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海口市 >> 龙华区 >> 中山街道

中山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中山街道简介

  中山街道位于海南海口市龙华区。下辖:
  竹林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竹林村101号
   66224128(办)
  
  长堤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大兴西路8号
   66212907(办)
  
  西湖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公园北路5-2号
   66754674(办)
  
  得胜沙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富兴街8号
   66212849(办)
  
  人和坊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人和坊109号
   66224397(办)
  
  园内里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园内里12-1号
   66212859(办)
  
  永兴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永兴街44号
   66212857(办)
  
  富兴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2号
   66212742(办)
  
  义兴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116号
   66223972(办)
  
  西门外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西门外56号
   66212769(办)
  
  居仁坊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居仁坊131号
   66237677(办)
  中山街道办事处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海口市龙华区大兴西路7号4楼
  邮编:570203
  联系电话 66210520
  电子邮箱:lhzsjd@163.com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60106001 570000 -- 查看 中山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中山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得胜沙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得胜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义兴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义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园内里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园内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富兴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富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长堤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长堤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居仁坊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居仁坊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西湖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西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人和坊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人和坊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西门外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西门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永兴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永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竹林社区 ·龙华区旅游·龙华区特产·龙华区十大特产·龙华区十景·龙华区 0

----

查看 竹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中山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中山街道

  中山街道位于海南海口市龙华区。下辖:   竹林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竹林村101号    66224128(办)      长堤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大兴西路8号    66212907(办)      西湖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公园北路5-2号    66754674(办)      得胜沙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富兴街8号    66212849(办)      人和坊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人和坊109号    66224397(办)      园内里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园内里12-1号    66212859(办)      永兴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永兴街44号    66212857(办)      富兴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2号    66212742(办)      义兴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义兴街116号    66223972(办)      西门外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西门外56号    66212769(办)      居仁坊居委会    海口市龙华区居仁坊131号    66237677(办)   中山街道办事处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海口市龙华区大兴西路7号4楼   邮编:570203   联系电话 66210520   电子邮箱:lhzsjd@163.com   

