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海南省 >>琼海市 >> 石壁镇

石壁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石壁镇谷歌卫星地图)


石壁镇简介

  4500吨,是当地支柱产业。橡胶栽培从20世纪初的胶籽点种,变成园林式,规格化,深穴平台,牙接苗种植。年平均单株产量从0.6公斤增加到3.2公斤。橡胶产品加工也从最初的绉片干片烟烤,发展至标准胶,浓缩乳胶,子午轮胎胶等。随着橡胶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多,橡胶加工企业越来越活跃。计有胶水收购点52家,标准胶加工厂4家,浓缩乳胶加工厂3家,子午轮胎胶厂1家。座落于该镇椰丛水库边的琼海天宝橡胶工贸有限公司,2000年筹建,2002年投产,年子午轮胎胶生产能力达到万吨,去年共生产4000吨产值6200万元,纳税36万元。今年投资300万元改造生产线,使其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明显增强,同时投资近40万元建设和完善环境保护设施,污水治理达到优良循环使用。公司经理王清春被评为省企业家协会理事,琼海市十佳科技致富能人。目前,该公司又已建成国内尚未生产的恒粘胶生产线,年底可进入批量生产。
   2、槟榔:槟榔生产在石壁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槟榔已是这里婚嫁定情之物。清朝中期,这里的槟榔干果沿着万泉河船载出海,然后通过广东江门销往湖南三湘一带。原因是这里独有的山水品质能育出色味俱佳的槟榔果。传说还是朝廷的贡品。目前,全镇槟榔种植面积20000亩,再加上周边场镇的种植面积,可有4万亩,加还停留在土炉烘烤。因而,如何进一步深化加工,提高槟榔果附加值,正是石壁镇思考招商引资的一个课题。
   3、农业产业调整。
   全镇有水旱田10089亩,其中2160亩已改种石榴,槟榔等经济作物,其余面积基本种植水稻。近几年,冬闲农田一般近40%种植瓜菜,3000亩山 田部分村小组已搞承包开发改种热带经济作物。
  三、风土俗情
   石壁镇是文化教育较发达地区,明朝末已有中举的王佐才,1918年在北京读书的符学士,后来成为广东、海南的教育家。该镇不仅年年都有一大批农家子弟考上高等学府和重点中学。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也非常活跃,多次获过团中央、文化部的嘉奖。近二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兴起,石壁镇委、镇政府抓紧“-”重要思想和“-”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同时,组织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和万泉河文化长廊。目前,达到省、市级文明生态村的单位有2个。其中石壁村委会珠山片六个村和下朗村委会田头、洲城片五个村达到省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在这基础上,一批有传统文化特色和旅游景点的建设凸显出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469002102 571400 0898 查看 石壁镇谷歌卫星地图

石壁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石壁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嘉积镇

  嘉积镇位于万泉河畔,是琼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15万余人,辖47个村(居)委会。嘉积正以崭新的姿态傲然崛起。城区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交错,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是琼海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岛东商贸中心,小商品集散地,旅游购物天堂。.  

万泉镇

  万泉镇位于琼海市西部,地处风光旖旎的万泉河畔,毗邻加积城区,与定安县、我市石壁镇、大路镇接壤,文曲墟距加积城区仅6公里。全镇总面积161平方公里,总人口29365人,下辖17个村(居)委会,232个村小组,240个自然村。闻名遐耳的万泉河流经我镇西河、丹村、文台、夏坡、文曲、大雅、沐皇等7个村委会,加积-龙河省级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生态资源丰富,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二、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7971亩,其中水田15636亩,旱田2776亩,坡地9559亩。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为:   (一)种植业: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25268亩;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0030亩;水果种植面积5687亩;椰子6849亩;槟榔14601亩;胡椒6354亩;橡胶26049亩。   (二)畜牧业:猪年出栏量21836头;牛出栏量906头;羊出栏量3198头;鸡出栏量143604只;鸭出栏量74617只;鹅出栏量9392只。.  

大路镇

  大路镇是琼海市北部重镇,距海口市73公里,加积19公里。辖15个村委会,191个村民小组,人口2.6万人,总面积139平方公里。辖区还有国营东红农场,人口1.2万人。大路镇土地肥沃,气候暖和,山塘水库多,水利设施完善,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东线高速路和233国道穿镇而过。全镇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十二所。卫生院(市人民医院分院)一所,各村设有医疗所。墟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主街道9条,呈曲尺型,全长4.6公里,居民住户1050户,建筑面积149300平方米,有农贸市场二个,墟镇基础设施和文体配套设施建设齐全。镇区南侧建海南伊甸园科技农业园,作为旅游农庄已列入“琼海一日游”景点。.  

