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 >> 忻城县 >> 北更乡

北更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北更乡谷歌卫星地图)


北更乡简介

  北更乡位于忻城县的南部,东与古蓬镇相邻,西与都安县马山乡接壤,南与上林县交界,北与遂意乡毗邻,忻城至马山的四级公路贯穿全乡,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忻城县城44公里。全乡现有14个村民委,324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乡总人口26459人。总面积28.1万亩,其中石山面积占92%,人均耕地仅为0.76亩。
   全乡土地面积20494.44亩,其中水田602.5亩,早地17691.94亩。2002年底,桑园面积10150亩,年产鲜茧1100吨,金银花种植面积5900亩,年产鲜花850吨,是来宾市有名的桑茧、金银花之乡,深加工业潜力巨大,同时境内蓄藏丰富的白云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0.3亿元,企业营业收入10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14所,在职中小学教师157人,在校学生3289人。古利村古朴屯的壮族杆栏式建筑,是研究壮族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之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65万人 ·忻城县旅游·忻城县特产·忻城县十大特产·忻城县十景·忻城县 451321207 542800 0772 查看 北更乡谷歌卫星地图

北更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北更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城关镇位于忻城县西部,东与宁江乡木排、猫洞村交界,西与宁江乡尚宁村毗邻,南与宁江乡六华村接壤,北与宁江乡黄金村相依。全镇总面积58.5公里。镇下辖板河、都乐、泮水等3个行政村和翠屏、城中、鞍山等3个社区,36个自然屯。2003年末全镇3730户,总人口35450人,其中农业人口1617人,非农业人口19275人。全镇耕地面积14376亩,其中水田3495亩,旱地10881亩。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22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8亿元,粮食总产量4098吨,财政收入54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4元。.  

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忻城县城北部59公里,东与柳江县里高镇交界,南跟思练镇相连,西与欧洞乡接壤,北和宜州市三岔镇相邻,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60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47104人。    大塘镇地理位置优越,国道322线、323线公路过境,在大塘街交汇、北达柳州、桂林,南至南宁、玉林、西通宜州、金城江等地,堪称桂中腹地公路交通要道,日过往客车流量约4000多人次,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总面积31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397.53亩,其中水田23403.8亩,旱地31993.73亩,主种水稻、玉米、黄豆、是忻城县主要产粮区之一。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黄豆、佛手瓜为主。同时盛产板栗、李子、沙田柚、柑桔、黄皮果、桃子等水果。大塘镇现有农贸市场2个,每篷圩日,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繁荣,是该镇农副产品集散地,目前正在投资兴建大塘集贸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大塘街有供销社,百货站、五金站、物资站、医药站等,以及旅行、饭馆、酒家、粉摊等100多家。.  

思练镇

  思练乡位于忻城县东部35公里,南邻合山市,北依大塘镇,东接安东乡,西靠宁江乡,总面积377.58平方公里。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地处思锦,练江两条河的汇流处,故名“思练”,1950年属忻城第三区,1958年分设思练、安东、毛洞、石龙4个人民公社,1962年复并为思练区,1968年改为思练人民公社,1984年析出安东乡,设置思练镇。   至1998年底,思练镇共辖16个村民委,自然屯202个。全镇总人口50184人,其中农业人口47742人,主要河流有思江河和练江河两条季节河,思江河全长11.5公里,丰水期平均流量为5.65立方米/秒。以红壤、冲积土、石灰土为主。矿藏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    工农业总产值(1998年底止,按当年价计)26500万元。农业产值(1998年底止,按当年价计)5500万元,耕地面积4841公倾,其中水田1191公顷,早地3650公顷,粮食产量3665.84万斤,甘蔗产量11万吨。当年产值35000元,有林面积3992.73公顷,立木蓄积量4418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10%,境内有林场。林种主要有:松木和杉木。当年产值2905.25万元,鱼养水面积共有82公顷,年产量126吨,主要品种有:草鱼、鲤鱼、罗非鱼、鲢鱼、鳙鱼,土持产品;花生、黄豆、香粳米。现有小型水库1座,电灌站15个,水轮泵站6个,水柜38个,水利渠道30公里。.  