滨海街道

  滨海街道隶属龙华区。位于玉河路88号,东至龙华路,南从龙华路与龙昆北路交界处起,西至龙昆北路,北至海甸溪。1989年6月成立,成立初期辖区划面积达9.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2万,后来增加至11.2万。2001年7月市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把龙昆北路以西的龙昆南、珠江、国贸、世贸4个居委会和玉沙村委会划出,成立金贸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减为3.6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仍沿用原名,下辖滨海、盐灶一、盐灶二、盐灶三、八灶、滨海新村、滨港、泰华9个社区居委会。    辖区大小单位950个。街道机关总共编制38人,公务员18人,事业编20人。不包含司法所2人。派出所挂职领导1人,上级职能部门委派工会助理1名,残联助理1名。社区居委会54人(每个社区一正、二副、三委员),每个社区配社保员、流管员各1人,八灶2名、滨港和龙华中各1名计生协管员。   辖区北端是海口市标志性建筑世纪大桥的起点。龙昆北路19号是海口市政府的驻所地。主要有海南省中南西沙驻海口办事处、南方电网公司、海口城建总公司、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海南省口腔医院、海南省眼科医院、海口市速溶咖啡厂、海口市供销社等单位950个。其中海口市速溶咖啡厂是海南省名牌企业。有中级技术学校2所:海南省供销学校和海口市高级技工学校;中学2所: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和海口市第八中学;小学3所:龙华小学、滨海小学、海口市第二十小学;大型综合幼儿园1所即海口市机关幼儿园;海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等,其中有3所学校是省市重点学校。辖区内星级酒家3家:太阳城大酒店、华天大酒店、泰华酒店。主要小区有:海口市第一中学宿舍区、海南省人民医院宿舍区、海口海关宿舍区、海南省外贸集团宿舍区、滨海明珠小区、宝岛花园小区、罗牛山花园小区、海景湾花园小区、花园新村小区、椰城花园小区、海虹小区、滨海花苑小区、水岸长桥小区、恒吉府小区、海南省交通厅宿舍区、盐灶廉租房小区、海运集团宿舍小区、四二四医院宿舍小区等。辖区主要道路有:龙华路、龙昆北路、滨海大道、八灶路、盐灶路、龙华二横路、玉河路、盐灶一横路、滨河路、新港路、泰华路、华信路、渡海路等,其它小街小巷约350条。其中,八灶路是全市闻名的饮食一条街,年营业额达300万以上。水产码头批发市场是我省烟酒百货的重要集散地。主要农贸市场有龙华市场、盐灶市场。有滨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滨海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    街道办事处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新做法。通过多年的艰苦创业,街道各项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辖区9个社区有8个是省一级居委会,每个社区都配备有电脑、电视、DVD、照相机等相关的办公设备。有8个社区设有图书阅览室。2000年~2008年先后获得“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全国社区文体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老年人维权岗先进单位”、“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2009年4月18日与2010年3月22日,国务院总理-同志和中宣部部长-同志先后莅临滨海路街道滨海新村社区考察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    街道办事处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历年来,根据街道实际,按照分工,合理安排,明确责任,全面建设“定人、定路段、定责任、定时段”的“四定”网格化管理,并成立城管机动巡查整改组和环卫清扫突击组。巡查组主要负责对辖区主要道路的巡查和市、区督办案件的整改,清扫组主要对辖区的一些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签订3800份门前三包责任书。使辖区主要道路整洁有序,社区卫生死角基本清除,小街小巷干净整洁,辖区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宜居环境品位得到了提升。    强化以点上建与面上建相结合,绿化美化与卫生整治相结合,绿化美化与“三认”工作相结合等三个结合的创建措施,提出了以椰子岛为轴心,以滨海新村社区、滨海社区、盐灶三社区和龙华中社区为东西南北四个点的社区绿化规划,并且得到有效实施,轴心和点上的创建效果明显对整个辖区的创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如今全街道的街巷绿化率已达100%,已建成4条绿化示范小巷,庭院绿化率高达50%以上。2006年至2009年,滨海街道连续四年荣获海口市举办的“椰城环卫杯”评比第一名。2006年海口市创建“绿色社区”启动仪式现场会在滨海街道召开。   多年来,滨海新村社区多方筹集资金10多万元,建起了绿色文化广场和绿色小公园;滨海社区投入10万多元修建了一条长200多米的“绿色长廊”,大小花池10多个,花草树木1200多株,有四个花架像四个花环点缀在“绿色长廊”上,美不胜收;龙华中社区自筹资金2万元建起了一条长200米的绿化示范小巷,里面修建了种满各种花草的花池45个,并着手种上绿藤,把一条长达200米的围墙绿化美化成为一幅“绿色壁画”;盐灶三社区筹集资金3万多元投入房产片的整治和绿化工作,新建花池32个,种花960株、树木4棵,硬化路面2条400平方米,粉刷墙面1000平方米,同时与每家每户签订了绿化美化责任书,把过去脏乱差的社区变成了亮丽的花园小区。   强化“一把手”抓计生的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实行包干责任制。组建计生执法行动队,狠抓“四术”任务的落实。在人口信息管理方面推行“三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抓好“三个关口”(严把证明查验关、严把B超管理关、严把信息通报关),提高数据库质量。整合社区医疗资源,健全计生服务网络,开展育龄妇女“三查”(查环、查孕、查病)服务。创新计生宣传模式,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每年的计生工作目标,多次被评为龙华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自实行再就业工程以来,街道实现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50人以上。对城市低保户做到“应保尽保,不该保的一个也不保”,并确保各项救助资金按时到位发放。切实做好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优质服务工作,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并建立个人档案。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金贸街道

  金贸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4月,是海口市龙华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处繁华的金融贸易开发区,是海口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辖区总面积为5.5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4万人,其中常驻人口2.2万人,暂住人口1.28万人,流动人口2.2万人,境外人口113人。   金贸街道辖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商居环境优美,高档商场和酒店十分密集,经典住宅小区突显品位特色。辖区内既有大型购物、餐饮、休闲和娱乐中心,又有大型文化、运动设施,譬如海口市最大的休闲游乐场所万绿园就坐落在辖区内,“生生百货”大型购物中心更是市民心目中最高品位的商场之一;辖区内的金融网点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二,海口市“休闲商务中心”的称号当之无愧。   街道实行工委领导下的书记、主任负责制,人员编制为30名(其中公务员编制17名)。下属有8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机关团体单位有66个,住宅小区有53个。   街道办事处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金融贸易中心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有力地促进辖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断地增创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依法治理社区,加大城建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促进了街道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近年来,街道先后多次被省、市、区评为先进单位。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金贸街道工委、办事处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党的建设,坚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大同街道

