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海口市 >> 琼山区 >> 红旗镇 >> 龙榜村

龙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榜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榜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龙榜村委会位于红旗镇土桥墟西南约3公里,于1980年3月设立,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8户,总人口19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人,农业人口1850人,流动人口28人,下辖龙榜、龙前、龙湖、龙逢、福地、福宏、大森、美正等自然村庄9个,村民小组9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1329亩,坡地73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橡胶、花卉。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2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1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龙榜村党支部书记林锋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9个,党小组长9名。共有党员51人,其中正式党员50人,预备党员1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对象2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强,投入的精力和采取举措明显增强,主要抓干部,抓党员,抓组织,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树形象,促发展惠民生。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龙榜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51名,其中,女党员11名,生活困难党员6名;大学9名,占17%;高中及中专的16名,占31%;初中及以下14人,占47%;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7名,占13%;36—45岁党员12名,占23%;46—54岁党员4名,占7%;55—59岁党员4名,占7%;60岁以上党员7名,占33%。
  3、基层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是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以党员和支部公开承诺、党员先锋示范岗和示范班组等形式,有力地调动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是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发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八个方面作用”。
  5、发展党员情况是着眼于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注重党员发展质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截止目前,龙榜村党支部共有九个党小组,党员51人,预备党1员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
  6、党员教育情况是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学习制度,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等教育,搞好支部党日活动。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是目前龙榜村委会已配备了乒乓球、篮球等文体活动器材,添置了各种图书,成立了图书室,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时,还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倡导风正、气顺、和谐的文明之风。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是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进农村,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龙榜村委会所有在职党员利用空闲时间进村入户,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清扫村道,修公路,引进红柚种植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一是注重建设善于以身作则、勤政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二是注重建设善于以身作则、勤政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三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四是办实事、聚人心、促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60107103 570000 -- 查看 龙榜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土桥社区

  一、基本情况   土桥社区居委会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土桥社区红旗大道147号,于1996年6月成立,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设有9个居民小组及一个村民小组、16个驻区单位及糖厂安置小区、常住人口1850户、9213人,暂住人口约102人,社区实行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社区居委会下设民政、文教卫生办、调解会、治保会、妇代会、计生协会等配套组织。   二、党建工作情况   土桥社区党书记苏文波,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共5名,居委会班子成员共6名。有居民党小组3个,党小组长3人,共有党员41名,其中正式党员41个。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3名。   (一)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   1、突出“一把手”这个关键,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在树好形象上让群众满意。   2、抓班子建设,取得成果显著。抓队伍建设,先进典型突出。抓党员教育,坚持学以致用。抓民生工程,真诚为民服务   (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土桥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41名,其中女党员8名、生活困难党员10名,大学本科的3名,占7.3%;大学专科的6名,占14.6%;高中及中专的16名,占39%;初中以下的16名,占39%。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5名,占12%;36-45岁党员9名,占22%,46-54岁党员12名,占29%,55-59岁党员名,占29%,60岁以上党员6名,占14%   (三)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   1、继承与创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   3、积极开展党员教育发挥新时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党员教育情况:   1、教育培训采取上党课、组织专题活动和参观等式,与党支部学习讨论相结合。   2、学习知晓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坚定理想信念。   3、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支部组织党员学习,观看现代远程教育。   (五)党建工作特色做法:   1、配强班子抓队伍,着力实现有人管事   2、健全机制抓教育,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3、改进作风抓服务,着力构建和谐社区。   4、夯实基础抓建设,着力做到有场所议事。  