红渡镇

  红渡镇位于广西忻城县中南部,红水河岸,东北与宁江、果遂两乡及兴宾区的溯社乡相邻:西南与遂意、古蓬两乡镇及上林县的乔贤镇交界;西北与都安县百旺乡、马山县金钗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堀17公里。全镇现辖1个社区、11个村委会;157个自然屯,286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38123人,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    红渡镇地处山区,田少地多,但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红水河由西北马山县入境,横穿全镇。省道忻城至首府南宁途经红渡,水路、公路交通比较便利,主要矿产有原煤,是忻城县原煤产区。现有耕地面积2402公顷,其中旱地1372公顷,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已形成有红渡山区特色的以桑蚕、甘蔗和金银花为主的多支柱产业结构。至2002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产值达2759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585万元:财政总收入39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7元。    广西重点建设工程—乐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在红渡镇驻地西北3公里红河岸上,库区旅游开发将为红渡镇乃至全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生活力。    全镇现有1所中学,12所小学,在职中小学教师278人,在校生4089人;1所一级乙等卫生院;一栋文化宣传楼的建成大大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   红渡镇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明朝时期,红渡(昔称罗墨)、古钵、思吉是广西八寨农民起义的三个寨:解放战争时期(1947—1949),古钵、雷洞等地是该镇重点游击区之一。.  

古蓬镇

  古蓬镇位于忻城县西南部,面积146.2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566.7米,耕地面积1853公顷,早地925.5公顷。全镇有1个社区和11个村民委,145个自然屯,250个村民小组,人口33712人。   古蓬镇历史悠久,是忻城县老革命游击区之一。镇内周安街是八寨农民起义的古战场,是解放战争时期古思起义的策源地。有永吉桥、回春岩,卧仙岩等具有观赏价值并富有历史传奇的旅游景点。    古蓬镇有忻城—南宁省道,忻城—加方、忻城—金钗、古蓬—塘红等县道穿过,大部分村民委位于公路沿线。省道20231线与县道周金线在古蓬吉安交汇。古蓬一直是活跃的商品集散地,“忻城南大门”之美称。    全镇森林面积为5.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8.4%,在全县居于首位。林木种植以古蓬松、杉林为主,现有村级集体林场7个,经营林面积1038公顷,活林蓄积量达29186立方米。古蓬松以树杆通直0,木质坚硬,速生高长,适应性广的特点而盛名全国。古蓬松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古蓬松良种基因库”的称号。    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D级煤储量495.5万吨,铁矿主要位于枝林村勃旺屯,为硫铁矿氧化剥蚀堆积而成,在近地表10米之内有5个矿体,平均厚度3.36米,含矿率735.9公斤/立方米。平均含晶位55.13%。C+D级储量10.57万吨,含铁丰富,有害成份含量低,埋藏浅。铝土矿位于板内村岐山屯,矿层厚6米,平均品位43.81%。    境内设有中小学1所,镇级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11所,各中小学都建有教学楼,全镇共22栋。现有教职工247人,在校生3709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704人,小学在校生2005人。镇中心卫生院达一甲等医院标准,现有医务人员47人,建有住院综合楼1栋,门诊综合楼1栋,共有病房34间。    2002年,全年共组织财政收入1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3元,建有村集体综合楼11栋。镇内有瘦肉型猪养殖场、新西兰兔、肉肥牛生产、鹅苗生产1 5个养殖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还建有大颗枇杷、早熟蜜柑种植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东河)。全镇开通了程控电话9800多部,建有古蓬砖厂、古蓬水厂、周安水厂等,个体私营企业达1026家,2002年乡镇企业收入达2.5亿元。2003年招商引资项目5个,引进到位资金400多万元。.  