  大同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9年7月,内设机构有: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人员编制为37名,其中公务员编制18名,事业人员19名,现有领导职数8名,公务员15名,事业人员17名。下属有大同里、友谊、彩虹、龙昆上、龙昆下、华海、侨中、正义8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工委所属党支部有37个,党员总数906名。其中机关支部1个,社区支部8个,非公支部13个,离退休支部1个,下岗改制支部14个;管辖区域:东面从三角花园起沿大同路至海南乐普生商厦为界;南面以海南乐普生商厦沿海秀路至南大立交桥进入龙昆南路、南沙路至金宇东路止;西面起金宇东路与金垦路交汇处经金垦路至南庄酒家西北侧;北面从南庄酒家西北侧起沿龙华路至三角花园止。总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58084人,其中常住人口44777人,流动人口13307人。辖区内有海口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海口市行政执法大队、海口市节能监察中心、海口市社保局、海口市供电局、海南省公路局、海南医学院、海南妇产科医院、海南现代妇婴医院、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龙华区人民法院、海口市老干部休养所、海南华侨中学、海口市义龙中学等262个。大中型企业有海航集团、友谊商城、万国大都会、佳心百货、中国工商银行海口支行、海南泰龙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椰树集团厂区、椰岛厂区等。辖区标志性建筑物有乐普生、海口海航国际商务酒店、海口金融大酒店、海南龙泉大酒店、华银大厦、申鑫国际广场、首力大厦、华能大厦、财富大厦等。辖区内小区遍布,主要有汇锦名城小区、华发大厦小区、海南省公路局宿舍小区、南希小区、龙华商城、首力大厦小区、海口国际海员俱乐部小区、义龙丽景都市公寓小区、海口市人大宿舍、海南省环境资源厅宿舍小区、侨中公寓小区等。主要街道有海秀东路、海秀中路、龙昆南路、龙昆北路、龙华路、大同路、金宇路、正义路、明月路、金垦路、华海路、大同一横路、义龙横路、义龙西路、义龙后路,还有著名的大同里商业一条街,主要是布艺小作坊业、各种小吃为主,年营业总额300万元。主要农贸市场有新华果副市场、新义龙市场等。辖区有大同里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个。   办事处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社区服务,促进街道经济健康发展,增创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依法治理社区,加大城建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促进了街道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先后被省、市、区评为两个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建卫生、党建工作、计划生育、发展经济和“双拥”工作等先进或达标单位;所属8个社区居委会全部被评为“省一级居委会”。   大同街道8个社区居委会,有6个社区办公场地均已达到100平方米,配备电脑、照相机、电话、电视、影碟机等设备,开设社区警务室、流动党员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创建流动人口示范点和创建团中央试点单位。2009年街道把以“八个工作日”的工作制度。即计划生育服务日(每月2日)的工作目标是对辖区居民宣传政策法规、随访服务、避孕药具发放,清查人口,了解孕情,-服务等;量化指标是对违反计划生育重点对象访谈率达60%,重点对象孕情掌握率100%、服务企业日(每月5日)的工作目标是与企业加强工作协调,保证经济健康发展;量化指标是走访辖区企业10个,挖掘岗位10个、助困日(每月7日)的工作目标是失业率控制在4%,力争消灭零就业家庭;量化指标是走访慰问不少于10户、维稳工作日(每月10日)的工作目标是维护大同街道辖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量化指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三个零”指标;重点人员帮教转化率90%以上;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5%、学习培训日(每月14日)的工作目标是提-部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量化指标是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知识培训至少1次,各项业务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安全生产日(每月16日)的工作目标是、预防一般-故,遏制重大-故的发生;量化指标是建立事故和值班报告制度,每次安全隐患排查不少于10家、禁毒日(每月22日)的工作目标是创建“无毒社区”;量化指标是年内出所人员复吸率控制在50%内,新滋生吸毒人员控制在3%以内、环境卫生日(每月30日)的工作目标是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量化指标是垃圾处理日产日销,小街小巷路灯亮化,整治农贸市场占道经营业,乱摆乱卖等现象,“八个工作日”遇到节假日,顺延到第一个工作日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服务;面向-、家庭申请低保、廉租房,救助服务等社区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婚育新风进万家”、避孕节育、计生科普知识等宣传活动,设置免费药具箱8个;在各社区开展“爱心银行”、“爱心助零”活动,建立社区就业服务平台,解决部分下岗就业难问题;组建社区治安、卫生、文化、法律等志愿者服务队伍;组建辖区居民业余文艺队、老年健身操队、太极拳操队。   大同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狠抓计划生育各项措施的落实,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婚育新风进万家”、避孕节育、计生科普知识等宣传活动,各社区设置免费药具箱,免费向辖区育龄夫妇发放避孕药具。从2007~2010年街道计生部门与海南现代妇婴医院在辖区开展“义诊”活动,每年开展“义诊”活动不少于2次,义诊人数68人/次,累计人数278人/次,为育龄妇女提供健康保障。2000年、2002年~2009年度被0海口市龙华区委、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针对大同街道位于海口市商业、购物贸易、教育中心,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社会矛盾突出这一特点,街道每年开展各类专项打击行动不小于20次,矛盾纠纷大排查不小于5次,大街小巷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从源头上有力地遏制案件的发生;同时各社区组建一支治安专职队伍和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逻队”,实行定点看管和流动巡逻相结合,配合派出所严打、严防、严管的方针,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积极预防和查处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体-件;对校园及周边加强治安秩序整治和开展“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2003年加大宣传平安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示范点工作,同年被海南省民政厅作为海南社区建设示范街。2004年以来大力开展创建“禁毒优秀街”和“无毒社区”活动,严厉打击-贩毒分子,对吸毒人员建立了档案管理,跟踪帮教,2004年、2006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授予禁毒优秀街道。2009年,街道与龙华区政府签订《海口市龙华区2009年禁毒工作责任状》、与辖区单位、社区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一方平安责任书》,开展各类-行动26次。全年共发生治安案件181件,查处155件,查处率85.6 %;发生刑事案件55件,破获45件,破案率81.8%;-案件19件,抓获贩毒人员26人,抓获吸毒人员175人;对“0功”-组织人员重新调查,经过帮教有22人表示与“0功”-组织彻底决裂;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心理矫正帮教。与2008年相比,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明显下降,确保了辖区社会稳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2003~2009年度先后7次获得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海垦街道