大山村

  一、基本情况   大山村委会位于红旗镇西部,于1960年1月设立,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0户,总人口27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人,农业人口2620人,流动人口50人,下辖仁让、大保等自然村庄12个,村民小组12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2000多亩,坡地4000亩,主要经济作物橡胶。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2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03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大山村党支部书记郭泽光,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其中,女2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12个,党小组长12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78人,其中正式党员77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切实当好班长,落实班长职责,坚持党建工作亲自抓,重点抓。重大问题亲自研究帮助解决,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难点,抓要害问题。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大山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78名,其中,女党员19名,生活困难党员11名;大学本科的8名,占10%;大学专科的9名,占11%;高中及中专的26名,占33%;初中及以下35名,占46%;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6名,占8%;36—45岁党员19名,占24%;46—54岁党员22名,占28%;55—59岁党员6名,占7%;60岁以上党员25名,占33%。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大力发展农家乐,招商引资打造海南荷系列农庄“荷塘印象”,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养殖,成立仁让坡蛋鸡合作社,年产鸡蛋量100吨。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坚持制度管人,按规章治村,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注重调动村民和党员参与村务管理,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发展新党员,注入新活力。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不漏程序,层层考核发展接收党员。目前共有党员78名,2015年转正党员2名,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   6、党员教育情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学习-精神,与镇委学习中心组学习保持步伐一致,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理论观点,学习乐东精神及三严三实、四种精神等。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活动阵地涵括村委会办公室,面积110平方米,文化休闲室,90平方米,文化广场130平方米。。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发动本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期间,每月10日定为支部党员环境综合整治服务日。。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文明生态村为平台打包升级乡村旅游业,以仁让坡养殖基地为动力点,带动全村大力发展养殖,提高农民收入。  

昌文村

  一、基本情况   昌文村委会位于红旗镇西北部,于1984年10月设立,辖区面积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7户,总人口23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9人,农业人口2130人,流动人口86人,下辖北山、美雅、昆上等自然村庄12个,村民小组13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2212多亩,坡地5360亩,主要经济作物槟榔、胡椒。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5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896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昌文村党支部书记谢晋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12个,党小组长12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66人,其中正式党员65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一是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合力;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夯实执政基础;三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培植党员先锋,扩大党内民主。四是明确目标考核,狠抓主题活动,工作有效开展;五是强化考核评价,严格督促检查,适时总结表彰。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昌文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66名,其中,女党员13名,生活困难党员22名;大学本科的2名,占3%;大学专科的5名,占7%;高中及中专的15名,占23%;初中及以下43名,占66%;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10名,占15.3%;36—45岁党员14名,占21.5%;46—54岁党员9名,占13.8%;55—59岁党员7名,占10.7%;60岁以上党员25名,占38.4%。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一是当好宣传员,坚定村委会发展信心;二是当好参谋员,帮助村委会科学决策;三是当好协调员,优化村委发展环境;四是当好调解员,维护村民利益。。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二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村党建工作方式。。   5、发展党员情况: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把程序,慎重发展;狠抓培养,保证质量。目前支部共有党员66名,2015年转正党员2名,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0名。   6、党员教育情况:具体指导,分类培训,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如大坡龙眼基地技术指导学习);创新方式,搭建平台,确保党员群众学以致用(如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及时发动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四种精神等);落实经费,提供保障,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加强领导,抓好建设。一是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一是严格资产管理;二是规范内部配置。完善功能,发挥作用。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一是坚持多方联动,实现广泛参与,创新架标,安排到点;二是拓展服务方式,做到人人有责,开展个性式服务;三是健全办法制度,实现人人评定,建立考评制度。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一是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履行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制;二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三是切实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净化政治生态环境,营造风清气正局面。  

红旗村

  一、基本情况   红旗村委会位于红旗镇东北部,于1927年5月设立,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6户,总人口18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7人,农业人口1530人,流动人口50人,下辖大万、本立等自然村庄10个,村民小组10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887多亩,坡地7800亩,主要经济作物槟榔、胡椒。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2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80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曾扬,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9个,党小组长9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87人,其中正式党员86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13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切实当好班长,落实班长职责,坚持党建工作亲自抓,重点抓。重大问题亲自研究帮助解决,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难点,抓要害问题。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红旗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87名,其中,女党员18名,生活困难党员13名;大学本科的9名,占10%;大学专科的11名,占13%;高中及中专的32名,占37%;初中及以下35名,占40%;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8名,占9%;36—45岁党员26名,占30%;46—54岁党员20名,占23%;55—59岁党员9名,占10%;60岁以上党员24名,占27%。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努力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多次外出学习,联系实际,引进新品种,学习新经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坚持制度管人,按规章治村,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注重调动村民和党员参与村务管理,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发展新党员,注入新活力。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不漏程序,层层考核发展接收党员。目前共有党员87名,2015年转正党员2名,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3名。   6、党员教育情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学习-精神,与镇委学习中心组学习保持步伐一致,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理论观点,学习乐东精神及三严三实、四种精神等。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红旗村组织活动场所于2014年新建成,两层混泥土结构,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   8、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情况:区委下派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专职红旗村党支部,在红旗村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走村入户,和支委共同出谋划策,目前红旗支部班子力量空前团结,群众认可,在镇各项工作中都处在前面。   9、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发动本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期间,每月10日定为支部党员环境综合整治服务日。   10、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抓党建为杠杆,撬动红旗村红色旅游区建设,推动红旗镇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红旗村泥鳅养殖项目。  