石壁镇

  4500吨,是当地支柱产业。橡胶栽培从20世纪初的胶籽点种,变成园林式,规格化,深穴平台,牙接苗种植。年平均单株产量从0.6公斤增加到3.2公斤。橡胶产品加工也从最初的绉片干片烟烤,发展至标准胶,浓缩乳胶,子午轮胎胶等。随着橡胶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多,橡胶加工企业越来越活跃。计有胶水收购点52家,标准胶加工厂4家,浓缩乳胶加工厂3家,子午轮胎胶厂1家。座落于该镇椰丛水库边的琼海天宝橡胶工贸有限公司,2000年筹建,2002年投产,年子午轮胎胶生产能力达到万吨,去年共生产4000吨产值6200万元,纳税36万元。今年投资300万元改造生产线,使其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明显增强,同时投资近40万元建设和完善环境保护设施,污水治理达到优良循环使用。公司经理王清春被评为省企业家协会理事,琼海市十佳科技致富能人。目前,该公司又已建成国内尚未生产的恒粘胶生产线,年底可进入批量生产。    2、槟榔:槟榔生产在石壁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槟榔已是这里婚嫁定情之物。清朝中期,这里的槟榔干果沿着万泉河船载出海,然后通过广东江门销往湖南三湘一带。原因是这里独有的山水品质能育出色味俱佳的槟榔果。传说还是朝廷的贡品。目前,全镇槟榔种植面积20000亩,再加上周边场镇的种植面积,可有4万亩,加还停留在土炉烘烤。因而,如何进一步深化加工,提高槟榔果附加值,正是石壁镇思考招商引资的一个课题。    3、农业产业调整。    全镇有水旱田10089亩,其中2160亩已改种石榴,槟榔等经济作物,其余面积基本种植水稻。近几年,冬闲农田一般近40%种植瓜菜,3000亩山 田部分村小组已搞承包开发改种热带经济作物。   三、风土俗情    石壁镇是文化教育较发达地区,明朝末已有中举的王佐才,1918年在北京读书的符学士,后来成为广东、海南的教育家。该镇不仅年年都有一大批农家子弟考上高等学府和重点中学。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也非常活跃,多次获过团中央、文化部的嘉奖。近二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兴起,石壁镇委、镇政府抓紧“-”重要思想和“-”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同时,组织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和万泉河文化长廊。目前,达到省、市级文明生态村的单位有2个。其中石壁村委会珠山片六个村和下朗村委会田头、洲城片五个村达到省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在这基础上,一批有传统文化特色和旅游景点的建设凸显出来。.  

中原镇

  中原镇位于琼海市南部,东频风光秀丽的万泉河,西依巍峨壮观的白石岭,北与加积镇接镶,南与万宁龙滚镇毗邻。全镇22个村委会。2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889人,辖区面积113平方公里。五十年代曾是乐会县政府所在地,现在是中原镇人民政府驻地,素有“琼海南部商埠”、“华侨之乡”之称。.  

博鳌镇

  一、基本情况    博鳌镇地处南海东部海岸,是“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距嘉积镇19公里,辖有17个村委会,2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万人,总面积86平方公里,特别规划区面积122平方公里(含万宁市龙滚镇部分面积),开发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水城开发区、万泉河开发区),其中,海南中远发展博鳌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面积4.6平方公里,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二、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29万亩,其中水旱田1.78万亩,旱地0.51万亩。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为:    (一)种植业: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2.7万亩;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26万亩;瓜果类(西瓜)全年种植面积5200亩;水果种植面积3361亩;椰子6604亩;槟榔6136亩;胡椒896亩。    (二)畜牧业:猪年出栏量4321头;牛出栏量1531头;羊出栏量5187头;鸡出栏量208万只;鸭出栏量24万只;鹅出栏量15万只。    (三)水产养殖业:海水养殖面积3000亩;淡水养殖面积2500亩。    (四)农村牧渔业总产值2.69亿,人均产值1.03万元。    三、城镇化发展情况    (一)墟镇规划情况    邀请省建设厅牵头对我镇开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突出建设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滨海城镇的战略目标,符合水城建设要求。    (二)墟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0年以来,多方集资3113万元,其中国家支持200万元,省、市政府、地方财政、开发商及群众集资2913万元,先后完成了17项基础设施项目:1、成功完成了东屿安置区的建设;2、铺设五条街道柏油面28550平方米,八条街道砼路面64000平方米;3、铺设彩砖人行道8000多平方米;4、完成博鳌商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5、完成博鳌高等级公路两旁绿化建设;6、完成孟埇村安置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7、完成朝阳墟街道整治改造;8、建设影剧院一幢,灯光球场二个,有线电视配套齐全;9、投资建设六条街道排水沟5360米;10、扩建农贸市场400平方米及整改配套设施;11、安装街道路灯156盏;12、街道植绿化树3806株,植花草15600平方米;13、街道设置木制果皮箱96个,不锈钢路牌6个。.  

