公路、来黎公路贯穿境内。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76个自然村。人口47576人。 良江镇各类产业持续发展。广西来宾火力发电厂A厂、B厂置于境内,l999年工业总产值1360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7251万元,商品零售总额1349万元。农业开发潜力大,现有耕地面积77496亩,其中水田37051亩,盛产水稻、玉米、红薯、甘蔗、花生、水果、红瓜子,木薯、黄红麻等。1999年,粮食总产量2.29万吨,进厂料蔗10.5万吨,水果总产量0.7万吨。红瓜子每年产量达50吨以上,主要销往广东沿海一带。林业长足发展,现有林面积48000亩,林材蓄积量6.4万方,全镇水果栽培面积2100亩,年产量30万公斤以上,其中镇林场连片种植石夹龙眼果树700多亩。养殖业是该镇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99年总产值5521万元。1999年良江镇人均纯收入2848元。 良江镇交通、通讯便利,水利资源丰富。辖区内设有良江火车站,兴宾区城有公共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全镇村村通公路。电讯装机容量900门。塘权电灌站的有效灌溉面积达12000亩,来宾电厂冷却水利工程良江支渠有效灌溉面积达2300亩,上良电灌站、白面水库等有效灌溉面积达9500亩。 良江境内设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3所,现有教师543人,在校学生10480人。良江镇文化生活丰富,建有文化综合楼一幢,总面积93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放影室等;有业余壮师队两个,业余舞狮队三个。1995年曾荣获广西“体育之乡”光荣称号。1999年良江镇龙安村民委荣获广西“文明村”称号。草凌村民委朝南村荣获柳州地区""生态村""称号。 境内有兴宾区八大古迹之一的龙洞山、“小桂林”--凌口水库、良江凌等旅游景点。. |
小平阳镇 |
-阳镇位于兴宾区南端,是来宾、宾阳、贵港等三个县(市)的结合部,素称""金三角"",是兴宾区南部几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 全镇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108个自然村。1999年底全镇总人口54512人。 199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4802万元。人均纯收入2379元。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70175亩,其中水田30567亩,旱地3960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花生、黄烟等为主,花生外销广东、深圳、湖南等地,闻名全国。 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138.6公顷,有林面积1866公顷,主要种植松树、桉树、杉树等, 19 9 9年森林覆盖率达32%;牧业生产主要以牛、猪、羊、鸡、鸭等为主,1999年全镇牛存栏17700头,生猪存栏39700头,山羊存栏9400只,家禽存栏207000羽。 -阳镇交通四通八达。湘桂铁路和南柳高速公路横穿境内,铁路设有-阳、古梦、黄坡等3个火车站,高速公路设有-阳进出口收费管理站。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阳镇设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电影院、书店发行点各1个,镇图书馆1个,藏书量12000册。现有中学3所,学生2500人;小学12所(含中心小学)、数学点55个,学生10164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分校12所。全镇设有卫生院1所,综合门诊楼一栋。 全镇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被广西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乡镇。. |
迁江镇 |
