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崇左 >> 江州区 >> 濑湍镇

濑湍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濑湍镇谷歌卫星地图)


濑湍镇简介

  濑湍镇隶属于崇左市江州区,位于崇左市东部,居于左江中游,距市区18公里,离广西首府南宁116公里,东经107°6′23″--107°47′33″,北纬22°9′34″-22°54′18″。东面与扶绥县接壤。湘桂铁路和南友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左江河横贯境内。全镇总面积17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其中,水田0.6万亩,旱地8万亩,现有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非农业人口0.3万人。
  濑湍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短,冰雪罕见。夏季炎热、易涝,春秋易旱,冬季干燥、微寒,年均气温21.3-22.3°C,多年平均降雨量1172.1MM。
  濑湍镇属山区干旱地区,山岭丘陵遍布,石灰岩山林立,平原盘地狭小而分散,耕地高亢。东部、南部土山环抱,西部、北部石山耸立。以坡丘谷地、峰林峰丛谷地、孤峰坡地地貌为主,次为峰丛洼地。
  近年来,濑湍镇人民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38万元,年增长10.1%;农业总产值达13152万元,年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0万元,年增长16.82%;农民人均纯收入2382元,年增长6.8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2005/2006榨季,入厂甘蔗48万多吨,产值1.3亿元,2005年被江州区委、区政府评为甘蔗生产""六化""工作二等奖;建立了3个杂交牛养殖示范小区和2个黑山羊圈养小区。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村级完小教学楼房化的目标,完成了7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教学点的设备配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革新文明示范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示范村,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陇料文明新村正在建设中;累计建成沼气池1285座,完成改厕1360座;完成农村住房建设面积98000平方米;集镇绿化面积18800多平方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5万人 175.5平方公里 451402102 532200 0771 查看 濑湍镇谷歌卫星地图

濑湍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濑湍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太平镇

  太平镇位于崇左市江州区西南部,处左江中游,跨左江南岸,东面同濑湍、南面同江州镇接壤,西南同宁明、龙州两县交界,北面连接大新县,湘桂铁路横穿中部,水陆交通方便,古称壶城,是崇左市委、市政府及区党委、政府及机关所在地。全镇面积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00.5亩,其中水田7399.5亩,总人口7.4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8万人,非农业3.86万人,下辖13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125个村民小组,33个居民小组。太平镇地属丘陵山区,为本区七分石头三分土的山区镇之一,较高山脉有卜马山、七更山,海拔400米以上。境内主要河流有左江河、黑水河及水口湖。左河从龙州县响水流入境内,流经四个村委会,长约45公里。黑水河从乙古村入境,流至驮怀村汇入左江。气候属干湿地带,年降雨量1150—1490毫米,相对湿度77%,无霜期长达346天,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   太平镇有大量的矿资源,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五种,其中铁矿储较多,水泥原料的石灰石、粘土;大理石储量可观,质量上乘。开发石碑前途广、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左江河水解决了部分村委的浇灌和生活用水:镇内辖有先锋和左江电站,解决了部分村委的稻田用水用电。全镇电普及率达100%,现有森林面积14560.7公顷。森林覆盖率47.59%。有黑叶猴、恒河猴、大南蛇等珍贵动物。“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归龙塔和“全国少有广西第一’’的石景林是该镇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近几年来。太平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崇左市建设成为左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机遇,实施“优粮食、保甘蔗、兴林果、增蔬菜、强种养、输劳务、活商贸”的经济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增加城乡农(居)民收入,2003年至2005年,太平镇国内生产总值由20321万元增加到 37075万元(现行价,下同),年均增长 35.1%;农业生产总值由17655万元增加到24127万元,年均增长 16.9%;工业总产值由3450万元增加到4374万元,年均增长 12.6%;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由4554万元增加到9111万元,年均增长 41.44 %;财政收入由3030万元增加到4819万元,年均增长26.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85元,年均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80元,年均增产7.9%。.  