阳江镇

  阳江镇是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诞生地,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烈士的故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镇。它位于琼海市西南面,距市城3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东与中原镇毗邻,南与万宁市相隔,西与国营东平农场相依,北与龙江镇和加积镇接壤。交通便利,是国营东平农场、东太农场、会山镇,烟园电站和海南牛路岭电站及万泉河漂流必经之地。全镇辖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15个村委会,2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8万人。.  

龙江镇

  一、概况   龙江镇地处万泉河中游南岸,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08亩,其中水田面积14435亩,旱田面积4273亩。全镇总人口21188人,辖蓝山、南正、龙江、滨滩、中洞、博文、深造、蒙养、南面九个村委会,134个自然村。   二、社会经济情况   (一)、农业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农业向调优、调精、调高方向发展,目前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呈现多样性、规范化、合理化。热作经济是我镇特色规模支柱产业,面积达到63747.60亩,每年冬种瓜菜面积4000亩以上,年产猪出栏1.6万头,“三鸟”29万只以上。2006年农业总产值2亿元。   (二)、工业   我镇工业企业3个,从业人员148人,工业年产值119万元。农业加工企业2500个,从业人员5800人,年产值4500万元以上。   (三)、第三产业   我镇的第三产业主要是商贸流通业。为了激活商贸流通业,2006年,由我镇专业户组成槟榔运销协会等群众组织,仅龙江通达货运公司就为槟榔加工户提供流动资金300万元,激活了整个槟榔产业。目前,我镇有1300个槟榔加工灶,加工鲜果近100000吨,解决了2000个劳动力就业,全镇槟榔产值5000万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镇家家户户都从槟榔种植,今年又新种了1000亩,约1000户农户(占20%)从事槟榔加工运销,打响了我镇槟榔加工运销的品牌,占我市槟榔加工运销的半壁江山。   (四)、引资项目   1、龙江镇毛豆、青皮冬瓜、养鱼等四个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2100亩,总投资额370万元。   2、木材加工厂,总投资额80万元。   3、龙江镇通达槟榔贷运站,总投资额150万元。   三、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全镇共投入200多万元,组织义务投工6500个,建村硬底化巷道10000多米,环村大道5000多米,建沼气池73个,迁建猪牛舍10间,拆除村中露天厕所、猪牛舍、破旧闲杂屋10间,清理沟渠80公里,建文化宣传室4个、篮球场 9个、农民休闲景点 5个、垃圾池10 个、科技文化宣传栏11个,安装路灯200多盏,成功创建了10个生态文明村,联片创建了石盘园、滨滩、河东、排田等片区,完成了全年的创建任务,改善了创建村落后的村容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营造了文明的乡风,构建了和谐的农村社会。.  

潭门镇

  潭门镇地处琼海市东部沿海,距加积城区20公里,行 政区域面积为89.5平方公里,人口约2.9万人,辖14个村委会,220个村民小组。全镇以农业为主发展远洋捕捞,沿海养殖对虾、鲍鱼,种植菠萝、荔枝、胡椒、槟榔、椰子、反季节瓜菜、水稻,工业以贝壳加工为主。   2005年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农业总产值(包括渔业)达到 4.19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达到13453.9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8446万元。乡镇企业(包括工业)总产值达到7200万元,乡镇财政收入 228万元,人均生产性纯收入3682元。    潭门港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一级渔港,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场后勤的给养基地和深远海鱼货的集散销售基地。港池目前尚能停泊渔船300余艘,2006年,中央和地方将投资5000万元扩建潭门港以达能停泊1000艘渔船的国家中心港口。   潭门镇海产品加工闻名全省,1998年建起的潭门九吉坡工业开发区已从最初的30余家加工工厂扩建到80多家,该工厂主要从事海贝壳工艺品加工(珠宝项链)和造船业。工艺品除销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甚至俄罗斯。    琼海市今年重点建设项目,龙博滨海景观大道(博鳌至龙湾港)将穿过潭门镇,优良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将给潭门镇的经济腾飞插上坚强的翅膀。.  