迁江镇位于兴宾区西南部,是广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全镇总面积为34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1401亩,其中水田37252亩,旱地34149亩;有林面积2049公顷,其中水果栽培面积3500亩。迁江镇现辖13个村民委,下有76个自然村;2000年5月全镇人口45602人。 1999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6154吨,农业总产值5755万元,财政收入1037万元,人均纯收入2795元,比上年增收202元。1999年末牛出栏4500头,生猪出栏46135头,羊出栏7725头。 迁江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红水河、清水河流经境内,航运上可抵合山市,下可达广州。柳邕二级公路、来合铁路横贯境内。全镇共有汽车350辆。 迁江镇乡镇企业主要有煤矿、砖瓦厂、采石场、印刷厂等。1999年乡镇企业总收入57483万元。 蔗糖业为迁江镇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全镇有蔗面积32000亩,1999年至2000年进厂料蔗为15.3万吨。日榨6000吨的迁江糖厂生产的白沙糖,为外贸出口产品。 迁江镇注重发展教育事业。现有中学2所、小学14所,全部在校生10599名,小学入学率为99.8%,中学入学率为100%。 迁江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镇内有文辉塔、榜山石刻、昆仑关战役指挥部旧址等文化遗址、鸳鸯锦石、宝塔夕照、北府鸣滩、榜山朝晴、莲塘夜雨、古元零意、老梅清泉、印山书院,素有""迁江八景""之称,久负盛名。. |
石陵镇 |
石陵镇位于兴宾区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56.4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总人口33246人。1999年1月石陵撤乡设镇,当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1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4亿元,财政收入达90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49元,是兴宾区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乡镇之一。 石陵镇农业基础较好,现有耕地面积49934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甘蔗产量为全县之冠,是兴宾区重要的粮食和甘蔗生产基地。境内资源丰富,现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煤、红铁矿、石灰石等矿产品;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有都麟岩、大禹岩等风景旅游区。目前,境内有县属的九龙水电站和多属的厂、矿、场共15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4亿元,风景区每年接待外地游客15万多人次。 石陵镇为柳州地区的南大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柳邕二级公路纵贯南北,距红水河航运码头16公里,水陆交通及通讯十分便利,是兴宾区西南部商品集散中心。 为加快石陵镇的经济发展,该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发展甘蔗生产,大规模调整种植高产高糖优质品种,2000/200l年榨季进厂料蔗将达21万吨以上;二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是引进外资开发本地资源。现已通过引进资金开采九龙——全来一带的原煤,开办三山木片厂等;四是尽快使用投入326万元资金建成的,占地40亩的新集贸市场和占地14亩的禽畜交易市场;五是搞好城镇建设规划。. |
平阳镇 |
平阳镇位于兴宾区的西部,是兴宾区较大的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109个自然村,总人口42741人。 平阳镇煤矿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来宾“煤海之乡”之称,是兴宾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境内有县办东江煤矿和百乐煤矿。据初步勘察,平阳镇煤炭储藏量约120万吨。 1999年全镇耕地面积3953公顷,其中水田1661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甘蔗、花生、红薯等,主要土特产品有红瓜子、金银花、金钱草、淮山、红豆、黑豆等。1999年全镇企业总收入5.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万元,农业总产值4804万元,粮食总产量14730吨,财政收入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 镇内水利设施有高境、潮山、百乐、下刁、八角龙电灌站及相应的灌溉渠道。高境、下刁、潮山等中小型水库可大规模养鱼,1999年全镇养鱼水面249公顷,产量316吨。 平阳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迁江至溯社的公路贯通南北,合山至上林的公路横穿东西。红水河自北向南沿界而过,全长l6.9公里,航运极为方便。 平阳镇的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全镇13个村民委已有10个村委安装了程控电话,安装量达800多台。 平阳镇现有中学2所,在校学生1717人;小学16所,在校学生60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平阳镇文化艺术内容比较丰富,有民间公戏团1个,电影院1家,闭路电视差转设备2套;水泥篮球场10个,室内灯光球场1个;民间体育有舞龙、舞狮、斗鸡、拔河、篮球、象棋活动比赛等。. |