新和镇

  新和镇位于崇左市江州区西北面,东北面与大新县接壤,西南与龙州县交界,距市区28公里。全镇总面积265平方公里,总人口1.98万人。全镇辖8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3个居民小组,65个自然屯,19个镇直单位,共有23个党总支部,638名党员。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4369万元,工业生产总值604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   全镇耕地面积10.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000亩。以甘蔗作为支柱产业,种植面积9.6万亩(其中甘蔗生产""六化""基地12片共1748亩),年产原料蔗50万吨。种植花生5000亩,水稻3000亩,玉米7000亩,剑麻680亩,西瓜300亩。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先后建立了下询奶水牛养殖基地(现存栏365头),上询黑山羊圈养小区(现存栏900多头),黑水河名贵鱼种养殖示范基地(现有网箱520多箱),新和街肉猪繁育基地(现存栏300多头),并以此为样板,辐射全镇,带动我镇畜牧水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经过不断发展,新和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走在了江州区各乡镇的前列,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获得了各种殊荣。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江州区三个文明建设一等奖。荣获自治区、国家级的有:荣获广西第三、四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乡镇组""南珠杯""特等奖,第五届获优秀奖;2003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政权建设办公厅授予""广西村民自治模范镇"",被广西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电教科技示范乡镇"",被广西科技厅授予""广西科技进步考核先进镇"";2005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镇"",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单位"",2006年被崇左市委、崇左市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濑湍镇

  濑湍镇隶属于崇左市江州区,位于崇左市东部,居于左江中游,距市区18公里,离广西首府南宁116公里,东经107°6′23″--107°47′33″,北纬22°9′34″-22°54′18″。东面与扶绥县接壤。湘桂铁路和南友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左江河横贯境内。全镇总面积17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其中,水田0.6万亩,旱地8万亩,现有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非农业人口0.3万人。   濑湍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短,冰雪罕见。夏季炎热、易涝,春秋易旱,冬季干燥、微寒,年均气温21.3-22.3°C,多年平均降雨量1172.1MM。   濑湍镇属山区干旱地区,山岭丘陵遍布,石灰岩山林立,平原盘地狭小而分散,耕地高亢。东部、南部土山环抱,西部、北部石山耸立。以坡丘谷地、峰林峰丛谷地、孤峰坡地地貌为主,次为峰丛洼地。   近年来,濑湍镇人民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38万元,年增长10.1%;农业总产值达13152万元,年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0万元,年增长16.82%;农民人均纯收入2382元,年增长6.8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2005/2006榨季,入厂甘蔗48万多吨,产值1.3亿元,2005年被江州区委、区政府评为甘蔗生产""六化""工作二等奖;建立了3个杂交牛养殖示范小区和2个黑山羊圈养小区。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村级完小教学楼房化的目标,完成了7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教学点的设备配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革新文明示范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示范村,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陇料文明新村正在建设中;累计建成沼气池1285座,完成改厕1360座;完成农村住房建设面积98000平方米;集镇绿化面积18800多平方米。.  

江州镇

  江州镇位于崇左市江州区东南部,地处北纬22°9′34″~22°26′10″,东经107°27′30″~107°40′10″之间。全镇总面积279.11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1个村委会,共134个自然屯。耕地总面积10.9万亩,其中水田2.47万亩,旱地8.43万亩。总人口4.4万人,其中集镇人口0.58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8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农业总产值1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7%;财政收入98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比上年增加176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江州镇距崇左市仅6公里,距南友高速公路3公里,崇左-上思二级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005年提出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发展江州"的发展思路,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打造城郊型经济发展模式。   江州镇气候温和湿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5度,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现有水库16座,有效总库容1923万立方米,是江州区内水利条件较好的乡镇。境内多土山、丘陵,适宜甘蔗等作物生长。现有甘蔗7.9万亩,年均原料蔗产量40万吨,是全镇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酸菜、草席、黑皮果蔗等土特产远销区内外。名胜古迹有江州石狮、板麦石塔、观音岩等。.  

