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崇左 >> 宁明县 >> 板棍乡

板棍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板棍乡谷歌卫星地图)


板棍乡简介

  板棍乡位于宁明县中部。东与海渊镇交界,南与那楠乡相接,西与东安乡接壤,北与北江乡相邻。全乡管辖8个村委会,62个自然屯,总人口20856人。
    板棍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总面积237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26℃,年平均降雨量1145—1500毫米。全乡有林面积2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5.9万亩,耕地面积33000亩。由于山地居多,全乡主要盛产木材、松脂、八角、药材等农产品,是宁明县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地。辖区内建有浦下水库、康宁水库、那别水库、新田六水库、雷办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为4656万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满足需要。322国道沿乡而过,明江河绕乡而流,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板棍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181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3323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7238吨,全乡财政300.13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37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09万人 237平方公里 451422205 532200 0771 查看 板棍乡谷歌卫星地图

板棍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板棍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中镇

  城中镇地处县城,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总 面积28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3个村委会,13个经联社,113个村小民小组,总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中12650万人;耕地面积11480亩,其中水田面积7675亩。经济发展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782万元,增长8%:农业生产总产值达到4558万元,年增长6%:肉类产量2520吨,增长16%;水产品720吨增长10.5%:财政收入完成3050万元,完成任务126.55%:农民人均纯收入2387元。全镇个体私营企业数已接近5600户,总注册资金达50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达1.25亿元。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功,引进福建老板投资600万元,在我镇北丈村建设胶合板厂;引进灵山老板在福仁建成100亩水产品养殖基地等,引进个体老板在师部营房建成万羽肉鸡养殖场:引进广东老板资金在北斗社区建成500亩西瓜基地;引进区农发办260万资金,建设北斗社区1000亩园田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爱店镇

  宁明县爱店镇成立于1992年3月,位于中越陆地边境公母山下,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接壤,边境线长达25.5公里,东兴至那坡沿边公路贯穿其间。爱店为国家二类口岸,是我国西南经济板块通往东南亚的陆路效能要道。全镇下辖3个村委会19个自然屯,总面积65.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25亩,粮食播种面积2700亩,总人8055口人,其中流动人口2000余人。    小城镇建设力度大,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爱店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定为500全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2002年被定为全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近年来尤其是边境建设大会战后,城镇各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区全面完成旧城区拆旧建新改造工程,所有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硬化和街砖铺设,一区三条街道和马路街种植风景树183棵,铺设草皮3000平方米,美化绿化了集镇;互贸市场、检验检疫大楼等相继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的口岸联检楼正在兴建;投资319万元的爱店中学新址的各项配套设施已逐步健全;女建成崭新的公路养路站和敬老院等。农民开始掀起进城建(购)房热潮。目前,爱店镇相继开辟的四个开发区总面积270亩,建成了集工贸、农贸、商业宾馆、住宅于一体的市镇新格局。此外,还相继创建了卜河屯、那洞屯、旺英屯等三个小康文明示范村。    边贸活动日趋活跃,生意场面红红火火。边贸是爱店镇的主要支柱产业,年成交额均2亿元左右,边贸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以上。尤其是药材贸易,经过精心培育,爱店已形成规模大、潜力大、特色强的中草药市场。目前在爱店经营中草药材的全国各地业主有150多家,日高峰期达100吨,税收收入达150元以上,是广西乃至东南亚最大药材贸易点。爱店镇具有发展中草药生产较好的地理环境、位置及资源优势,出产的八角、佛手果、砂仁、茶叶品质特优。还致力开发种植扶芳藤、牛补大力、益智仁、高良姜、何首乌、鸡骨草等中草药,现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力争把爱店口岸建成一个集“种植、出口、加工”为一体的中草药产业基地。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开发潜力大。镇内公母山"宁明县爱店镇成立于1992年3月,位于中越陆地边境公母山下,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接壤,边境线长达25.5公里,东兴至那坡沿边公路贯穿其间。爱店为国家二类口岸,是我国西南经济板块通往东南亚的陆路效能要道。.  