蒙村镇 |
蒙村镇位于来宾市兴宾区东南部,距市区22公里,是兴宾区东片的交通中心。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112自然村屯,2002年末总人口53479人。耕地面积5469公顷,其中早地2981公顷,水田2488公顷。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锰、重晶石、方解石、滑石、钼等,其中重晶石、方解石已进入国内外市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有种植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甘蔗、红薯、木薯等农作物的良好条件。2002年,全乡甘蔗总产量54.7万吨,农业总产值14827万元,财政收入2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2元。 2003年,全乡种植优质谷近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7980吨,比去年增长1.6%。甘蔗种植面积已达2260公顷,向高糖高产蔗发展,预计2003/2004年榨季进厂料蔗突破20万吨;水果种植150公顷,退耕还林124公顷,全年水果总产量3040吨,森林覆盖率35.5%;秋菜开发540公顷,冬菜开发340公顷。甘蔗、林果、畜牧、蔬菜逐步形成支柱产业。肉类总产量5980吨,水产品总产量870吨。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完成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手机电话,村村通公路。全乡有个体工商产1500多户,从业人员3400多人,乡镇企业上缴税金338万元,增加值6825万元。蒙村街隔两天一圩。 全乡有教职工534人,现在校生9740人,其中初中在校生2275人,小学在校生7565人。 文物胜迹主要有“村规碑记”、“尖石头”和甘王庙、冯羽庙、雷王庙、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村规碑记”位于福堂村北面60米处,乃村民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所立,碑呈四方形似轿,高0.45米、宽0.31米,正、左、右三面刻文,1986年6月被列为县级历史文物。“尖石头”位于福堂村西北500米处,高7米,周长6米,拔地而起,奇姿峭巍,直指云天,故名。村民历来将其看作“才子执笔写书”的化身。. |
三五镇 |
三五乡位于来宾市兴宾区中南部,地处丘陵与半石山区地带,地势特点是西、南部高,东、北部低;中部属于丘陵地带。其东连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南接五山乡、-阳镇,西与陶邓乡接壤,北连良江镇、城厢乡。明清时代,三五乡属怀义县所辖的南一里隆平团,民国初年设区,民国24年(1935年)改区为乡,称为三五乡公所,乡公所名称一直延用到解放初期,1968年12月5日,三五和分界公社合并为三五人民公社,1984年下半年,三五人民公社改为三五乡人民政府,自此沿袭至今不变。乡政府驻地三五街。 2002年冬柳地撒地设市时隶属来宾市兴宾区。三五乡辖15个行政村,113个自然屯,总面积为216平方公里,2003年全乡总人口55835人,耕地总面积143856公顷,有林面积6861公顷。境内有湘桂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设有平塘火车站,南柳高速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有公路直通市区,宾阳县、贵港市,每天过境班车达50班次,交通便利。乡境内土壤主要是红壤和沙质土,利于农作物种植。 2003年农业总产值9790万元,种植粮食面积96540亩,其中“吨粮田”14000亩,粮食总产量19025吨;有甘蔗37000亩,其中“吨糖田”7050亩,年末进厂料蔗12.3万吨:水果总产量1007吨;种植蔬菜15500亩,共有“万元田”1600亩。年末出栏生猪82201头,牛8610头,羊6210只,家畜19.25万羽,全年肉类总产量7288吨,水产品产量401吨,禽蛋产量74吨。 目前,三五乡有红砖厂、石灰厂、采石场、煤场等597个个体私营企业,2003年引进投资方村方解石矿、碑口水库养殖、上李林场等6个项目,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2064万元,上缴利税179万元。 三五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主要有方解石、石灰石、红土矿、锰矿、铝矿、煤等。煤主要分布在泡水、三五、古炼一带,尤其泡水的发热量高、储量丰富,兴宾区办的泡水煤矿就在境内泡水村。锰矿分布在乎塘、群安一带。石灰厂石蕴藏量极大:红土矿主要分布在陶马、莲塘一带:锌矿浮于地层表面,极易开采。境内大型水库主要有甘着、料村、碑口水库等3座,小型水库有青春、塘南、六榜、重塘、牛角、略篓、板江等7座。. |