果遂镇

  果遂乡位于忻城县东南部,东与合山市毗邻,南接兴宾区溯社乡,西与新圩乡连接,北与思练镇交界。忻合二级公路贯穿境内,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9公里,距合山市中心9公里。全乡有8个村委会,96个自然屯,总人口2.7万多人,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    果遂乡白云方解石藏量大,石质好:石材加工业发展迅速,三家石灰石粉加工厂年创利税15万元以上:流经境内的红水河盛产鱼类和虾类;北丹村石灰窑群生产的石灰远销区内外;两家砖厂产品供不应求。经过多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已形成了在忻合二级公路沿线以“三田”为主,重点发展名、特、优,新水果和反季节蔬菜, 山区、丘陵区以创税农业为重点,突出粮食,甘蔗、桑蚕和金银花等为重点,发展水果、竹子、用材林。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2026万元,财政总收入2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l383元。    该乡有8所小学,l所中学,在职中小学教师220人,在校学生3349人,乡级卫生院l所,乡宣传文化楼一栋,乡政府所在地周边村屯都能收看有线电视。   该乡三日一圩,高峰季节,赶圩人数每圩达3000人以上,乡政府正规划兴建新的集贸市场,开发商贸小区,以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大踏步发展。.  

安东乡

  安东乡位于来宾市西北部,东与柳州市里高镇交界,西同思练镇接壤,南跟来宾市兴宾区相接,北和大塘镇相连。乡政府所在地距离来宾市中心50公里。全乡现辖5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l8730人。    安东乡地处三县(区)交界,全乡土地面积11994公顷,以坡地为主,耕地面积23873亩。水资源较为丰富,2002年规划建设两个小型水电站,2003年正式投工建设小型水电站1个。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实现了屯屯通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屯屯通电和校校有教学楼的目标。建成地(田)头山柜2100多个,沼气池623个;水利渠道硬化96公里:整修乡村公路3条20多公里;其受益群众13000多人。2000年投入209万元建成安东乡至思练镇12公里长的柏油公路。    2002年全乡财政收入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农业综合开发使全乡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实施“三田”建设,2002年粮食总产量8974吨,年均增长3%,甘蔗种植面积达11600亩,总产量4.1万吨,突破历史最高,甘蔗生产是全乡财政的支柱产业;圈养山羊、网箱养鱼、秋冬菜开发等规模种养殖已转向“生态农业”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2002年至2003年,以退耕还林为契机,投资近100万元发展种植近3000亩的速生尾叶桉。共投入602万元启动“石漠化治理”工程,完成造林面积5000亩。   全乡现有1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在职中小学老师155人,在校学生2750人。全乡校校有教学楼,通过“三化”建设,学生环境好。.  

马泗乡

  马泗乡位于忻城县北部,东与六塘镇相邻,西与宜州市接壤,南与宁江乡交界与欧洞乡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忻城县城24公里,全乡现有6个村民委;134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乡总人口19134人。    全乡土地总面积30470亩,其中水田5770.28亩,早地24700.63亩。2002年甘蔗种植面积16088亩,水果种植面积5800亩,年产水果13050吨,一年四季果蔗飘香,是远近闻名的果蔗之乡。    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4308.84万元,工业总产埴11003万元,财政总收入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0元。该乡锰矿资源丰富,现有广西河池市宏宇锰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乡投资开发锰矿。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6所,在职中小学教师156人,在校学3100人。.  

欧洞乡

  欧洞乡系1984年10月从原马泅公社分出成立,位于忻城县北部。欧洞乡地处323国道线与柳忻公路干线的相交地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县城36公里,北与宜州市相距38公里,东与柳州市相距80公里。全乡总面积13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54个自然屯.全乡共3781户,1.49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等民族,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日7%。    欧洞乡地属丘陵山区,地势略高,山脉呈东南走向,土质为红壤土和石灰岩土,储藏着丰富的锰、铁矿等矿产资源。欧洞乡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森林总面积为2261.5公顷(含欧洞林场1592.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 5.8%,是全县最高的乡镇。   全乡共有耕地面积19312亩,其中水田3855亩,旱地15457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桑蚕、花生、大豆、油菜籽等。2002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6900亩,桑园面积6350亩,实现人均1亩蔗,户均2亩桑的目标。完成退耕还林1200亩,已实现了“屯屯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电视”。全乡90%的农产解决了饮水难问题.非公制经济发展迅速,全乡拥有私人企业36家,年产值100万元以上企业有8家,外来投资20家。.  