明江镇

  明江镇地处宁明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东与东安乡,西与城中镇及驮龙、寨安乡,南与峙良乡,北与亭亮乡交界。镇政府驻地在明江镇北街。全镇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456万人,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58个经联社,81个自然屯。    明江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全镇总耕地面积5.8万亩,其中甘蔗3.5万亩,水田1.44万亩。辖区内建有鸿鸪、沙角、六柳、驮排等四座中小型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334万多立方米。322国道、南支铁路及明江河贯穿全境,交通极为便利。明江镇主要旅游景点有“洞廊村独木成林”及双龙沙滩风景点,重要矿产资源有膨润土,膨润土矿储藏量丰富,品位高,在整个储藏量中基矿占72.9%。    明江镇是宁明县主要蔬菜生产基地。2002年9月根据本镇特点,在该镇岑岳村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该基地生产的黄瓜、石头番茄、蜜本南瓜、西洋机瓜、泰国天王辣椒等无公害蔬菜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0284万元,财政收入5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   一、明江镇2004年社会基础设施情况   1、2004年,全镇沼气池建设共完成610座,占任务的101.7%。    2、在洞廊、亭廖、四联三村建设能排能灌渠道工程,完成渠道硬化5.8公里。   3、2004年,全镇渠道清淤渠道45公里。   4、做好病险水库的大坝内坡进行除险加固。   二、2004年至今招商项目情况   1、由四川省成都市沙果菜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秋冬菜订单农业开发项目,建设规模2330亩,投资341万元。   2、县农发办投资建设的区农发办渠道修建项目,投资85万元,在洞郎思明、岑岳等村建园田化工程,完成渠道硬化5.85公里,其中新建耕渠1.8公里,灌渠4.05公里。解决了三个村2000多亩水田的排灌问题。   3、由县市场物业管理所投资建设的明江镇街旧圩改建项目,投资12万元。改建后市场已交付使用。   4、由个体私营户投资建设的膨润土开发项目,规模60万元,已完成投资60万元。   5、由个体老板在布乐村卜昔屯投资30万元兴建明江空心机砖厂,访厂已投入生产。.  

海渊镇

  海渊镇位于明江河上游,地处宁明县东部、距县城56公里,距南宁首府159公里,宁明至上思至防城公路穿境而过,是宁明、崇左、扶绥、上思4县市14个乡镇的贸易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镇下辖17个村(居)委会55个经联社142个自然屯,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其中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全镇耕地面积5.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万亩,甘蔗4.3万亩,有林面积12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桑蚕、蔬菜、花生为主。全镇杂居着以壮、汉、侗、瑶为主的多种民族。全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属于亚热湿润性气候,具有发展粮、蔗、林、果、养等特色农业的优越条件。    2003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098.9万,比上年的14225万元增加873.9万元,增长105.8%,其中:农业总产值6257万元,比上年的5958万元增加299万元,增长104.8%,工业总产值603万元,比上年的498万元增加105万元,增长117.4%;财税收入征收任务1007万元,实际完成1083.3万元,其中农业四税完成336万元,占县下达任务262万元的12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3元,比上年人均1912元增加191元,增长9.98%;全镇粮食总产量达11640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51万元,比上年的1500万元增加151万元。    海渊人民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个体私营经济相当发达。据统计,2003年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1287户,从业人员1336人,注册资金1543万元。海渊镇的农贸市场始开发建设于1987年,后经第二、第三开发区的兴建,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在整个农贸市场占地37780平方米,建设用地位于宁明至上思过境公路以北,已经形成一定的功能规划。市场保持着逢双一圩的习惯,每至农历的双日便为一个圩日,赶集的群众来自与海渊毗邻交界的四县14个乡镇,日流动人口一度上升至2万人左右。每逢农历双日为圩日,赶集人口达2万多人,是仅次于县城规模的第二大集镇,是东部地区最大的中心集镇、物流中心,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这里是宁明、上思、崇左三县次汇中心,公路四通八达,距离三县城也不过五、六十公里之遥,周边有北江、板棍、那楠、桐棉、那堪等乡镇比邻,集镇辐射人口达20多万人。.  

亭亮乡

  亭亮乡地处宁明县城北部,距县城21公里,北接崇左市,距崇左市区39公里,西邻龙州县,东连北江乡,南靠明江镇。全乡总面积396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总人口34229人。     亭亭乡是宁明县重要的甘蔗、水果生产基地,全乡总耕地面积9.2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17万亩,甘蔗面积7.27万亩。林业用地15.36万亩,有林面积4.13万亩,辖区内有10个水库。2003/2004年榨季入厂原料蔗31.5万吨;粮食总产量4924.94吨,水果总产量4213.5吨;国民生产总值13453万元,财政总收入16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9元。     亭亮乡交通便利,南凭铁路、宁崇公路贯穿其中,正在建设中的南友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林果、甘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亭亮乡处于石灰岩山区,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矿和铅锌矿等。   亭亮乡社会稳定,小城镇建设进展迅速,市场经济繁荣,每逢农历三、六、九圩日,各村屯居民云集这里,各地客商纷纷前来投资置业。.  