道崇村

  一、基本情况   道崇村委会位于红旗镇东北4公里,于1992年8月设立,辖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1户,总人口21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人,农业人口2091人,流动人口64人,下辖昌洽、边洋、道崇等自然村庄12个,村民小组17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2360亩,坡地8154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橡胶、花卉。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7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80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道崇村党支部书记林锋,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12个,党小组长12名。共有党员95人,其中正式党员94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16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书记严格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主抓基层党建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等。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龙榜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95名,其中,女党员21名,生活困难党员17名;大学4名,占4%;大学专科9名,占10%;高中及中专的35名,占36%;初中及以下47人,占50%;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25名,占26%;36—45岁党员16名,占16%;46—54岁党员9名,占10%;55—59岁党员5名,占5%;60岁以上党员40名,占43%。   3、基层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情况:引导村民进行灾后恢复生产,种植三红蜜柚、油茶等新型农业产业。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线。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党员和支部公开承诺、党员先锋示范岗和示范班组等形式,有力地调动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党务、村务、财务实行及时公开,党员活动实行签名并依时公开。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截止目前,道崇村党支部共有九个党小组,党员95人,预备党1员人,入党积极分子15人。   6、党员教育情况: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学习制度,每周三为村“两委”班子集中坐班学习日,全体党员坚持每月观看远程教育8小时。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目前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总面积300平方,建筑面积220平方,两层楼。另建文化广场200平方,丰富群众农余生活。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村委会所有在职党员利用空闲时间进村入户,开展“双创”工作和带领群众种植三红蜜柚和山茶树,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凝聚党组织及党员力量,及基层党建为杠杆推动道崇农业结构转型,提高农民收入。  

合群村

  一、基本情况   合群村委会位于红旗镇东面,于1984年6月设立,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1户,总人口24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人,农业人口2345人,流动人口26人,下辖本务、云雁村等自然村庄18个,村民小组25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2560多亩,坡地588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3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25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合群村党支部书记林绍春,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7名。有村民党小组21个,党小组长21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110人,其中正式党员109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10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严格履行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凝聚班子团结,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合群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98名,其中,女党员21名,生活困难党员19名;大学本科的11名,占11%;大学专科的12名,占12%;高中及中专的38名,占39%;初中及以下37名,占38%;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19名,占19%;36—45岁党员23名,占23%;46—54岁党员11名,占11%;55—59岁党员5名,占5%;60岁以上党员40名,占41%。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模范带头,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坚定农民发展生产信心;冲在一线,靠前指挥,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双创”工作,恢复农村青山绿水,安逸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书记牢牢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与镇委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制定合群村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党建工作制度、党员活动制度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发展细则”等制度。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发展新党员,注入新活力。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不漏程序,层层考核发展接收党员。目前共有党员98名,2015年转正党员2名,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1名。   6、党员教育情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党小组会、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开展各项党员学习。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要求每名党员每月坚持学习4个小时。配合上级党组织开展好各项党员培训工作。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110平方,虽有固定的活动阵地,但空间远不能满足每次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积极配合上级机关党组织党员下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上级机关提供信息,帮助做好登记。发动本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期间,每月10日定为支部党员环境综合整治服务日。。   10、党建工作特色做法:抓党建促发展,一是促进农家观光旅游发展,以云雁洋睡莲基地为中心,促进合群花卉产业更上新台阶;二是促新型产业辣木种植发展,以青龙山辣木种植基地为带动点,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以农业种植转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苏寻三村