  海垦街道地处龙华区西南部,东至金垦路,南连南海大道,西接丘海大道,北临海秀路。办事处驻滨濂南社区滨濂村五队海垦路115号,电话区号0898,邮政编码570226。北距龙华区政府6.5 千米,西距海口市第二行政办公区27 千米。   街道沿革 1987 年7 月前属海口市海秀乡管理,1989年7月成立海垦街道办事处,原属海口市秀英区政府派出机构。1991 年6月划拨海口市新华区政府管辖。2002 年,海口市区划调整,2002年10月属龙华区管辖。   街道划分 2011 年未辖秀英村、滨濂南、滨濂北、滨涯、金山、金垦、顺发、金牛岭、海秀、疏港、华垦、垦中、滨秀13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 辖区总人口108000 人,其中常住人口64224 人,另有流动人口43776 人。总人口中,男性58766 人,占54.41% ;女性49234 人,占45.59% 。14岁以下15433人,占14.29%;15~64岁86929人,占80.49%;65岁以上5638人,占5.2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7697 人,占99.72%;黎族102人,占总人口0.094%。2011 年人口出生率13.56‰,死亡率2.57‰,人口自然增长率4.24‰。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88 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79 千米,总面积10.8 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00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属滨海地区,地形主要是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南高北低,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   气候 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宜人,长夏无冬,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无霜期等气候特征。同时受季风影响明显,干湿季分明,降水时期集中,水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24.4℃,1月平均气温18.0℃,极端最低气温2.8℃(1955年1月12日); 7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39.6℃ (2001年4月21日 )。平均气温年较差10.8℃。最高月平均气温30.0℃(2006年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3.2℃(1968年2月)。生长期365天,无霜期36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54.7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96.6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628.2毫米(2009年),极端年最少雨量871.5毫米(1977年),降水集中在5月至10月,10月最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2天,最多达181天(1953年),最少达105天(1977年)。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为台风,年平均受影响的台风2.6个(次),年平均大于8级大风12天,年平均有12级以上台风2~4个(次)。每年4月~10月是台风活跃季节,以8月、9月下旬为台风高峰期。在台风的影响下,台风带来暴雨和涨潮,暴雨一般持续3~4天,最长达9天(1958年5月27日~6月4日)。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9月24日,台风“达维”造成62%的街道被雨水浸泡,820棵村被台风刮倒,54条下水管道被冲毁。   酒店:广州酒家、康年皇冠、军区迎宾馆、琼菜王、雅庄酒店、唐盛酒店、海钢大酒店、临高乳猪第一家、爱晚亭。   宾馆:农垦第四招待所、鑫龙源宾馆、如家宾馆、金山宾馆、万家宾馆、假日酒店、美源大酒店。   