寨安乡

  寨安乡北靠崇左市宁明县城,距离县城仅5公里,南部有3个村共10人屯与越南接壤,宁爱公路、宁明—北山公路穿乡而过,派连河贯穿全乡,水陆交通便利,是宁明—越南的天然“走廊”,边境线长37公里,其中位于立门村的北山边贸点为国家三级边贸口岸,每天的贸易额达1万多元。全乡总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35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47公顷;有林面积6528公顷。下辖14个村委会54个自然屯,居住有汉族和壮族人民,共有人2.188万人。   寨安乡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甘蔗、木材、蔬菜等,其中猪花、秋冬菜、药材、茶叶为我乡的特色产业,农民群众平均每户存栏母猪1.5头,全乡年产猪12万头左右;每年冬种瓜菜产量达2万多公斤,仅连罡村就建有1000多亩的黄瓜基地,宁明县每年的黄瓜供应大部分来自于寨安乡;全乡现种有茶叶1000多亩,预计丰产期年产值可达700多万元。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乡人民解决了温饱,如今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满怀豪情的朝着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昂首阔步迈进。近年来,我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南博会落户南宁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本乡作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2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为6250万元,财政总收入527万元,人均纯收入1456元;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为6875万元,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580万元,同比增长9%,人均纯收入1601元,同比增长10%。   寨安乡山水相依,自然环境优美,传统风俗独特,革命历史悠久,具有很多开发潜力极大的招商项目,如牛头山山泉水、牛头山风景旅游区、那练村革0据地、乳猪加工、黄瓜加工等。寨安乡人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我乡投资置业,这里将是您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峙浪乡

  峙浪乡位于宁明县城东南部,东与桐棉乡、南与爱店镇和越南、西与寨安乡、北与板棍乡和明江镇接壤。全乡管辖9个村委会,66个自然屯,总人口22606人。    峙浪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总积温7200℃-8100℃,日照时数1700小时,无霜期达350天,年降雨1200mm-1500mm。全乡有林面积20多万亩,耕地面积2.3万亩。由于山地居多,全乡主要盛产木材、松脂、八角、药材、食用菌等农特产品,是宁明县较大的木材、八角、药材等产品集散地。辖区内建有那驮、谷民两座小型水库,其他山塘水库有62座,峙浪河呈东西流向贯乡而流,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要。我乡与越南接壤,距离爱店口岸市场仅有12公里,距宁明县城有45公里,宁爱公路横贯南北,(防城)桐中—(凭祥)夏石国边防公路经过本乡,交通便利。    近年来,峙浪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总值3712万元,财政收入28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5元。.  

东安乡

  东安乡位于宁明县中部,距县城18公里,东、南、西、北与本县的北江、明江、板棍、亭亮等乡镇接壤,全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管辖8个村委会,44个自然屯,总人口18310人。    东安乡地处丘陵,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比较薄弱,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水果、八角为主,耕地总面积为29213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1755亩,水果种植面积3415亩,八角种植面积为7000亩。2003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7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76万元;财政总收入413.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06元;2003/2004年榨季入厂原料蔗8.1万吨;粮食总产量为221万公斤;水果产量650吨;蔬菜总产量6000吨;肉类总产量1250吨;水产品总产量950吨。甘蔗产业是本乡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柱产业。今年,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农,科教兴乡战略,推进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  

板棍乡

  板棍乡位于宁明县中部。东与海渊镇交界,南与那楠乡相接,西与东安乡接壤,北与北江乡相邻。全乡管辖8个村委会,62个自然屯,总人口20856人。     板棍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总面积237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26℃,年平均降雨量1145—1500毫米。全乡有林面积2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5.9万亩,耕地面积33000亩。由于山地居多,全乡主要盛产木材、松脂、八角、药材等农产品,是宁明县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地。辖区内建有浦下水库、康宁水库、那别水库、新田六水库、雷办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为4656万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满足需要。322国道沿乡而过,明江河绕乡而流,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板棍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181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3323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7238吨,全乡财政300.13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37元。.  