左州镇

  享有“广西最甜乡镇”之美誉的左州镇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北部,东连驮卢镇,南邻太平镇,西与大新县毗邻,北靠那隆镇。南宁市至大新县公路穿镇而过,是内地通往边关的重要通道。镇政府驻地左州新街距离崇左市中心50公里。全镇总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3.68万人,辖13个村(居)委会、93个自然屯。耕地面积12.3万亩。    左州镇境内东南多石山,西北为丘陵地带,中部地势平缓。镇内主要河流是那玛河,全长约17公里。较大水利工程有派光、驮坎、派香、勇坡、立村等水库。    2001年左州镇荣获南宁地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一等奖、南宁地区财源建设先进乡镇、崇左县财源建设一等奖;2002年荣获崇左县两个文明建设达标奖、崇左县“三大纠纷”案件调处工作三等奖、崇左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达标奖、崇左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达标奖。全镇积极发展甘蔗生产,大力推进甘蔗生产良种化、规模化、机耕化、智能化、水利化和契约化,做强做大甘蔗支柱产业。几年来,全镇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分别保持在10万亩和50万吨以上,连续三年荣获江州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称号,成为崇左市乃至广西第一甜镇。 2002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10467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达15402万元,财政收入达9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7元。近年来,村村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汽车、摩托车、电冰箱、电话、手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和通讯工具纷纷进入农村家庭:现有2所普通中学、13所小学。在职中小学教师415人,在校生4359人。    知名人士有:梁成业,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现任顾问。左州镇曾是旧左县府所在地,素有“前狮子,后麒麟;左金山,右玉井”之美誉。古迹有金山庙,位于该镇西北角,据传,此寺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因建寺前发现一金炉而得名。建寺后,香火不断,至明成化十三年(即公元一四四七年)翌年,把农历二月十九日定为纪念日,在纪念日里举办抢花炮、舞狮、舞龙、舞麒麟活动和山歌会。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金山传统抢花炮节,吸引了县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观众多时有3万多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使左州镇名传千里,享誉区内外。.  

那隆镇

  那隆镇位于江州区北部,距崇左市区74公里,地处西大明山西南侧,是江州区最偏远的乡镇。全镇总面积367.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3万亩,其中水田2.8万亩,畚地2.5万亩,总人口3.6万人。全镇设15个行政村,其中有8个山区村,7个平原村,15个行政村中有12个行政村为自治区定贫困村。全镇共有24个党组织,其中7个党总支部,17个党支部,共有965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744名,占77.1%。   那隆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水资源和林木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繁多。全镇共有11座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8座。那隆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群山连绵,多为肥沃的泥土山,全镇现有森林面积20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5%。那隆镇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黄黑豆、花生、甘蔗、木薯、红瓜子、龙眼、香蕉、荔枝、芒果、沙梨、柑橙等。   近年来,那隆镇党委、政府立足山区乡镇的定位,依托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依靠优势引项目,大力搞好扶贫开发,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六大亮点:   ——经济发展思路清晰。那隆镇把全镇15个村(居)委会划分为山区经济区、平原经济区和水域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山区经济区着重发展以八角、玉桂、速丰桉、柑橙和以松杉林为主的林果经济;平原经济区着重发展优质谷、水稻制种、高糖甘蔗、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养殖业等;水域经济区以11座小(一)、(二)型水库和深水位河段为重点,实行水里养鱼、水面养鸭的模式立体养殖。   ——特色产品形成品牌。甘蔗种植是那隆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5.7万亩,总产量30万吨。此外,那隆镇一些特色产品远近闻名,如黎村的腊鸭,岜王的凉薯,仁惕的优质米,群黎的水稻和玉米制种,山区村的生态土鸡、八角、松脂、速丰桉等。全镇已形成""一村一品""的种养格局,农民的收入渠道不断拓宽,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42元。   ——项目建设有新突破。那隆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眼于山区资源优势,近年来引进了5万亩速丰桉基地、水稻玉米制种基地、新农贸市场建设工程、优质香蕉种植基地等项目。项目建设对促进农产品销售、流通,形成农业产业化,带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镇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驮卢镇