金宇街道

  金宇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7月,是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位于南沙路63号。东至龙昆南路;南至南海大道,与城西镇隔路相望;西至金牛路,沿金垦路至农垦机械厂与海垦街道办接壤;北至金宇东路,与大同街道办相邻。街道办事处下辖面前坡、坡博东、坡博西、坡巷、银湖、南沙、金坡、昌茂8个社区居委会及1个(博地苑)家属委员会,区域面积约4.3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89574人。驻有省地矿局、省公路设计院、省药监局、省电视台、市交通局、海口晚报、龙华区公安分局、-中心、中国石油、先声药业等机关团体企业198个。   辖区位于龙华区城乡结合部,地势高,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吸引众多房地产商建成昌茂花园、现代花园、昌茂澳洲园、都市森林、耀江花园、锦绣京江花园、亚洲豪苑等中高档商住小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辖区城市基础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学校、银行、医院、商场等社区设施完善齐全,商肆林立,形成了具有金宇特色的宜居环境。辖区东有海口市人民医院龙昆南门诊部,西有海南省地质医院,每个社区都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交通学校、省银行学校、海口市第一职中、昌茂花园学校、坡博实验学校、龙华区中心幼儿园等,并毗邻海南华侨中学、省农垦中学,教育环境逐年改善,教室基本实现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辖区内西有坡博农贸市场,且毗邻龙华区果副农贸菜市场。全国各地饮食风味及洋快餐纷纷抢滩金宇街道,包括川菜、粤菜、湘菜、东北菜以及麦当劳等,形成多样化的饮食风味和文化,比较突出的有南海大道、东沙路、金垦路等饮食一条街。   金宇街道交通发达,辖区交通以陆地为主,有南沙路、南海大道、金宇东路等东西向主干道,龙昆南、东沙路、金地路、金牛路等南北向主干道,交错贯通,连成城市地面交通网络,近20条公交路线经过,海口汽车南站、东环轻轨火车站坐落在坡巷社区的南海大道边,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社会事业工作 自2001年以来,金宇街道始终致力于实施“平安金宇、生态金宇、和谐金宇、富裕金宇”等工程,打造“温馨和谐金宇”,广泛开展文明和谐社区活动,积极推进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开展廉政文化、计划生育、消防知识、卫生常识、法律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启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开展“爱心名片”、“爱心邻里”等活动,倡导和谐社会的人文理念、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用“爱心”托起了社区的和谐。   金宇街道严格按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平安和谐金宇”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家庭”为活动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实。街道成立由综治办、司法所、治安联防中队、护村队相结合的群防群治队伍,由一名派出所副所长兼任街道治安专职领导,并设立警务室、治保会、调解会、流动人口管理小组、帮教小组、文化活动小组、治安联防(护村)小队。根据区综治委的工作要求,在8个社区开展以防盗、防火、防破坏、防事故、防矛盾纠纷激化为重点的治安联防互助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街道始终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一把手”抓计生的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实行包干责任制。组建计生执法行动队,狠抓“四术”任务的落实。在人口信息管理方面推行“三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抓好“三个关口”(严把证明查验关、严把B超管理关、严把信息通报关),提高数据库质量。整合社区医疗资源,健全计生服务网络,深入开展育龄妇女“三查”(查环、查孕、查病)服务。加强人口信息基础工作和计生行政执法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问题,于2002年—2006年先后被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辖区内居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2001年以来,组织社区居民成立了健美操队、歌舞队、腰鼓队等多个文体队伍,参加了市、区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和比赛并获奖,其中:2002年健美操队荣获第二届“冼夫人文化节”健美操大赛一等奖及安全文明社区文艺汇演三等奖;2005年歌舞队荣获海口市庆新春文艺演出一等奖及三等奖;2009年腰鼓队荣获龙华区庆端午腰鼓比赛三等奖及优秀奖多次。   2001年以来,金宇街道先后荣获“200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度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市级先进单位”、“2005年度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市级先进单位”、“200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2006年度人大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度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6年度海口市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2007年度海南省无毒街道”、“2008年度先进街道工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度环境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民生工作 就业再就业方面。2001年,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开拓就业渠道,通过不定期、不同地点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和培训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002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爱心家政”系列服务开展就业再就业和各类综合0工作,竭力帮扶辖区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特困低收入家庭、孤寡、残疾及毕业大学生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城西镇