北江乡

  北江乡位于宁明县东部,距宁明县县城42公里,东与海渊镇隔河相望,南与板棍乡相连,西与东安乡接壤,北与崇左市江州区交界,是宁明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宣传窗口。全乡总面积 174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78个自然屯,54个经联社,119个村民小组,人口21245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45870亩,其中水田面积6800亩。畬地面积1650亩。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江乡紧紧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带领全乡人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优质米、高产高糖、种桑养蚕、水果、水产养殖等“五大基地”,构架成全乡的经济格局。现在,全乡11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和自来山泉水,建成那旺、那么、东什3个文明新村。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624万元,粮食总产量4707吨,2003/2004年榨季原料蔗总产量预计达14.8万吨,财政总收入达54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2元。目前,全乡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桐棉乡

  桐棉乡位于宁明县桂西南部(距县城101公里)、十万大山余脉及两国(中国、越南)、三市(崇左市、防城港市、越南谅山省)、三县(宁明县、防城区、越南亭立县)的交汇处,东距东兴市131公里、防城港市153公里,南到越南亭立县62公里,西至凭祥市友谊关121公里。分别与我县那楠乡、板棍乡、峙浪乡、爱店镇,防城港市的垌中镇、板八镇,越南亭立县的兵沙社、白沙社接壤。北板公路和沿边三级公路贯穿全乡南北,与各村公路构成发达的交通网。17个村(居)委会中有9个行政村30个自然屯与越南交界,陆地国境线长122公里,是宁明县面积最大、广西国境线最长的乡份。全乡总面积664平方公里,松脂、八角、木材是全乡的主要经济支柱。生长着全国有名速生快长的桐棉松,森林覆盖率达77%,有林面积43772.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79万立方米,年木材可采伐量达5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八角干果150万公斤以上,年产松脂1.5万吨以上。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3个自然屯,聚居壮、瑶两个民族,总户数0.7万户,总人口3.5万人;全乡耕地面积2.4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76亩。2003年财税收入达7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78元。建有桐棉和那梨两个集贸市场,每逢圩日四方商贾云集,是宁明县市场较为繁荣的乡镇之一。    桐棉乡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来不少的客商,促进了桐棉乡的经济发展。.  

那堪乡

  那堪乡位于宁明县东部,距县城83公里,地处半丘陵,半山区。东与上思县交界,南与那楠乡毗邻,西与海渊镇接壤,北与江州区、扶绥县相连。宁明至防城港市的上思县省道贯通那堪,那堪至南庆仅21公里与322国道吻接,明江河上游贯穿全乡,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素有“金三角”之称。全乡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辖18个村(居)委会,132个自然屯,100个村民小组,人口3.8万人,耕地面积5.5万亩,有林面积19.2万亩。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8370吨,甘蔗种植面积达3.6万亩,2003/2004年度榨季入厂原料蔗15.1万吨。柑橙产业发展迅猛,目前种植面积达1.7万亩,建立了三科万亩柑橙示范基地。2003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2元。    那堪乡是宁明县重要粮食基地,盛产稻谷、甘蔗、香蕉、龙眼、荔枝、菠萝、蔬菜等,尤其是那堪头菜久负盛名。近年来,那堪乡党委、政府结合本乡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甘蔗、果林生产,形成了以种、养协调发展的适合本乡经济的产业结构,最大效益地发挥本乡的资源优势,有力地推动了那堪乡经济发展。.  

那楠乡

  那楠乡地处宁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77公里,左与防城港市上思县接壤,南与桐棉乡、西与板棍乡、北与海渊镇相邻。    那楠乡土地总面积5.6万公顷(84万亩57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5.54万公顷、水域0.06万公顷。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2万人。全乡耕地面积27000多亩(其中水田15000多亩)。    那楠乡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乡,全乡平均海拔400米,具有明显的山区小气候条件。十分适合马尾松和八角树的生长。多年来,经过历届领导的努力和全乡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实现了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使全乡森林资源得到了成倍增长,目前,全乡林业用地5万公顷(75万亩),有林面积4.8万公顷(72万亩),其中八角林1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78万立方米。森林总蓄积量176万立方米,年均林木生长量达7.8万立方米。年木材生产能力在2万立方米以上,人均有林面积32.7亩。林业用地绿化率96%,松脂年产量7000吨以上,八角三年平均年产鲜果500万公斤以上,木材、松脂、八角是那楠乡三大经济支柱产业。.  


板棍乡特产大全




板棍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