陶邓镇 |
陶邓乡位于兴宾区西南端,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与三五乡、-阳镇接壤,南邻宾阳县和言、洋桥两镇,西依靠清水河界石陵乡,北连良江、迁江镇。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78个自然村,全乡共7960户,总人口41094人。乡境内有陶邓、韦里、东南三个圩市,均为隔三天一次圩日子。 贵岭、九合、韦里、大罗、五同一带盛产原煤和耐火粘土,大罗为中型铝土矿床。石灰石藏量巨大,尚有铁、镓及米石等。清水河中盛产黄沙、并含金沙。水资源丰富,清水河、莫弄河、三洲河、贵岭河、凌王河、纵横交错,常年水流不断,还有三洲、梁村、甘板、雪叫等地下出水口,地下河水丰富,是兴宾区三大富水区之一。乡西北部韦里至川山一带山高林密,药用植物繁多。 特产主要有花生、黄豆、饭豆、红薯粉和板栗、红花桃、三华李、杂交柑等。 全乡耕地面积54719亩,其中水田26972亩,早地27747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和三角麦,此外还有花生、黄豆、甘蔗、桑叶等经济作物,有来宾“第二粮仓”之称。粮食总产量名列兴宾区前茅,以米质香软可口著名,陶邓、大邓、六会、大罗、五同为优质谷基地。甘蔗生产是全乡的经济支柱。2002/200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9.9万吨。 1993年通过了自治区验收达标,现有林面积10.7亩,森林覆盖率为31%。境内除国营维都林场清水河分场外,还有日个村办(或个体合资)林场。林木品种主要有湿地松、尾叶桉、马尾松等,分布在五同、三育、韦里、九合、贯岭、山川等地。 畜牧水产业以业泉公司万头养猪场为龙头,全面推广外二元杂瘦肉型猪养殖。2002年,全乡推广外二元瘦肉型猪200头,建立瘦肉型猪母猪示范村1个。2003年,利用民间资本200多万元,新建3个大型养猪场。此外,还新建无本地公牛示范村6个,设立良种牛冻配点3个。2002年全乡肉类总产量6510吨。充分利用本乡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2003年水产产量达560吨。 企业乡企业主要有业泉实业有限公司、民族砖厂、谭里砖厂、薄膜厂、水厂等,固定资金250多万元。还有大罗、龙旺两沙场,陶邓、韦里2个自来水厂。. |
石牙镇 |
石牙乡地处兴宾区东南部,距城区51公里,北回归线贯穿乡境,辖区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东接武宣县,南靠贵港市覃塘区,地处三县(市、区) 交界的石牙交通便利,来武二级公路贯穿境内。全乡共辖10个村民委,36个自然村。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为35000人,总耕地面积为5731日亩,其中水田13994亩,早地43324亩。 2002年农业总产值9231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1915吨。甘蔗是该乡主要农业支柱产业,2002/2003年榨季全乡甘蔗总产量达16万吨,素有甘蔗之乡美誉。全乡以“吨粮田”、“吨糖田”、“万元田”建设为主体,走向市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建设了外二元杂母猪养殖、育肥牛、山羊圈养、河马农业综合开发区等新型农业示范小区13个,开发了山鸡、种鸽、种兔养殖等特色农业。 高度重视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甘蔗生产实现高糖高产甘蔗品种覆盖面达100%,强化支柱产业地位。林果业稳步发展,全乡有林面积75750亩,森林覆盖率达36%,水果总面积达3000亩,2003年水果总产量890吨。石牙手工业发达,建立了农械加工联合体,制造加工的农械远销迁江、武宣等地。2002年企业总产值11980万元。全乡财政收入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l905元。 2002年,全乡有石牙一中、石牙二中两所中学,教师97人,在校生1800人;设有中心校1所,教学点36个,小学教师301人,在校小学生6423人。全乡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小学学生入学率达100%,“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复查达标。全乡村村通电话、闭路电视,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乡,通讯方便,有莲花水库、顶伞水库等三座水库,总容水量5158.8万立方米,其中的中型水库莲花水库距乡府仅一公里,自然环境清静优美,绿水环岛、青山依依,白鹭等多种候鸟每年均此歇息,是一个垂钓休闲、节日度假的好地方。. |