  驮卢镇隶属崇左市江州区,地处北纬22°44′05″,东经107°34′34″-107°43′34″,位于崇左市东北部,左江北岸。2003年原驮卢镇与雷州乡合并为新的驮卢镇,辖17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115个村(居)民小组。全镇总面积443.1平方公里,城镇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59万亩,旱地面积11.56万亩;全镇总人口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产值达30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4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农业总产值 15298 万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 2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489元,比2004年增加121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驮卢镇距崇左市50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10公里,是崇左市江州区北部各乡镇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左江河、西大公路、富太公路穿镇而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水路上通崇左、龙州,下达南宁、梧州等,自古以来为左江流域重要商埠之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水绕山环,百家之市"",素有""小南宁""之称。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2年被自治区评为自治区文明乡镇、列为自治区重点镇;2006年被崇左市定为崇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驮卢镇气候温和湿润,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2度,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质主要是泥盆系和二迭石灰岩等构造,地型主要为喀斯特峰林与谷地相间分布,适宜甘蔗等亚热带作物的生长。驮卢镇是崇左市江州区的第二工业基地,辖区内有国家一级大型企业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和左江糖厂以及左江经济开发区等规模企业,农业支柱产业以甘蔗、剑麻、木薯、水果为主,畜牧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多业并举,经济繁荣。.  

罗白乡

  罗白乡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东南面,东与扶绥县柳桥镇、东罗镇交界,西南跟江州镇相连,北与濑湍镇相邻,距首府南宁132公里,距崇左市中心20公里,322省道贯穿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乡境内的弄官山公园一带现存300多只白叶猴,是目前世界上白头叶猴生活聚集最多的地区,受到国家生物界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全乡土地面积158.36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61自然屯,人口2.59万多人。乡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0771万元,财政收入8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8元。   罗白乡除乡党委、人大、政府外,下设有乡农业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林业站、甘蔗站、兽医站、劳动社会保障所、司法所、财政所、文化广播站、卫生院、国土资源所、中小学等单位。乡党委、政府和各乡直部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各职能单位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不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农贸市场、旧元新村、拓宽过境公路;建成了乡政府行政办公楼、宣传文化楼、乡敬老院、干部住宅小区、乡卫生院门诊楼和3.5万伏的变电站,解决了布满、派良、农六、龙头等12个自然屯6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乡党委、政府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公开内容上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心工作业务、财务支出、人事变动、总体发展规划及措施等为主。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定期、不定期或阶段性的公开,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共同推进全乡的各项工作。   在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罗白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05-06年榨季甘蔗产量由04-05年的29万吨提高到42.9万吨,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年来获得了江州区2003年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甘蔗生产""六化""二等奖、200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二等奖、2005年度森林防火目标管理二等奖、2005年""三个文明"" 建设达标奖、2005年度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2006年榨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奖状。.  

板利乡

  板利乡于1988年建设乡,位于江州区东南部,东与扶绥县交界,南与宁明县接壤,珍稀动物白头叶猴栖息于乡境内。集镇位于国道322线和省道213线的交汇处,距道南宁120公里,离崇左市区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被人美称""金三角""。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6个村(居)委会,40个自然屯,总户数3210户,1.4万人。   近年来,板利乡""三个文明""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原崇左县2001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等奖;原崇左县2001年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一等奖;荣获荣获原崇左县2001年度""五件实事""、""八个一""工程二等奖;荣获江州区2003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模范乡镇一等奖;荣获崇左市江州区2003年甘蔗生产""六化""工作达标奖;荣获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一等奖;荣获2005年度森林防火目标管理三等奖;荣获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三等奖;荣获2005年度崇左市江州区""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三等奖。.  


濑湍镇特产大全




濑湍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