  一、基本情况   苏寻三村委会位于红旗镇东北部,于1939年2月设立,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2户,总人口6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人,农业人口668人,流动人口80人,下辖福云、大凑等自然村庄5个,村民小组5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1269多亩,坡地218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道、槟榔。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2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35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苏寻三村党支部书记陈恒阳,村“两委”班子成员共3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3名,村委会班子成员3名。有村民党小组5个,党小组长5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34人,其中正式党员33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尽职尽责抓落实到位,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形成上行下效,以上帅下示范效应。推动落实到位,重大问题亲自研究帮助解决,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难点,抓要害问题。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苏寻三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34名,其中,女党员9名,生活困难党员10名;大学本科的1名,占2.9%;大学专科的0名,占0%;高中及中专的18名,占52.9%;初中及以下15名,占47%;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1名,占2.9%;36—45岁党员7名,占20.5%;46—54岁党员5名,占14.7%;55—59岁党员6名,占17.6%;60岁以上党员15名,占44.1%。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选育新机制,搭建农民党员发挥示范作用新平台,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新途径。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坚持制度管人,按规章治村,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注重调动村民和党员参与村务管理,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发展新党员,注入新活力。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不漏程序,层层考核发展接收党员。目前共有党员34名,2015年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   6、党员教育情况:组织党员学习“学党章、正党风、受党纪”、“三严三实”及“四种”精神。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村委会办公室活动场所面积268平方米,配套设施有资料柜1个,电视机1台,电脑2台、机顶盒1台、办公桌5张、会议桌1张、打印机2台。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发动本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期间,每月10日定为支部党员环境综合整治服务日。。   10、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全面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  

墨桥村

  一、基本情况   墨桥村委会位于红旗镇东南面,于1978年6月设立,辖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5户,总人口50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人,农业人口4966人,流动人口16人,下辖七水村、回龙村等自然村庄26个,村民小组30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4560多亩,坡地598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3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15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墨桥村党支部书记林绍春,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7名。有村民党小组21个,党小组长21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110人,其中正式党员109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10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严格履行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凝聚班子团结,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墨桥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110名,其中,女党员31名,生活困难党员28名;大学本科的11名,占10%;大学专科的18名,占17%;高中及中专的41名,占37%;初中及以下40名,占36%;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29名,占26%;36—45岁党员26名,占24%;46—54岁党员19名,占17%;55—59岁党员8名,占7%;60岁以上党员28名,占25%。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模范带头,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坚定农民发展生产信心;冲在一线,靠前指挥,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双创”工作,恢复农村青山绿水,安逸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书记牢牢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与镇委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制定墨桥村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党建工作制度、党员活动制度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发展细则”等制度。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发展新党员,注入新活力。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不漏程序,层层考核发展接收党员。目前共有党员110名,2015年转正党员2名,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2名。   6、党员教育情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党小组会、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开展各项党员学习。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要求每名党员每月坚持学习4个小时。配合上级党组织开展好各项党员培训工作。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110平方,虽有固定的活动阵地,但空间远不能满足每次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积极配合上级机关党组织党员下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上级机关提供信息,帮助做好登记。发动本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期间,每月10日定为支部党员环境综合整治服务日。。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教育为起点,帮助困难学子圆求学梦。村委会成立墨桥促学会,团结村内外经济充裕乡绅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近年来共资助困难学生48名。  

龙发村

  一、基本情况   龙发村委会位于红旗镇南部,于1995年6月设立,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1户,总人口17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人,农业人口1704人,流动人口16人,下辖岭门、岭新等自然村庄9个,村民小组10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1350多亩,坡地4560亩,主要经济作物橡胶、荔枝。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3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90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龙发村党支部书记陈传胜,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9个,党小组长9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0个。共有党员56人,其中正式党员55人,预备党员1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0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对象1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强,投入的精力和采取举措明显增强,主要抓干部,抓党员,抓组织,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树形象,促发展惠民生。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龙发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56名,其中,女党员13名,生活困难党员0名;大学本科的5名,占9%;大学专科的4名,占7%;高中及中专的16名,占29%;初中及以下31名,占55%;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4名,占7%;36—45岁党员16名,占29%;46—54岁党员12名,占21%;55—59岁党员4名,占7%;60岁以上党员20名,占36%。   3、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大力发展农家乐,招商引资打造海岭门休闲农家乐。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柠檬种、荔枝,带领农民发展新型农业产业。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坚持制度管人,按规章治村,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注重调动村民和党员参与村务管理,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5、发展党员情况: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发展新党员,注入新活力。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不漏程序,层层考核发展接收党员。目前共有党员56名,2015年转正党员1名,新接收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   6、党员教育情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学习-精神,与镇委学习中心组学习保持步伐一致,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理论观点,学习乐东精神及三严三实、四种精神等。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龙发村组织活动场所于2014年新建,两层混泥土结构,占地面积320平方,建筑面积380平方。目前正在装修,设施配备,年底可投入使用。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发动本支部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双创”工作期间,每月10日定为支部党员环境综合整治服务日。。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以文明生态村为平台打包升级乡村旅游业,以水果种植基地为动力点,带动全村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种植,提高农民收入。  