五山乡 |
五山乡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南部, 属于革命老区,北回归线横贯乡境内中部,东南界连贵港市樟木乡,西连-阳镇,北邻三五乡,东接石牙乡。五山乡原属贵县山西里,民国时,里改区,为樟木区辖。民国37年(1948年)设五山乡,1949年属贵县第四区(青岭区)辖。1953年4月22日划归来宾屑来宾县第十五区五山公社,1984年9月撒公社设乡,自此沿袭至今不变。乡政府驻地五山街,昔以狮子山、龙船山、茫山、牙山、大甲山五山而得名。2002年冬柳地撒地设市时隶属来宾市兴宾区。五山乡辖9个行政村64个自然屯,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32766 人,其中农业家庭尸5771户,非农业家庭产327户,总面积13485公顷(耕地面积2082公顷,其中水田869公顷,早地1213公顷,荒山120公顷,石山5344公顷),有林面积3420公顷。粮食总产量10844吨,进厂料蔗44397万吨,蔬菜总产量15930担,水果总产量1250吨,农业总产值668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3900万元,总产值10750万元,财政总收入135.63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1989元。 全乡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乡党委、政府把发展甘蔗生产和林果、畜牧水产、蔬菜开发等作为主攻方向。2002年农业总产值6680万元(现价),种粮48750亩,其中“吨粮田”7000亩,粮食总产量达10844吨。共有甘蔗面积8210亩,其中“吨糖粮”2000亩,水果总产1250吨,种植蔬菜5000亩,完成高标准瓜菜园1500亩,种植桑树2000亩,共有“万元田”1670亩;有猪存栏18219头,出栏47865头:牛存栏8300头,出栏3326头;羊存2756只,出栏3088只,家禽存栏92515羽,出栏166516羽;全年肉类总产量4200吨,水产品产量385吨。 近年来,五山乡不断发展壮大私营企业,现有自来水厂等乡镇企业531个,其中集体企业11个,私营企44个,个体企~Jk476个。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l3900万元,总产值10750万元。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尤其是2002年共投入96.2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完成中心校的危房抢修,完成新建校舍面积1020平方米。. |
桥巩乡 |
桥巩乡位于兴宾区西北部,全乡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委,60个自然村,人口36555人。 桥巩乡交通便利。红水河流经乡境,航运可抵来宾、合山、柳州、梧州等地,公路直通来宾、柳州、南宁。 桥巩乡水资源丰富。汇入红水河的北三江纵贯乡境,境内还有总库容为394万立方米的古瓦水库和总库容为592万立方米的龙头水库,以及六道、弄茶、清水河等提水工程。2000年乡政府多方引进资金建成岜山喷灌工程,可灌溉良田1000亩。 桥巩乡耕地面积68341亩,其中水田29595亩,旱地3874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全乡有林面积10000亩,其中水果栽培面积8000亩,品种以龙眼、荔枝、甜油桃为主。2000年全乡种植甘蔗面积达33000亩,其中良种蔗占50%,1999/2000年榨季进厂料蔗16. 8万吨。 桥巩乡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全乡共有红砖厂5个,石场35个,沙场4个,生猪收购公司4个,9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7980万元,总收入22510万元,利税总额1300万元。 桥巩乡台隆村麒麟山岩洞内有距今约二百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头骨化石和伴生鹿牙、猪牙等化石及打制石器,考古学家定其名为""来宾人""遗址,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良塘乡 |