新圩乡

  新圩乡位于忻城县东南部,红水河北岸,自1987年从果遂乡分出,辖4个村民委,总面积为60.56平方公里,是壮族聚居地,总丝谖?/SPAN>14136人,全乡耕地面积13329.5亩,以种植玉米、桑等作物为主。2003年全乡实现GDPl2398元,财政总收入5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38元。    全乡水陆交通便捷,红水河和忻城至合山二级公路穿该乡西南总共14公里,忻城至宜州二级公路建成后,新圩将处在大西南出海的便捷通道上,面临着更好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圩乡重点完善“四个一基地”(即良种甘蔗、桑蚕、秋冬番茄和林果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全乡的产业结构调整,力争经过3-5年的艰苦奋斗,全乡甘蔗达3000亩、桑园达4000亩、林果面积达6000亩,每年秋冬番茄种植达2000亩以上。    新圩乡的招商引资项目有:白云石矿开采,集贸市场开发等。.  

遂意乡

  遂意乡是国定贫困乡、区定特困乡,属革命老区乡。位于忻城县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东南接古蓬镇,西南接北更乡,东北接红渡镇,西南接马山县金钗镇。全乡辖12个村民委,268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2.4万多人,全乡总面积1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62亩,其中保水田2430亩,人均耕地0.78亩。    遂意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属大石山区,植被多为耐早的黄茅草、龙须草为主。境内有一定量的燃煤资源,有宜林宜牧山地达2800亩。红水河流经该乡东北部的兰甲村,是忻城红水河一日游的渡假村。位于乡政府北面的板黎水库绐建于1958年,库容76.6万立方米,正常水位面积250亩,可灌溉面积2500亩。弄江村沌水库,库容100立方米,正常水位面积370亩,周围风景四季怡人。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7元。目前,主要经济作物和特产有桑蚕、金银花、木瓜、霸王花、苦丁茶、剑麻等,建有蚕茧收烘房、金银花保鲜加工房及广西忻城县遂意木瓜蛋白酶厂。全乡有林面积1206.9公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有黄果树、板栗、龙眼、石栎、马尾松、杉木、樟木、任豆树、香椿、苦楝树、喜树等。盛产生猪、花猪、山羊、鸡鸭、乳鸽等。    柏油路已通到乡政府所在地,现有11个行政村通公路:全乡268个村民小组的农产都用上了电资源,80%的农房用上了卫生的自来水;12个村民委有9个村民委建有办公楼。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乡有2所中学,l2所小学,教职工共149人,各中小学均建有教学楼。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建有一栋乡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综合大楼,内设图书室、电教培训室、娱乐活动室等,图书室藏书1万多册。有线电视普及率达80%以上,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电信事业迅速发展。电话机装机达500多台,通电话行政村3个,移动通讯已开通。.  

北更乡

  北更乡位于忻城县的南部,东与古蓬镇相邻,西与都安县马山乡接壤,南与上林县交界,北与遂意乡毗邻,忻城至马山的四级公路贯穿全乡,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忻城县城44公里。全乡现有14个村民委,324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乡总人口26459人。总面积28.1万亩,其中石山面积占92%,人均耕地仅为0.76亩。    全乡土地面积20494.44亩,其中水田602.5亩,早地17691.94亩。2002年底,桑园面积10150亩,年产鲜茧1100吨,金银花种植面积5900亩,年产鲜花850吨,是来宾市有名的桑茧、金银花之乡,深加工业潜力巨大,同时境内蓄藏丰富的白云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0.3亿元,企业营业收入10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14所,在职中小学教师157人,在校学生3289人。古利村古朴屯的壮族杆栏式建筑,是研究壮族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之一。.  


北更乡特产大全




北更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