塔洋镇

  一、自然概况   塔洋镇俗称县城,是一座历史古镇,有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琼海市重点保护文物“聚奎塔”为证,是琼海市著名的侨乡,同时也是革命老区之一,位于琼海市的东北部,东部、东北部与长坡镇相接,南部与嘉积镇相接,东南部与国营彬村山农场相接,北部与大路镇接壤,西北部、西部跟嘉积镇连在一起,距嘉积市6公里。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省线灵文嘉公路贯穿全镇。土地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万亩,水旱田面积2.4万亩。全镇辖15个村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有26400人,其中,墟镇人口3500人,城镇化水平14%。城镇规划面积0.8平方公里,已建成0.37平方公里。.  

长坡镇

  一、地理位置:    长坡镇地处琼海市东北部。镇政府驻地位于东经19.40,北纬110.60,海榆东线灵文加公路穿镇而过。本镇东临南海,南接龙湾、潭门港口,西与塔洋镇交界,西北与定安县黄竹镇接壤,东北与文昌市重兴、会文镇毗邻。镇辖面积约2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素有渔乡、椰乡、侨乡和革命老区之称。镇辖有20个农业行政村、1个渔业行政村,3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164人。本镇除行政村、镇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派驻机关单位外,还有国营彬村山华侨农场、海南省沙 钛矿、上海大众公司琼海养殖场、琼海市农科所、海南水产研究所水产种苗培育基地、台商李文源养殖场、台商华光观光农场等国家、集体与外资企业。   二、社会经济情况:    200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32亿元,同比15%,农村工业与第三产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5%,财政收入9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5元,同比增长3.8%。    (一)粮食生产:全镇粮食作物全年种植面积4.2万亩,总产量10000吨;    (二)热作经济:全镇现有橡胶总面积11816亩,年干胶产量800吨,产值960万元;胡椒19090亩,总产量1800吨,产值2800万元;槟榔12589亩,产量680吨,产值272万元;    (三)冬季瓜菜生产:全镇年种植瓜菜面积20500亩,其中北调瓜菜15000亩,产值达6000万元;    (四)热带水果种植:种植菠萝13403万亩、荔枝5402亩、石榴4520亩、香蕉3943亩、其他水果942亩,年总产值达5000万元;    (五)畜牧业:全年肉猪出栏34000头,仔猪出栏达40000头、肉牛出栏2300头、羊出栏3000头、鸡出栏400万只、鹅出栏15000只、鸭出栏10万只,年创产值超亿元。    (六)海洋渔业经济:全镇有中小渔船224艘,马力4974.9千瓦,吨位1446.65吨。2005年渔业总产量达14115吨,总产值1.6亿元。其中海水捕捞955吨,总产值5252.5万元;海水养殖面积3590亩,总产量3275吨,产值7490万元。其中养虾2690亩,总产量3275吨,产值7490万元。其中养虾2690亩,产量2455吨;养海鱼900亩,产量6400吨;养东风螺3500平方水体,产量10吨;淡水养殖2240亩,产量1140吨。.  

会山镇

  一、概况   会山镇地处琼海市西南角,距嘉积镇45公里,东与阳江镇相邻,南与万宁市交界,西同琼中县、屯昌县接镶,北与石壁镇隔河相望。境内钳镶有国营东平、东太两个农场和牛路岭水电站及省级森林保护区一个。会山镇辖区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其中镇、村级权属面积30平方公里。辖有4个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00余人(其中国营农场人口23000人,牛路库区加略村1349人),民族人口5856人(含加略村民族人口)。最边远的溪仔村委会距镇府驻地30余公里。   二、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全镇现在耕地面积3900亩(其中水旱田3100亩);经济林31000亩。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为:   (一)、种植业: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6200亩;橡胶17070亩;槟榔12613亩;水果1000亩;胡椒730亩;椰子416亩。   (二)、畜牧业:猪出栏量3038头;牛出栏量316头;羊出栏量280头;鸡出栏量2.9万只;鸭出栏量9000只;鹅出栏量1850只。   (三)、水产养殖业:山塘水库69口,水面积195亩。   三、城镇化发展情况   (一)、墟镇规划情况   在省建设厅的大力支持下,由重庆都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牵头对我镇开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突出热作、生态、万泉河源头旅游、苗族特色旅游开发的战略发展目标,符合小城镇建设要求。   (二)、墟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0年以来,镇政府多方筹资560多万元,加快墟镇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7项基础设施项目:1、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建办学设施1800平方米;2、完成粉车街道整治改造170米,人行道300米;3、维修灯光球场1个;4、实现有线电视联网;5、新建会山派出所综合办公楼790平方米;6、新建会山镇府干部宿舍楼1幢1100平方米;7、新建会山卫生院门诊大楼、住院部600平方米。   (三)、墟镇的开发建设情况   2000以来,我镇先后开发了湖景商住区5000平方米,万泉河漂流终点、站占地面积50亩。.  


石壁镇特产大全




石壁镇景点大全