良塘乡位于兴宾区的西北部,总面积193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委,全乡总人口35480人。 农业:199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5674万元,现有耕地面积2971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黄豆、花生、玉米、甘蔗。 林业:1999年产值152万元,有林面积65767.5亩,活立木蓄积量12345.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4%。境内有中段、新江、里望、王瓜、来国、毛江等6个小型林场。 牧业:良塘草地面积宽广,牧草资源丰富,全乡较大的草场来国弄草场、周村草场和白艾草场总面积达66000亩,可利用面积达41800多亩,载畜量达1236头。1999年良塘乡牧业产值2937万元,品种主要有猪、牛,羊。 渔业:1999年全乡养鱼水面676亩,水产上市381吨。鱼的主要品种有七星鱼、连鱼、罗非鱼、草鱼、鲤鱼。 特产:主要特产是果蔗,产量居全县之首,1999年产量约1.55万吨。 水利:主要水利设施有青水河引水工程和七洞境内的北爱水库,库容量6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6000多亩,渠长19.3公里。另有电灌站12个,水轮泵站9台,渠道4条,灌溉面积5260亩。 乡镇企业:199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4448万元。 1999年全乡农村人均有粮439公斤,人均纯收入2652元。 良塘乡重视教育、文化事业发展。1999年全乡设有2所中学,在校中学学生1770人;小学有52个教学点,完小8所,中心校1所,共有小学生6410人。良塘乡设有一个文化站和一个电影院。. |
七洞乡 |
七洞乡位于兴宾区北部,东连北五乡,南接良塘乡,西至西北与忻城县安东乡接壤,东北与柳江县百朋乡相邻,属三县交界。山美水好,交通便利,兴宾区最高峰、海拔686.9米的伦桃山就在镜内。镜内溪流交错,是水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南北跨距28公里,乡政府驻地七洞街,至来宾城区直线距离34.4公里,公路里程38公里。全乡耕地面积23300多亩,其中水田9600亩,早地l3700亩。2002年全乡总人口21439人。 现七洞乡辖七洞、社头、板力、成凡、坡六、春归、古车、桥勒等8个村委会59个自然村。 七洞乡的经济发展思路:“稳粮蔗,抓畜牧,抓林果,做强做大民营企业”。明确了发展目标,全乡的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稳定发展。2002年,全乡粮食种植面积39105亩,粮食总产量达11368吨;种糖蔗2.3万亩,产料蔗11.5万吨:猪、牛、羊出栏分别为4.2万头、0.5万头、2.8万只,家禽出栏21万羽:有林面积1000多公顷,林果2000多亩,森林覆盖面积为13%,主要品种有尾叶桉、松树、竹子等;乡镇企业主要是石材加工业,年产量30万平方米,产值1200万元。2002年全乡财政入库4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2元。土特产主要有竹笋、生姜、茨菇、柿子果,马蹄、板栗、黄皮等。 七洞乡设1所中学,2002年共有10个班级,教职工37人,在校中学生560人;设有中心校1所,7所完小,21个教学点,小学教师158人,在校小学生2967人。设有乡卫生院1所。 风景有甘潮岩涌泉。四季常流,冬暖夏凉。社头村革命烈士纪念亭。雨亭叠耸,高9米多,建于1992年7月,亭下灵水清澈。. |
城厢镇 |
城厢乡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驻地与兴宾区城咫尺相望。全乡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64个自然村。1999年底全乡总人口数32535人,其中农业人口31409人。 城厢乡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全乡耕地面积5972亩,其中水田31311亩,旱地28416亩,宜林荒山荒坡8850亩。境内石膏矿储量990万吨,锰、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湘桂铁路横贯全乡南北,红水河贯穿乡境中部,航道上至贵州,下达贵港、梧州、广州、香港等地,乡内村村通公路。全乡11个行政村都通电话,电话装机量417部。 近年来,城厢乡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已基本形成蔬菜、水果、粮食、畜牧水产、矿产、制砖六大主导产业。1999年全乡粮食总产量2098.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551万元,工业总产值34169万元,财政总收入3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9元。 全乡企业248个,其中集体企业27个,私营企业221个,企业主要以石膏矿、建材业为主。