  城西镇位于海口市西南近郊,处海口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中心市区,东起龙昆南路,与府城镇交界;西至丘海大道,与海秀镇相临;北起南沙路,紧挨大同办事处;南边紧靠龙桥镇。城西镇是革命老区,全镇共有4个居委会,11个自然村,其中苍西等7个村庄属革命老区村庄。全镇社会总人口 66666人,其中农业人口 8883人,总耕地面积3645亩,辖区总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城郊型高效农业、高科技工业区、商品服务型为一体的新兴文明城镇。    城西镇地灵人杰,是革命老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辖区内有南航部队司令部、武警边防学校、武警海口支队、海南消防总队以及区、镇、村的联防队,形成了完善的军-防群防治的治安联防网络,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城西镇交通便利,通讯快捷。龙昆南路、南沙路、丘海大道、南海大道、府永路贯穿全境,通讯传输与国际网络联衔,程控电话直拨世界各地。    城西镇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有沙坡水库、白水塘、头铺水库,水质清澈、无污染、适合发展高产、优质的高档水产品;土地资源以红土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蔬菜、甘蔗、热带水果等,是种植蔬菜、花木,开发观光热带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高效农业、旅游业的理想场所。城西镇属海口高科技工业区,有海口保税区的高科技工业园、金盘工业开发区、美国工业村、海南化纤厂、海南汽车制造厂、海南亚太啤酒厂等大型企业。城西的教育资源雄厚,拥有海南师范学院、海南医学院、华南热作两院、海南农校、海南旅游贸易学校等院校。城西镇是海南省的新闻信息基地,有海南电视台、海南日报社、海口电视台、海口晚报社等新闻单位;有电信枢纽大厦信息单位;有海南汽车总站交通单位;有以荔湾酒镇等大型观光酒店为主的坡巷餐饮一条街、以大理石瓷砖为主的城西建材一条街、以便民服务为主的南沙路商业街。.  

龙桥镇

  龙桥镇基本情况    一、基层组织情况:全镇有8个村民委员会,38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村,19个机关事业单位,19个党支部,有党员535名,其中女党员60名。    二、户、人口、劳力:全镇有总人口20630人,非农人口1073人;总户数4088户,五保户90户;劳动力8268人,其中男劳动力4528人,女劳动力3854人。    三、土地:全镇辖区49.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59.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515亩,水旱田1978亩,水田945亩,旱田地1033亩,旱地11537亩。    四、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总播种面积21780亩,其中:早稻1100亩,晚稻1530亩,坡稻950;惫薯3850亩,黑豆1650亩,花生900亩,芝麻4200亩,糖蔗3500亩,产量10500吨,蔬菜2200亩,木薯1900亩,本地香蕉400亩,柑桔橙850亩,传统荔枝4000亩,传统椰子220亩。    五、畜牧业:黄牛年末存栏2440头;生猪年末存栏4700头;山羊末存栏7900头;年末鸡存栏63100只,鸭1100只,鹅500只,肉鸽2800只,养蜂4000箱。    六、200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国民生产总值1.75亿元,农业总产值6768.8万元,乡镇企业产值4727万元,工业产值3162万元,畜牧业产值332.8万元,财政收入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36元。    七、教育:龙桥中学有在校学生868人,教职工60人,教学班20个;龙桥学区有在校学生3050人(含学前班),教师153人,11间完全小学,6间分校,78个教学班。.  