龙源村

  龙源村委会位于红旗镇东部,于1951年6月设立,辖区面积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1户,总人口43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人,农业人口4349人,流动人口123人,下辖南筹、博爱等自然村庄17个,村民小组20个。  

龙榜村

  一、基本情况   龙榜村委会位于红旗镇土桥墟西南约3公里,于1980年3月设立,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8户,总人口19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人,农业人口1850人,流动人口28人,下辖龙榜、龙前、龙湖、龙逢、福地、福宏、大森、美正等自然村庄9个,村民小组9个。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计生协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全村现有水旱田1329亩,坡地73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橡胶、花卉。建有农民经济合作社2个,卫生室1个。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10元。   二、党建工作情况   龙榜村党支部书记林锋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其中,女1名,党支部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有村民党小组9个,党小组长9名。共有党员51人,其中正式党员50人,预备党员1人。2015年,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对象2人。   1、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强,投入的精力和采取举措明显增强,主要抓干部,抓党员,抓组织,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树形象,促发展惠民生。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龙榜村党支部党员总数为51名,其中,女党员11名,生活困难党员6名;大学9名,占17%;高中及中专的16名,占31%;初中及以下14人,占47%;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党员7名,占13%;36—45岁党员12名,占23%;46—54岁党员4名,占7%;55—59岁党员4名,占7%;60岁以上党员7名,占33%。   3、基层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是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以党员和支部公开承诺、党员先锋示范岗和示范班组等形式,有力地调动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4、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情况是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发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八个方面作用”。   5、发展党员情况是着眼于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注重党员发展质量,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截止目前,龙榜村党支部共有九个党小组,党员51人,预备党1员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   6、党员教育情况是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学习制度,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等教育,搞好支部党日活动。   7、活动阵地建设情况是目前龙榜村委会已配备了乒乓球、篮球等文体活动器材,添置了各种图书,成立了图书室,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时,还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倡导风正、气顺、和谐的文明之风。   8、提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平台情况是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进农村,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龙榜村委会所有在职党员利用空闲时间进村入户,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清扫村道,修公路,引进红柚种植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9、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一是注重建设善于以身作则、勤政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二是注重建设善于以身作则、勤政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三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四是办实事、聚人心、促发展。  

回龙二村

  回龙二村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回龙二村现有55户、357人,其中劳动力人口201人,全村耕地面积571亩,其中水田320亩、坡地291亩。   二、目前贫困村发展现状。   1、产业:贫困村村民现种植橡胶250亩;村里2013年人均收入2850元。   2、基础设施:有环村路150米,村巷道1500米未硬化。   3、务工扶贫:主要劳动力集中在家务农。   4、文化扶贫:村里没有文化休闲点,文化生活缺乏。   三、扶贫投入建设情况及下一步扶持计划。   1、产业扶贫:引导发展睡莲种植20亩。改造水田、发展豇豆种植100亩   2、基础设施扶贫:与回龙三村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共同建设村前水塘,共投入资金7万元。争取资金修建硬化环村路150米,硬化村巷道共计1500米。   3、务工扶贫: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两期,参加培训人数达120人次。引导该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30人。   4、教育扶贫: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建设文化休闲点1个,针对村民文化水平偏低,由分管领导牵头,工作组长下村进行文化教育,特别是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等宣传。鼓励农村子弟外出求学,并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进行助学金扶持等。   


龙榜村特产大全




龙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