乡内石膏矿具有矿质好、品位高、易开采的特点,分布在莆田、林村等地。全乡目前共有6个石膏企业,15个井口,年开采量22.5万吨,产品销往贵港、广东、香港及东南亚,年产值1125万元;另有红砖厂5个,砖窑6个,年产红砖4320万块,产值648万元。 城厢乡重视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现有初中2所,小学29所,在校学生7388人。设有卫生院1个,计生服务站1个,医疗站(所)11个。 城厢乡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主要有彩调、桂戏、壮戏、师公戏、歌舞、杂剧、舞龙、舞狮等。蓬莱洲象州旧城遗址就在城厢乡境内,是兴宾区八大旅游景点之一。. |
寺山乡 |
寺山乡位于来宾市兴宾区的东南部,迁江武宣二级公路贯穿境内15公里,乡政府驻地二级公路旁的寺山街,距来宾市中心约38公里,东面与南泅乡和武宣的介岭接壤,南面与石牙依山傍水相连,西面与三五乡隔山相邻,北面与蒙村乡田园交界,境内有来宾八景之一的鳌山、金峰山风景区,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 寺山乡现下辖17个村民委员会,98个自然村屯;2003年寺山乡有户数11707户,总人口58306人。有耕地面积4172公顷,其中旱地2377公顷,水田1795公顷,乡劳动力27085人,有效灌溉面积1527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554公顷,粮食总产量20825吨,甘蔗面积为16163亩,总产量5.8万吨。早稻播种面积1333公顷,产量5998吨。淡水养殖面积79公顷,淡水产品产量338吨。现有封山育林面积5200公顷,森林覆盖率8%。农业总产值11920万元(现价),其中农业产值2435万元,林业产值243万元,牧业产值4555万元,渔业产值125万元。企业总产值1290万元。2003年全乡财政收入1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农民人均有粮410公斤。. |
南泗乡 |
南泗乡位于兴宾区东南面,政府驻地距来宾城区46公里,东面邻武宣县,西接蒙村乡,北连高安乡,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38个自然屯,总人口33800多人。 南泗乡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倾斜,地势形为丘陵,山岭狭长平川地带,有黔江南北贯穿全乡,每秒流量10立方米,土壤分为水稻土和旱地土两种。 南泗乡境内有锰、滑石、石灰石、红铁氧矿等10多种,水资源丰富,有陈寺水库和河力水库,库容总量1893万立方米,有暗河,泉水四季不断流。耕地面积59229亩,水田23404亩,宜林荒山荒地90397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40.3%,主要植物有松、杉、茶木等林材,还有油茶、油桐、柿子、龙眼等经济林,有野生田基王、金钱草、鸡骨草等药用植物,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全乡以甘蔗、林果、优质谷、畜牧养殖业为四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3394万元,粮食总产量18577万吨,财政收入突破200万元。全乡共种植水稻32800亩,优质谷90%以上,其中早育稀植29800亩(两季),占90.85%,目前全乡共有水果面积9180亩,主要品种龙眼、大颗枇杷、柿子等,各种水果长势良好,现已进入培育、管护阶段;2003年甘蔗种植面积32810亩,进厂料蔗16,33万吨,是去年榨季的2.3倍,2004年已种下春蔗11520亩,预计今年进厂料蔗19.45万吨;畜牧业以“玉良养猪合作杜”为龙头,以茶罗村、高岭村、平田村等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全乡的畜牧业。目前,全乡有良种母猪2527头,年产仔猪26000头,猪存栏41200头,牛存栏11091头。 南泗乡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有乡级南泗自来水厂一座,村级自来水厂五座,受益群众2.3万人,扩宽修复南泗至高安乡乡级公路,修复了各村村级道路。对荒废多年的霸王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恢复储水和灌溉功能,受益群众1.2万人,灌溉面积1.78万亩。 南泗乡98年上半年实现“两基”达标,南泗中学、中心校被列为兴宾区窗口学校,全乡有救职工345人,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视转播站、图书馆各1个,4个壮师队,3个彩调队,乡有卫生院1所,8个合作医院所。 南泗乡境内的南泗孔桥,柳村孔桥建成时间久远铁帽山林场、陈寺水库风景秀丽,可开发为旅游区。. |
高安乡 |