新坡镇

  新坡镇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南部,北跟龙泉镇交界,西邻遵谭镇,东隔江与琼山区旧州镇相望,南面以南渡江南岸和定安县城划江为界。全镇总面积54.1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7619亩,其中水旱田21847亩。下辖文山等13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老区村庄45个),总人口30570人。新坡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代曾有过梁云龙、梁必强等进士,享有五里三进士之美称;境内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极其丰富,即有驰名省内外得冼夫人纪念馆,又有天造地设、泉水喷涌的“八仙泉”,披红戴绿,怪石嶙峋的“南黎山”。    镇委、镇政府多年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本地资源为载体,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全镇细化成1个“头”,3个“基”。一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大力整治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位,加大“冼夫人纪念馆”、“八仙泉”、“南黎山”的开发力度,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辐射全面,从而拉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二是建立3个基地,即以雄丰、群益为中心的蔬菜基地;以民丰为中心的地毯草基地;以仁南、仁里为中心的种养基地。.  

遵谭镇

  遵谭镇位于海口市南部,地处羊山腹地,是海口市的边远乡镇之一。东邻龙泉镇,南邻新坡镇,西邻东山镇,北邻永兴镇。全镇有7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75个经济社,4640户,总人口21655人。是一个拥有35个老村庄的农业镇,全镇总面积66.6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093亩,其中水田5846亩,坡地2347亩。    遵谭镇是一个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4亩的农业镇,全镇还没有一个企业落户,所有的植被和水源都没有受到工业污水、废水的污染。镇里只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作坊和小型加工业,如芝麻、花生榨油厂、赤糖生产厂、蜡烛加工业等。    遵谭镇主要的农作物有甘蔗、木薯、水稻、番薯、花生、香蕉和冬季瓜菜。目前,遵谭的农业主要是推广种植斯里兰卡橄榄,已种面积1500亩,有望在2005年种植超万亩,其将成为羊山地区特色农产品和拳头品牌,走出海南、走向市场、走上小康。    遵谭镇交通便利,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的两条路形成一个“十”字,贯穿遵谭境内。两条路的交驻叉点正好是遵谭墟,分别连通周邻的四镇。    遵谭镇社会治安稳定,民风朴实,这里有堪称广东、海南“最深的水井”—176台阶的丹发古井,这里四万亩的荒山未开发,这绿树成荫的处女地有待海内外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来投资开发,大展伟业,共同描绘遵谭美好的蓝图。.  

龙泉镇

  龙泉镇是2002年下半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原十字路镇和美仁坡乡合并而成立,镇政府设在原十字路政府所在地。地处东线高速公路7—22公里的东西两侧,东以南渡江为界,与龙塘镇、旧州镇隔江相望;西邻遵谭镇;南靠新坡镇;北接龙桥镇、龙塘镇。全镇总面积7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227.4亩,坡园地17119.01亩,水旱田12108.39亩,总户数7050户,总人口41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34639人,非农业人口2461人。全镇有34个党支部900多个党员;有117个自然村,120个经济社。按行政村设有东占居委会和十七个村委会、即新联村委会、元平村委会、市井村委会、富伟村委会,永昌村委会、美定村委会、占符村委会、国扬村委会、扬亭村委会、汉香村委会、新江村委会、五一村委会、椰子头村委会、美仁坡村委会、仁新村委、雅咏村委会和大叠村委会。龙泉镇地处羊山地区,又是南渡江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乡镇,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属于琼山市的贫困乡镇,全镇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1.909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35元。.  


中山街道特产大全




中山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