高安乡位于来宾市兴宾区东部,土地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21个自然村,总人口1.7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高安街,距来宾市42公里。自治区直属单位黔江示范牧场位于乡境内,养殖有多种牧牛。 高安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耕地面积3.4万多亩。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甘蔗生产,盛产玉米、黄豆、花生、木薯、红瓜子等。大理石、锰矿、铁矿藏量丰富,尤以大理石为最。该地大理石质硬色优,为豪华宾馆装修的上好材料。 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5093万元,财政总收入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3元,粮食总产量9420吨,2002/2003年度进厂料蔗26374吨,禽畜存栏6.2万头(只)。有集贸市场1个,圩场面积1864平方米,三日一圩。 高安现有中学1所,中心校1所,完小7所,教学点9个,教职工190人,在校生3290人。有文化广播站1个,设有有线电视接收站。有医院1所合作医疗7所。 高安的自然景观有双髻晚霞和三江口,昔为来宾县八景之一,而三江口的红水河和柳江河水色“泾渭分明”,加之此处浪平水缓,地宽沙细,是旅游玩水的好去处。 高安乡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卢成珠和韦德明两位著名人物,卢成珠为清道光二十五年(1日16年)的进士,韦德明为清末的武秀才。另有当代的廖明昌,其组建的“老年造林队”长年造林,多次被评为县、地区、自治区林业战线先进集体,建国十周年大庆时,廖明昌应邀赴北京观礼。. |
大湾镇 |
位于来宾市兴宾区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大湾街距市区43公里,水陆交通便利,船运上可达来宾、合山、忻城;下可通武宣、桂平、梧州和广州;陆路东连象州县,西达凤凰镇,南通正龙、高安乡,北连柳江县,昔日有“柳、来、象、”边区“金三角”之称,属革命老区。全乡总面积18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64个自然屯,总人口33283人,其中农业人口32130人,非农业人口1153人。 大湾乡有耕地面积68703亩,其中水田31765亩,旱地36918亩。甘蔗生产是大湾乡的经济发展支柱,2002年有蔗面积达5.95万自吨,进厂糖料蔗达23.74万吨,粮食总量16730吨,农业总产值9728万元,财政收入7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元。. |
正龙乡 |
正龙乡位于来宾区东部,乡府距市区19公里,与蒙村乡隔河相望,东南与高安、蒙村两乡以江中间为界,西为城厢乡,北邻大湾乡,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8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l77公顷,其中水田1131公顷;总人口2.3454万人,其农业人口23640人,现设6个村民委,44个自然村。 1984年设乡以来,甘蔗生产逐渐成为正龙乡的支柱产业,其中2002年的进厂料蔗达18.2万吨,粮食总产量9565吨,农业总产值9311万元,农民人均有粮400公斤,财政收入4997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5元等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4328元。全乡有中学1所,完小5所,38个教学点,在校学生8821人,公民办教师270人。仅去年就投入资金121万元,建起4栋教学楼;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0人,各种医疗设备齐全并实施母亲安全工程,全乡6个村民委均建有合作医疗卫生所;乡广站1个,职工2人,有播音设备和电视差转台,闭路电视网络覆盖到正龙街及附近村屯,并设有图书馆、阅览室藏书5000多册,以文化科技书为最。 正龙乡地属丘陵平原谷地,境内主要有红水河,自西向东到新村,转北流向大湾乡,红水河在境内流程20多公里。 正龙乡有大量的矿资源,石灰石储量大,质量好, 是该乡的主要矿产,乡内辖有中型水库1座即二沟水库:小型水库5座,小塘坎1处;电灌站3个,水轮泵站1个,全乡自流灌溉1900亩,电力灌溉5900亩,机灌315亩,水轮泵灌溉460亩,水塘坎灌溉100亩,正龙乡电灌站可灌溉面积4700亩,1992年列入桂中治早更新改造工程,今年3月己竣工,灌溉面积扩大到3000亩。全乡农网改造已完成。村村通路工程后,6个村民委均可行驶机动车辆,加上蔗区公路,境内交通己成网。现有森林面积287公顷,森林覆盖串为17.5%。有著名旅游的景点白沙洲,洲上绿树成阴,风景秀丽,被兴宾区列为重点开发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